八宝书库 > 耽美同人电子书 > 悲歌一曲东林党 >

第41部分

悲歌一曲东林党-第41部分

小说: 悲歌一曲东林党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过去。当时坤宁宫一片大乱,有跑去请御医的,有连声呼唤“皇后”的!……小香趁乱逃出了坤宁宫,她找到了躲在隐蔽处的父亲魏良卿,急忙换下了宫女的衣服,父女二人装作没事似的走出了午门,因魏忠贤权势熏天,守门的士兵又认识魏良卿,任凭他父女出入自由,也没人敢多问一句。

  当天,坤宁宫的主人皇后张嫣早产,生下了一个不足月的男孩,婴儿落草不久便夭亡了,为此十七岁的张嫣先是大哭了一场,接着又大病了一场,从此她再也没有生育过。……

  五

  夏天初伏的第一天,照例都要在顺城门(宣武门)河边,举行盛大的“洗象”仪式。那些御用大象都是来自云南或缅甸印度,平日里在养象所里接受驯化,每逢朝廷的盛大庆典,它们便由象童牵出,齐聚午门广场接受检阅。

  今天是一个艳阳高照的日子,御史黄尊素带着十四岁的儿子黄宗羲,一大早便来到了顺城门护城河边, 一会儿就要在这里庆祝一年一度的洗象节。黄尊素是浙江余姚人,是万历四十四年进士,身高八尺,声如洪钟,为人机敏多谋,曾任宁国推官,掌管刑狱,有“铁面强项”之称,如今入京升任山东道监察御史。长子黄宗羲,堪称“神童” ,十四岁便考取了秀才,胸怀大志,常说出惊人之语。父子俩在临河的一家酒楼定了一个座位,推开窗户,放眼一望,只见河旁人山人海,彩旗飘扬。

  仪式开始了,霎时鼓乐大作,数十头大象在象童的指挥下,整整齐齐排列成行,先是锦衣卫官员挨个儿评比了一番,接着一声号令,骑在象身上的象童纷纷驱赶着自己的大象跨入了护城河。小宗羲生长在南方乡间,从未见过象群,今日第一次瞅见这么多的大象在水中嬉闹,有的调皮地朝天喷水,有的懒懒地横卧水中,有的仰天长吼,有的乱踏水花,高兴的小宗羲抓耳挠腮以至手舞足蹈起来。过了好大一阵儿,大象玩高兴了,身上也被洗干净了,这才驯驯服服跟着象童上了岸。看热闹的人们,也心满意足的各自回了家。

  黄尊素的家也在棋盘街上,距杨涟寓所不远。父子俩走回家刚推开院门,就听见正房传出大声说笑声,小宗羲对父亲说:“准是杨左二位伯父来了 !不用猜,那说话像打雷的,肯定是大胡子杨伯伯 。”

  父子二人进了屋,一眼就瞅见杨涟和左光斗一面吃着瓜果,一面谈笑着,而黄夫人站在一旁陪着说话。黄尊素虽说比杨左小上十岁,但因考虑事情周密,又气节凛然,颇受到在京东林官员的信任和推崇。黄在东林党中属于明智派,遇事瞻前顾后,极有眼光,邹元标在京城办首善书院,黄曾当面规劝,指出京城“非讲学之地” ,容易授人以柄,若被诬为“结党” ,有口难辩,后果然不幸而中。再如赵南星三拒魏广微,结果正如黄尊素所料的那样。曾有个司礼监太监刘若愚,写有《酌中志》一书,书中谈到正是赵的做法,使魏广微死心塌地追随上魏忠贤。……

  左光斗一见小宗羲,便欢喜地说:“过来,小神童,我给你出个对子,上联是‘七鸭浮塘,数数三双一只’,这是叶首辅复职路过福州时写的,你给对个下联。”黄宗羲仰头想了想,脱口说:“尺鱼跃水,量量九寸十分”左光斗欣喜地笑了,夸奖说:“对得好 !正是首辅大人的原文。”小宗羲受到了赞扬,胆子大了许多,随口问左光斗:“左伯伯,取名叫‘光斗’,可有来历?”左光斗回答说,“生我那天是个晚上,天空月大如斗,并且火光烧尾,故称光斗。”黄尊素夫妇

  也是头一次听说这名字的来历,都觉得新奇有趣。

  午间,黄尊素留杨左在一起用饭。杨涟是去年八月被皇上召回京城的,现任太常寺少卿。杨涟出山时箱中密藏一份草稿,那时他专为声讨魏阉而作。他对朋友说“此番出山,不知归路在哪里 ?”看来他已做好了舍身除奸的准备。他明知此举会引来大祸,但想到骑虎难下,勿让后世以为顾命大臣中无一人有男子气 ,便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

  饭后,黄把杨左让到了南房,一来那里凉快些,二来僻静些。三个人一落座,便不约而同谈起了近期宫内外发生的事情。杨涟还是一副急脾气,他说:“我是骨鲠在喉,再不吐就要憋死了!一想起宫中逼死赵选侍幽杀裕妃堕皇后胎……”这时左光斗插话说:“这都是客氏所为 !”杨涟愤愤说:“那魏忠贤也脱不了干系!”接着他历数了顾命大臣刘一燝周嘉谟、德高望重的邹元标,还有王安的遭遇,左光斗插话说:“这都是魏忠贤唆使 !”杨涟急促的说:“我真想明日就上疏皇上,参劾那大奸大恶的魏阉!魏忠贤犹如众多老鼠藏身的土地庙,与其塞洞熏鼠,不如直接拆了这坐土地庙 ,为民除害!”     

  黄尊素轻轻摇摇头,一本正经说:“根除宫内的权阉,必须要有内援 !武宗时,内阉刘瑾当权,为除掉刘瑾,左都御史杨一清联络了二太监张永,后张永取得了皇帝的信任,设计捉拿并除掉了刘瑾。请问,杨公有张永这样的内援吗 ?”杨涟听了沉默不语了。

  黄尊素接着讲道,自己家乡浙江余姚出了个名人,就是王守仁,即主张“致良知”的大儒王阳明。王在武宗时任兵部主事,因弹劾刘瑾,被刘瑾假传圣旨,廷杖五十,贬到贵州龙场作驿丞。王大人出京走到了钱塘江,发现后面有人跟踪,看样子是要谋害自己,于是他心生一计,乘夜间佯作投江而死,把帽子鞋子抛在江中,并留下遗诗,中有“百年臣子悲何极,夜夜江潮泣子胥”二句,之后便隐姓埋名,躲进了福建武夷山。王守仁的教训就叫打虎不成反被虎咬 ?

  讲完了王阳明的故事,黄尊素盯着杨涟的眼睛说:“大洪(杨涟号)若是此时上疏,我看皇上未必听得进 ?反而打草惊蛇。那魏忠贤心黑手狠,别忘了,他连自己的命根子都敢亲手一刀剁掉!”

  左光斗感慨说:“要是王安活着就好了,他必是个好内援,可惜啊 ?”

  杨涟说:“王安在,那魏阉断不敢猖狂至此 !”

  黄尊素说:“此一时彼一时 !大洪,眼下万不可轻举妄动上疏弹劾,只有等机会了。到那时我和大洪一道上疏,舍得一身剐,也要把魏忠贤拉下马。”

  三个人正议论间,小宗羲领着魏大中推门进来了。魏与黄尊素同榜,又同是浙江人,二人在家乡分别有“杜甫”“李白”之称。大中现任工科给事中,在京为官不带家眷,只有两名家人跟随。平日里租屋而住,粗茶淡饭,又从不接受贿赂,一心以朝事为重,人们称之“苦节”  。大中是黄家的常客,一进屋就气呼呼说:“你们听听,世上竟有这样厚脸皮的人!那魏广微昨日遇见我,满脸笑容,一股子亲热劲儿,非要跟我结拜兄弟,称我为‘兄’,说什么仰慕我的清操,彼此又都姓魏,还说五百年前是一家。哼,我岂能与这种媚附权阉的人为伍!”

  黄尊素一听就笑了,说:“廓园(魏大中号),你还是那老脾气,眼里揉不得砂子。你没听人说过‘水清则无鱼’,我要是你,就先跟他讲个条件,让他必须与魏忠贤一刀两断,看他答应不答应,然后再提结拜的事儿。”

  魏大中连连摇头,说:“那是你 ? 我可做不到 ! 大洪肯定也会这样,一口回绝他。”

  杨涟笑了,脸上很快换上鄙夷的神情,说:“魏广微把读书人的脸都丢尽了!阁臣谄附内阉,君子不齿!”

  左光斗友善的笑了笑,说:“我看白安(黄尊素号)的话有些道理。” txt小说上传分享

第九章 东林盈朝(二)


  汪文言自王安死后,便躲到扬州去了,这要缘于顺天府丞邵辅忠的一份参疏。邵本是前首辅沈一贯的亲戚,又是第一个弹劾李三才“贪、险、假、横”四大罪的元凶,一向与东林为敌。他看到王安失宠,并横遭杀身之祸,认为风向变了,有机可乘,便上疏纠参与王安过从甚密的汪文言,指斥汪“父事王安,干预朝政” ,要求褫夺汪的监生资格。汪文言那是何等精明乖巧的人,他一看风向不对,马上想到走为上策,便携带妻子红玉回了家乡扬州。夫妻二人住在身为盐商的父母家中,今日漫游瘦西湖,眺望白塔;明日参观北宋欧阳修营建的平山堂;后日朝拜唐代鉴真大师东渡日本前住过的大名寺,日子过得倒也消遥自在。   

  一天,汪突然接到京城杨涟左光斗的来信,让他尽快返京,说是东林党当朝,首辅叶向高听说了他的事迹后,很是赏识他的才能,准备题清他做内阁中书。原来叶自回京任元辅后,耳闻了不少汪文言的奇人奇事,想到自己身边正缺少这样一个脑子灵活善于与各方沟通的人才,以实现自己“调剂群情,辑合异同”的施政主张。而内阁中书一职,官阶仅仅是从七品,虽说官不大,却能参赞机要,像汪文言这样消息灵点子多,又非科举正途出身的人担任此职,再合适不过了。

  ……汪文言自回京担任内阁中书后,充分发挥了他善交际的本领,他的一些中肯的建议,颇受到叶向高的赞同。叶时常托病避客,在卧室与汪长谈。一次,汪文言谈到了计破三党联盟的往事,用带有遗憾的口气说,不久前的癸亥京察,罢免了楚党官应震吴亮嗣二人,实是扩大了打击面。万历末年齐浙二党内讧,经杨涟左光斗两位大人的劝说,楚党已有和我们和解的愿望,尤其是官应震;听说不久前魏忠贤托人去招纳他,他一口回绝了;我担心楚党会与齐浙二党同归于好。……还有一次叶汪二人谈到了原兵部尚书崔景荣,汪文言说方从哲执政三党专权时,崔景荣清者自清,绝不去媚附三党;眼下东林主政,崔也并不来高攀,对这种中间人物,我们的人却去攻击人家,人家很不高兴啊 ?叶向高听后,颇有同感,心里很是佩服汪的眼光。

  对汪文言,不仅叶向高对他信任有加,就连左都御史赵南星也是倾心结交,对他言无不纳。汪文言曾向赵南星推荐过李若星,称赞他忠心赤胆,可任封疆大吏。后赵经过考察,提名李为甘肃巡抚,李若星临行前面君时,当着皇上面揭发了魏忠贤及客氏的种种罪行,爱国之心溢于言表。后工部缺主事,汪文言又曾向赵推荐过国子监助教曹钦程,之后汪文言读到了东林党人应天巡抚周起元的劾疏,方知这曹钦程在吴江知县任上,赃污狼藉,所谓“强项令”的美称,原是他对商户滥施刑罚的溢美之辞,为此事汪常心怀内疚,赵南星安慰他说,智者千虑偶有一失嘛!

  汪文言自受叶、赵等大员的支持,愈发交游于公卿之间,因他洒脱讲义气,又常怀济困扶危之心,托他办事的人常车马盈门,东林党人中除杨左外,如阁臣韩广给事中魏大中御史袁化中郎中邹维涟等,也都与他常有往来。

  一个夏末秋初的日子,汪文言受杨涟的委托,去刑部大狱探望已关押一年有余的熊廷弼。因兵部尚书孙承宗曾向皇上请求宽免熊的死罪,皇上也有旨“待以不死” ,因此熊廷弼才免予一死,侥幸地活了下来,后皇上又依了言官的意见,还是决定要将熊处死,如今熊只有坐以待死而已。汪文言与熊曾有一面之交,那还是辽阳失守后,熊被起用为辽东经略,他从王安口中知道有个汪文言,善占卜解梦谶纬之说,于是便请汪相公替他测一测此行的吉凶。熊把折扇往卓上一放,提笔写了个“因”字。汪文言抬眼注视了一番熊廷弼,随即皱了皱眉,说:“将军的扇子是木制,‘因’字加以竖木,此乃‘困’字,将军面临围困之苦,说得严重点,将军或许有牢狱之灾。”熊听后哈哈大笑,也没太往心里去。以后事情的结局果然如汪文言预测的那样,每当熊在牢房回想起此事,不由地怀念起这个料事入神的大能人。

  今日汪文言突然从天而降,熊高兴的一把拉住汪的手,说:“一贫一贱可见交情,替我谢谢东林的朋友 !”接着他感慨万分说:“我原本是楚党,也曾和浙党在一起攻击过东林是假道学,可如今楚党浙党中竟无一人前来探监?还是东林君子有情有义,那杨涟大人多次直言为我辩护,那孙兵部救我一死,那周朝瑞大人四次上疏,呼吁准我戴罪立功,那周宗建大人上《题明经抚罪案疏》,要求分清经抚罪责,说否则经略死也不会心服 ?……我听儿子说了上述这些事,感动不已,他们都是熊某的患难之交啊 !”说完竟热泪盈眶。

  汪文言仔细打量了一番熊廷弼,发现他精神亢奋,毫无萎靡之态,便向他介绍了一些孙承宗督辽的业绩,当谈到自孙尚书出镇山海关,关门息警,朝中从皇帝到臣民不复以边事为虑时,熊廷弼禁不住连声说“好!” ,最后竟一拍###,说了句“孙兵部是北疆一柱啊 !”之后他两眼炯炯,直视汪文言说:“你听说过袁崇焕这个人吗 ?”汪文言摇摇头,熊用赞赏的口气说:“日后袁将是辽东战场的一颗新星。他有抱负有远识,又年轻!”接下来熊向汪讲述了去年,任山海关监军的袁崇焕在赴任前曾与自己有过一次谈话,当时熊正在京听勘,袁是特地慕名前来拜见的。一见面熊就问袁:“去辽东后,准备采取何策?”袁脱口回答:“主守而后战。”这与熊以往的方略如出一辙,熊听了十分痛快,举起酒杯一饮而尽。整整一天熊袁二人酣酒谈兵,热烈地讨论着恢复辽东的种种计划,一直到天黑,二人才依依惜别。回忆起这段往事,熊廷弼仍怀念不已。

  沉默了好大一阵儿,熊廷弼长叹一声,说:“我真想上疆场为国杀敌,哪怕一刀一枪战死那里,也比憋死在这七尺牢房强 ?”说完便用求助的目光瞅着汪文言说:“汪相公,你朋友多路子广,可有办法救我出去,哪怕带罪赴边关效力,我也甘心!”

  汪文言回答得很爽快:“虽说熊将军是钦案,是生是死皇上一人说了算,但事在人为 ,凡事都不是铁板一块,我回去后先摸一摸水深水浅,然后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