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歌一曲东林党-第4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廷元在梃击案中庇护郑妃一家,陷害坚持正义的王之寀,胡说王之寀是“逼供” ,导致王之寀被削官。至于姚宗文则是恶意攻击东林及顾宪成的一员干将,早已因诋毁熊经略被皇上罢官。赵南星经过了解,得知张素养与三人系是一党,此次明明是党救同类,便亲自上疏弹劾张“荐邪误国” ,皇上朱由校赞同赵南星的说法,斥责巡抚张素养“谬妄” ,并给了张夺俸的处分。
天启三年,又称癸亥年,时逢六年一度的京察,人称“癸亥京察” ,由左都御史赵南星与吏部尚书张问达共同主持察典,主要是清算三党头目在前朝恃权乱政的罪行,经审查最后以“不谨”罪,将三党的骨干给事中亓诗教(齐党)、赵兴邦(齐党)、官应震(楚党)、吴亮嗣(楚党)四人罢官,一撸到底。四人在万历末年号称“四大家”,把持朝政驱逐贤良,不可一世。赵南星为向世人昭示真相,特撰写了一篇《四凶论》,文章揭露了亓诗教操纵宰相之权,坑害忠良;赵兴邦贻误辽战罪不可赦;官应震诬蔑东林讲学诽谤朝廷命官李三才;吴亮嗣奉旨查核“占厂、盗皇木”一案,颠倒黑白陷害李三才等具体事实。四人中赵兴邦与南星同乡,是南星的门生,万历二十九年进士。此人伪善多变,做门生时称南星为“叔父” ,做言官后竟拒绝推荐老师复官,南星察觉他一贯无操守,毫不留情将其罢官。
经过了本次京察及赵南星大刀阔斧的整顿,浙齐楚三党在朝官员基本已销声匿迹,主持朝政者大多是贤臣忠良,尤以东林党人居多,开启了一个正人盈朝的时代。
在东林党人中,赵南星与魏大中,均属于强硬派或不调和派。赵南星在家中建有“思党亭” ,历来主张直道而行,君子小人势不两立,对内方而外圆灵活的策略不感兴趣。而魏大中表现的就更过激一些。先前,杨镐李如桢因兵败被判处死刑,佥都御史王德完出面说情,阁臣韩广拟旨时便提出减免死刑,魏大中得知后大怒,上疏抨击王德完晚节不保,有违楷模形象,并指斥一贯正直的韩广。此次熊廷弼一案,许多参审的官员,都同意圣旨所说的“待以不死” ,赞成开释熊廷弼,令其立功赎罪,唯有魏大中坚持“杀无赦 !” ,他还联合一些科道官上疏要求将杨镐熊廷弼王化贞立即斩首。……结果皇上只得下旨继续监押熊廷弼,以待处决。
面对首辅叶向高一类的温和派,赵南星等一直持有微辞。赵不赞成叶的“辑和异同”的主张,拿魏忠贤为例,叶向高认为不要与魏的关系搞得过僵,息事宁人是上策,而赵南星却不以为然,他力主针锋相对。一次在弘政门选拔通政司参议,赵南星与魏忠贤相邻而坐,赵一脸的严肃对魏说:“当今圣上年幼,你我这些做内外大臣的,就该为国一心向善。”魏忠贤脸上顿时露出几分尴尬,心说还从未有人敢当众这样教训他,竟一时气得面青脑涨。
而赵南星的弟子高攀龙,却与老师不同。他一直在苦心调剂内阁与大臣或言官的关系。他说过外廷大臣处事要正直,而内阁办事要和缓。外廷不应以和缓怀疑内阁“媚上” ,内阁也不应以正直怀疑大臣“过激” ,二者应相辅相成。对魏忠贤为首的内官,高攀龙主张必须“杀其毒”,意思是不能一味迁就,这一点与叶向高眼下的观点颇不同。
魏忠贤是河北南乐人,赵南星是河北高邑人,魏素知自己家乡出了个名臣魏允贞,也清楚他有个莫逆之交赵南星,这位赵先生文章道德名满天下,魏忠贤虽不曾读书,却附庸风雅,羡慕赵南星的清正高雅,一心想与侪鹤先生结交。赵南星复出,一开始魏曾在皇上面前,称赞赵有才干,是合适的人选。为了联络赵南星,魏曾派外甥傅应星,携带厚礼去拜谒赵南星,求赵为自己珍藏的一幅《斗鸡图》题诗。赵南星正襟危坐,冷冷地对傅说:“你听说,哪有朝廷大臣给宦官题字的?”傅应星回去禀报了舅舅,魏忠贤羞恼成怒,从此便与赵南星结下了怨仇。
赵南星自得知允贞之子魏广微,经魏阉引荐入了阁,心中暗暗佩服自己的眼力。他回想起二十年前,自己曾暗地里给这位魏公子相过面,见他鼻如鹰嘴、眼白多黑少,知其是邪路之人,今日果不其然 ?赵南星听说,魏广微一登阁门便旁若无人,竟在大庭广众之下讲开了李三才的坏话,赵南星十分生气,让人传话给魏广微,说“李三才是你父亲的好友,你一个晚辈不要随便议论长辈!”
魏广微虽与魏阉往来,却是在暗中,他清楚朝官们最鄙视大臣与宦官勾结,因此他想背靠赵南星这棵大树,赚个好名声,再来个脚踩两只船。他想到父亲生前与赵叔叔的亲密关系,便兴冲冲的提着礼物去拜访赵南星。赵听家人报告后,强忍住怒火,吩咐家人说:“你就这样答复他,大人说了有事明天去公堂上讲,无事请回 ! ”魏广微听完家人的传话,泱泱不快,转身回府了。
过了几天,魏广微又厚着脸皮来到了赵府大门前。家人依然是那句回话:大人说了,有事明天去公堂上讲,无事请回。这一次魏广微有些恼了,出气儿开始不匀了,可他又不便发作,拧着眉毛绷着脸扭身走了。第二天他又来了。这一次他是有备而来。他带来了自己的“手刺” , 即官场中互相拜谒用的亲手写的名帖。他心说我这是以阁臣的身份来正式拜访你这个都御史,看你见不见 ?功夫不大,家人捧着“手刺”回来了,依然是那句回话。这一次魏广微勃然大怒,他暴跳地嚷开了:“人可以不见,‘官’不可以不见 ?”说完一把从家人手中夺回自己的“手刺” ,气哼哼地走了。从此他便死心塌地的卖身投靠了魏忠贤。不久,他先是上疏把杨涟左光斗魏大中袁化中参了一本,说他们蔑视皇上年幼,结党擅权,如不窜杀,就不能明主威而服天下!……从此之后皇上朱由校开始疏远起杨涟左光斗等人。
事后,赵南星曾把三拒魏广微的事儿告诉了属下的御史黄尊素,黄不赞成的说:“这样做大可不必 !他有意结交先生,说明他良心还未完全泯灭,老先生其实应教诲他,试着拉他一把;如今无意间把他推向了魏阉一边,魏忠贤在内阁有了传声筒,反而对我们不利。”
十月,赵南星突然接到了李三才病危的消息。他带上高攀龙等直奔通州张家湾。此时李三才已不能讲话,只是睁大了眼睛,望着赵、高等点了点头,直到咽气时,二目还圆睁着。李三才长子告诉赵南星,说:“这是死不瞑目啊!自十年前三党造谣,诬指家父盗皇木造巨宅,万历皇上又降旨革了家父的职,家父一直心中不平!……”赵南星用手抹下了三才的上眼皮,说:“道甫,此事早已大白于天下,那几个诬害你的浙党楚党,也已革职罢官,皇上任命你为户部尚书就是明证。你尽可以放心而去!”
李三才出殡那一天,一辆牛车载着一具柳木棺,棺中躺着一身布衣的李三才。到了墓地,坟前没有墓碑,也无亲朋好友撰写的墓志铭,李三才长子告诉赵南星高攀龙,这一切都是遵照父亲的遗言而为。赵南星凝望着高高隆起的圆坟,他清楚李三才这样做,是仿照汉代大臣张汤的做法。张汤临死前曾说,“汤为天子大臣,受恶言之诬而死,为何要厚葬呢 ?”张汤死后也是这样发送的,装入柳木棺,乘牛车入葬,坟前无铭墓前无碑。……
四
皇后张嫣已有六七个月的身孕了,想到很快就要做母亲,这个十七岁的女孩子,沉浸在憧憬与喜悦中。然而近期宫中发生的一系列嫔妃遇害的消息,却使她变得忧愤和担心起来。先是先皇的赵选侍,就是敲定自己为皇后的那位人品正直的娘娘,因一贯不满客氏与魏忠贤的飞扬跋扈,曾当面斥责他二人淆乱后宫顺昌逆亡欺蒙皇帝坑害忠良,招致了客魏的嫉恨,他们竟假传圣旨,逼选侍自裁。赵选侍把光宗皇帝赐给的珠宝首饰,摆放桌上,然后洗浴干净,拜过了佛,又向光宗陵墓的方向拜了两拜,投环自尽了。张嫣知道后,曾将此事报告了皇上,朱由校半信半疑,答应派人查一查,不过他这个人忘性大,很快就忘得一干二净。
还有裕妃之死。在明代,皇上初幸妃子宫,称“铺宫” ,朱由校为裕妃张氏刚举行“铺宫礼”不久,裕妃就怀孕了。裕妃为人活泼,颇受朱由校宠爱,皇帝做木匠活时,她常在一旁陪着说笑,她又从不巴结客氏,且言语上多有得罪。客氏认为她“抗不附己” ,与魏忠贤商议后,魏便去指着裕妃说:“假喜(假怀孕)?敢擅自欺诳圣上!”随即把裕妃打入冷宫,并断绝饮食,很快裕妃及腹中的皇子便因饥饿而死。皇后张嫣听说后,大为震惊,裕妃腹中的婴儿那是举朝企盼已久的皇长子啊,这客氏究竟安得什么心 ?她气愤已极,把客氏传到宫中,痛骂她丧尽天良,残害皇嗣,非要把她送到三法司治罪不可 ?皇上知道后,忙赶来为奉圣夫人打圆场。张嫣看到一个国君连自己的妃子及骨肉都不能保护,真是欲哭无泪。
还有先皇的李选侍,即“东李” ,她不同于与客魏关系甚好曾打算垂帘听政的那位“西李” 。“东李”曾被封为庄妃,她为人善良厚道,简重寡言,曾奉旨抚育皇上之弟朱由俭,与朱由俭同住在懋勤宫,并对小由俭爱护备致。庄妃曾对朱由俭说过魏忠贤违规,祖制内官不许坐轿进宫,而魏却让人抬进乾清门;祖制内官不许在禁地带巾,可魏戴着长者巾随便到宝月亭。庄妃常称魏是“女鬼” ,因此京都有“八千女鬼乱朝纲”之说。此时庄妃已年过五旬,目睹魏忠贤飞扬跋扈,常深夜灯下叹息。魏忠贤看到她不买自己的帐,担心“东李”与信王朱由俭有所图谋,不利于自己,便派心腹太监徐应元日夜监视庄妃。徐对庄妃很是无礼,并且常打骂庄妃身边的人,庄妃负气愤郁,不久便病死了。
皇后张嫣耳闻了客魏勾结###宫妃的种种罪行,他深感紫禁城就像被一张由客魏控制的大网包围着,网中有皇帝,有自己,还有不顺从他们的妃嫔。就拿自己来说,因不买客氏的帐,平日里就连日用得匕箸杯碗等器具,也时常得不到照例供给,张嫣清楚这主要是客氏在犯坏。客氏她为什么要虐杀那些妃子,尤其是那些怀孕的妃子 ?这令熟读史书的张嫣,很容易想起一百多年前明宪宗的万贵妃。万贵妃比宪宗皇帝大十九岁,早已过了生育的年龄,却生就了一付妒妇心肠,但凡有妃嫔宫女怀孕,她一听到风声,便立即派心腹太监逼迫她们堕胎,以维持三千宠爱于一身的局面。后来多亏了宪宗临幸过的纪宫女产下了一子,又多亏了奉命溺死婴儿的宦官张敏的保护,宪宗皇帝才有了子嗣,他就是明孝宗弘治皇帝。“比起万贵妃,客氏或许还有更见不得人的野心!”张嫣得出了这样一个结论。
近来,张嫣常思索一件事,就是怎样才能唤醒忠奸不辨的皇上,他想到还应从“讲史”入手。一天,她正在案前读书,朱由校乘着月色,顺着一条白玉石小道,进了坤宁宫。他自得知皇后有了“喜” ,来坤宁宫的次数就多了起来。他登基三年,至今仍无子嗣,他多希望早日有个儿子,来接自己的班,自己也好随心所欲的尽情享乐,而不至于像现在总有人拿朝里的事来打搅他。……他一见张嫣便随口问:“皇后在读什么书 ?”张嫣脱口说了句“《赵高传》” 。张嫣的想法是皇上不读书,大概不知道赵高是何许人,也许会刨根问底追问一番,那时自己便可痛下针砭,从赵高联系到魏忠贤,向皇上陈明利害后果,可她没料到朱由校爱听戏,从戏中多少知道赵高是秦朝的宦官,秦始皇死,他伪造遗诏,逼迫皇长子扶苏自杀,并立少子胡亥做皇帝;赵高权倾朝野,后又杀死了秦二世胡亥。……朱由校从皇后的口气眼神中,可能多少觉察出皇后有意要借题发挥,大概会规劝自己远离魏忠贤,脸上立即显出不高兴的神情。他耐着性子听张嫣数落了魏忠贤的许多不是,心说老魏不过只是变着花样哄自己玩,哪儿坏到赵高那种地步 ?他硬着头皮坐了一会,站起身转身走了。
魏忠贤听说此事后,心说你个小丫头片子,把我比作赵高,是想让皇上撵我走哇,今儿我非给你点颜色看看?于是他布置了几个心腹太监,持刀埋伏在坤宁宫便殿,打算先吓唬吓唬小皇后,没想到此事竟被皇上发现,皇上登时大怒,喝令把刺客送往锦衣卫诏狱严审。魏忠贤慌了,急忙派人把几个刺客先行害死灭口。此后他余恨未消,又派人四处造谣,说皇后之父张国纪蓄谋拥立信王(皇上之弟朱由俭)为国君,以取而代替圣上。……
张嫣身怀六甲,时常感到腰背酸疼,时不时叫本宫宫女来给自己捻背。捻背即老百姓常说的“提筋” ,揉一揉筋络,活动活动筋骨,以去疲劳。客氏听说后,认为报复的机会到了!他先让魏忠贤想法子,调走张皇后的贴身宫女,然后欺骗张嫣,说是宫女患了急病。之后客魏经过一番商量后,把魏的侄子魏良卿的女儿,名字叫小香的召进宫中,让她装扮成宫女,派往坤宁宫服役。此时张嫣已是大腹便便了,这一天她感觉脊背不舒服,可巧小香在身边,她便让小香给自己捻背。张嫣看她面生,问起她的来历,小香便用客氏教她的话回答,说自己原是裕妃宫中的,张嫣也就没有再多问。
小香开始捻背了,她从皇后的肩上捻起,她熟记了客氏教她的方法,她把拇指和其他四个手指分开,在大拇指上用力,从肩头一直捻到脊背,张嫣开始觉得挺舒服,背痛减轻了许多,心里还挺佩服这女子手脚麻利。小香捻完了背,又开始捻腰,起初还轻轻用力,愈到后来,下手愈重,到最后居然攥起拳头狠劲的敲打起来,只听得张嫣撕心裂肺般的大喊一声“疼死我了!”随即昏了过去。当时坤宁宫一片大乱,有跑去请御医的,有连声呼唤“皇后”的!……小香趁乱逃出了坤宁宫,她找到了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