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公司你什么都不是 正式出版职场智慧指南:《离开公司你什么都不是》出版 岁末年终,为了找寻更好的平台或是更高的薪资,许多职场人士又开始谋划着新的跳槽机会。然而真的是“跳,并快乐着”吗?被称为“打工牛人”的赵强先生最新出版的《离开公司你什么都不是》一书,对职场跳槽的深刻原因做出智慧地剖析,并用他多年的职场经历及创业故事,娓娓道出开心工作与成功人生的真谛,这是一本职场生存智慧指南,更是一番成功前辈的谆谆教导。 也许一天又一天平凡琐碎的小事慢慢消耗了你的工作热情,也许公司高强度高压力的任务让你发现你已经找不到工作的乐趣,也许你正在为自己的才华不被伯乐赏识而沮丧,也许你正在做着你完全不能理解的工作内容,这些时候,选择全盘否定的离开,也许是最容易的一件事情。然而,就在你行动之前,我们推荐你抽出一天的时间,仔细阅读赵强先生的这本《离开公司你什么都不是》。...
做别人不愿做的事(1)身在职场,我们每天都要面对繁多的工作,有些人嘴边经常说的是:“我就拿这么点工资,凭什么干那么多的事,我才没那么傻呢!”或者说:“老板就给我这点钱,我何必卖那些傻力呢?” 在这里,大家都觉得自己聪明,不会去做傻事。但也有那么一些人,他们的所作所为,在其他人眼里干的却都是“傻”事。 一个刚参加工作的女孩,每天都要提前半个小时或一个小时上班。来了之后,不仅把车间里的办公室打扫干净,还把楼道的地也打扫得干干净净。对此,有人说她,你打扫卫生再好又有什么用,这不是你的工作职责,更不能说明你的工作成绩,你看现在还有谁愿意干这种费力不讨好的事呢?别犯傻了!可这个女孩却说:“如果来了客人,看到楼道里很脏,那多影响公司形象呀!”...
父亲是你终生的职业(1)某公司老板每天公务繁忙,应酬多多,家里的事情一概交给妻子打理,包括女儿的所有事情,也都是妻子一个人操心。 这天,这位先生难得在家休息,家里的电话铃声响起。妻子带着女儿逛街去了,他只好接起电话。电话里一个女孩子找他的女儿,当得知他女儿不在家的时候,这个女孩子委托他转告他的女儿一些事情。这位先生很认真地拿过纸和笔,把对方的话一一记了下来。 晚上,妻子带着女儿回来了。这位先生拿过记录的纸条,不敢有一点遗漏地向女儿转达电话内容。女儿刚开始还一脸严肃地听着,然后就怪模怪样地冲妈妈笑,最后和妈妈一起哈哈大笑起来。父亲吓了一跳,很不理解女儿笑什么,甚至有些不高兴:我对你的事情这么重视,你还这么笑,什么意思嘛。...
推荐序一 华尔街危机启示录佳能(美国)高级咨询顾问 周大军 华尔街的金融危机,在各国政府的联手阻击下,似乎已经进入被控制的态势。虽然,这个控制点,来得晚了一点。但是,毕竟是被控制住了。在对付这次金融危机中,美联储主席伯南克说过一句很精彩的话:“我们都是经济危机的学生。”既是自谦,也是自责。其实,这个危机本可以更好地被控制的,但,由于种种原因,美联储和美国财政部,没有及早出重手,把金融危机控制在开始的阶段。而是贻误了战机,等金融危机变成一次席卷全球的大海啸时,才积极干预;而干预的措施又大而不当,没有打中要害。一直等到英国等欧洲国家采取了坚决而有效的国家收购银行的措施,美联储和美国财政部才“照葫芦画瓢”,跟着出台了同样的救市方案。这样才稳住了人心。...
49万养大一个孩子序还记得我的小公主出世的那天,护士叫我过去:“生了,女孩,3800克,50cm长,顺产,母女平安。”一块石头总算落了地。进入产房,看见正在含着母亲乳头睡觉的孩子,皱巴巴的皮肤,浮肿的眼睛闭着,安静地偎依在母亲怀里。本来我是不大喜欢小孩子的,但是第一眼看到我的女儿时,我就发现已经爱上了她,还是老人说的对,自己的孩子没有不喜欢的。 那是20年前的事情了,现在女儿已经上了大学,逐渐开始了她的独立生活。有时候和亲戚朋友聊起各自家里的孩子,听到了很多抱怨和牢骚,学费越收越高,家教越请越多,各种课外兴趣培养了无数,零花钱发放的数目与日俱增,可是父母的操心却一点都不见少,考试,升学,毕业,工作……他们明显比孩子自己还要为这些事情操心,很多费用的名目我听都没听说过。听抱怨听得多了,自己不免有时会暗自庆幸,亏得女儿早生了几年,否则烦恼也许要比这些亲戚朋友们更多。...
4月1日,愚人节,我知道只有事先严格训练,我才能顺利完成这次长途跋涉。正如他们对我的评价:年老荒唐,无药可救,52岁,325磅(1磅约等于0.45千克),5000英里(1英里约合1.61千米)的路程,不管天气如何恶劣,地形如何险峻,每天都要走40英里。不管你什么年纪,在进行这种强度的行走之前,都需要彻底调整一下自己的身体。而我只有90天时间!我制定了一个非常简单的训练计划:最初几天,每天走5英里;然后增加到每天10英里,分两次走,中间间隔5个小时;接着,我在每天两次行走的路程上各加1英里,直到每天能走40英里,分两次走完,一次20英里,中间休息1小时。我有4双全新的洛克波特牌专业徒步鞋,训练时,我每天都换鞋,这让我觉得很舒服,脚也不会出什么问题。水疱似乎成了走路的一部分,但我不会觉得特别困扰。...
揭开20几岁的迷思:《20几岁的问号》 前言:二十几岁,一边是天堂,一边是地狱! 二十几岁是一个奔向未来的年纪,前方是未来,脚下是座独木桥。 据韩国在线就业网站Job Korea报导,韩国就“是否因求职所带来的困扰而有过自杀念头”采访了1082名20~29岁的求职者,结果显示,47.3%的受访者做了肯定答复;回答“偶尔想过自杀”和“有过一次自杀的念头”的分别占21.9%和17.8%;“经常想自杀”和“周期性产生自杀念头”的受访者分别占5.5%和2.1%。 目前,日本青少年通过网络结伴自杀的人也越来越多,进而跃居为自杀率最高的国家。在中国内地15~24岁的青少年自杀率也占自杀总人数的26.64%。...
Chapter 1“那天,你让我在一夕之间明白我们的爱情真的只是一秒天堂,在片刻的爱恋后,剩下的便是撕心裂肺的痛,我以为我的人生会就此枯萎,可痛着的心却在提醒着我—我还活着” —徐晓柔 “本台最新消息,国家特遣队破获十年来最大的毒品集团,因主犯徐军拒捕,当场被卧底队员汪雨深击毙。三天后,本台会直播国家对特遣队的表彰大会,欢迎大家届时收看,下面播出另外一则消息…….” 徐青阳拿起一旁的遥控器关掉电视,看着坐在病床上没有任何表情的徐晓柔,阳刚的脸瞬间被悲伤侵占,走到她面前,坐在床边的椅子上默默的看着徐晓柔,他想安慰她,却知她的伤太深,他是无法抚平的,突然他愤恨自己,他第一次这么恨自己,为什么他永远只能看着她走向悲伤,却没有能力及时带她逃离。...
“一个人能否成功,不在于你知道什么(what you know),而在于你认识谁(whom you know)。”这是好莱坞的流行语。如它所言,这是一个人脉的年代,谁都不可能成为鲁滨逊那样的孤胆英雄,而应该是站在巨人肩膀上的英雄。成就这一切的就是人脉。史丹福(Stanford)研究中心曾经发表一份调查报告,结论指出:一个人赚的钱,12.5%来自知识,87.5%来自关系。创业不是引无源之水,栽无本之木。很多时候,“有钱”比不过“有人”。■□找到你的人脉入口■□今年初,雅虎中国进行了一次针对城市白领的“现实与梦想——雅虎中国商务生活精品榜暨中产生活梦想调查”,其中提及,目前对46%的白领来说,工作是“挣钱”,是“谋生的手段”。而未来5年里,28%的白领希望“实现创业梦想”!而最希望“创业”的,是目前月薪在5000-7000元的白领。...
书名:身体在说话作者:魏群出版社: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作者简介:魏群,毕业于河南中医学院,长期从事中医药期刊编辑工作及中医临床、科研等工作,现任河南中医学院期刊《河南中医》编辑室主任、副编审。自撰、主编、参编著作十余种,其中,《健康宝贝科学哺养完全手册》获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优秀中医药科普著作"二等奖、《运动养生密码》获"河南省第四届社会科学普及优秀作品"一等奖。主持、参与多项科研项目,其中"葛根素对HCY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GRP78基因表达的调控作用"课题获河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曾多次荣获省级及国家级优秀编辑称号,2010年获中华中医药学会"全国中医药科普编辑金牛奖"。|米|花|书|库| http://__...
∮米∮花∮书∮库∮ www.7mihua.com米,你吃对了吗?(一)——不吃主食危害大主食搭建了人们膳食宝塔的底座,在这个底座之上,各类副食提供的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矿物质才能构建起自己的平台,如果底座丧失了,合理的膳食结构也就“坍塌”了。悦悦:每次出去海吃海喝,好吃的都已经撑到嗓子眼儿了,还是会有人大声问:“谁还要来点儿主食?”……老觉得如果不吃主食,就跟没吃这顿饭似的。主食是能量的来源,但是现在真的不是顿顿都吃主食。有的人,是因为大鱼大肉喝酒喝茶,吃不下主食了;有的人,则是为了减肥或怕胖,主动放弃了主食。于教授,您别瞪我,我知道这样是不对滴,可到底哪里不对呢?不吃主食有什么危害呢?给具体讲一讲呗。...
序言(1)阿布是纵横在商界和政界的名人,有着数不完的金钱和荣耀。2003年3月,年仅37岁的阿布被《福布斯》杂志评为俄罗斯第二大富豪,而美国《财富》杂志的评估结果是,阿布拥有106亿美元资产,在美国以外40岁以下的富豪中排名第一。到2004年2月,俄罗斯的《财经》杂志确认,阿布以120亿美元的财产成为俄罗斯首富。 实际上,阿布只用了11年的时间,分三步完成了财富积累的过程。很多关于阿布的传闻,大多是不实的道听途说。 阿布原本是一个默默无闻的小人物。4岁时失去双亲,由伯父抚养长大,从小就过着困苦的生活。童年遭遇使这个孤儿炼就了一副豪爽、执着但却有些冷酷的奇特性格。尤其年幼失去双亲使小阿布过早成熟,也造就了其日后的成功。在他很年少的时候,就已表现出过人的野心和天赋。以后的岁月里,他那超乎寻常的成熟和处事方面的冷静都与他的实际年龄不相称——苦难有时反而是一种激励、一种财富。...
大萧条离我们还有多远?山海/文 中国会不会发生经济危机?这是目前上至国家领导人,下至黎民百姓都十分关心的问题。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投资与市场研究室主任、研究员曹建海2008年7月在《环球财经》上撰文说:“由于工业生产的持续低迷,加上房地产市场的深幅回调,将有一些企业由于经营困难出现破产,银行不良资产急速上升,‘中国式’经济危机来临也并非危言耸听。” ###教授(著名非主流经济学家)早在2005年就指出:“中国正面临重大危机,我们必须对形势做出实事求是的判断。”他还说,“目前,已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讨论今后几年中国发生经济危机的可能性,但是仍有更多的人对此置若罔闻,不以为然。为什么多数人不相信会发生危机呢?”我想,今天杨教授不会再有这样的质问,普通民众对中国经济危机的关心程度不亚于杨教授,因为这关系到他们的切身利益,从《大萧条时代》(新世界出版社2008年11月第一版)等图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