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大唐驸马爷 >

第14部分

大唐驸马爷-第14部分

小说: 大唐驸马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柴绍也是第一次参加这样的游玩,联想到后世见到的一些画着古代游玩图,总觉得差距比较大。

    这些个人三五成群,就像是被放飞的鸽子。

    见到了一座不知名的山,就对着它大声地抒情,念出来的诗句,有些不堪入耳,自己却自我感觉良好。

    柴绍看着前面崔明清正在和不认识的一个人相谈甚欢,心中就对于这样的游玩失望了。

    他本来也没有什么好期望的,多多少少也知道这样的游玩还没有和李三娘两个人一起舒服。

    “夫君,你看,那里的花开的好艳呀!”

    李三娘指着远处的野桃花,欢喜地说道,也不知道是真的欢喜,还是假的欢喜。

    不过,这都不重要。

    柴绍点头说道:“嗯,不错,的确鲜艳,不过啊,那是野桃花,所以开的比较早,却也是比较顽强。

    因为现在虽然已经是三月天,可是还会有寒冷的时候,到时候,它们就要和梅花一样,忍受寒冷天气,虽说是没有冬季那么的冷,但是能够依旧盛开,也不容易。”

    “柴兄说的有道理,这野桃花虽好,却也和梅花一样,经受着寒冷的天气,世人都称赞梅花,却有很少的人知道野桃花,其实也一样要经受天气的考验,盛开在这三月。”

    在柴绍和李三娘的身后,一个人微笑着说道。

    柴绍和李三娘都转过身,看着这个同意柴绍的说辞,并且还奉承了一番柴绍的人。

    此人也是士子之一,只不过他认识柴绍和李三娘,柴绍却不认识他。

    “绍也是一时感慨,梅花能够在非常寒冷的时候开放,自然比之野桃花要坚韧的多,世人称赞梅花也是应该的,不过,绍在这里,还是谢谢你刚刚的赞同之言。”

    来人点头说道:“也是,梅花盛开的环境比野桃花还要恶劣,世人称赞梅花自然也是应该,柴兄,这几年不见,你倒是像变了一个人一样,看来,这两年不见,我要刮目相看了。”

    柴绍眉头挑了挑,然后笑着说道:“人都是会变的,不是吗?”

    “是,是啊。”

    李彦文也不知道柴绍这句话是什么意思,但是还是附和了一下。

    三个人就这样一边走,一边交谈,不一会儿,就又有了人加入,这些人都是和陇西的李家也就是李渊一家交好,还有和柴家交好的世家之士子。

    每个人都生活在一个圈子里面,大圈子里面又有小圈子,小圈子里面还有更小的圈子。

    大家虽然都是世家的士子,不过也有关系好的,关系不好的。

    一行人到了大慈恩寺的时候,已经快要到中午了,大家都是走走停停,一路和自己关系不错的人说说笑笑。

    所以速度并不是很快,到了慈恩寺的时候,正好也是人不多的时候,适合他们烧香拜佛。

    崔明清是这一行人之中最先去烧香拜佛的,然后就是卢氏,其他的士子,到了柴绍的时候,前面已经有七八位了。

    这明显是被针对了,但是除了和柴李两家关系好的人脸色不好看,其他的人倒是觉得没有什么,还有一些还在看着好戏。

    柴绍平静地上完了香,拜完了佛。

    这一路,已经对这个圈子里面的人了解的差不多了,也知道崔明清现在是在装大,也是在给自己和李三娘等人下马威。

    只不过,没有想到崔明清忍了这么长的时间,毕竟他们在长安这么长时间了,也不见崔明清有什么动作。

    现在突然邀请,还来了这么一下子,也不知道这个崔明清到底想要做什么。

    如果只是给下马威,到还是好一些,要是心思不纯,有什么目的,柴绍就不得不防了。

    大慈恩寺的寺庙之后,有一个野桃的桃园,这个时候,也是长安城附近,能够见到的最早的桃花。

    所以,这个时候会有很多的游客。

    在另一边,还有一处晚开的桃林,等到长安的桃花都谢了,这里的桃花又盛开了。

    不得不说,大慈恩寺的方丈主持非常聪明。

    在这桃园里面,崔明清直接主持了一场诗歌交流会,也就是诗社。

    在旁边还有一些和尚,也参与其中,他们被称之为高僧,是崔明清请来的。

    隋朝时期,因为皇帝信奉佛教,所以这个时候寺庙很多,和尚也很多,到了唐朝,因为李家信奉的是道教,还说自己是道教的创教者李耳的后代,佛教也就变得势弱。

    但是其根基已经壮大,到了后期,因为战乱,百姓需要一个精神支柱,也就让佛教再一次壮大起来。

    柴绍就觉得自己不应该参加这样的游玩,一点儿营养也没有,纯碎是为了装大。

    本章完

第30章 我本将心向明月() 
李三娘知道崔明清要在这里举行一个桃花诗社的时候,差一点儿就要拉着柴绍直接走人了。

    因为她清楚柴绍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年少便是以行侠仗义而声名远播,他是一个好武之人,让他作诗,简直就是让他出丑。

    但是看到柴绍似乎无动于衷,胸有成竹的样子,李三娘也只好忍了。

    这一行之中出了李三娘这个柴夫人之外,也有好几位夫人跟着一起,不过她们现在都在另一个地方吃斋念佛,为自己的夫君,为自己的家宅祈福。

    清河崔家虽然和陇西李家的实力不相上下,现在李家又有了好几个世家的支持,势力壮大。

    但是却也影响不到清河崔家,因为一个在北,一个在南,一个在边疆,一个在朝堂。

    现在唯有一个忍字。

    柴绍现在哪里还看不出来,崔明清这是在装大,以为自己是清河崔家,就身份高贵,就想要很多人臣服,想要彰显自己的清高和能力。

    这样的人目光实在是短浅了一些,也没有了把他当做是敌人的欲望。

    不过现在崔明清明显是想要让柴绍丢一下丑,这就不能忍了,作为一个支教老师,诗词歌赋什么的,还不是样样拿手。

    只不过柴绍是不屑于拿着别人的成就去故意装笔的,而现在是特殊情况,这叫做被迫装笔。

    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

    “慧能大师,乃是这大慈恩寺的高僧,深谙佛法之道,今日明清有幸能够请到高僧前来主持诗社,定当能够成为一段佳话!”

    崔明清的脸皮也不知道有多厚,还是自我感觉良好,说出这样的话,身边还有不少人附和。

    其实在座的这些人,只有少部分人能够做出一些看的过去的诗歌,剩下的人都是一些不学无术的纨绔。

    写出来的诗就像是记流水账一样,用那些老生的话来说,就是有辱斯文。

    只不过,他们已经不在乎自己的名声了,因为他们的名声早已经臭了,无所谓,做出来的诗就当做是一个乐子罢了。

    然而还是有一些人比较在意自己的羽毛的,毕竟他们在家中虽不是嫡长子,却也受到了重视。

    作为陪衬,大慈恩寺的高僧慧能首先做出了一首诗,算是抛砖引玉,之后那些个纨绔们也都是各自做了一首。

    崔明清并没有开始动手,反而是看着场上的那些纨绔都在抓耳挠腮地想着诗句,有一种非常享受的感觉。

    看到柴绍并没有动笔,眉头皱了一下,然后就移开了目光。

    不到一会儿的时间,纨绔就开始展现自己的诗句,还自我感觉良好的解说。

    不过,其中真的能够拿出手来的好诗,只有寥寥几首,最好的也就是那个高僧慧能写出来的诗句。

    在柴绍身边的李彦文也写出了一首诗,柴绍看了一遍,勉强还可以,不如那些经典诗句朗朗上口,还有深意,但是却比那些纨绔写的好多了。

    “柴兄,我这里还有一首诗,要不,你先用用?”

    李彦文轻声对着柴绍说道,手中还拿着一张纸,上面应该是他准备的诗。

    柴绍微微摇头,回答道:“没事,诗歌乃是小道,我还是拿得出手的,我在等崔明清。”

    李彦文顿时懂了,柴绍肯定也有准备,这样的春游,肯定在最后会有一场交流,而这个时候的交流,就是作诗作赋,以此来提高自己的名声。

    只不过,崔明清似乎是有意想要忽视柴绍。

    “看来,有一些日子不见,大家的文才又有了提升啊,我也在闲暇之时,做了几首诗,还请大师还有在座的各位品鉴一下。”

    崔明清说完之后,就有人附和道:“和崔大哥的文才相比,我们就是那三岁的孩童,写出来的诗那里是诗呀。”

    “对啊,对啊,也只有崔大哥还有慧能大师的诗,能称之为诗,这要是传出去,肯定也是经典之作。”

    就在这个时候柴绍大声地说道:“崔大哥,绍这些日子一直待在府中,闲暇无聊也做了一首。

    今日既然是一个比较喜庆的日子,不如我们两个人给大家来一些彩头,为这一次的春游增添一些乐趣,可好?”

    崔明清微微一愣,然后立即笑着问道:“哦?柴兄想要做个什么样的彩头?”

    柴绍回答道:“绍本是一俗人,那我们就弄点俗物,我们就比谁的诗写的好,写的好的那个人,会得到一百两银子,怎么样?”

    俗,真是俗,俗不可耐。

    已经有很多的纨绔士子对柴绍不屑一顾了,还有人想要劝说崔明清不要和柴绍这样的俗人比较,免得丢了自己的面子。

    还有一些和柴李两家关系比较好的士子,也被柴绍俗招,给弄得不上不下的,那里想得到昔日那个郎将,成为了现在这样的目中无人的粗鄙之人。

    很多人都在想着,怎么李家找了这样一个女婿,以前的那个温文尔雅的郎将柴绍去哪里了。

    崔明清觉得柴绍既然说出这句话,必定是有准备的,这个时候找人代写诗歌,也不是没有。

    他要是不和柴绍比较,传出去肯定会说他仗势欺人,又或者是不敢和柴绍比,要是比了,赢了之后,又会有人觉得他和一个粗鄙之人比文采,辱没了名声。

    现在这样弄得他不上不下,到底比,还是不必?

    崔明清心中想着,这柴绍也不见得是粗鄙之人,他之所以这么说,就是为了造成这样的境地,让自己难堪,这样的反击,倒是让人意想不到,时日不见,昔日的那个做事情总是讲究情面的郎将不见了,变成了现在这个阴险狡诈的柴绍。

    “好了,既然柴兄想要为我们这春游增添一些乐趣,我岂能不配合一下,我倒是也想要见识一下,柴兄这段时间,一直待在深宅大院里面不出门,悟出了什么样的诗歌出来。

    现在,我们各自把自己的诗写下来,让慧能大师还有各位品鉴一番,孰好孰坏,相信大家还是能够看出来的。”

    本章完

第31章 奈何明月照沟渠() 
诗的主题并不是很明确,毕竟这里的都是一些纨绔,要是还明确了主题,也就缩小了范围,到时候很多人准备的诗,都用不上了。

    所以柴绍想也不想,就挥手在纸上把刚刚想到的诗写了出来。

    不装笔则已,要装就要装最好的,最强大的,最能够震撼人的。

    崔明清写完了之后,看到柴绍也写完了,就说道:“柴兄,好了吗?”

    柴绍看着自己写的诗,非常满意地欣赏着,然后对崔明清回答道:“嗯,已经写好了,要不,我们亮出来让大家看看?”

    “好哇。”

    全场都在看着笑话,没有一个人相信柴绍拿出来的诗能够比的过崔明清,毕竟崔明清的名声,他们也都是听说过,崔家的长子,文采斐然的一位侍郎。

    而柴绍,好像除了千牛备身之外,也就是一个武卫郎将,算是武将出身,能够准备的诗,又怎么比得过崔明清崔侍郎。

    柴绍和崔明清把各自写好的诗交给了身边的下人,然后互相示意,下人直接把纸张展开。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大家看了看崔明清的诗,大声称赞了一下,几乎已经忽略了柴绍的诗,但是当看到崔明清的神色之后,立即把目光转向了柴绍的诗。

    这一下,大家都不做声了。

    就连高僧慧能在看到了柴绍的诗之后,本来无一物的心,都被小小的震动了一下。

    如果把这首诗,刻制在大慈恩寺的墙上,那到时候,会有多少的士林中人,又或者是别的诗人慕名而来。

    这可是最能够吸引人的景点了,比一个桃林还要能够吸引人。

    不管这首诗是不是柴绍所作,此时此刻它就是柴绍写的了,因为他们也没有在其他地方听到。

    能够写出这首诗的人,必定不是什么一般人代写,不然,他自己就能够靠着这样一首诗而成名,何必还要给别人代写。

    并且,能够写出这样的诗的诗人,也都会自命清高,不愿意给别人代写,所以这首诗,就必定是柴绍写的,不是他写的,也是他写的。

    崔明清直接转身把自己刚刚写的诗,给撕了。

    偷鸡不成蚀把米,本来想要彰显一下自己的雍容华贵的身份,没有想到却被柴绍给比下去了。

    这个时候,不就是看谁有能耐,谁就能够在这长安的纨绔里面,有着一些名声,也能够为自己的家族拉动关系。

    崔明清本来是想要彰显自己崔家的实力,想要让这些纨绔能够回去传递信息,但是现在,那些纨绔传递回去的信息,肯定是他不想见到的。

    柴绍微微耸肩,这就气愤的把自己的诗撕了,一点儿度量也没有啊,不过,撕了也就撕了。

    再把自己的诗挂在那里,那是很大度,但是却也十分丢脸,把自己的诗撕了,也算是一种变相的认输。

    “不错,不错,柴兄的诗,当真是一首经典之作,能够出自你之手,在今天拿出来,也算是为我们这一次的春游增添了不少的乐趣啊。”

    崔明清撕了自己的诗,瞬间就把自己的气焰给发泄了,然后转身就压住了,脸色平静,还对柴绍称赞了一下。

    不过这话里面有话,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