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网游竞技电子书 > 从酋长到球长 >

第454部分

从酋长到球长-第454部分

小说: 从酋长到球长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又爱又恨。

第一百六十三章 国人() 
陈健对着那些铁疙瘩又爱又恨,同样也有人对陈健又爱又恨,嗟远山就是其中之一。

    他要感谢陈健这些年来所做的一切,否则他是没有这么容易或者说没办法这么快走完这一步的。

    但同样对于陈健这些年所做的一切,也充满了警惕和不安。或许,陈健只是一个资本的实体,尤其是这个实体已经可以控制一县一郡的局面的时候。

    而在这一年的六月,嗟远山只能先收起不安,选择更为深入的合作,继续他的道路。

    闽郡兴,他会成为新时代的代言人。闽郡衰,他会成为旧时代的祭品。

    现在已经踏上了这条路,他也做好了暂时不回头的准备,若是连这点担当都没有,那就不配拥有野心。

    在得到正式任命后,嗟远山邀请了在南安所有有头有脸的人物,设置了酒宴,算作告别。

    在这场很多人参与的酒宴之后,嗟远山单独宴请了陈健。

    没有酒,因为容易醉。

    只有两杯清茶。

    旁边的煤油灯被调到了最亮,火苗在杯中闪烁回转,玻璃窗上映出了两人的身影,再无旁人。

    黑影中,嗟远山知道,就像是这间屋子里的玻璃窗、煤油灯一样,自己就算再怎么摘也摘不干净了。

    许久,嗟远山想起了之前的那次夜宴,用了一个笑话做了开始。

    “陈先生,你精通占卜之术,不妨再卜一筹?”

    “卜什么?”

    “随意。”

    陈健哈哈大笑道:“现在是科学的年代,占卜什么的是没有科学根据的,所以我放弃了。你看,占卜可能猜到大海的前面有海岛,但是望远镜却一定能看到前面有海岛。”

    嗟远山也笑了,说道:“那今天就不问鬼神问科学。陈先生,你用科学来算一算,闽郡将来会怎么样?”

    “一片大好。”

    “怎么说?”

    陈健笑道:“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啊。就拿这运河来说,是在南安修通的,但是刚刚修通远山兄就高升到郡副守。将来这条运河带来的发展,会算到谁的身上?自然不是你,而是新来的南安令。”

    嗟远山点头道:“的确如此。那么闽城可有人栽树?”

    “有啊。同样拿这条运河来说,闽城的煤价降低四分之一,但却是从你上任之后开始降的。如果换了别人,一样可以乘凉,但幸好是你。”

    “是啊,煤价降低,众人所耗银钱减少,也算是捡来的一大利处。只是比起陈先生在南安栽的树,闽城的树还是小了些。”

    嗟远山这番话是出自真心,油田、整合的煤业、玻璃厂、钢锭厂外加化工厂,这些实打实的作坊产业,将会给南安带来更多的财富。

    这是他起步的原因,此时却有些希望这些作坊如果在闽城就好了,然而也知道并不可能,只能略发些感慨。

    陈健摇头笑道:“远山兄,闽城有港口,这就是最大的树,而且是栽了几十年的大树。闽城的煤降价之后,矿区的很多矿也会同样降价,方便水运。不说别的,单单说闽城最大的陶瓷作坊,煤价矿价降低,又有海运便利,难道他就不会多招人手?”

    嗟远山嗯了一声,可还是摇头道:“可这不是立竿见影的事。陈先生,今天我也敞开了说话,我既想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又想立竿见影。”

    “远山兄,其实还有一棵树你还没看到呢。我去了齐国贸易,一条新的从齐国返回的航路必须要经过闽城。闽城靠着闽河,闽河上游还有郡。去齐国最短的路,是走北线,但是北方凋敝,手工业不发达,最繁华的地方还是大河两岸与闽河河口。”

    陈健从怀里摸出一张绘制的简易地图,指着图上那个名为龟岛的小点道:“这座小岛是我发现的,在原本的航路上毫无价值,然而随着新路的开辟,这个小岛是最好的中转站。”

    “如今这座小岛还无人驻守,岛上有水有肥,又是将来的必经之路。但是这座岛是哪个郡的?现在还没有定论。我想问远山兄,这个岛可以归闽郡管辖吗?”

    嗟远山看了一阵,点头道:“应该可以。”

    “那这座岛可以修建避风码头、淡水补给、船运中转、新鲜肉食补充。将来开了海贸,必然是繁华无比,因为这岛在大河入海口、闽城与齐国贸易港的中心地带。是闽郡的,三年之内海商皆知,每日往来的水手不计其数,商铺两年即可成街市。若是能够修建一座灯塔,则更是海内闻名,毕竟你主管市舶之事。”

    嗟远山皱眉想了下,笑道:“这倒的确是个办法。只是……初期投入恐怕有些吃不消。”

    “能赚钱就能吃得消。这座小岛可以交由私人经营,无主之地并非华夏故土,以九十九年为期租用。如何收取,一应不需人管。这本来就是无人之地,可以由岛上私人自治。诸如维持秩序、收取商铺费用等等,都不需要管。只要派去一人作为闽郡之官方代表以证明此土归属华夏即可。每年缴纳一定的税费,除人头税每年核定之外,其余定额包出。”

    嗟远山犹豫道:“这可没有先例。”

    “但同样也不犯法。只要有一点要注意,前期投入巨大,可能入不敷出。但是如果到了有收益的时候收回,那可就苦了那些承包的人了。再说,远山兄难道不就是要做些前人不曾做过的事吗?如果循规蹈矩,恐怕很难名动天下。”

    “若是成了,闽郡多出一个商贸小镇。若是衰败,那也无非是私人承担损失,难道不是吗?再说,就算官办,有钱吗?从上面申请又要花多少时间?又要派去多少管辖的官吏?”

    “有百利而无一害,这也没有什么可犹豫的。”

    嗟远山看了一眼陈健,笑道:“陈先生是早就盯上这座小岛了?”

    “那倒不是。一年数千个银币,还不值我费这样的心思。我也不瞒远山兄,不久之后我可能要出海。万一再发现了什么岛屿,想要依照此例作为故事。这就是一条新的运河,一条新的路而已。官方出面,组织垦殖移民之事,恐怕上面也没有这样的心思。九十九年之后,变为国土,人口若多成了县镇,自然可以委派官吏管辖。”

    嗟远山嘿了一声道:“只恐成齐国故事啊。”

    “远山兄,成齐国故事固然可怕,可是憋在故土人口日增,将来一日贫苦无依者多了,世家大族身死族灭才可怕啊。”

    嗟远山瞥了陈健一眼,觉得这话听着不舒服。

    可随后恍然大悟……若论起来,陈健只要不作死,数十年后,这又是一位新崛起的家族。这番话不是单单指一些人,而是包括了陈健在内。

    只不过因为墨党的缘故,在身份这件事嗟远山忽略了陈健也是一样的巨富,而且会越来越富。

    “陈先生发起墨党,是为了给自己续命?”

    陈健心里暗骂,嘴上却道:“远山兄一针见血。可惜续命的只有个人,却没有整个阶层。奈何我想续命,大家却拼了命地比着早点死。”

    嗟远山点点头道:“垦殖的确可以续命。但是……”

    “远山兄,若是上面有能力如当年立国之初一样,组织垦殖移民,高效有序,那自然不需要说什么。但远山兄扪心自问,如今可能有立国之初那样的能力吗?况且,那是要钱的啊,从谁身上出?富户不需移民垦殖,他们不想出。贫苦无依者想要垦殖,但是没钱。从谁身上收?说到底,明面上这还是共和之国,还是国人之国,总得让这些人活下去不是?”

    嗟远山没料到陈健说的这样严重,但也没有反驳。

    这些都是明摆着的事,要是真有当年的组织力去组织垦荒,也不至于还有那么多无地之人。组织不当可能就是一场民变。

    现在嗟远山唯一纠结的一件事,就是如果让更多的人活下去了,效仿齐国自立之事怎么办?

    是宁死不准离开海岸去外面的无主之地自谋生路以维护华夏之国?还是以国人为本允许离开海岸自谋生路哪怕可能将来单独立国?

    这对旧时代的官员来说,是个两难的选择。

    国人这两个,还只是两个字而已。国是谁的国,是个明明写在数百年前书本上但却已经逐渐被遗忘的东西,反正看起来已经再也不需要打仗了,剩下的就是在彻底平稳之前在内部的家族们忙着分饼而已。

    思索了许久,嗟远山终于抬头道:“这个可以尝试。我在任上,必不会变。”

    陈健知道,可以尝试这四个字已经很沉重了,起身道谢道:“那我算是为许多国人提前感谢远山兄了。”

    嗟远山却觉得这句话有些刺耳,自己将来可能要主管一郡大事的官员,仅仅在国人死与活两个件事选择了活,就被感谢,他觉得有些说不出的讽刺。

    随后,终于明白过来墨党那群人到底为什么会让他感觉到别扭或是不舒服。他们的确是为了一部分国人过得更好,但他们想让过得更好的那部分国人,在嗟远山心中似乎并不算在国人的范畴之内。

    若是这样,那么那些不算在范畴之内的国人,是哪国的?

    嗟远山心中乱了一瞬,稳住心神,不想去考虑这些东西。

    看着对面笑眯眯的陈健,嗟远山忽然明白过来这一切的分歧到底在哪。

    嗟远山一直觉得,外面的世界并不存在。

    所以没有外敌,终究还是会分出几种国人的。地区可以分、山河可以为界,那么在这封闭至趋于平静的国度中,人的穷富一样可以为山河之界。

    一瞬间,抛却掉他自己的身份,单纯地想到立国之初的那些史书之事。

    想到了所说的共同祖先,单单地以一个没有任何其余身份只有简单的“国人”两个字。

    忽然间,他想……或许,陈健出海是个契机。如果真的有外敌,总可以维系国人这两个字,否则总有一天要崩开。

    或许,那些国人……终究还是让他们活下去好。

    虽只是这样一瞬,嗟远山心中还是被自己感动了。

第一百六十四章 殖民公司(上)() 
一座小岛的特别经营,嗟远山并没有放在心上。

    所谓海盗,也不过与是否开海商贸的政策有关,不是海盗组织了海贸,而是因为没有明面的官方允许的海上贸易才有了海盗。

    如果真的按照陈健说的那样建起一个商业街市,建起灯塔和避风港,在航线的交叉地的确是可以为他在几年之内博得足够的政治资本。

    嗟远山明白该和陈健谈什么,也知道不该谈什么。

    对这种人,收买毫无意义,因为拿不出足够的可以收买的东西。所以对于闽城的市井组织,嗟远山觉得多说无益,反而平添罅隙。

    能说出想要出海的人,嗟远山明白这种人说到底还是傻子,那种真的相信所有国人利益这些东西的傻子。

    对付这样的傻子,威逼利诱都没有用,他们不知道回头,只知道沿着自己认为正确的路走下去。唯一能说动他们的,就是给他们展示出一个更为壮阔与美好的、多数人过得更好的未来,然而嗟远山明白自己没有这样的能力。

    甚至于嗟远山根本不知道,在陈健和他相谈关于移民垦殖问题的时候,一场游走于国法漏洞之外的移民已经悄悄开始。

    早在新年开始闽城乱成一团的时候,沿海郡县的商社就已经开始了秘密的活动。

    在都城、大河入海口等地,商社还成立了一个名为“殖民劳务派遣公司”的前所未有的古怪公司。

    实际上,这就是个某种意义上的国法漏洞人口贩子公司。

    殖者,垦殖。这个字凡是接受过强制开蒙教育的人都知道。

    民者,移民。这个字凡是接受过强制开蒙教育的人都知道。

    但是这两个字连在一起,还是第一次。

    由商社的信誉和雄厚的资本作为保证,与本地的户籍税务官员签订合约,由劳务派遣公司出面,为招工的人缴纳人头税。

    只要保证人头税落在本地,一些东西官员们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反正这些穷人也榨不出什么油水,无非就能收点人头税罢了。

    单独的移民因为贫民迁徙限制以及救济贫民法的缘故,不论是离开还是进入,都会遭到反对。

    以劳务派遣公司的形式,既可以保证人头税的缴纳,又能方面管理,反正这些人头只是账面上用来收税的数目而已。

    其实那座小岛用不到这么多人,仅仅闽城就能凑出来,但是陈健还是提前布局,为以后打好基础。

    凭借商社的名声和号召力,大大方方地按照人数缴纳的人头税。

    按照合约的规定,只要人头税不取消,商社就会按照固定的人数缴纳,但是不会缴纳多余生出来的人口。

    这些国人在本地官方的账面上成为了不死不生的数字人,既缴纳了税,又减少了暴乱的可能性,官员们当真是何乐而不为。

    通过游说、贿赂等方法,在沿海的各个郡,都得到了许可的政令,拿到了委任许可。

    一方面官员们不会把一个以慈善为名、销售玻璃、钢锭、煤油灯、镜子为主的商社,与采生折割这样的事联系在一起。

    另一方面,那些贫苦无依的人也不会将一些恐怖的故事和墨党的商社联系在一起。

    因而消息一出,很多贫苦无依难以生存的人纷纷报名,靠着救济贫民积累的名声,这些人不疑有它。

    很多人觉得,都已经混成这样了,再差又能差到哪里去呢?

    招工的时候,男女儿童都要,如果要是走的话,可以允许带上自己的家人。而一些光棍汉则是变卖了自己手里仅有的东西,踏上了殖民劳务派遣公司的船只。

    十几日海上的颠簸之后,在那座名为龟岛的小岛上,从沿海各个郡县招来的包括闽郡去的一些工匠师傅、矿工等一共两千六百多人登上了这座空无一人的小岛。

    岛上什么都没有。

    没有耕地,没有房屋,没有作坊。

    有的只有两千多双手,还有从船上卸下来的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