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网游竞技电子书 > 医师1879 >

第383部分

医师1879-第383部分

小说: 医师1879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想到烦心之处,约翰猛地从沙发上站了起来!

    就在约翰肚子里憋了一股气,想找地方发泄一下的时候,管家小埃尔伯急匆匆的走了进来:“先生,您找我?”

    “呃……是的。”

    深吸了一口气之后,约翰压下心头的烦躁,点点头道:“你准备一下,我们下周离开香港,前往上海……走海路!”

    “好的,先生,我马上去办!”

    管家的脸上并没有什么意外的表情,立刻就点了点头下去了。

    这次来中国之前,约翰就已经和管家说过此次的行程。简单来说,他这次到中国只会到两个城市:一个是香港,这里虽然是英国人的地盘,但是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都会拥有特殊的地位,再加上地处华南,因此也是亨特拉尔财团的必争之地;而另外一个城市,就是现在中国最开放,同时也是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窗口上海了!

    所谓的政治中心北京,约翰没有兴趣再去一趟。

    既然已经彻底下定了决心,约翰就绝对不会再去接触那些政治人物,无论北洋政府还是南方的革命党!所以从一开始他就决定只到香港和上海,只见自己必须见的人,其他人一概选择婉拒。而且不光是他自己,亨特拉尔财团的所有势力以后在中国都将保持一种中立的位置上!

    只有这样,才能保持一种超然的地位。

    “最重要的,还是要做些实实在在的事情。”

    双眼中闪烁着一种莫名的光彩,约翰轻轻吐出一口气,便把袁大头提前上台消息带来的震撼给驱逐了出去。他始终记着自己这辈子的身份,一个披着白皮的中国人,在这个国人极为敏感的时代,贸然插手国内的政治不见得是好事儿,还是踏踏实实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默默为中国的未来出一份力,对约翰来说就已经足够了……

    ……

    1911年11月27日,约翰动身离开香港。

    不可避免的要参加卢加德为他举办的欢送晚宴,而在这个宴会上,约翰不得不再次面对许多人的“夹击”,也越发的感受到了在这个时代自己拥有的能量!

    金钱,武器!

    可以轻松拿出上千万美元的资金,手中掌控着亨特拉尔造船厂和武器公司,还有一个飞机公司,这对此时的中国各大势力而言,无疑是最好的靠山。只要有钱有,这年头就能在中国打出一片天下来,革命党不就是最好的例子么?

    即便不当靠山,做武器商也可以啊!

    稍微懂点儿武器常识的人都知道,亨特拉尔武器公司的、火炮、等武器都是这个时代最先进的之一,比起德国人来也不差什么。而且更加关键的是,他们的价格很划算,不像其他外国人那么坑爹,因此稍有点想法的家伙现在都渴望和约翰搭上关系,廉价的精良武器在中国可是稀罕物件。

    只不过可惜的是,约翰已经下定了决心。

    所以在这场欢送晚宴上,约翰用一种极为强势的态度告诉所有人,想要贷款可以,去和亨特拉尔银行的远东分行谈,他们自有一套自己的标准;但是想买武器不行,因为亨特拉尔武器公司从来不与一个国家的地方势力进行武器买……

    你说之前过武器?

    抱歉,那是早就出去的,亨特拉尔财团已经和英国人解释过了,他们并不知道武器的去向是哪里……

    因为约翰的低调行事,让卢加德的的笑容格外灿烂。

    只可惜英国人始终不知道,除了当年有意识的支援革命党,促成辛亥革命的胜利之外,约翰从未想过大肆向中国武器弹药或者其他东西,因为他知道这些武器的主要用途就是内战。因此他的目标将会一直都放在教育和实业上面,这次前往另外一个城市上海主要就是这个目的。

    所以在约翰带着颜福庆、董鹏程等人一起前往上海之际,一封电报同时发往上海,很多人也一起动了起来……。

    ;

第三十一章 领事() 
♂,

    1911年12月1o日,约翰已经来到上海三天了。?? ??

    这次他的管家吸取了到香港时的教训,虽然欢送晚宴锣鼓喧天,但是抵达上海之前约翰就在中间换了一艘船,静悄悄的上岸。虽然让很多人扑了一个空有些不好意思,但是约翰在了解了现在中国的局势之后,还是觉得越低调越好,因此当时真正知道他抵达上海消息的,只有寥寥几人而已。

    对于自己在上海的住所,约翰也非常的满意。

    亨特拉尔银行远东分行现在是上海最大的地主,除了公共租界之外,在周边地区也购买了大片的土地,数量多达数万亩之多。而其中最精华的部分,无疑就是上海最重要的公共租界之中,给约翰早早盖好的私人别墅,就处在其中最好的位置上。为了讨好自家的老板,亨特拉尔银行的人不敢怠慢,这栋别墅外面朴实低调,但是里面却奢华异常,而且每周都有专人进行维护,保持着随时可以入住的状态。

    周边的十几栋别墅和两栋住宅楼,都是亨特拉尔银行、出版社和贸易公司高层和员工们的住所。

    为了保证约翰的安全,亨特拉尔银行的人特意用高墙把这些别墅和两栋住宅楼圈了起来,配上足够的保安和服务人员,养了十几条狗,形成了一个独立的小世界。加上里面住的都是亨特拉尔财团的自己人,又位于公共租界当中,因此安全性绝对是可以打满分的。

    而约翰抵挡的三天以来,门口的保安婉拒了几十份拜帖。

    虽然刻意保持了低调,但是这里毕竟是上海,不知道多少有心人一直盯着这地方,而约翰大队人马入住的消息根本就瞒不过人,因此约翰抵达的消息还是很快扩散了出去。第二天一大早,第一份拜帖便送到了门口,然后被早就得到嘱咐的保安挡住了,理由当然是亨特拉尔先生旅途疲惫,暂时不见客……

    ……

    “先生,英国公使朱尔典先生又一次来了请帖。”

    在早餐的餐桌旁,管家小埃尔伯恭敬的说道:“他希望您能参加明天晚上英国驻上海领事馆举办的一次盛大舞会……听说这次舞会是为了庆祝北方的袁先生上任临时大总统,已经筹备很多天了。“

    “朱尔典?他还在上海?”

    听到这个名字之后,约翰的眉头顿时一皱。虽然在中国的近代史之中,朱尔典这个名字并不是很起眼,但是并不妨碍约翰很熟悉这个人——大英帝国的中国公使,这个身份可不一般!

    “是的,先生。”

    欠了欠身,小埃尔伯低声道:“听说这位公使先生原计划是上周离开的,但是听到您计划来上海的消息之后,临时决定留下来,并且筹备了这次舞会……”

    “知道了,替我回绝。”

    不等管家说完,约翰就淡淡的吩咐道。

    在香港他和卢加德之间的沟通虽然很顺畅,但是也很不愉快,毕竟谁都不喜欢受到别人的威胁,哪怕这种威胁非常的客气。所以从那天起,约翰已经在计划着如何给日不落帝国上眼药了,更别说现在来的是什么英国公使!

    对于这帮每天想着如何从中国身上吸血的家伙,约翰真心是一点见的兴趣都没有!

    或许在这个时代,英国人在中国的影响力独一无二,一般的美国商人肯定不敢惹。但是别忘了,现在已经是1911年了,约翰很清楚约翰牛即将面临的是什么,也很清楚有钱有枪的亨特拉尔财团在中国有多大的影响力,相信这个朱尔典既然在历史上也算得上赫赫有名,就应该明白约翰?亨特拉尔恐怕不是他能惹得起的……

    “先生。”

    眼见约翰的态度很坚决,管家稍稍犹豫了一下,无奈的摇了摇头道:“另外还有一个人……美国驻上海总领事馆的杰夫?斯坦福先生,今天想来拜访您一下,您看……”

    “杰夫?斯坦福?”

    约翰的眉头一挑,有些不敢肯定的问道:“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这位斯坦福先生应该是……我们安排的人?”

    “是的,先生。”

    微微一点头,管家轻声的回答道。

    作为亨特拉尔财团在远东地区的大本营,上海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很早以前,约翰就让人在这里做好了准备。实际上从罗斯福时代开始,总领事就已经是他们安排的人出任了,而等到塔夫脱上台了之后,让这位亨特拉尔财团的代理人继续做了下来……

    对于这种政治交易,约翰已经见怪不怪了。

    “很好,请他中午的时候过来吧!”

    沉吟了片刻之后,约翰突然开口一笑道:“正好我也有些事情找这位斯坦福先生聊聊,邀请他一起共进午餐,让苏力准备些可口的中国菜……”

    ……

    “先生,我也很喜欢中国菜!”

    轻轻擦了擦嘴角的油花,历史上并不存在的上海总领事斯坦福先生深情地说道:“事实上不仅仅是中国菜,也包括这个国家的一切!在中国待了这么多年之后,我已经深深的爱上了这个国家,非常乐意为这个国家贡献出我的整个人生!”

    “呃……”

    听了这番话“表白”之后,约翰心中顿时一阵恶寒。

    如果是个不明底细的人,恐怕还真会相信眼前这家伙的话,毕竟人家说的是如此的深情,而且一口汉语说的能让很多中国人怀疑人生。但是约翰很清楚,如果不是自己表现出了对中国的极大好感,并且不断加大对这里的投资的话,这家伙肯定就是另外一副嘴脸了。

    说白了,这家伙就是亨特拉尔财团养着的政客。

    不然以他一个小小总领事的身份,怎么可能在上海住着豪宅,在纽约还有一套别墅和一个农场?要知道在这个时代,竞选美国总统的花费也不过百八十万美元而已,他不过一个小小的总领事,每年从亨特拉尔银行拿到的灰色收入就有五位数,而且还有着很多中国工厂的干股,只要在任一天就年年有分红……

    “和这家伙共进午餐,就是个错误!”

    虽然很满意对方这些年的工作,但是并不意味着约翰就喜欢对方,所以很快他就眉头一皱,干脆的说道:“斯坦福先生,接下来我会在上海待上一个月,和中国人谈妥一系列的大合作,所以我希望在我离开了之后,你能配合亨特拉尔银行与亨特拉尔贸易公司,把这些大合作给照顾好,必须保证这些合作不受任一方面的骚扰,明白吗?”

    “当然,先生!”

    斯坦福的表情也郑重了起来,连忙认真的点头道。

    或许他是有点儿爱拍马屁,也有点不要脸,但是既然能得到亨特拉尔银行负责人的信任,在上海总领事的位置上一坐就是十年之久,那肯定是有真本事的。因此这会儿一听幕后大老板的话,自然就明白很多事情了:随着清政府的倒台,很多人都会现中国正在起着的变化,而作为亨特拉尔财团的亲密合作者,斯坦福也现了大金主这几年的很多先手:教育的投资更加庞大,开始筹建更多的工厂,还有无数的留学生正从德国和美国归来,涌入相对开放的江浙地区……

    斯坦福先生不明白亨特拉尔先生为什么这么做,并不意味着他看不懂这些布置的作用!

    所以在犹豫了好一会儿之后,总领事还是有些忐忑不安,小心的问道:“亨特拉尔先生,冒昧的问一句……我想知道,您所谓的大合作……主要是哪些方面?”

    “放心,只有教育和商业合作。”

    似乎看出了总领事先生的不安一样,约翰淡淡的回复道:“其实主要是在医学领域,我打算在中国成立一家制药公司,一家医疗器械公司,另外还计划在未来十年中筹办至少1o家大学和医学院……”

    ……

    唉,临月底了又败人品,存稿太少了。(。)

第三十三章 访客() 
张云很头疼,真的很头疼。

    作为《申报》的一名资深记者,张云一直都以自己的身份感到骄傲。《申报》这家创刊于四十年前的报纸,一直都是中国最有影响力的报纸之一,而且因为英国人主办,再加上身处上海,《申报》敢于披露很多消息,也一直都拥有着很高的声誉。比如说两年前连续报道光绪的病情变化,甚至没有引来清政府的干涉,都不是一般报纸能做到的。

    因此从业十年以来,张云的感觉一直很好。

    因为《申报》的影响力,张云也算是颇有地位,也曾经采访过许多的大人物,比如说英国公使、日本公使等等,但是这两天在这个看似普通的大门口,张云却感觉自己就像是回到了当年刚工作的时候,惶惶然不知所措……

    “……啧啧,太冷了。”

    就在张云心烦的时候,旁边一个年轻的声音忍不住抱怨道:“张哥,咱们到底要等到什么时候?进又进不去,走又不能走……天啊,这个什么美国大亨架子也太大了吧?咱们可是申报的记者……”

    “申报怎么了?”

    本来就心烦不已的张云眼睛一瞪,没好气的说道:“难道你不知道这位亨特拉尔先生的身份?那可是亨特拉尔出版社的幕后老板?人家手里有《新文化报》、《上海新报》和《上海每日晚报》,会在乎你一个《申报》的记者?”

    听到张云的这番话,报社的小字辈顿时不吭声了。

    《申报》在上海滩确实原本是一枝独秀,但是自从亨特拉尔出版社进军中国以后,这种好日子就一去不回头了。人家先是创办《新文化报》,开始大幅刊登欧美的消息,引起国人的关注,然后创办《上海每日晚报》,主要刊登国内的时政要闻,随后甚至恢复了当年因《申报》竞争而停刊的《上海新报》,主打小品文、诗词等文学作品。在先进的办报理念支持下,三家报纸的影响力都飞速增长,尤其是前两者,影响力直逼《申报》,这一点他岂能不明白?

    “唉,耐心再等等吧。”

    见年轻人不敢吭声之后,张云无奈的叹了口气。

    前段时间约翰?亨特拉尔造访香港的事情,在报届也是沸沸扬扬,几乎家家都报道了这个消息,《申报》当然也不例外。一方面亨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