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空走私1859-第17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什么可怕的呢?
不过李永吉这些想法肯定就不能对外公布了,也不能说出去,以那些腐儒的智商,估计一时半会儿也看不清,要不然也不会过来闹腾了。
虽然李永吉对这些腐儒不屑一顾,本来不想多管,要他们自生自灭,但现在这些人的行为已经影响到了很多政策的实施过程,减缓了政府的施政效率,甚至连很多行政命令都无法有效执行了。
比如就李永吉所知,这次公车上书的风潮是全面性的,苏州还好,但其他地方的读书人就没那么客气了。
像湖州市跟常州市,居然有很多读书人居然纠结了部分地痞无赖,开始占领当地的政府部门,阻挠政令的实行,简直就跟造*反**派*夺*权一样,这就是触及李永吉的底线了。
所以按照李永吉的本意,是想让警察动手抓一批人,震慑一下了事,先把新政府的权威建立起来,让政策能继续顺利推行下去,但在这个事情上,李永吉却遭到了李永昌、李正祥还有王天重等一干人等的集体反对,这也是这个内部家族性的权力小圈子,第一次集体反对李永吉的意见。
“士人乃天下的喉舌与脊梁,就因为人家说几句不好听的话,就把他们都抓起来,那这样跟满清还有什么区别?”李永昌红着脸大声争辩道,“真要是这么做了,那天下人还怎么看我们,到时候还有人敢说真话么?”
“什么脊梁啊喉舌啊,让我看就是一群不知所谓的腐儒!”李永吉指了指桌子上的“上书”,撇撇嘴道,“你看看,这上面写的都是什么鬼东西?又是恢复旧制,又是迁都北京,又是闭关锁国,哼哼,我要真按照他们说的做了,那才真正是万劫不复呢。你觉得,就他们的这点见识,能成为中华的脊梁?”
“他们不过是内心焦躁,有些矫枉过正,没明白陛下新政的真谛罢了。”李永昌道,“正因为他们写的东西荒谬不堪,毫无可取之处,才说明他们不是有意反对我们。不过是走投无路才这样。”
“哼,是么,怎么个走投无路了?”
“陛下。”李永昌叹了口气。“在您的治下,军人跟工人都能吃皇粮,吃喝不愁,他们的家属也能卖到限量廉价粮,普通农户因为免去了农税,过的也还可以,反倒是这些城市里的读书人。只能去买市场价的高价粮,这让他们能心服么?
而且我们实行强制教育。各个学堂都是新教材,新老师,大多数士子失去了晋身之路。
如今新的公务员考试都是新东西,他们也不能适应。这让他们以后怎么办呢?
更何况,现在严冬已经来临,他们很多人没有生计,日子越发艰难,心中有所怨愤,也是可以理解的。”
“理解个屁。”李永吉不耐烦的道,“生计困难?那就去当兵,那就去做工啊。不乐意,那就去竞聘当老师。要还是不行,那就是好逸恶劳的废物,养他们干吗?”
“陛下。事情不能这么说。”李永昌道,“这些读书人之所以还不开窍,还放不下身段,不过是传统惯性使然,也说明我们的工作有疏漏,没做到家。没有及时把我们的真正意志传达明白,没有让他们明白。我们的新朝是一个按劳分配的国家,所以这是我们宣传工作没做好,不能全怪这些读书人自己。”
“行了行了,你也不用整天为他们开脱了。”李永吉皱了皱眉,“我这又不是都抓,只是抓几个首脑,只是要告诉他们,上访要走正常途径,我们不是在各地都有信访局么,他们可以通过信访局,来向我们表达意见,现在这样集体跪在我的行宫外面,甚至有的地方都占领了市政府,这又算什么?”
“那也不过是一些极少数的人。”李永昌道,“只要我们耐心的说服教育,他们是会明白我们的苦心的!”
“老爸跟外公也是这个意思么?”李永吉又问,“他们也是铁了心要保他们?”
“是,他们也都是这个意思。”李永昌点点头。
“那就奇了怪了。”李永吉看了看李永昌,“大哥,当初发动打击反动派的可是你们啊,那时候也没见你手软吧?好像那时候你打击的人里面,也都是一些读书人吧?”
“此一时彼一时。”李永昌道,“当初满清在外虎视眈眈,必须全力去除内部的不稳定因素,而且我们也得给跟随我们的人一点交代跟甜头,要不然谁会跟我们走?但现在不同了,如今满清已经不足畏惧,我中华帝国已经得到了中华正统,现在我们做事就再也不能像之前那样肆无忌惮了。”
“哦,明白了。”李永吉点点头,“你是说,以前我们是反对派,玩造反的,那什么手段都能用,手段怎么残酷都可以,只要能赢就行。但现在我们是执政党了,手段就要温和点,要有讲究,要留面子,免得人家说闲话,是不是这样?”
“这个,差不多吧。”李永昌皱了皱眉,“陛下,如今天下初定,正是人心思变的时候,我们总是要以德服人才是,不能继续强行压制。特别是那些读书人,他们很多不过是一时想不开,只要假以时日,肯定会明白过来。”
顿了顿,似乎知道自家弟弟讲求功利的德行,知道感性化的东西他听不进去,于是又改口道:“陛下,读书人怎么说也是有文化的人,虽然不敢说是陛下您口中的精英吧,但怎么也比没文化的人有用。
他们现在只是一时对新政不适应,心里有牢骚,我们正应该耐心的倾听他们的心声,耐心的说服教育才是,要是一上来就强行压制,他们就会成为我们的敌人,虽然我们不怕,但到时候我们就损失了这批有文化的劳动力。
但反过来说,如果我们能说服他们,让他们明白我们的苦心,自发的跟随我们的脚步走,那我们就多了这些有文化的劳动力,您说是不是这个理?”
“好吧,看在你的面子上,我给你三天时间。”李永吉道,“三天时间,你想办法劝这些人收手,自动离开,要不然,别怪我不客气。”
“三天也太短了。”李永昌摇头,“至少要七天!”
“五天,不能再多了。”李永吉摇头,“你也可以告诉他们我的意思,五天之后不走人,我就会派兵强行驱逐抓人!
哼,都什么时候了,还有空玩这个?这又不是玩民煮,老子可不伺候这些只会喷粪的大爷!
对了,你顺便告诉他们,以后再玩上书请愿,要走程序,再这么乱搞乱来,我有一个,抓一个,有一对,抓一双!甭管你一千还是一万,只要不听命令乱来的,统统抓起来,然后送去劳改营进行劳动改造!正好,不管是修路还是挖煤,都严重缺乏有文化的高级劳动力,送他们去最合适不过了!”(未完待续)
第一八九章 高估你们的智商了()
当李永昌离开永华宫,去外面跟公车上书的知识分子进行对话的时候,皇帝李永吉本来想睡个午觉,结果又听见容闳求见的消息,一打听,原来他已经在清心殿外等候多时,似乎是有重要的事情禀报。
容闳现在的身份,是国务院的外交部长,统管一切国家外交事宜,而且近期他将会率领一个庞大的商务代表团去美国,以祝贺林肯先生刚刚当上美国总统的名义,进行一场国家间的友好访问,加深中美友谊,促进双方的贸易往来。
当然,他不知道的是,代表团中有不少李永吉的密探,他们跟着去美国,是为了贯彻李永吉的策略,提前为李永吉干涉美国内战布局,不过这些事情就不能告诉容闳了。
不管怎么样,容闳都是李永吉很看重的一个人,所以他的求见,李永吉也是很重视的,更何况看他的意思,这次求见好像还涉及到一些十分重要而又私密的事情。
很快,容闳就在女官的引领下来到清心殿的书房,然后一番例行的行礼后,双方很快就进入了正题。
“陛下。”容闳看了看李永吉身边站着的佳佳,欲言又止,“其实微臣这次来要谈的事情有些特殊,能不能……”
“哦?”李永吉瞬间就明白了,他想跟自己单独聊。本来李永吉想说她是自己的贴身侍女,不必有所顾忌,不过又想了想。有这么个女人在这里呆着,对方可能有些不自在,所以就对佳佳点点头。“你现在外面候着吧。”
“是,陛下。”佳佳也不问什么,对李永吉点了点头,就悄悄的退了出去,出门之后,还关上了书房的门。
其实佳佳之所以这么放心,对李永吉的安全问题不怎么担忧。也是多方面的原因。
首先,容闳进来之前早就仔细的搜过身。确保没有任何武器,而李永吉别看也穿了一身便服,但怀里却藏着一把瓦尔特ppk手枪。
其次,外人不知道的是。李永吉别看还处在发育期,是个十四岁的少年,但力量大的惊人,比一般成年人的力气还要大,加上平时也学过一些基本的格斗术,至少对付容闳是没问题的。
最后,书房外面就是两名警卫营中选出来的大内侍卫,稍有不对就会冲进去,所以说。安全方面是绝对没问题的。
当然,最重要的是,李永吉一向喜欢有私人空间。讨厌什么都管的死死的,而且他还有很多神秘的地方,经常一个人消失一段时间,然后又多出一堆稀奇古怪的东西,所以时间一长,身为贴身女仆的佳佳也就习惯了他的古怪。只能是做好更大范围的防卫工作。
就比如说在永华宫,不但到处都是摄像头跟红外线报警装置。所有的人员也都要经过三代以上的详细清查,这里的每个人,哪怕是扫地的普通女仆,佳佳都认识,且都经过扫描仪刷脸,然后由佳佳亲自输入电脑里面,他的手机也是随身携带,且在整个皇宫中都有局域网无线联网。
因此,永华宫看似开放,其实监控十分严密,一旦有不认识的人随意靠近,立刻就会被发现,然后最外面的大内侍卫会在中央监控室的指挥下,第一时间赶赴现场抓捕嫌疑人,内里的宫女卫队也会第一时间护住各处要点,关上各处大门,保证对方没有任何刺杀皇帝的机会。
总之,整个永华宫早就被现代化改造过了,以十九世纪的刺杀手段,除非变身赛亚人,否则是不可能在不被察觉的情况下靠近皇帝的。
等佳佳出了书房之后,李永吉才笑着指了指自己书桌对面的会客椅:“好了,现在就你我两个人了,过来坐下说,你这样站着,我得仰着头,很不习惯。”
“这……”容闳看了看那张会客椅,又看了看对面坐在老板椅上笑着看自己的李永吉,终于深深的吸了一口气,然后做了一个标准的九十度鞠躬,“是,陛下,微臣遵旨。”
说完,容闳才大步走到会客椅上,轻轻的做到了上面,但屁股其实只挨着一点点,说明他别看表现的这么潇洒,其实内心还是忐忑不安的。
说来也是,李永吉再怎么和蔼可亲,那也是皇帝啊,而容闳再怎么洋派,骨子里还是中国人,而只要是中国人,单独面对皇帝的话,总会有那么些不自在。
“先喝点茶,润润喉,然后再说。”李永吉笑着拿起桌子上的茶壶跟被子,自顾自的倒了一杯茶,然后把那杯热茶送到容闳跟前,“那,喝吧,这可是皇帝亲手冲的哦,尝尝有什么不同。”
“这……谢陛下赐茶。”容闳小心的站起来,双手接过热茶,又小心的轻轻抿了一口,“清香扑鼻,好茶!”
“正宗的武夷山大红袍,母树上采摘的新芽,能差么。”李永吉笑了笑,自己又重新倒了一杯茶,也喝了一口,然后轻轻放下,这才对容闳点点头,“好了,现在你可以说了,嗯,坐下说。”
“是。”容闳拱了拱手,重新坐下,然后忽然发现,自己没有刚开始那么忐忑不安了,似乎经过了前面那番喝茶的动作后,顺畅了许多。
这让容闳感叹起来,皇帝不愧是皇帝,看看,虽然年轻,但对人心的掌握简直是到了可怕的地步。
其实容闳这是想多了,李永吉只是现代思维作怪,再说一个人喝茶也没意思,所以才找个人喝茶,并不是真的要通过这个行为让对方打消紧张,至于客观上的作用么,只能说是凑巧了。
“陛下。”静下心来的容闳道。“微臣这次求见,其实是为了英国公使威妥玛的事情而来。”
“威妥玛?”李永吉想了想,“是那个新一任英国驻我国全权公使么?”
“是的。”容闳道。“正是此人。”
“哦,是他。”李永吉点点头。
这个威妥玛早在1842年就来到了中国,是个著名的汉学家,而且还自己造了一套汉语拼音,名叫威妥玛拼音,方便外国人学习中文,也算一个能人。
1854年以后。因为清政府没法有效控制上海的海关,他成了上海海关税务司的长官。全面掌握了上海的海关事宜,哪怕到了1859年年底,李永吉派人接管上海海关之后,为了不刺激英国。获得大英帝国的庞大市场跟资源,没有去掉他的职务,依旧是中英法美联合控制海关。
可以说,也正是因为海关是处在四国共管的状态,新成立的中华帝国政府的海关税收才那么低,其实就是故意不走海关。
相比年轻的麦华陀,威妥玛是个真正的老油条,也是个全心全意为英国牟利的人,所以相对而言也更难缠。
这个人资历能力都是上乘。对中国的了解也是最深,所以最终他能当上英国驻中华帝国的第一任全权公使,而不是麦华陀。那也早在李永吉的意料之中。
至于麦华陀,则在谈判之后就成为一名普通的参赞领事,权力跟威妥玛相比完全是天差地远。
“是这样的,就在前天,威妥玛先生俏俏找到我,希望通过我。能让陛下您给他安排一个私人会晤。”容闳道,“他说他有个很重要的提议。一个关系到中英双方巨大利益的提议。”
“想见我?我那么容易见么?不见。”李永吉撇撇嘴。
“这个,我也说过了。”容闳道,“我对他说,因为你们帮俄国对付我们,陛下很生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