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耽美同人电子书 > 大嘴话水浒 >

第2部分

大嘴话水浒-第2部分

小说: 大嘴话水浒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一章 说水泊 道梁山(5)
读者也对好汉们通过打劫官府的不义之财来改变自己命运的绿林行动比较欣赏,而行动的参与者吴用的机智和阮氏兄弟的快人快语、热血豪情也都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些,都会无形中影响人们对整部书后面内容的总体判断,很早就将同情赞美放在了梁山好汉这一边。
  再有,全书结尾写的是众好汉受招安后抵抗外侮,吊民伐罪的事,这都是正面内容,而征方腊时众多勇武的好汉如风扫落叶般凋零殆尽的悲剧结局,无疑也引起了读者深深的伤悼与悲悯。
  这样看来,一部《水浒》,它的开头和结尾都是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正面内容,而现代心理学研究又恰恰指出,在对一个事件的叙述中,开头和结尾对人的记忆和判断会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因此人们阅读按上述顺序来叙事的整部《水浒》时,自然而然地忽略了一些本不该忽略的问题。
  那么,英雄们在追求什么呢?就让人有些搞不懂。
  可以设想一下,如果《水浒》的叙事顺序不是如现有的这种安排,而是把第三十六至第三十八回宋江发配江州遇到那群为非作歹鱼肉众生的好汉的情节放在全书的开头或结尾,人们对整部《水浒》又会是何观感呢?
  但无论怎样,《水浒》自成书以来,对中国民众的精神世界产生了绝不可低估的深远影响。如梁启超在《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一文中所说:“今我国民绿林豪杰,遍地皆是,日日有桃园之拜,处处为梁山之盟,所谓‘大碗酒、大块肉、分秤称金银、论套穿衣服’等思想,充塞于下层社会之脑中,遂成为哥老、大刀等会……”
  其实受《水浒传》影响的不仅仅是绿林豪杰,它的影响面要远为广远:如饥寒交迫的农民为求生存抵抗黑暗官府的反叛从《水浒》中汲取了力量。如明末崇祯年间,农民起义如星火燎原席卷整个帝国,官府疲于奔命*,他们捕杀了一个又一个自号宋江、燕青、雷横、一丈青的义军头领,又不得不目瞪口呆地面对又冒出的贼首宋江或贼首柴进。
  但也有一些积极的思想是大嘴所不能否认的,比如《水浒》的重义思想,让我国下层士卒为抵抗异族侵略时从中汲取了力量,据传聂荣臻将军就曾以梁山好汉为榜样,号召带领游击队在梁山脚下痛击日军。除了这一支游击队,在当时中国辽阔的大地上与日军浴血奋战的千千万万的朴实勇敢的下层士卒中,也许会有不知多少人心头闪过他们心目中的英雄梁山好汉的身影。
  现代革命的风云人物毛泽东也曾从《水浒》中汲取过力量。1917年中秋节,毛泽东和一群学生聚集在湖南第一师范后面的山上讨论救国之道,有些人提出进入政界,有些人提出利用当教员来影响后几代,而时年二十四岁的毛泽东的回答是:“学梁山泊好汉。”
  上面所说的只是《水浒》的影响的一方面,从另一方面,我们又可以看到,明清以降的土匪、流氓也同样深受《水浒传》的影响,如明末土匪余士藻,自号“靖海天王”,手下有李肃七、李肃十等同党,分称“十二天王”、“十八罗汉”、“二十四天罡”、“三十六地煞”,他们焚杀淫掠,殆无虚日;明代南京的流氓,也立有“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等人残害百姓。
  此外,还有受《水浒传》影响极深的会党等秘密社团,在中国近代历史上扮演的角色,更是难以一言褒贬。

第一章 说水泊 道梁山(6)
总之,《水浒》是一部功罪相半的文学、文化经典,它的内涵极为深邃复杂,它正面的、负面的影响都至为深远,因此,以理性之眼重新解读审视《水浒》精神,探讨了解中国旧有之文化心理、国民性格,以期重建现代之新文化、新精神,也许自有其不可轻忽的意义吧?
  《水浒》可以是一部“英雄颂”,也可以是一部“匪魂”颂,它沉淀着广大深沉的民族思想,以它为钥,也许可以启开解读中国国民性及民族精神的厚重玄秘的大门。
  梁山的山大王
  王伦遇到林冲
  梁山泊这山寨最初是何人开辟,史无可考,大嘴当然也不知道。据《水浒传》所记,最早在这里占山为王的,是绰号叫做白衣秀士的王伦,他手下还有杜迁、宋万、朱贵三位头领,啸聚七八百小喽罗,打家劫舍,真个是一帮快活的土匪。
  平静的事很快就不平静了。因为豹子头林冲来了,他拿着小旋风柴进的介绍信来要求入伙,这水边的故事就开始新的发展阶段了。
  柴进过去于王伦有恩,现在也还有财有势,应该说这林教头拿的是一封很硬的介绍信。就说以林冲的名气和本领,愿意来入伙,按常理推想,应该也是很受欢迎的。像山寨做联络工作的朱贵同志,一见到是鼎鼎大名的林冲同志,就说,“既有柴大官人书缄相荐,亦是兄长名震寰海,王头领必当重用。”朱贵不当权,他怀着增强山寨实力这样一种良好的愿望,以为应当欢迎林冲。可谁知山大王不这么想,王伦是当权者,他首先要考虑的,是怎样才不致损伤他的权力和地位,所以对于林冲要来入伙这事就不能不考虑考虑了。
  这王伦同志就想了:“我却是个不及第的秀才,因鸟气,合着杜迁来这里落草;续后宋万来,聚集这许多人马伴当。我又没十分本事,杜迁、宋万武艺也只平常。如今不争添了这个人,他是京师禁军教头,必然好武艺。倘若被他识破我们手段,他须占强,我们如何迎敌?不若只是一怪,推却事故,发付他下山去便了,免致后患。”于是他想方设法推脱,甚至提出了一些近乎于羞辱人的条件,叫林冲积下了一肚子的怨气,最后也没能阻挡林冲入伙。
  这林冲同志一入了伙,王伦的权力基础就受到了威胁,可是一时还是相安无事。因杜迁、宋万、朱贵是山寨的旧人,林冲本事再大,也孤掌难鸣。所以就维持了一种微妙的平衡关系。等到晁盖吴用一伙劫了生辰纲投奔山寨的时候,这种不稳定的平衡就立刻打破了。
  林冲火并了王伦,梁山的山头上没有了山大王,只得重新排座次。晁盖同志众望所归,成为新的山大王,林冲在晁盖吴用公孙胜之后,坐了第四把交椅。这样的排列,反映了当时的实力对比,说不上是谁的谦让或者谁的僭越。设想一下,假使王伦一开始就采取欢迎的态度,林冲没有了借口,这一天的火并当不致发生,但也不过是把矛盾的解决推迟若干时日而已。因为山寨里只要有了晁林联盟,王伦的力量就处于下风,他们迟早会要夺取山寨的最高权力,这一点不会有什么不同,只是最后解决时也许会采取稍微温和一些的手段。
  晁天王与宋公明
  比起王伦时代来,晁盖时代的梁山泊气象是大不相同了。入伙的英雄豪杰越来越多,重要的领袖人物宋江也上了山头。在晁盖和宋江的带领下,这一伙人是越来越像那么一回事了。

第一章 说水泊 道梁山(7)
后晁天王率一支人马攻打曾头市;留下二把手宋江保守山寨。可曾家的教师爷史文恭毫不留情,一箭射中晁盖那天王般的面庞,还用了一支毒箭。可怜晁天王英雄一世,就此不治身死。他一死,梁山泊就出现了权力真空,那么谁来填补这真空呢?谁才配坐这梁山大王的第一把交椅呢?
  宋江是晁盖率领人马到江州劫了法场,救上山来的,以他在江湖上的声望和与山寨的甚深渊源,一上山就坐了仅次于晁盖的第二把交掎。山寨形成了以晁盖宋江为首的领导核心。
  此次晁盖出征,即由宋江留守山寨,可为明证。现在晁盖死了,由宋江接管权力,是顺理成章的事。可是小说在这里又生出波澜:晁盖临终,当着众头领的面,嘱咐宋江道:“贤弟莫怪我说:若那个捉得射死我的,便教他做梁山泊主。”这个遗嘱,就使情况变得复杂了,本来似乎很确定的事情,因晁天王的一句话而变得不确定了。
  晁盖的这个遗嘱里有很多可疑成份,看浅一点,是他报仇心切,他用这个许诺鼓励人人奋勇争先,去捉拿史文恭,为他报仇。看深一点,这表明晁宋二人在长期合作共事中已经产生了矛盾,晁对宋已有所不满,到了这最后时刻甚至宁愿由随便一个什么人,而不愿意由宋江来接他的班。“贤弟莫怪我说”这句话就透露了此中消息。
  可是已经形成的局面是晁盖的临终嘱咐所无法改变的了。宋江在山寨,已经形成了根深蒂固的势力。正如吴用的劝进词说的:“山寨中岂可一日无主?若哥哥不坐时,其余便都是哥哥手下之人,谁人敢当此位?况兼众人多是哥哥心腹,亦无人敢有他言。”于是宋江焚香就位,说是权且坐了这第一把交椅。
  卢俊义的能耐
  假如托塔天王晁盖不死于史文恭箭下,将来梁山诸人将何去何从?水泊事业往何处发展?晁、宋关系如何?会不会出现天平天国杨秀清向洪秀全逼宫一幕?这实在是一个大难题,好在施耐庵先生运笔如剑,让一百单八名天罡地煞排座次前,使晁天王死去,让宋公明独自领衔唱这曲大戏。
  在和曾头市的继续作战中,偏是刚刚被赚上山来入伙的卢俊义捉得了史文恭。如果要实行晁天王的临终嘱咐,该由他来合法继承梁山泊主了。可他是一个有现实感的人,知道这继承权实际上取决于实力地位。如果你没有力量,即使是天王的临终遗嘱也并不能给你多大的庇佑。这问题刚刚提出来,李逵、武松、刘唐、鲁智深这些老同志就纷纷表态,他们只拥护宋江一人。可能追随卢俊义的,大约只一个浪子燕青了。他明白,这不是他能够坐的椅子,于是坚决表示:“卢某宁死,实难从命。”
  是不是由卢俊义来当梁山泊之主,关系到是不是执行晁天王遗嘱的问题。宋江虽然在事实上接了班,可是还有一个晁天王遗嘱问题需要解决。为了获得权力的合法性,宋江于是提出了一个补充办法:由他和卢俊义各率一支人马,分头攻打东平府和东昌府,先打破城子的,便做梁山泊主。这就是用一个新的条件取代晁天王临终提出的条件。
  这一场比赛的结局当然是预先就可以确定的。且不说宋江帐下有林冲、花荣这些强将,就说卢俊义帐下的谋臣战将,像吴用公孙胜朱仝雷横等等,也都是宋江的人,他们要让宋江占先一步,难道不是太容易的事情吗。 

第一章 说水泊 道梁山(8)
结局当然是宋江首先打下了东平府。梁山泊也就这样最后顺利完成了这一次权力转移,由晁盖时代过渡到了宋江的时代。
  众生的类型
  梁山好汉一百单八位,各个英雄都有着自己鲜明的个性与不同的人生规迹,但以大嘴看来,这天罡地煞一百零八个,也不外乎如下五种类型。
  第一种是泼皮型。
  泼皮是一种很难缠的人,他介于闲汉和好汉之间。跟好汉相比,泼皮武艺欠佳,跟闲汉相比就是敢光着膀子耍横。他们的特点是喜欢惹是生非,擅长主动找茬闹事,遇到纠纷基本使用武力解决。
  大嘴私下认为那黑李逵就是典型的一个,若要把他划到好汉和英雄的类型里面,他实在是不配当。因为他除了知道抡斧头砍人和一心地跟着宋江外实在看不出他还有啥能耐。浪里白条张顺在浔阳江把船搞翻,在水下痛殴李逵,作者这时的评语居然是“英雄落水”。这里明显存在搞笑成分,李逵顶多算是牛二的威力加强版,如果谁认为他的模样长得象英雄,那我们的审美情趣就完全不同了。
  在东京城,有位著名的泼皮牛二,此人被公认具有成为“好汉”的巨大升值空间,可惜运气相对差一些。如果他能看出青面兽杨志是条真正的好汉,应该赔上笑脸,立即申请结为异姓兄弟,倘若再顺手从附近的水果摊弄来几个水果,拿袖子擦一擦给杨大哥解渴,就表现得更完美了。日后一同上山,可和黑旋风李逵作个哼哈兄弟。
  在东京大相国寺菜园子附近,有“二十个泼皮破落户,中间有两个为头的:一个叫做“过街老鼠”张三,一个叫做“青草蛇”李四。,他们采用伏击的战术,奇袭初来乍到不明真相的鲁智深,虽然想法很好,可惜不幸遇到更狠的主儿,致使奇谋功亏一篑。以后他们成了鲁和尚忠实的马仔。
  第二类是闲汉型。
  闲汉有两种类型,这里要说的不是每天只知道喝稀饭蹲墙根晒太阳的那些人。而是一些怀揣一两门手艺,不怎么会打架的人。比如著名的闲汉白日鼠白胜,他会唱民歌:“赤日炎炎似火烧,野田禾稻半枯焦。农夫心内如汤煮,公子王孙把扇摇!”这小子不但唱得美,其歌词的思想性、艺术性俱佳,可算是个“三贴近”的好作品。又比如铁笛仙马麟是“小番子闲汉出身”,从他的绰号就知道,他吹得一口好笛子。自学得一套“大滚刀法”后,由闲汉一跃升格为“好汉”。
  第三类是好汉型。
  “好汉”这个词在《水浒》里有两层意思,一个是指喜欢枪棒、不近女色的男子,另外还有一个是特指强盗型的男子汉。大部分梁山好汉都符合后一条标准,不用大嘴细说,且只表表符合第一层标准的。比如晁盖就是位标准的GAY佬,“终日打熬气力,不娶妻室”。而宋江也“是个好汉,只爱学使枪棒,于女色上不十分要紧。”只有王矮虎是个例外,这小子有一次想解决一下生理需要,就听宋公明当众说道:“不是好汉的勾当”。呵呵!当然!现实中我们不能这样去定义好汉。
  第四类是英雄型
  《水浒》写的是英雄的故事,可里面能称得上英雄的却是少之又少,英雄是因为在好汉当中特别拔尖而被选出的,一部书里这样的人只有两三人。武二郎要算一个,那宋公明刚见到武松时,在灯下看武松的英雄仪表,心里就叹为英雄,使我们无条件的相信宋大哥的眼力。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第一章 说水泊 道梁山(9)
在水浒中另外一个可称得上英雄的应该是大名府的大富豪卢俊义卢员外。每当卢员外出战,作者都会不厌其烦的指出卢俊义是“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