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集补足遗憾-第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无奇的梦。做了恶梦醒来,不用说是胆颤心惊,浑身大汗。做了美梦——就怕这梦会醒——世上没有不死的人,照例也没有不醒的梦。美梦醒了,只会增加人对如此现实的愤恨不满。“铁马冰河入梦来”(《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陆游》),这位老诗人可谓爱做梦,做的都是美梦,可是他梦醒后的人生,无不令其悲苦断肠。平淡无奇的梦也不过是现实的重演,也许不是原人原事,但性质相同,无非就是些生活琐碎之事,不足挂齿,正是一个空灵的现实。可见梦还是不做的好。在我们的印象中,梦没有音响如无声电影,不着色彩像素描,如此不要也罢。只是,人太勤劳了,绝不肯睡去那珍贵的夜晚。纵然手脚懒得不肯移动,脑子也不能停了下来,梦还是要做的,好比是一日三餐,到了钟点,不饿也吃。若不这样,仿佛真如曹雪芹所说“真个把光阴虚度,岁月空添”(《红楼梦》)。所以,做梦是一件平常事了,想撵也撵不走,好比自家养的猫狗。
像天下一切的事物,梦也有其两面性。在大多数人心里,梦是一个美好的事物。人们遇见一件值得欢喜的事情或到了一处风景胜地时总说“如在梦里一般”,正是这个原因。有时候梦还是愿望的代名词,如常说的梦想,梦寐以求,黄粱美梦……有时这愿望不免露出好高骛远的行迹来,因此,多半人的所谓“梦想”是不能实现的——梦本来就是个达不到的现实,正所谓空灵——只好在梦里出现,这是上述过了的美梦。梦想不能实现,愿望也即是难以企及。所以那些异想天开有远大理想(愿望)的人往往挨这样的批评:别做梦了,真是个白日梦。
人常在夜里做梦,可偏有人在白天也做梦,仿佛有人吃饭喝水和听别人讲话统统都用嘴。白日梦不就是个典型。不过这白日梦倒比晚上的梦真实,至少它是在人清醒的时候做的。所以这种梦有音响,没准是*立体式,着色彩还绚丽迷人,而绝不像素描。哼,那些讽刺白日梦的人真是要不得,梦只有白日做才“有声有色”,好比是肥皂泡只有在阳光下才光彩夺目。做白日梦有什么不好呢?至少可以在梦里过足瘾,而你们,别说实现理想,就连梦都做不成,更何况还是白日梦。这才是人生的悲哀,欺人是一种罪,自欺未必就是一种过。有些人偏喜欢自骗自,陶渊明不就说世上有桃花源么?——只是他还骗了后代好多人——李白大白天不也梦游天嵜矗烤菟涤腥俗霭兹彰位岱⒊眨腥俗鲆姑蚊烂位岱⑿Γ部涡押蟛凰担辽俚笔笔强炖值摹J斯哂谙蚓评镎伊楦校嗣窍不对诿沃醒盎独帧V泄糯矶嗳硕甲觥鞍兹铡泵危煜さ木褪皇な袷刂甏茫朊缰ぁ龅淖詈玫摹鞍兹铡泵文谀峡乱幻巍
梦的作用远不限于白日梦所带来的快乐,实在还有其令人难以相信的微妙功能。据说,化学家门捷列夫排元素周期表就受过梦的引导。等等诸如此例只不过是多如牛毛的史实之一二罢了,但足以窥见一斑,而更多的影片及文艺作品中关于梦的这些奇效功能,毕竟虚构,尚且不谈。一代贤哲庄周梦见蝴蝶才引发了一大段议论,这梦还不仅庄子受益,更惠及后人,譬如远在唐代的诗人李义山也受益匪浅,“庄生晓梦迷蝴蝶”(《锦瑟》),多亏庄子这个梦,要不这一句真不知该如何替换,更不敢预测替换后的效果要减多少倍。伟人尚要靠梦的指点,不用说天下的凡夫俗子了。反过来说,梦在普通人身上起这种奇功特效的事例,怕真是“罄竹难书”了。
梦居然有让科学发展,文学进步的作用,真是始料未及。因而不妨让天下人都拼命做梦,一来寻找欢乐,二来也许洪福齐天,幸运之神降临头上,在梦的引导下,创出罕世之发明,一举成名。许多人是靠做梦出名的。号召别人做梦,只好比劝人自己骗自己,这种自欺的时代与阿Q的时代没有两样的。这就是鲁迅先生寄托重望的青年创造的新社会。亏得他老人家没能活到现在,要不准*而死,羞愤而亡。好在鲁迅先生真的不在人世,没有人会横加指责,不妨肆无忌惮的做梦得了,仿佛没有老师的上课总闹哄哄的。毕竟,谁不做梦呢?
作于*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节日
我们都有一个印象,凡到了节日——只要能称得上大众化的节日——无不放假的例外,譬如五一黄金周,十一七天假,小假更不在少数。似乎说到节日,仿佛“妻子如衣服”,自然意味放假,好比我们一谈及为官,必联想到贪污受贿之类。这天地间,有些东西天然连在一起,不足为奇,偏是一些绝不相干的人事也能天衣无缝的在一起,这不能不奇了。这些例子当然绝不仅限于节日与放假,信口说一个就有,比如素不相识的一对男女,天南海北走到一块,居然一见钟情,一辈子在一起了。真值得我们玩味。
放假也不是当代的新发明,早在古代业已盛行,古书中就有当政十日假一天的记述。这难得的一天自然就就成了闲得无聊,闷得发慌的当政者的忙日子,少不了要成群结伴踏青晒日游山玩水。有时兴趣更盛,摆个文会(Party),弄笔舞墨。据说《滕王阁序》(王勃)便是这文会的杰作。跟现代的放假不一样,古代的放假只是当政者的特权之一,平头百姓是无权无福消受的,仿佛“富贵病”只有营养失调的人才会得,反过来说就是无权无势的普通人绝没有贪污受贿的资本。这不公平彰显了,正应了那古话: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
到了当代,*早已普渡众生,放假也不再只是某些人的专利。节日又增多了,放假也更频繁。倘若每个节日都放假,人们天天都能休息。有节日就放假,放假即是给人休息,实际上却恰得起反。我们身边有太多的人都在抱怨,周末空虚的很,不知如何打发,倒是工作的五天充实丰富。可见工作狂是不愿放假的,刻薄鬼也许要说渴望放假的准是懒汉。我们总说为人要勤勉踏实,所以是该少放假的,即使不能让人人都进化了好成工作狂,但至少可以给人的懒惰心理一些致命伤害,使之“无用武之地”。
过节或许能带来快乐,放假无不造成麻烦。放了假在家休息,常会弄出许多家庭争吵,控制不住又酿成家庭战争。放假了人人要回家,个个要休闲,一下子横空多出着许多人来,共同出现在马路上,汽车火车里,飞机轮船上,商场里,挤缩了空间,延长了时间,直教人晦气,还觉得这晦气还在拖长蔓延,看不到边际,仿佛大雾中堵路的汽车长龙。车里的汽油早已冷却,心中的火气正熊熊燃烧。放五天七天的长假更不消说简直就是混乱,仿佛盘古出世前的天地,路上能看见的只有易拉罐塑料瓶和大汽车,旅游区看不到风景,只看到人满为患,汽车内挤外赌,空气沉闷,一刻难受似一刻,火车票仿佛计划经济里的米,有钱也买不到,飞机只恨不能装十个马达。稍不留神,流血事件发生了。没有因公殉职,倒是为玩丧生。古人只说玩物丧志,看来古人错了,要么就是留了一手,故人素来宽容仁爱的。现代也不乏宽容仁爱之辈,只是无人说“还放什么假呢?至少放长假不可取”。
这样说来不觉浅薄。果真要是把这假给取消了,不知会有多少人快乐,更不知会有多少人痛苦。这天下的事偏偏是如此是非难辩,说坏还好。鸦片尚能入药,放假就这样百害无一利么?这倒未必,比如积劳成疾的人放假可以恢复精力……有些人放假,那是休假,有些人的放假,不妨叫做离假——离开假日。那是他唯一忙绿的日子。换个说法,这些人天天过节,偶尔得到个不过节的普通日子,真该拍手叫好。天知道那是多大的庆幸,总算有机会向无聊闲闷摆手作别,迎来忙碌的快乐,虽然假期短暂。短暂又何妨?天下的快乐从来不见长久,世间的幸福向来只是一瞬间。
能认识到这一点的人本身就已是幸福,能做一个这样的人,那简直是圣人了。与我们终生为友的不是快乐,而是痛苦。苦难是延年益寿的灵丹妙药,常活在苦难中当会长寿,偶有快乐来临更刺激生命,好比平静的西湖遇了微风更添诗韵。所以这种人向来活的充实丰满,精神上尚且不说,但看他的身体便全知全晓,比如有些为官的无不头肥耳大肚挺。倘若真的把放假取消了,这些人终生痛苦而无处发泄,岂不是“闲杀人也么哥”(《长亭送别·王实甫》)这还了得,苍天尚无绝人之路,我们又怎能平空的如此心狠手辣!让别人活的更有意思岂不更好。可见,放假还有好处,不能一概抹杀,好比批评人,也不能一棍子打死,得饶人处且饶人。行文至此,突然发现尽是些姑妄之谈。幸而发现的早,赶紧停笔收工罢了。
过些时日,便是五月端午节,怕是又要放假了吧。
作于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眼镜
假设眼睛是心灵的窗户,眼镜就是眼睛的累赘,更是心灵的枷锁,仿佛宗教是信徒的绳套,迷信是愚昧人的桎梏。挺好的一副五官,偏要在鼻梁、眼睛与耳朵之间平空添上个外来物不是纯属多余是什么?眼镜压根儿就不必戴。而喜欢戴眼镜的人,比如戴墨镜这类除了装点外毫无实用的眼镜的人,到底总爱在心灵上置个枷锁,无疑是天地下最笨的傻瓜。傻到哪个程度呢?傻到可以用他(她)的傻来做社论。如果这类人不傻,天下就没有傻子了。话说回来。这些人都喜欢戴眼镜,只表明他(她)们自甘堕落。这类人彻底的无可救药,我们也因此不用过问了。
剩下的人,比如近视眼,远视眼,视神经衰弱的人,戴眼镜无非只求看得清楚。其实这又何必呢。郑板桥先生也说“难得糊涂”,人生难得糊里糊涂,既已做到,何必要戴眼镜呢。我们常说“眼不见为净”,可见世上有些东西还是看不见的好。纵然我们不全是瞎子,至少可以看得糊涂些呀,朦胧不又更是一种美么?挂上眼睛让这尘世一览无余,人生因此而难得达观。何况这“无余”的不彻底。眼镜只看得清表象,关乎本质的东西还得靠心灵来悟解,可是它早已套上了枷锁——眼镜,当然不能纵横驰骋。表象的东西看得一清二楚,本质的却浑然不知,人生也因此而受欺骗。这全是眼镜惹的祸。两片透明镜片后边隐藏着一个黑得伸手不见五指,混沌似盘古未出世时的天地的心灵世界。我们不免感到可悲和可惜,仿佛一朵鲜花插在牛粪上。人生也因此悲哀远胜于欢喜。何不摘掉眼镜,让眼睛享受朦胧的美,让心灵享受明如清水的乐。对于表象,我们“难得糊涂”,之于本质,我们清楚的惊人。人生怎么不达观。古人尚且说“眼花心不花”,我们现代人早进化了成百上千倍,这一点做起来难道不易如反掌。
戴眼镜的人总常换眼镜,大致有两个原因:(一)眼镜款式更新迅速,常换以追时髦;(二)眼镜戴后,眼睛度数不断加深,所以不得不时常更换。这第一个因由直接表明眼镜的销路甚好,很有市场,也间接证明戴眼镜的人越来越多,或者说深受眼镜*的人数与日俱增,所以眼镜的罪恶怕也与侵华日军的一样,同样是“罄竹难书”了吧。第二个因由表明眼镜对于眼睛实无益处,但坏处却数不胜数。留心观察周身的眼镜携带者(以近视眼为一例),眼睛度数300;600;1000度比烈日下沙漠的温度升的还快,最后总算到了巅峰不再升了。只是这个时候眼镜替代了眼睛,眼睛纯粹就是一个——不,是一双多余的摆设。摘下眼镜跟瞎子一样什么也看不到。瞎子的眼睛是紧闭的,他(她)的眼睛是敞开的,所以是一个名副其实的“睁眼瞎”。才不止这些呢。常戴眼镜的人,脸部被眼镜折磨的不成样子,腮骨上翘,与前额弯成几何学上有明目的角度,也正适合挂眼镜。这也是人类适应环境的进化之一。并且眼睛变小,成了一条细线,眼眶深陷,仿佛是两个原始人居住过的幽深山洞。一切给人的印象,两个字丑陋,像垂死的病人。天生的缺陷是我们无法补救的,虽然看上去不顺眼,但终究算不得丑陋,不妨说是个性,比如暴牙齿,歪鼻子,突眼珠。而后生人为的缺憾,比如军人胸前的伤疤,那是光荣的象征,比如小偷给打折的烂腿,那是羞耻的写照。被眼镜折磨的怪相,也是人生一大悲哀的主角,“好好的一张漂亮脸蛋……”,“原本是一双多么水灵的大眼睛,可现在……”唉!这样的叹息,听得多了可不能习以为常,甩开眼镜才是救药。
并且戴眼镜实在影响形象。不看别的,但看现在流行的歌星影星的人物,除非特别需要,断不肯戴眼镜的,真是成了睁眼瞎而万不得已也只肯戴隐形眼镜。明星如此美好的形象尚且怕眼镜破坏,不用说我们这些凡夫俗子了。还若不快快抛了眼镜来做漂亮的帅男和人见人爱的靓女,真是没有出息了。眼镜还妨碍找工作。重的体力活不消说,戴了眼镜简直是碍手碍脚,好比午睡时的聊天。轻巧活儿,眼镜也是要不得的,漂亮的空姐不戴眼镜,著名新闻主持人不戴眼镜。那些戴眼镜的编剧,导演只好幕后暗地里工作。台前呢,就不敢“越雷池半步”了。来自《围城》的美国人名言说男人不向戴眼镜的女人*(Men never make passes at girls wearing glasses),可见不戴眼镜的女人才魅力十足以致四射。所以,女人最不适宜戴眼镜。
而且戴眼镜未必见得就有知识,有文化,但无时无刻不显示着无能耐。想啊,一个连心灵的窗户——眼睛都无能保护好,那他还算什么有能力呢!何况戴着眼镜心灵上了枷锁,受了重击,那是一个不知怎样深黑混沌的世界。眼睛在镜片下倒是闪亮闪亮的,谁知道那胸膛不包着一颗乌漆黑暗的心。还有,眼镜的设计压根儿就不科学,全靠着玻璃片儿什么的帮助眼“晶”,这是治标不治本的典型。要像打到日本帝国主义,消灭法西斯一样,摔破天下眼镜,一来拯救受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