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耽美同人电子书 > 忽必烈风云传 >

第57部分

忽必烈风云传-第57部分

小说: 忽必烈风云传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廉希宪由随从护拥着,威风凛凛,骑马登上山顶,俯瞰两军阵势。两军气势都不小,旌旗招展,战尘飞扬,虎视眈眈,如斗红眼的雄鸡。气氛紧张压抑,成千上万的兵马居然一丝声响也没有,窒息得人喘不过气来。这是大战前的沉默,廉希宪心里明白,一旦开战,两军便会打破寂寞,像冲开闸门的洪水奔突而出,杀成一片血海。

  交战的时辰快到了,可是,八春还没有带来汪惟良的消息。如果汪惟良的部队不能及时赶到截断浑都海的后路,就会前功尽弃。

  正在廉希宪惴惴不安、焦灼万分之际,惊天动地的鼙鼓声骤然响起,交战的时刻到了。但见旌旗摇动,人涌马奔,喊杀声声,双方厮杀在一起,战尘弥漫,遮蔽了天日。

  廉希宪催马要去战场,突然看见从山下急驰来一匹快马,一边风驰电掣地向前飞奔,一边惶遽急切地高声大喊:“大人!廉大人别走!廉大人请停一停!”

  廉希宪注目一看,来人正是八春。廉希宪惊喜万分,急忙迎上前去,问道:“八春将军!你来得正好,怎么样?汪惟良发兵了吗?”

  八春摇摇头:“没有。”

  廉希宪一怔,感到愕然:“没有?为什么?你没有出示我的命令吗?”

  八春沮丧地说:“出示了。他说,汗廷规定,没有大汗的调兵金虎符,他不敢擅自发兵。”

  “嘿呀!”廉希宪急得只跺脚,“这个迂夫子!坏了我的大计!”

  廉希宪飞身上马,亲自去巩昌见汪惟良。

  到了巩昌总兵府,廉希宪并不下马,径直奔向总兵大堂。士兵阻拦不住,慌忙禀报汪惟良。汪惟良大为疑惑,急忙走出大堂查看。

  廉希宪见汪惟良出来,戛然勒住马缰绳,从马鞍上跳下来,未及站稳便跌跌撞撞向汪惟良跑去:“汪将军!”

  “啊?!廉大人?!”汪惟良见是廉希宪,吃惊不小,慌忙迎上去,施礼参见,“末将参见廉大人,廉大人请进。”

  廉希宪并未进屋,急切地问:“汪惟良!你为何不执行本帅将令?”

  汪惟良说:“末将不敢!末将岂敢违抗大人将令。”

  “不敢违抗?哼!”廉希宪脸色阴沉,责问道,“既然不违抗,那你为什么不发兵?”

  汪惟良说:“大人您误会了,末将实在有苦衷呀!汗廷有严格规定,没有大汗的调兵金虎符,谁也不得擅自调兵。末将实难从命,还请廉大人体谅啊。”

  廉希宪暗想,这个迂夫子对大汗还真忠诚,心中颇为高兴。但事情紧急,若不及时发兵便会功亏一篑。这可怎么办呢?他想起忽必烈许他便宜从事的口谕,蓦地有了主意,对汪惟良说:“唔?原来你是担心这个呀?实话告诉你吧,我此次前来,是得到大汗密旨的,许我便宜从事,先办后奏。你尽管放心去办,一切后果由我廉希宪承担。”

  “这……”汪惟良依然犹豫不定。

  廉希宪拿出虎符银印,说:“你总不会怀疑虎符银印是大汗所赐吧?”

  汪惟良忙说:“不不,这是汗廷的东西,惟良不敢怀疑。”

  廉希宪说:“我把它交给你,留作凭证。有此凭证,就是大汗真的怪罪,也只会怪罪我,怪不到你头上。这你该放心了吧?另外,再为你部调拨库银两万两,用以充实军备,奖赏有功将士。”

  汪惟良觉得,如果再不发兵贻误了战机,责任将完全落在自己身上。便就坡下驴,说:“廉大人放心,我立即调兵攻打浑都海后部!”

  汪惟良当即传令三军,日夜兼程向浑都海部迂回包围个去。

  这时,刘黑马、史广和高鹏霄,正与刘太平、霍鲁海杀得难解男分。

  刘黑马身材魁伟,面目黎黑,骑在马上巍巍然活像一尊黑铁塔,胯下一匹乌骓马,对刘太平大喝一声:“逆贼!你附逆助纣,大逆不道,还不快快下马受死!”

  话音未落,犹如刮起一股黑旋风,径直向刘太平杀去。

  刘太平一面招架,一面破口大骂:“呸!当年在邢州钩考时便宜了你,现在你自己送上门来,可别怪老子不留情面!看枪!”

  二人你来我往战在一处。

  杀了多时,难分胜负。刘黑马粗中有细,决定智取,故意装出招数错乱,失手扑空。当刘太平杀过来时,趁其不备,猛地返身抡槊将其拍下马,用槊尖抵住他的咽喉。

  刘太平哀哀求饶:“刘将军饶命!看在我当年没有钩考你的情面上,您就饶我这一次吧!”

  “呸!”刘黑马骂道:“亏你还有脸说当年钩考的事!不对我进行钩考,是蒙哥大汗体恤老臣臣,与你何干?依着你,十个刘黑马也被你害死了!”喝令部下:“把这个叛逆绑了!”

  此时,史广和高鹏霄也死死咬住了霍鲁海,霍鲁海拼命想冲出去,史广和高鹏霄哪里肯放?史广乘霍鲁海与高鹏霄交手的机会,用枪猛刺霍鲁海坐骑的屁股,坐骑受到惊吓,长嘶一声猛然跃起,霍鲁海没有防备,从马背上摔了下来,被士兵擒获。

  消灭了刘太平和霍鲁海,截断了浑都海去和林投奔阿里不哥的道路。汪惟良的大军也及时感到,从后面包围了浑都海。

  盘踞成都的密里火者已经投降阿里不哥。廉希宪知道,密里火者有称霸大西北的勃勃野心,归顺阿里不哥只是权宜之计。便生出一计,说阿里不哥已经秘密来到西北,要面见他,当面敕封他为西北督元帅,总领西北军民事务。阿里不哥担心浑都海功高盖主,要向他秘授机宜除掉浑都海,请密里火者秘密去见阿里不哥,接受阿里不哥除掉浑都海的秘旨。密里火者早有除掉浑都海独霸西北的野心,闻此大喜过望,信以为真。他为了表示对阿里不哥的忠心,只带几个贴身卫士来到约会地点,尚未站稳脚跟,便被廉希宪埋伏的人杀掉。

  除掉了密里火者,包围了浑都海,廉希宪写成奏章飞报开平汗廷。

  忽必烈闻报,高兴得大叫起来,激动地说:“好!太好了!不愧是我的廉孟子啊!生擒了刘太平和霍鲁海,截断浑都海与阿里不哥的联系。不用一兵一卒,智取密里火者!漂亮!有勇有谋!没有辜负朕的期望呀!来人,传我旨意,嘉奖廉希宪和有功将士,叫他们一鼓作气,消灭浑都海,以绝后患!”

  可是,天并不都如人愿。

  一天,忽必烈正与姚枢一起商议朝政。忽必烈忽然想起,已经好长时间没有廉希宪的消息了,不知战事如何,浑都海消灭了没有?他正想问安童,突然外面传来急切地喊声:“启奏大汗,廉希宪大人紧急奏报到!”

  喊声未落,兵部尚书跌跌撞撞地跑了进来。

  忽必烈又惊又喜,急问兵部尚书:“廉孟子来奏报啦!快!叫送奏报人进来,我要当面向他询问战场情况。”

  兵部尚书神色黯然,说:“送信人是八百里加急日夜不停地赶来的,勉强支撑着到了开平,一进城门外就……就累死了!”

  “啊!?”忽必烈和在场的人都大吃一惊,预感到事情不妙。

  忽必烈赶忙打开廉希宪的奏报,一看,惊得瞠目结舌,跌坐在椅子上,报掉到地上。

  姚枢和安童急问:“大汗,怎、怎么回事?战斗进行得不顺利?”

  安童俯下身子拣起奏报。

  忽必烈神情沮丧,讷讷地说:“廉希宪、刘黑马他们浴血奋战三天三夜,杀死贼兵无数。怎奈浑都海兵马太多,势力太大,还是被他突出重围,逃往和林方向。请求派兵增援。”

  姚枢走到地图前,指着上面说:“如果我们判断不错,浑都海现在应该在这一带。派兵增援路途太远,恐怕远水救不了近火。”

  忽必烈眉头紧锁,说:“是啊!恐怕援军还没赶到,浑都海就同阿里不哥会合了。”

  兵部尚书说:“这奏报在路上已经耽搁了许多天,说不定现在浑都海已经到了和林。”

  兵部尚书的话音刚落,派往和林的细作急匆匆进来:“启禀大汗,和林有重要情报!”

  忽必烈和在场的人都紧张起来。

  忽必烈说:“快讲!快讲!”

  细作说:“浑都海已经到达和林,阿里不哥任命他为讨逆大元帅,节制全军,阿蓝答儿为副元帅,看样子是要攻打我们!”

  “啊!?他行动得好快呀!他好大的胃口,看这架势,是想把我一口吃掉!”忽必烈没有想到局势发展得如此之快,阿里不哥彻底绝了情,一场残杀是不可避免了。

  人们心情沉重,默默不语,气氛压抑而紧张。

  就在忽必烈准备征讨阿里不哥的时候,突然从山东传来一个震惊朝野的坏消息。

  这天,忽必烈正与群臣商议征讨阿里不哥的方略,突然,外面响起急促而沉闷的鼓声。

  屋子里本来很静,鼓声犹如晴天霹雳,震得人心颤抖。人们听得出鼓声是从登闻院传来的,是有人在敲登闻院鼓!天呐!没有震惊朝野的大事,是不会敲登闻院鼓的,难道又发生了什么大事?人们面露惊恐,惴惴不安。

  忽必烈对安童说:“快去看看,是谁在敲登闻院鼓?”

  “是。”

  安童飞快地跑出去,工夫不大便跑了回来,对忽必烈说:“回禀大汗,击鼓人名叫王磐,他说山东有人造反,情况十万火急!”

  天呐!阿里不哥正向开平进攻,山东又有人造反,这不是火上浇油吗?忽必烈和在场大臣都感到事态严重,眉头凝成疙瘩。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第 34 回  阿里不哥未平李璮又反  忽必烈腹背受敌势堪忧
第 34 回 

  阿里不哥未平李璮又反

  忽必烈腹背受敌势堪忧

  忽必烈听安童说一个叫王磐的报告山东有人造反,着实吃惊不小。北面的阿里不哥刚刚得到浑都海,正气势汹汹计划向开平进攻,南面的山东又有人造反,开平汗廷处在腹背受敌的境地,实在是太危险了。造反的人是谁呢?他首先想到的就是李璮,在山东他的势力最大。但他很快就否定了,李璮对他忠心耿耿,是绝对不会背叛自己的。

  就在前几天,忽必烈还与姚枢谈起过李璮。

  忽必烈向姚枢谈起平定阿里不哥的事,姚枢建议忽必烈应当尽快平定阿里不哥,不能拖得太久。姚枢担心拖得太久会生出其他变故。

  忽必烈以为姚枢担心的是南宋乘机进犯:“你是担心南军乘机北犯?”

  姚枢摇了摇头,说:“就目前宋朝廷情况看,向我们进攻的可能性还不大。”

  忽必烈颇为不解,看着姚枢问:“那您担心的是什么?”

  姚枢不无忧虑地说:“臣担心不轨之徒乘机作乱。”

  “噢?”忽必烈心中一怔,问:“谁?是哪个逆臣贼子?”

  姚枢说:“谁还说不出,只是怀疑。”

  忽必烈压低声音:“你是怀疑……”

  “李璮!”姚枢的声音更低。

  “什么?李璮?”忽必烈万万没想到姚枢怀疑的居然是李璮,不由哈哈笑了起来,指着姚枢的脑门儿说:“老夫子啊老夫子,你可真会说笑话!李璮会背叛我?绝不可能!别人朕不敢保险,李璮,朕有绝对的把握,他是不会背叛我的!”

  姚枢说:“此人的父亲李全原是贼寇匪首,惯于投机取巧,随风转舵,周旋在金和南宋之间,讨价还价,谋取私利。李璮从小受这样的影响,能心胸坦荡忠贞不一吗?李璮子袭父职,本人并没有什么功劳,可是却傲慢得很。臣观此人,目光闪烁,窥伺揣测,心存奸诈,肯定包藏着不可告人的祸心!”

  忽必烈觉得姚枢是文人多疑,说:“李全的底细朕是知道的,不过,他归顺汗廷以后,打仗还是很勇敢的,他是死在攻打扬州的战场上嘛。再说,有其父也未必一定有其子,朕继任大汗以后,李璮和王文统是最早向朕表忠心的,宗亲王爷都不如他嘛!”

  姚枢不同意忽必烈的看法,说:“正因为这样,臣才觉得可疑呢。”

  忽必烈问:“你发现他有什么不轨之举吗?”

  姚枢说:“臣有个亲戚从山东来,讲了些令人生疑的现象。”

  “哦?”忽必烈问,“你说说,什么现象?”

  姚枢说:“李璮不仅在益都修筑高墙深壑,而且一直没有停止招兵买马囤积粮草。”

  忽必烈不耐烦地打断他的话,说:“好嘞,他那里是对抗南军的前沿,这样做很正常的嘛。不能因为这些,就怀疑一位肩负重任的大都督。你们读书人呀,什么都好,就是爱犯疑心病。你也不想想,我对李璮恩宠有加,信任有加,破格封了他那么大的官,把那么重要的地方交给他戍守,要粮给粮,要钱给钱,他的要求我没有不满足的。他老丈人王文统,本是名一介布衣,我一下子就叫他当了平章政事,简直是一步登天嘛!他就是石头草木,也应当对我感恩戴德的,怎么会背叛我呢?你说别人造反,我信。你说李璮造反,说下大天来我也不信。再说,他的亲儿子还朕手里呢!”

  如今,有人击登闻院鼓紧急报警说山东有叛贼造反,忽必烈的心一下子提到嗓子眼儿。在山东,有能力举旗造反的,除李璮之外还会有谁呢?忽必烈顿时紧张起来,犹如刚才还是艳阳高照温暖如春,蓦地一下子掉进黑暗冰冷的无底深渊。忽必烈再也沉不住气了,急忙命安童宣击鼓人晋见。

  安童领王磐进来,王磐匍匐在地:“益都前宣慰副使王磐叩见大汗,大汗万岁!万万岁!”

  声音嘶哑而疲惫。

  忽必烈说:“平身,起来吧。”

  王磐是个干瘪瘦老头,身体本来就羸弱,加上从山东到开平路途遥远,样子十分狼狈,浑身尘土,蓬头垢面,疲惫不堪。他想站起来,但因实在太累太饿了,支撑不住,瘫倒在地。

  忽必烈见状大惊:“啊?快,快把他扶起来。拿水来。”

  安童搀扶起王磐,仆人拿来水给王磐喝。

  王磐一边喝水,一边惶恐地说:“请大汗原谅,臣失礼了。臣急着赶路,已经几天几夜不吃不睡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