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必烈风云传-第4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阿里不哥对祖宗和长生天感激不尽,望着高邈无垠的太空长跪不起,涕泪交流。
第 26 回 足智多谋,吕文德闯营救鄂州 后院起火,忽必烈处境实堪忧
第 26 回
足智多谋,吕文德闯营救鄂州
后院起火,忽必烈处境实堪忧
在阿里不哥加紧密谋夺取汗位的时候,忽必烈却被南宋军队困在鄂州城下,进退不能,处境十分危险。
忽必烈得知蒙哥大汗驾崩的噩耗以后,不听郝经苦劝,催动大军继续向鄂州进发。一路上没有遇到多少抵抗,顺利来至鄂州下,忽必烈下令在城外安营扎寨。
这时的忽必烈,已经不是只知道打呀杀呀的莽夫了,懂得运用策略。他对将士们说:“兵书上说,先礼后兵,不战而得为上策。本王决定派使者去鄂州招降,如能成功,也可免去杀伐之苦。”
众将齐说:“殿下英明。”
先锋茶呼当即挑选了三名招降使者,他们是王中道、李宗杰、訾郊。忽必烈对他们说:“你们到鄂州外以后,对宋军将士宣我天威,扬我豪气,好言劝慰,讲明利害,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希望他们顺天应时,弃暗投明,献城归顺,不但家室性命可保,还可升官进爵。否则,城破之日,玉石皆焚,无一生还!”
三人领命,催马来到鄂州城东门外。
鄂州是座古城,城墙高耸,几仗宽的护城河围绕在外,吊桥吊起,隔断了通往城里的道路。巨大的城门牢牢紧闭。城上旌旗招展,守城将士的盔甲刀枪寒光闪闪,交相辉映,威武而有气势,戒备十分森严。
三使者在护城河前勒住战马。
守城士兵看见,立即向主帅张胜报告:“启禀将军,城外来了三个蒙古骑兵人!”
“啊?!”张胜心中一凛,急忙跟随士兵来到女墙边,向下一看,发现来的只有三个人,便断定是忽必烈派来劝降的。张胜鼻子里轻蔑地哼了一声,恨恨地说:“我张胜生是大宋人,死是大宋鬼!让我投降,哼!瞎了你的狗眼!来人,准备弓箭!”
“是!弓箭备好!”
众将士士气高昂,挽弓搭箭,准备战斗。
正在这时,王中道催马来到护城河边,向城上喊道:“宋军弟兄们听着,我们是忽必烈王爷的使者,奉殿下之命来跟你们谈判的,请打开城门放我们进去!”
张胜怒火填膺,义正词严地骂道:“投降敌国,叛祖忘宗,无耻之尤!有何资格在此胡言乱语!”气愤地大手一挥,命令士兵:“放箭!”
弓箭手一齐放箭,箭镞像飞蝗一样向三位使者射来!
三位使者没有防备,霎时大慌,急忙抽出随身兵器,一边拨打飞来的箭镞,一边后退躲避。王中道在最前面,躲闪不及,中箭坠马。李宗杰和訾郊急忙回马去救。
就在这时,鄂州城门大开,吊桥放下,冲出一员猛将和十几名士兵,潮水般向三位使者杀来。为首猛将正是主帅张胜。
三位使者只带着防身兵器,王中道又身负重伤,哪里是张胜对手,王中道被张胜擒进城去,李宗杰、訾郊也险遭毒手。
张胜回到城内,把王中道押上城头,对李宗杰和訾郊说:“嗨!忽必烈的使者听着!告诉你们的主子,赶快撤兵滚回去,否则,这就是他的下场!”
张胜说着,举刀砍下王中道的人头,扔下向李宗杰和訾郊。
李宗杰和訾郊怵然大惊,慌忙拣起人头,回到大营,去见忽必烈。
忽必烈见回来的只有李宗杰和訾郊,没有王中道,而且神情惶遽,样子十分狼狈,心中生疑,问道:“怎么回事?为什么只有你们俩回来了?王中道呢?”
“王将军他……他被……”李宗杰和訾郊神色黯然,声音哽咽,说不下去了。
忽必烈急问:“王将军到底怎么样了?你们快说!”
李宗杰说:“我们到了鄂州城下,刚向城上宋军说明来意,要求他们打开城门。没想到他们二话没说,就向我们乱箭射来!”
訾郊说:“王将军中箭坠马,我们刚要去救,城中杀出一员大将,将王将军擒进城去杀害了!还、还放出狂言……”
忽必烈气得浑身发抖,问:“他、他说了什么?”
“这……”李宗杰低头缩颈,“小人不敢说。”
“讲!”忽必烈怒火中烧,催他快说。
訾郊回答:“他说‘回去告诉你们的主子,赶快撤兵滚回老家去,否则就、就……’”
“就怎样?你说!快说!”忽必烈怒眦迸裂,肝胆欲炸,一把揪住訾郊脖领子。
訾郊指着王中道血淋淋的人头,说:“他说咱们要不撤兵,就、就是这样的下场!”
“哇!哇!”忽必烈暴跳如雷,“气煞我也!杀我使者,口出狂言,蔑视我天朝国威!是可忍孰不可忍?!不破此城,难消我心头之恨!我要叫他知道知道,跟我大蒙古汗国作对是什么后果!先锋官茶呼听令,给我把鄂州城团团包围!包——围!”
“是!”
茶呼领命,把鄂州城包围了个水泄不通。
忽必烈大军包围鄂州的消息,很快就传到南宋临时皇都临安,朝野为之震惊。这天,宋理宗赵昀坐殿议事。贾似道位居六卿之首,站在最前面。宋理宗是个病秧子,身子极为虚弱,强撑着坐在龙椅,咳嗽不止,喘着气说:“听贾爱卿说,兵部有军情禀奏?”
贾似道点了点头,向兵部尚书递了个眼色。
兵部尚书吴吴坚心领神会,出班向理宗奏道:“臣启陛下,北军已从阳逻堡渡过长江,将鄂州团团包围。鄂州乃咽喉要道,临安门户,如若失守,后果不堪设想!宜早作打算。”
贾似道对前方战况一向严加封锁,粉饰太平,报喜不报忧,欺瞒圣上。今天,为什么让兵部尚书如实禀报呢?原来,他有他的打算。他心里很清楚,他是靠着姐姐的裙带,才得到理宗宠受重用的。人们嘴上虽然不敢说,但心里不服,甚至有人背后偷偷叫他粉头丞相。为此,北军南进之初,他就通过姐姐谋到沿江制置使这个重要军事职务。他当初的目的,只是想控制军队和战场局势,胜了,功劳是他的;败了,可以把责任推给下面的人。还有一点,他可以直接向皇上报告战场情况,他说胜就胜,他说败就败,完全由他说了算。免得别人胡说八道,出现对自己不利的事。这一点他做到了,他谎报的所谓战场胜利,理宗深信无疑。所以,南宋小朝廷依然是日日欢宴,夜夜笙歌,一片太平景象。贾似道对打仗一窍不通,觉得没什么大不了的,只要兵多就取胜。所以,当属下向他报告忽必烈大军包围鄂州危及临安安全时,他心血来潮突发奇想,如果能调集兵力出其不意打败忽必烈的大军,岂不朝野震惊?成为挽救江山社稷的大功臣?凭着这点,他宋理宗更得服服帖帖听自己的。这是何乐而不为的天大好事啊!他立即指示兵部尚书将鄂州被围实情禀奏皇上,又让亲信宋京向皇上推荐他为帅统兵去救鄂州之围。
宋理宗听说忽必烈的北军打过长江包围了鄂州,大感意外,惊恐不已。神色惶遽地对贾似道说:“啊?!贾爱卿,这、这是怎么回事?我们不是连打胜仗吗?怎么北军一下子……”
贾似道粗鲁地打断宋理宗的话,说:“阿唷,我的圣上,这有什么好大惊小怪的?下面的将帅无能呗!这些说这些还有什么用?还是赶紧想想派谁去解鄂州之围吧?”
宋理宗如梦大醒,连声说:“喔,对对对,贾爱卿说得对,诸位爱卿有何御敌良策?谁为朕去解鄂州之围?”
大臣们惧怕贾似道的淫威,怕推举之人不合贾似道的心意而招祸,都噤若寒蝉,低头不语。
贾似道正在得意,突然,朝班末尾有个小官站出来,说:“臣举荐一人,可当此重任。”
敢在贾似道表态之前表达自己的意见,胆子太大了。朝臣们都感到惊讶和意外,齐刷刷向后看去。
原来是谏议郎中叶李。
此人看上去有二十多岁,瘦高个,正是风华正茂的时候,浑身上下透着精神劲儿。他本是杭州的一位书生,北军南犯时圣上颁发《罪己诏》,励精图治,激发士气,广开言路,征求御敌救国的箴言良策。叶李一介布衣,忧国忧民,伏阙上书,激昂慷慨,催人泪下。圣上为之动容,敕封为谏议郎中。
叶李不知深浅,初入仕途便冒犯了贾似道,人们都为他捏了一把汗。
果然,贾似道的胖脸阴沉得像下了严霜,十分难看。
宋理宗问:“你要举荐何人?”
叶李奏道:“臣闻重庆总兵吕文德,智勇过人,统兵有方,能征善战,调他驰援鄂州,以解燃眉。”
宋理宗准奏,说:“好,传朕旨意,调吕文德驰援鄂州,十万火急,不得有误!”
吴坚接旨:“是。”
贾似道自以为立功的机会要被吕文德夺去,急忙向他的亲信宋京示意。
宋京心领神会,立即出班奏道:“万岁,重庆距鄂州数千里之遥,远水难救近火,待吕将军兵到,恐怕鄂州已陷敌手。”
宋理宗是个没有主见的人,觉得他说得也有道理:“那……这……依爱卿之见该如何呢?”
宋京说:“沿江制置使贾似道,对圣上殚忠竭诚,文韬武略,无人能比,极堪重用。依臣之见,应授予兵权,委以重任,统领王师,以解鄂州之危。”
宋理宗连连点头,说:“嗯,好,此举正合朕意。贾爱卿。”
贾似道出班:“臣在。”
宋理宗说:“朕加封你为枢密使,右丞相,兼沿江兵马大元帅,统领王师,解救鄂州之危!吕文德兵到受你指挥。”
贾似道大喜,施礼谢恩:“臣领旨!”
众大臣心里都很明白,贾似道哪会带什么兵,把军权交给他无异于自毁长城。但惧于贾似道的淫威,没有一个站出来阻拦的。
就在贾似道扬扬自得时,叶李突然出班阻谏:“慢!臣以为此举不妥!”
贾似道神色一凛,和众大臣回头向这个不知天高地厚的人看去,发现又是那个谏议郎中叶李。贾似道心中大怒,这小子一而再再而三地跟老子作对,太不知道自己的身份了!看来,不给他点厉害,他不知道马王爷有三只眼。用挑拨的口吻对宋理宗说:“是哪个狂徒如此大不敬,竟敢说皇上不妥!”
宋理宗龙颜大怒,厉声斥责叶李:“何人如此大胆?在朕面前竟敢这等放肆!”
叶李匍匐跪倒,诚惶诚恐地说:“臣不敢。臣叶李蒙圣上恩典,擢升谏议郎中。身为谏议郎中,就应不计个人得失,以江山社稷为重,尽职尽责,建言进谏。臣确实以为贾似道不堪此任。”
宋理宗听说他叫叶李,突然想起来了:“喔?你就是朕颁布《罪己诏》以后,叩阕上书的那个书生呀?别以为当时朕夸了你几句,你就自以为了不起嘞?屡屡在朕面前口出狂言。贾爱卿对朝廷忠心耿耿,对江山社稷是有大功的,你凭什么说他不堪此任?你这不是诋毁忠臣嘛!”
叶李的拧劲也上来了,以额触地,慷慨陈词:“万岁!臣绝不是诋毁忠臣呀!贾似道从未统过兵,为人浮华不实,行为极不检点,人称粉头丞相,这样的人怎么能统兵打仗呢?”
嘿!这个不知轻重的家伙,居然把“粉头丞相”这样的街谈巷议在金殿上抖出来,这不是当众掴他贾似道的耳光吗?是可忍孰不可忍!贾似道慌忙出班,匍匐金阶,满腹委屈地说:“陛下,臣一向克勤克俭,忠于职守,为国事操劳,宵衣旰食,从不敢有丝毫懈怠,这才受到陛下宠爱和重用。陛下倚重臣,自然会遭到无耻小人的妒忌,无中生有,造谣攻讦,无所不用其极。请陛下明察,为臣下做主。”
大臣中贾似道的心腹极多,纷纷出班吹捧贾似道:
“贾丞相人品才能世人皆知,无不称颂,是我辈的楷模!这是臣僚们都公认的嘛!”
“对呀,贾公德高望重,国家栋梁,我等楷模!”
宋京恶狠狠地对叶李说:“哼!你疾贤妒能,诽谤大臣,是何居心?你敢不是敌军的奸细吧?”
叶李气得说不出话来:“你!”
宋京一副无赖神态:“我怎么啦?大敌当前,你侮辱主帅,惑乱军心,居心何在?万岁!对此等狂妄之徒,绝不能听之任之,必须严惩!方能张扬正气,矫正视听!”
宋理宗想了想,说:“叶李出言不逊,诬陷大臣,本当严惩。但考虑到朝廷当前正处在危难时期,极需大家消弭前嫌,以国事为重,同心合力,共度时艰!念他是初犯,这次就不再追究。如若再犯,定严惩不殆!”他怕贾似道不允,特意对他说:“贾爱卿,你以为如何?这样更能显出你肚量宽宏,能容得下人。”
贾似道虽然心中极为不悦,嘴里仍然说:“陛下圣明!臣遵旨便是。”
宋理宗见贾似道给了自己面子,很是高兴,夸赞道:“这就对了,大人有大量,这才像师相的风范嘛。贾爱卿呀,鄂州之围一日不解,朕的心病一日不祛。希望爱卿速率大军前去救援!”
贾似道领旨:“是,臣立即动身。”
贾似道回到丞相府,一面下令兵部调集人马。一面传来亲信宋京,商议对付叶李的事。叶李原本是一介布衣,酸腐书生,没有他贾似道的依允,他怎么能见的到皇上?又何谈叩阙上书?没有他贾似道,他怎么能有今天?贾似道本以为他能感恩戴德,成为自己的心腹。万没想到,他居然恩将仇报,处处与自己作对。简直不知天高地厚,太不自量力了!决定给他点颜色看看,叫他知道知道不听本相国的话是什么后果!
宋京听了,面露难色,嘬着牙花子,说:“惩治一个小小的谏议郎中,本来算不了什么。可是,万岁爷在金殿上已经当着众大臣的面赦免了他,再要治他的罪,恐怕……”
贾似道:“活人还能叫尿憋死?你不会另外给他找个别的罪名?贪墨呀,营私舞弊呀,仗势欺人呀……什么罪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