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耽美同人电子书 > 忽必烈风云传 >

第39部分

忽必烈风云传-第39部分

小说: 忽必烈风云传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忽必烈听了,心里无比高兴,早已熏熏然飘飘然起来。但他依然做出谦虚的姿态,连连说:“哪里,哪里,都是众将士的功劳,第一功应首推董文炳!是他的无敌敢死队撕开了宋军沿江防线!本王重重有赏!”

  董文炳赶忙说:“末将不敢。都是殿下决策英明,末将只是执行而已。再说,效忠王爷是末将的本分和荣幸,岂敢言功?”

  忽必烈制止住他,说:“你对本王的忠心,本王心里清楚。不过,功还是要记,奖还是要赏。”

  队伍经过短暂休整以后,忽必烈决定发兵攻打鄂州。他在帅帐对众将说:“我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一鼓作气渡过长江天堑,军威大振,士气勃发,个个摩拳擦掌,跃跃欲试,求战心切,求胜心切!而南军则士气低落,军心不稳,谈战色变,大有溃不成军之势!此种局面,十分难得!我们正好抓住时机,乘胜追击,一举攻下鄂州!众将听令!”

  众将精神抖擞,齐声应答:“在!”

  忽必烈威风凛凛,豪气冲天,下达命令:“各部做好准备,三日后兵发鄂州!准备去吧。”

  “是!”

  众将正要离去,负责粮草供给的偏将茶呼出列说到道:“启禀殿下,军中粮草不足,补给粮草因长江阻隔,运输困难。”

  忽必烈想了想,说:“就地筹集,把百姓家的粮食征作军用。”

  忽必烈的话音刚落,郝经阻道:“此举不可!”

  “嗯?”全军士气高涨,求战心切,惟独这个书呆子郝经,总是不识时务,挑三阻四。所以,忽必烈心中极为不悦,乜斜着眼看着郝经,冷冷地说:“是不是又说你的那套不要侵扰百姓、得民心者得天下?书呆子!要知道这是打仗!军中无粮寸步难行!好好好,等打完仗以后,本王加倍补偿被征用的百姓!这行了吧?”

  “不!”郝经的拧劲反而上来了。

  忽必烈被激怒了,目光炯炯地逼视着他,说:“怎么?这还不行?你别不自量力,给你个鼻子就上脸!”

  郝经毫不退缩,说:“不,殿下误会了,微臣说的不是征粮的事。”

  “那你说的是什么事?”

  “说的是不该攻打鄂州!”

  “为什么?”忽必烈腾地一下就火了,但他强压着不使自己发泄出来。

  郝经回答得干脆而肯定:“不是时候。”

  “什么?不是时候?”忽必烈再也压抑不住心中的火气了,愤愤地说,“简直是岂有此理,胡说八道!越过长江天堑,是我军取得的前所未有的大胜利!将士们人人欢喜,个个昂奋,斗志高昂,求战心切,正是一鼓作气乘胜追击的大好机会!在勇猛无敌的天朝铁骑面前,区区鄂州何足道哉?如探囊取物,唾手可得!眼下正是取胜的极佳时期,怎么会不是时候?”

  忽必烈这番慷慨激昂的道理,丝毫没有动摇郝经的看法,脸上反而露出不屑地微笑。

  忽必烈有一种被嘲弄的感觉,气愤地问:“你笑什么?”

  郝经收住笑,说:“王爷,恕臣直言,你所说的这些胜利,不过是《金刚经》中讲的‘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嗯?”忽必烈一怔,问:“你是什么意思?哼!阴阳怪气,冷嘲热讽。”

  郝经解释说:“我的意思很清楚,咱们眼下的这些胜利,只不过是转瞬即逝的美梦,刹那便破的泡影。”

  忽必烈的自尊心受到气大伤害,脸气得煞白:“你?!你太放肆了,敢对本王如此不恭!?”

  “不!”郝经不卑不亢,据理力争,说:“我没有危言耸听,而且没有往重里说,实际后果恐怕要糟十倍百倍!在这些轰轰烈烈的胜利后面,隐藏着塌天大祸,甚至灭顶之灾!”

  “够了!”忽必烈压根儿就听不进去,气得暴跳如雷:“满口胡言,耸人听闻,哗众取宠,动摇军心,本王岂能饶你!来人!”

  “在!”侍卫亲军应声而出。

  忽必烈气得咬牙切齿,浑身发抖:“拉……拉……”

  盛怒的忽必烈本来是要说“拉出去砍了!”但不知怎的,脑子里蓦地意识到了什么,“拉……拉……”了好半天,“砍了”二字终于没有说出口。运了好几次气,还是咽下了肚子。挥了挥手让杀气腾腾的侍卫亲军退了下去。

  忽必烈压着火气,对郝经说:“我不杀你,并不是你说的有道理。本王出征前不愿杀人,先叫你多活一会儿,等本王攻下鄂州以后,再跟你算帐!你出去吧!”

  “王爷!”执拗的郝经毫不畏惧,依然不肯出去,大声说:“您就是杀了臣,也要叫臣把话说完……”

  忽必烈强压着火气,说:“不要逼本王!拉出去!”

  郝经被亲军架了出去。

  忽必烈余怒未息,对众将说:“大军按时启动,有言撤军者,斩!”

  众将答应:“是!”

  这天晚上,郝经难以入睡,信步走出大营,来到江边山坡上。

  今夜的天气格外好,无垠的蓝天上挂着一轮皎洁的圆月,倒影映在浩淼的江面上,天上水中两轮圆月遥相对应。夜很静,只有大营里偶尔传来几声单调的更梆声。夜色越静谧平和,越使郝经感到恐惧不安。他觉得,他们犹如坐在时刻都有喷发危险的火山顶上,危机四伏。而忽必烈殿下却浑然不知。怎样才能说服这位好大喜功的自负王爷呢?

  郝经正在冥想苦思的时候,蓦地发现不远处有一个人。仔细一看,原来是廉希宪。

  郝经走过去,问:“廉将军还没有睡?”

  廉希宪笑笑,说:“郝先生不是也没有睡吗?”

  郝经叹了口气,说:“睡不着啊。”

  廉希宪说:“还在想白天的事?”

  在忽必烈的王府里,郝经最看重廉希宪。他年纪虽然不大,但很有头脑。见他主动提起白天的事,便说:“难道你不觉得,我们眼下的形势实在是太危险了吗?用危机四伏来形容,完全也不为过啊!”

  廉希宪说:“先生指的是不是,阿里不哥乘王爷远在江南的机会,在和林抢先夺取汗位?”

  郝经反问:“你以为不可能吗?”

  廉希宪说:“我对阿里不哥太了解喽,此人心术不正,早有觊觎汗位的野心,是完全有可能的。”

  郝经说:“如果阿里不哥抢先在和林登极,我们便会腹背受敌,进退不能,困死在这里啊!”

  廉希宪沉重地点点头,忧心忡忡地说:“先生的忧虑完全是有道理的。”

  郝经诧异地问:“那……那为什么不阻谏殿下?”

  廉希宪说:“我了解王爷,这时候,谁劝他也不会听的。不过,郝先生放心,我已经暗中派人到和林、燕京、京兆一带去打探,有动静他们会及时来禀报的。另外,我也派细作去了临安,监视南宋小朝廷的动静。王爷是聪明人,关键时候不会犯糊涂的。”

  郝经佩服廉希宪有心计,事先做了如此周密的安排。但依然对当前的处境十分担心,时局瞬息万变,很难捉摸和把握,就怕事发突然,猝不及防啊!

  郝经的担心,绝非杞人忧天。山雨到来前的风已经刮了起来。

  阿里不哥看了布智儿带回的信,高兴得简直要跳起来。也速台大妃和也速察国舅向忽必烈封锁蒙哥汗去世消息,以便让自己有充足时间做好继承汗位的准备。大妃和国舅对自己太好了,关爱有加,恩重如山。他和忽必烈同是成吉思汗的嫡孙,而他比忽必烈小。按照成吉思汗家族立小的惯例,蒙哥死后,汗位理应由他继任。话虽然这样说,其实阿里不哥心里很清楚,这条立小的惯例虽然没有明文废除,但实际上早已不算数了。阿里不哥依然把它当作杀手锏,他有他的理解,既然没有明文废除就应当有效。

  阿里不哥立即召来他的亲信阿蓝答儿、脱里赤、赤儿火者等人。阿里不哥对他们说:“也速台大妃和也速察国舅让布智儿送来信儿,说大汗不幸升天了。闻此噩耗,我作为大汗的御弟,悲痛欲绝,恨不得替大汗去死!可是,悲痛归悲痛,人死不能复生。成吉思汗家的大业还要继承下去。阿里不哥不才,但我是成吉思汗最小的嫡孙,大妃和国舅对我寄于厚望,希望我危难之时挺身而出,担起大汗的重任!”

  阿蓝答儿和脱里赤说:“王爷最有资格继承汗位,王爷当大汗符合祖制,顺理成章,天经地义。我等完全拥戴。”

  布智儿说:“也速台大妃和也速察国舅,最担心忽必烈不服,图谋不轨。希望王爷抓紧筹划,赶在忽必烈得到消息前做好一切准备,出其不意宣布继位登基。他若再不服,就是谋逆,就可公开对其###、消灭!”

  “对!大妃和国舅太有远见喽!”赤儿火者与忽必烈素来不和,最怕他继承汗位,跃跃欲试,准备要大干一场,“忽必烈远在千里之外,他就是知道了马上往回赶也来不及!王爷,这可是千载难遇的机会,无论如何不能错过,别犹豫,赶快行动吧!”

  阿里不哥激情难抑,仿佛新大汗已经铁定是他的了,兴奋地说:“好!多谢诸位拥戴和关爱!我阿里不哥是重情义的,决不辜负各位的厚望!来,听我吩咐。”

  众人簇拥到他的身边。

  阿里不哥说:“燕京乃军事重镇,连通漠南漠北的咽喉要道,是忽必烈回京的必经之路。占据它不但可控制全局,进可攻,退可守,还可切断忽必烈回京的路径,十分重要。特命脱里赤王爷为燕京断事官,牢牢把燕京控制在我们的手里。”

  脱里赤抱拳施礼:“是!末将遵命!王爷放心,有末将把守,忽必烈休想靠近一步!”

  阿蓝答儿说:“王爷,微臣有个建议。”

  阿里不哥对阿蓝答儿一向很器重,说:“请讲,丞相有何良策?”

  阿蓝答儿说:“忽必烈虽然远在千里之外,但他手里握有重兵,而我们只有为数不多的一些禁卫亲军,真要交起手来,远远不是他的对手。眼下最要紧的就是要广招兵马,越多越好。如果忽必烈胆敢拥兵打来,我们也能战而胜之。”

  阿里不哥点头称是:“有道理。脱里赤,燕京人口众多,你占领燕京后,广招人马,越多越好。”

  “是。”脱里赤领命去了。

  布智儿既是阿里不哥的管家,又是阿里不哥肚里的蛔虫和智囊,小眼睛转了转,提醒阿里不哥说:“开平是忽必烈的老窝,里面全是忽必烈的人,将来闹事也会是那里。未雨绸缪,应当派兵接管那里的防务,秘密包围忽必烈的王府,防止有人去给忽必烈报信儿!”

  “嗯,你提醒得太重要了。”阿里不哥说,“我那个察必嫂嫂,刁钻难缠得很,蒙哥的死讯不能叫她知道,免得孳生事端,误了我们的大事。”

  阿里不哥想了想,对阿蓝答儿说:“丞相,你老成持重,办事缜密,遇变不慌。你带领一支人马,秘密开进开平城,神不知鬼不觉地把忽必烈王府包围起来,不许任何人出入!”

  “哎!”阿蓝答儿点头答应。

  根据祖制继承汗位必须经忽里台会议推举,赤儿火者主张干脆抛开忽里台会议,直接宣布继位登基。阿里不哥和布智儿都认为不妥,万一引起众怒,反倒弄巧成拙,不好收拾。他们合计了一下,有资格参加忽里台会议的王爷中,浑都海、脱火思、班秃、阿速台、玉龙答失、阿鲁忽等人,均与忽必烈不和,或是貌合神离。请他们来开忽里台会议,他们肯定会来。在会上当众宣布,蒙哥大汗临归天前留下了由四弟阿里不哥继承汗位的遗诏,他们肯定会推拥王爷为大汗。阿蓝答儿担心,他们当场提出看遗诏怎么办?布智儿的小眼睛乱眨巴了一阵,胸有成竹地说:“这有什么难的?就说遗诏在也速台大妃那里。也速台大妃远在四川,谁还能去查?”

  阿里不哥觉得此计甚好,立即派心腹去游说这些王爷。

  阿里不哥现在最大的一个难题就是塔察尔。塔察尔是王叔,资格最老,威望最高,在诸王中影响最大。如果他能公开表态拥戴自己为大汗,可以说汗位就算是到手了。当年,忽必烈曾当众羞辱过塔察尔,近来,又从他手里夺去了南征帅印,他对忽必烈恨之入骨,不共戴天,按理说支持阿里不哥应该不成问题。可是,事情并不这样简单。塔察尔虽然恨忽必烈,但他对阿里不哥却没有好感,觉得他心胸狭小,鼠肚鸡肠,做事不光明磊落。这老东西倚老卖老,不顾他的尊严,经常当面训斥他,说他成不了大器。他能拥戴自己当大汗吗?但他又是个举足轻重的关键人物,他要不支持,很多人会打退堂鼓的。所以,无论如何也要把这位老爷子争取过来。布智儿决定亲自出马,带着重礼去游说塔察尔。

  根据阿里不哥的安排,他的心腹们分头行动起来。不知是天意所属,还是他阿里不哥交了好运,各方面的进展竟是出人想象的顺利。他任命的燕京断事官脱里赤派人来报,燕京的布防已经完成,所有路口要塞都派了重兵把守。招兵买马、筹集粮饷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不但征召蒙古骑兵,而且还派人去抓汉人壮丁。阿蓝答儿也送来密报,他的兵已经包围了开平城,守城兵士全换成了他们的人。分头去游说诸王的人也先后回来了,而且带回的都是好消息,联络的诸王一致表态拥戴阿里不哥继承汗位,表示什么时候开忽里台大会,只要通知他们马上就到!惟有使阿里不哥担心的,是布智儿还没有回来,还不知道塔察尔的态度。

  事情太顺利了,阿里不哥简直觉得像是在做梦。然而,这却是真的,是实实在在已经发生了的事!照这样下去,他当上大汗的日子已经近在眼前喽!他抑制不住心中的高兴,搂着爱妾骆锦一杯一杯狂饮不止,喝得酩酊大醉,仰天狂呼大笑:“哈哈!太好啦!长生天保佑!成吉思汗皇爷爷保佑!多谢你们对阿里不哥的厚爱和护佑啊!”

  阿里不哥对祖宗和长生天感激不尽,望着高邈无垠的太空长跪不起,涕泪交流。

第 26 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