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耽美同人电子书 > 国史通识 >

第17部分

国史通识-第17部分

小说: 国史通识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剧纪念夏完淳。

  相关知识

  东林党:

  东林党是明朝末年以江南士大夫为主的一个政治集团。《明史》记载:“南北言官群击李三才、王元翰,连及里居顾宪成,谓之‘东林党’。”公元1604年,以顾宪成与高攀龙为首的学者重修江苏无锡的东林书院,并在此讲学。他们每年一大会、每月一小会,会期各三天。东林书院则成为江南谈论国家时事的舆论中心,在此谈论国事的人则称自己为东林党人。由于东林党人指责朝政奸臣,触动了当时的专权阉党的魏忠贤,魏忠贤唆使其党羽伪造了《东林党点将录》上报朝廷,进行诬陷。公元1625年,明熹宗下诏烧毁全国书院。次年,东林书院被拆毁,东林党人也遭到*,杨涟、左光斗等许多著名的东林党人都惨遭杀害。公元1627年,崇祯帝即位,魏忠贤被流放安徽凤阳,剩余的东林党人才免遭*。公元1628年,崇祯皇帝下令为东林党人恢复名誉,并下诏修复东林书院。东林党与阉党之间的斗争一直延续到清朝初年,史称“东林党争”。

  南明:

  南明是明朝灭亡后明朝宗室先后在南方建立的一些地区性政权的统称。南明包括弘光政权﹑隆武政权﹑鲁王监国﹑绍武政权及永历政权,前后共经历十八年,这些小朝廷存在的时间都不长。虽然面对着清军的压力,南明小朝廷内部大臣之间却依旧相互攻击、争权夺势,从始至终权利斗争这块顽疾都困扰着南明小朝廷,以至内耗掉大量实力。面对农民军与清政府的双重压力,南明政权初期曾幻想能和清朝合作剿灭农民军。后来在严峻的形势下,南明政府被迫和农民军联合起来进行抗清斗争。虽然和农民军联合后初期取得了一些胜利,但是由于孙可望因密谋篡位失败降清后将西南军事情报尽数提供给清朝,致使南明最后一片根据地云南贵州被清军攻陷。南明最后一个皇帝桂王逃往缅甸,后来被清将吴三桂要回,被其缢杀,南明至此灭亡。

清朝时代简介
清朝最终还是进入了中原的腹地,迎接他们的是激烈的抵抗。在经过血腥的*之后,清朝统治者消灭了大多数的抵抗者,男人们开始梳起长长的发辫。虽然李定国在西南带领着士卒坚持着抗清的理想,郑成功在赶走了台湾西方殖民者之后坚持着明朝的旗号,但在中原的土地上,清朝利用拉拢和*结合的办法逐渐地站稳了脚跟。后来施琅的水军攻破了郑家的船队,最后一片打着明朝旗号的土地也消失了。为了稳固自己的统治,清朝统治者关闭了中国的大门。尽管这样的政策遏制了西方殖民者的威胁,却也使中国失去了与外世交流的机会。当西方因工业革命而日进千里的时候,清朝统治者还沉浸在天朝大国的美梦之中。直到被西方列强用鸦片敲开国门、用枪炮占去土地,清朝统治者才明白究竟是谁落到后面。为了让中华不再任人欺凌,人们开始了向西方的学习,中国的历史从此翻开了崭新的一页。 电子书 分享网站

二十八
正 文

  转战西南李定国,收复台湾郑成功;

  鳌拜骄横难敌众,三藩叛乱康熙平;

  明史案涉江南生,雅克萨胜沙俄兵。

  释  义

  转战西南李定国

  李晋王:

  李定国字宁宇,是明朝末年的名将。李定国十岁时便参加了张献忠的起义军。李定国以作战勇敢着称,还喜欢读书,并且待人宽厚,人们都称赞他是文武双全。张献忠建立大西政权后,李定国同孙可望、刘文秀、艾能奇一起合称“四将军”。张献忠死后,李定国率大西军余部进驻云南,联明抗清。李定国与孙可望将永历帝迎接到贵州,被封为晋王,李定国带军四处打击清军,捷报频传,就在此时,孙可望却在云南秘谋篡位。事败后孙可望投降了清朝。在孙可望的帮助下,清将吴三桂率军顺利攻入云南。逆境中,李定国率军在磨盘山设下埋伏,却因叛徒告密功败垂成。李定国后率军转战滇缅边境直至病死。李定国一生顾全大局,他的英勇作战,曾令清朝一度准备放弃西南七省。虽然李定国最后壮志未酬,但其杰出的气节却为后人所传颂。

  
  收复台湾郑成功

  国姓爷:

  郑成功字明俨,号大木,是明朝末年的名将。公元1624年,郑成功生于日本长崎县平户千里滨。其父郑芝龙,其母为日籍,名田川氏。郑成功受南明隆武帝赐姓为明朝的国姓朱,故被人们称作国姓爷。明朝末年,台湾被荷兰殖民者所占据。荷兰殖民者在台湾修筑城堡,对台湾人民实行残酷的殖民统治。公元1661年,郑成功亲率将士两万五千多人、战船数百艘,自金门料罗湾出发,经澎湖,出敌不意地在鹿耳门及禾寮港登陆。郑成功先以优势兵力夺取荷军防守薄弱的赤嵌城,继又对防御坚固的首府台湾城展开长期围困。经过九个月的苦战,郑成功迫使殖民总督揆一于公元1662年签字投降、撤离台湾。郑成功打败了侵占台湾三十八年之久的荷兰殖*义者,收复了我国神圣领土,为后人所称赞。

  鳌拜骄横难敌众

  智擒鳌拜:

  鳌拜是清朝初年的权臣。鳌拜早年跟随皇太极作战,由于战功赫赫,在满洲八旗中号称“满洲第一勇士”。公元1661年,顺治帝病死,八岁的康熙帝即位,由索尼、遏必隆、苏克萨哈、鳌拜四大臣辅政。鳌拜成为辅政大臣之后,逐渐掌握了大权,后来开始结党营私。鳌拜骄横一时,在康熙亲政后也不将权力交还。康熙帝想要除掉鳌拜,又怕打草惊蛇,便召集了一群少年,每日在宫中练习布库。布库即摔跤,是满族的一种角力游戏。鳌拜见状以为康熙年少贪玩,便渐渐放松了警惕。公元1669年,康熙突然召鳌拜入宫。鳌拜不知是计,结果入宫之后被和康熙练布库的少年制服。康熙命令议政王大臣审讯鳌拜,结果审出三十条大罪,定成死罪。康熙帝因为鳌拜早年屡立战功,将死罪改判为终生囚禁,又将他的党羽尽皆除去。康熙帝从此真正掌握了国家大权。

  三藩叛乱康熙平

  三藩之乱:

  吴三桂字长伯,是清朝的平西亲王。吴三桂原来是明朝的辽东总兵,负责镇守山海关。后来吴三桂投降了清朝,被封为平西亲王,负责镇守云南、贵州两省。吴三桂与镇守福建的靖南王耿精忠、镇守广东的平南王尚可喜之子尚之信相呼应,被称为“三藩”。吴三桂虽然投降了清朝,却一怀的野心,康熙帝发觉了他的野心,于公元1673年下令撤藩。吴三桂闻讯后联合平南王世子尚之信、靖南王耿精忠及广西将军孙延龄、陕西提督王辅臣等以“反清复明”的名义起兵反清。南明最后一个皇帝永历帝便是被吴三桂绞死的,所以他打出“反清复明的旗号,并没有多少汉人响应他。康熙调集重兵围剿,吴三桂没有几年便内外交困了。公元1681年,吴三桂在穷途末路之际突然称帝,国号“大周”。吴三桂不久便病死了,三年后,昆明城被清军攻破,三藩之乱就此平定。

  明史案涉江南生

  明史案:

  庄允诚是清朝初年的南浔巨富。庄允诚的大儿子庄廷鑨虽然是一个盲人,却立志写史,在购得明朝大学士朱国祯的明史遗稿后,招揽江南一带有志于纂修明史的才子吴炎、潘柽章等十六人加以编辑,补充了明朝末年崇祯一朝的事,将该书定名为《明书》。这本书编成后不久庄廷鑨便病死了,庄允诚于公元1660年将这本书定名为《明史辑略》刊印出版。由于这本书中是按照明朝的年号来记录事件的,而且还称努尔哈赤为“奴酋”,清兵为“建夷”,结果被归安县知县吴知荣告发。当时掌权的辅政大臣鳌拜责令刑部满官罗多等到湖州进行严查。清政府将和这本明史有关的人一律处斩,甚至连卖过这本书的人也不放过,到后来连身为告发者之一的湖州府学教授赵君宋,也以“私藏逆书久不上缴”的罪名被处斩。这类因为文章而获罪的案件被称为“文字狱”,明史案是清朝的第一宗文字狱。

  雅克萨胜沙俄兵

  雅克萨之战:

  雅克萨城位于今黑龙江省呼玛县西北黑龙江北岸,历史上属于中国,是中国索伦部达斡尔族所筑。公元17世纪中叶,沙俄派兵侵占雅克萨城。公元1865年4月,康熙命令都统彭春、副都统郎坦、黑龙江将军萨布素等率领水陆军约三千人,自黑龙江城出发攻打雅克萨城。5月22日清军围住雅克萨城。24日晚,清军开始发炮轰击。次日早晨,郎坦又下令在城下三面积柴,声言火攻。俄国统领托尔布津乞降,并率军撤往尼布楚。清军平毁城堡后回师黑龙江城。同年冬,侵略者重占雅克萨,筑城据守。次年五月底,清军再围雅克萨城,六月初开始攻城。清军鏖战四昼夜,击毙了托尔布津,并断去城内水源,迫使俄军困守孤城。在沙皇政府的请求下,清军于公元1687年夏撤围。此后,两国通过平等谈判,于公元1689年签订了《中俄尼布楚条约》,从法律上确定了中俄东段边界。

  相关知识

  满洲八旗:

  满洲八旗是对满族的称呼,源于八旗制度。八旗制度是满洲的一种社会组织形式,起源于女真族的狩猎组织“牛彔”。公元1601年,努尔哈赤将原来牛彔这一临时性的生产和军事组织,根据战争的需要,改编成长期的正式组织。规定每三百人设一牛彔额真(亦称“佐领”),每五牛彔设一甲喇额真(亦称“参领”),每五甲喇设一固山额真,每固山额真左右设两梅勒额真。在平时,人们从事耕作、狩猎等活动;在战时则应征为兵具有旗籍的家族人员称为“旗人”。努尔哈赤最初只设立了四旗,各旗以纯色作区分,分别是:黄、红、蓝、白。伴随着势力的扩展,四年后努尔哈赤又增设四旗:镶黄、镶红、镶蓝、镶白;原有四旗改称:正黄、正红、正蓝、正白,合称“满洲八旗”。到19世纪末随着清朝的解体,八旗制度不复存在,但一部分八旗的后代仍自称为“旗人”,人们称之为“八旗子弟”。

  朱国祯:

  朱国祯字文宁,号平极,别号虬庵居士,是明朝的大学士。公元1589年,朱国祯考中进士,担任国子监祭酒的官职。公元1608年,湖苏大水,朱国祯致书巡抚,恳请救荒。湖州知府陈幼学接到书信后,派人治理了水患,朱国祯写了一篇《修东塘记》纪念这件事。公元1623年朱国祯担任礼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公元1624年,春朱国祯晋升户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史载其“处逆境时,独能不阿,洁身引退。”晚年朱国祯因遇到魏忠贤一党弹劾,称病辞官,回到家中闭门写书。公元1632年,朱国祯去世,被崇祯帝赠追授太傅,谥文肃。朱国祯的著作有《明史概》一百四十二卷、《皇明纪传》三十卷、《大政记》三十六卷、《涌幢小品》三十二卷、《朱文肃遗集》八册,《平涵诗文钞》二册等。

二十九
正 文

  乾隆十全为自赞,和谝皇霸撸

  销烟则徐意最坚,天国金田开篇章;

  三元里树抗英旗,镇南关展子材风。

  释  义

  乾隆十全为自赞

  十全老人:

  乾隆帝名叫爱新觉罗&;#8226;弘历,是清朝入关后的第四个皇帝。乾隆帝喜好诗文,作诗多达四万首,还擅长武术。乾隆帝先后平定了新疆、蒙古,巩固了四川、贵州等地。在乾隆的治理下,清朝的人口不断增加,突破了三亿大关,约占当时世界人口的三分之一。乾隆与康熙、雍正三朝被合称为“康乾盛世”,或称“康雍干盛世”。乾隆虽然是一个很有作为的君主,但却好大喜功。乾隆帝在晚年将自己在位时两次平定准噶尔之役、平定大小和卓之乱、两次金川之役、*台湾林爽文起义、缅甸之役、安南之役及两次抗击廓尔喀之役称为“十全武功”,并据此自称“十全老人”,还亲自撰写了《御制十全记》。乾隆帝陶醉在 “千古第一全人”的迷梦之中,清朝却因他的好大喜功埋下了很多危险的种子。

  和谝皇霸

  贪官之首:

  和票#种抡乔宄拇蟪肌:瞳|在二十岁的时候继承了三等轻车都尉的职务。和绅在年轻时非常勤奋,很有作为,加上善于迎合乾隆帝的心思,所以很得皇帝的赏识。乾隆帝不仅任命和蟪迹罄从指怂芏啻笕ā:瞳|手握大权之后,却一点点变得贪婪起来,逐渐开始利用权力为自己谋取利益。和孔抛约褐鞴苋僭比耸拢蚝蛉喂僭惫骰呗浮8鞯毓僭倍际强炕呗负瞳|而得到官职的,到了任上自然上行下效,巧立名目地搜刮地皮。除此之外和估萌写笏撂拔邸:瞳|贪赃枉法、胡作非为,终于在公元1799年被嘉庆帝查办。查办和墓僭痹谄浼抑胁槌黾星剿娇庥薪鹑蛄角в嗔健⒌亟崖癫匾儆嗤蛄健U庑┰偌由虾瞳|其它贪污所得的财产总计相当于清朝政府十五年的收入。和拔壑蓿羁涨埃嗣墙莆疤肮僦住薄

  
  销烟则徐意最坚

  虎门销烟:

  林则徐字符抚,又字少穆,是清朝的名臣。清朝后期,以英国商人为首的洋商将大量鸦片走私到中国贩卖。鸦片是一种毒品,长期会让人精神不振、身体衰弱,但是由于能上瘾,所以当时很多人都吸食它。林则徐看到这种情况,上书道光帝指出:鸦片不但造成了中国白银外流,还会危害国人的身体,如果放任不管,后果将非常严重。道光帝认识到了鸦片的危害,便任命林则徐为钦差大臣亲赴广东进行禁烟。林则徐到达广州后先进行了详细的调查,然后勒令外商限期交出鸦片,并写下保证书不再走私鸦片。经过斗争,林则徐迫使外商交出全部鸦片近两万箱,约二百三十七万斤。公元1839年6月3日,林则徐在虎门海滩将这些鸦片当众销毁,史称“虎门销烟”。虽然林则徐禁烟很有成效,却因为清朝在鸦片战争战败,而最终前功尽弃。

  天国金田开篇章

  天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