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的觉醒-第1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克:探究它,每个人都没说到正题上。我来说说我觉得问题在哪里。
我惧怕明天,因为明天不确定。到目前为止,我的生活还算非常安定。虽然有些时候我也忧心忡忡,好歹都过来了。但是对明天的这种恐惧感,明天是如此不确定——核战争、可能引爆种种灾难的意外战争、失去钱财——对于未来,我惊恐不安。该怎么办?可以的话,我想摆脱恐惧,摆脱对过去、对未来的恐惧,摆脱表层、深层的恐惧。
恐惧(5)
不要跟我解释,不要跟我说“要这么做”,“别那么做”。我想搞清楚恐惧是怎么回事。我是怕黑还是怕不确定;我是怕执着,怕执着某个东西,还是怕执着某个人、某个观点。我想搞清楚它的根源,怎样避开它,而不是怎样压抑它。我想看清恐惧的结构。如果能了解它,事情就会不一样。所以我要研究恐惧是怎么回事。让我继续说一会儿,可以吗?
对我来说,恐惧是存在的,因为我一直挂念明天,就算你保证明天万无一失,我还是感到害怕。我为什么一直挂念明天?是因为过去太顺了,我学了不少知识,那成了我的安全护卫,但我对未来一无所知?如果我能了解未来,把它化为我的知识,那我就不怕了。我能把未来当做知识、经验一样来了解吗?那样一来,它就成了我的知识的一部分,就没什么好怕了。
我还看到,我想要许许多多的快乐,性的快乐、功成名就的快乐、成为大人物的快乐。我想重温那些曾经的快乐。等到厌倦了,我就想要更深、更广的快乐。我主要的动力就是快乐——全方位的快乐。所以,我要躲开恐惧,我要更多快乐。我们都想要这样。快乐跟恐惧不相干吗?还是它们是一个硬币的两面?我必须搞清楚,不是嘴上说说“是”或“不是”就完了。我必须用心探究,搞清楚快乐是否滋生了恐惧,恐惧是不是我欲求快乐的结果。明白我的问题吗?
提问者:但快乐也可能是另一回事,它可能是一个学习的过程。
克:不,那种快乐也是痛苦的。只不过为了得到更大的快乐,我可以克服痛苦。你在生活中没注意到我们是怎样渴求快乐的吗?
提问者:注意到了。
克:我说的就是那个意思。我们在追求快乐,一切都奠基于此。如果没有得到满足,我就心神不定。所以我问自己,快乐和恐惧是否并不相伴相随。我从不质疑快乐,我从不问,“我应该有这么多快乐吗?”“它会把我带向何处?”相反,我想要更多,天堂的快乐、尘世的快乐、家庭的快乐、性的快乐——快乐在驱使着一切。而恐惧也在那里。请检视问题,不要守着自己的观点不放,看在老天的份上,移开你的目光!搞清楚问题!
跟上这个思路:我想确定明天,但只有在知识的领域,只有当我说“我知道”的时候,才存在确定这回事。除了过去,我还能知道什么呢?一旦说“我知道”,它就成了过去。当我说“我知道我的妻子”,我知道的是过去的她。过去确定,未来却不确定。所以,为了彻底安全,我想把未来拖入过去。我看到思想造作的地方就有恐惧产生。如果我不挂念明天,就不会有恐惧。
提问者:在我看来,恐惧是某种本能。我觉得恐惧是能量,有某种力量在其中。
克:你知道,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见解。每个人都很有把握自己知道怎么处理恐惧。我们解释,给出理由,我们认为自己了解,可到头来我们还是怕。我想绕到这一切的后面,搞清楚恐惧到底为什么存在。是思想挂念未来的结果吗?因为未来很不确定,思想奠基于关于过去的记忆。思想就是记忆的反应,以知识和数个世纪的经验的形式累积起来,思想就源于那些东西。思想说,“知识就是我的安全。”你现在告诉我要摆脱不确定的明天,如果我知道明天是怎么回事,就不会有恐惧。我渴求的是知识带来的确定。我知道过去,我知道我十年前或两天前做的事。我可以分析它,了解它,与它共生共存。但我不知道明天,这让我害怕。不知道表示:没有相关的知识。对于不知道的东西,思想能获得关于它的知识吗?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恐惧(6)
所以会有恐惧。思想试图搞清楚未来,因为不知其内容,它就怕了。为什么思想挂念明天,挂念它一无所知的东西?它想要确定,但可能并没有确定这回事。请回答我的问题,而不是你自己的问题。
提问者:生存系统需要考虑明天,这是根本的生存法则:需要某种预测。
克:我谈到过了,先生。
提问者:我们必须遵循这一生存法则。如你所言,由于想象投射了严重的恐惧,带来了心理上的困扰,但要阻止人类不去有逻辑地思虑则是不可能的。
克:我可以指出的话,我们确实说过,思想在保护肉体生存上是必要的。那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是我们一直在做的事。
提问者:我不同意。我认为思想对于生存来说并不是必需的。动物有生存的本能,却没有困扰我们的恐惧。
克:夫人,我们这是在混淆两回事。拜托,一开始我们就设法解释了这一点。
提问者:她是对的。人类的思想取代了本能。
克:我同意你的说法,我们必须知道这房子明天还在,肉体的生存和对未来的计划是必要的,不是吗?不那样,我们就没法生存了。
提问者一:如果把这一切都看得那么清楚,恐惧就没机会了。
提问者二:思想考虑当下的生存,也必然考虑明天的种种。
克:天气很热,我必须计划买些凉快的裤子。这表示为明天打算。冬天,我不得不去印度。我应该计划将来的事。我们不是在否认这个,事实上正好相反。我们在谈论的是对不确定的恐惧。
提问者:我们对自己没自信。
克:我真不懂那是什么意思。你相信的那个“你自己”是谁?相信自己,你那么了不起吗?
提问者:为什么不?
克:你自己是什么?
提问者:人类。
克:人类是什么?善、恶、战争——我们经历了这一切。我们关注的是恐惧。我们必须运用思想生存下来。但是为了生存,思想把世界分为我的国家、你的国家、我的政府、你的政府、我的上帝、你的上帝、我的古鲁、你的古鲁——思想造成了这一切。虽然它打算好好生存,却因为把世界分割得支离破碎而毁灭了自己,而我就是其中的一部分。所以我必须了解思想的本质,什么情况下它是必要的,什么情况下它是魔鬼,什么情况下它具有毁灭性,什么情况下它造成了恐惧——这就是我的问题。
我说过,思想必须发挥作用,否则你就无法生存。但是它在生存的欲望中分裂了世界,因而变得具有了毁灭性。我明白思想必须清晰客观地发挥作用,没有丝毫扭曲。那么我的问题是:为什么思想挂念明天?一方面,它必须考虑明天,但为什么思想挂念未来并滋生恐惧?
提问者:为了安全。
克:你知道,为了安全思想必须考虑明天,这显而易见。同时你也看到,思想因为考虑明天而制造了恐惧。为什么?
提问者一:因为我们想继续。
提问者二:因为我们厌倦了快乐。
克:我们没有解决这个问题,因为我们拒绝丢开自己微不足道的见解、判断和结论。扔掉那些东西吧,重新思考。
对我来说,问题很简单。思想必然造成恐惧,因为思想永远找不到未来的安全。思想在时间中有安全,明天却不在时间的范畴。明天是存在于心当中的时间,心理上的明天可能根本就不存在。因为那份不确定,思想投射了它对明天的渴望:安全、我得到的东西、我达成的东西、我拥有的东西,如此等等。那一切同样毫不确定。那么思想能平静地面对未来吗?这就是我想问的重点。思想能平静吗,这表示:只在保护身体安全的必要时刻发挥作用。因此不划分国家,不各造各的上帝,不好战。让思想平静吧,那就不会有明天这种虚构的时间了。
因此,我现在必须了解生活是怎么回事。我不了解活在当下是怎么回事,我也不了解活在过去是怎么回事,于是我就想活在未来,我不知道未来是怎么回事,就如我不知道现在是怎么回事。所以我要问,今天我能活得充分彻底吗?只有了解思想的整个机制和功能,我才能那样生活,而寂静就在了解思想的真相的过程当中。在心安静的情况下,没有未来,也没有时间。
萨能
1971年8月7日
冥想的心和无解的问题(1)
我们生活在一个衡量的世界,我们背负着那个世界,却想进入另一个根本不可衡量的世界。冥想就是看到实然并超越它。当头脑、身体和心灵真正安静和谐时,也就是当头脑、身体和心灵完全合而为一时,我们就会过着完全不同的生活。
克里希那穆提:随着足迹踏遍世界,满目皆是惊人的贫穷以及人与人之间丑陋的关系,我心里越来越清楚,这个世界必须要有彻底的革命,一种不同的文化必须形成。旧有的文化已经没有活力,可我们却紧抓不放。那些年轻人起来反叛,不幸的是,他们并没有找到转化人类本质即心灵的方法。除非有深刻的心理革命,否则只在外围修修补补是不会有多大影响的。这心理革命——我认为是唯一的革命——通过冥想就有实现的可能。
冥想就是能量的彻底释放,今天早上我们就要一起仔细谈谈这个主题。冥想这个词的词根义就是衡量。整个西方世界就建立在衡量之上,但在东方,他们说“衡量是幻境,是幻觉,因此我们必须找到那不可衡量的。”于是,这两个世界在文化、社会、智性以及宗教上分道扬镳了。
冥想是个相当复杂的问题,我们必须慢慢探究,从不同角度了解它。请你们始终记住,要形成一个不同的世界、不同的社会,心理革命是绝对必需的。不知道你们对此有多么强烈的体会。我们大部分人,身为中产阶级,对自己的小家、小收入已经心满意足,也许宁愿维持现状,不受打扰。但世事、技术、外部世界的种种正在产生巨变。而几个世纪以来,我们大部分人的内心世界却多多少少还是老样子。那革命只能发生在我们存在的核心,并且需要巨大的能量。冥想就是全部能量的释放,我们会详细讨论。
关于冥想是什么,它应该怎样,种种观点浩如烟海。我们或从东方引进理论,或按自己特定的宗教倾向进行解读,我们认为冥想是沉思,是接受,是祷告,是保持心的静止或开放——我们有各种奇谈怪论。特别是这些年,很多人从印度跑来,宣传起五花八门的冥想方法。
首先,怎样拥有这无摩擦的能量品质?我们知道机械能量,即机械摩擦,我们也知道我们内心的摩擦,它通过冲突、抗拒、控制等等制造了能量。那么,有一种能量是机械摩擦引起的。有没有另一种完全没有摩擦的能量呢?一种彻底自由、不可衡量的能量?我认为冥想就是发现那样的能量。除非我们有充沛的能量,不但生理上能量充沛,心理上更要有充沛的能量,否则我们的行为永远不会圆满,它将没完没了地制造摩擦、冲突以及挣扎。我们看到各种各样的冥想——禅、从印度带来的瑜伽、各种僧侣的沉思团体等等,所有这些方法都认为要控制,要接受一套系统,要练习诵念词句,即所谓的咒语、真言,还要练习各种形式的呼吸法门、哈达瑜伽等等。我猜你们都知道那一套。
那么,首先我们要通过探究把那些论调全部丢掉。不要接受他们说的那一套,要去探究,要看清楚其中的真假。作为初学者,你要不断重复词语、句子、祈祷文、一连串古鲁告诉你的咒语,花钱学习特殊的短语,每天秘密诵念。可能你们有些人已经修炼过那些,对此有不少了解。那就是所谓的真言瑜伽,是从印度那边传过来的。那些人宣称“如果这么做,你就会开悟,你就会有安静的心”。其实那就是重复某些词语而已,真不知道你们为什么会付钱跟他们学那种东西。如果你不断重复一串词语,不管是“福哉玛利亚”还是各种梵语真言,显然你的心就会变得相当迟钝,并且你会有一种特殊的和谐感、平静感,你以为那将有助于实现心的清明。你可以看看其中的荒谬,为什么要接受任何人对这类事的说法——包括我的呢?关于内在的生命活动,为什么要接受任何权威?表面上我们拒绝权威,如果你脑子清醒,政治上观察敏锐,你就会拒绝那些东西。然而,对于那些宣称“我知道,我已成就,我已领悟”的人,我们显然轻易接受了他们的权威。宣称自己知道的人,并不知道。一旦你说你知道,你就并不知道。你知道什么?某些你有过的经验、某种幻象、某种开悟?我不喜欢用“开悟”这个词。一旦你经验了它,你就认为你已达到了某种了不起的境界。然而,那已是过去,你只能知道那些已经结束并因而僵死的东西。如果那些人过来宣扬他们已经领悟,收你们很多钱,对你们指指点点,要你们“这么做”、“那么做”,这显然非常荒唐。所以,我们可以把那些都丢掉。
冥想的心和无解的问题(2)
我们还可以丢掉练习某个系统、某个方法的全部论调。为了达到开悟或极乐,为了获得安静的心,为了达到平静的境界,不管什么,如果你为了那些而去练习某个方法,一遍遍反复,这显然会让心变得机械。练习特定的系统,不但意味着压抑你自己的转变和理解,还意味着遵从和没完没了的冲突。我们的心喜欢遵循某个系统,因为那让它明确,那么活很容易。那么,我们可以现在就丢掉所有的冥想系统吗?你们不会的,因为我们整个的习惯结构就建立在寻找方法的强烈需求上,那样的话,我们就可以追随了,就可以过我们单调、迟钝的常规生活了。我们要的就是不被打扰,所以我们接受权威。
我们必须自己搞清楚问题,而不是通过其他人。几个世纪以来,我们接受了牧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