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的觉醒-第1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提问者二:能探究一下“世界就是我,我就是世界”的说法吗?
提问者三:我们能不能讨论一下——不要理论化——死后的事,如果对一切已知之物死去切实可行的话?
克里希那穆提:恐惧是个复杂的问题,我们必须探究它,不带任何预设的想法,而是真正深入探索恐惧的整个问题。首先,探究这个问题时,我们不把它当做集体恐惧处理,我们的讨论也不是摆脱恐惧的集体治疗。我们是要搞清楚恐惧的含义以及它的本质和结构,搞清楚深植于我们存在深处的恐惧能否被了解,以及心可不可能从恐惧中解脱出来。你们怎么应对这个问题?你们有任何身体上或心理上的恐惧吗?如果有心理上的恐惧,你们怎么处理?我们等下再谈身体上的恐惧。
假设我怕失去我的地位、我的名望:我依赖听众,依赖你们的支持,依赖你们的谈话带给我活力。随着年岁增长,我怕自己可能变成老糊涂,我怕我将面临一无所有。这种恐惧是怎么回事?或者我怕自己依赖你——或男或女——这种依赖使我对你产生执着,因而我怕失去你。或者我怕是因为我以前做了某些悔事或愧事,我不想你们知道,我怕你们知道那件事,我会内疚。或者我十分担心死亡,担心生活,担心别人的闲言碎语,担心别人怎么看我。我有强烈的不祥预感、焦虑感和自卑感。我忧虑着死亡,过着毫无意义的生活,借助人际关系在某个人身上寻求保障。或者由于焦虑,我在某种信仰、某种意识形态、上帝等等之中寻求安全感。
我还怕这一生不能做想做的一切。我没能力也没智慧,却野心勃勃想达成什么,所以我也惧怕。当然,我还怕死,我怕孤独,怕不被人爱。所以我想跟另一个人建立关系,一种不存在这样的恐惧、焦虑、孤独感、分离感的关系。我还怕黑,怕电梯——这种神经质的恐惧数不胜数!
这恐惧是怎么回事?为什么你,为什么每个人,会怕?是因为不想受伤?还是因为我们想要彻底的安全,因为找不到这种身体上、情感上、心理上彻底的安全感和保护,于是变得对生活极度焦虑?所以我们有这种不确定感。那么,为什么会有恐惧?
我们的主要问题之一就是恐惧,不管我们有没有意识到,不管我们要逃开它还是企图克服它、对抗它、增长勇气,诸如此类,恐惧仍然在那里。我问我自己,我问你们,心是不是那么脆弱,那么敏感,以致从儿时起就不想受伤,不想受伤就竖起高墙。我们非常害羞或咄咄逼人,在你攻击之前,我已准备用言辞或念头回击你。这辈子我受了那么多伤害,每个人都伤害我,每个人都践踏我。我不想再受伤。这是恐惧存在的原因之一吗?
你曾受伤,不是吗?由于那伤害,你使出浑身解数。我们抗拒很多事情,我们不想再受打扰。由于那份受伤的感觉,我们执着于某些东西,希望它们保护我们。因而我们变得好斗,我们坚守保护我们的东西,反抗一切攻击。
身为人类,我们坐在这里,想要解决这个恐惧的问题,你惧怕的是什么?是身体上的恐惧,怕肉体的痛苦?还是心理上的恐惧,怕危险,怕不确定,怕再受伤?还是怕找不到彻底的安全?是怕被支配吗?然而我们已经被支配了。所以你惧怕的是什么?你觉察你的恐惧了吗? 。。
恐惧(2)
提问者:我恐惧未知。
克:听听这个问题。为什么我们要怕未知?我们对它一无所知啊,又怕什么?请探究一下。
提问者:往事留下了烙印,于是就有了怕它再次发生的恐惧。
克:但这是怕放手已知之物?还是怕未知?明白吗?怕放手我苦心积累的种种——我的财产、我的妻子、我的名誉、我的书籍、我的家具、我的漂亮脸蛋、我的才能——放手我已知的一切,放手我经历的一切,是恐惧这些吗?还是恐惧未来,恐惧未知?
提问者:我发现,通常我怕的是未来会怎样,而不是现在的事。
克:我们要探究一下吗?
提问者:不是那种怕明天有什么不测的恐惧,而是怕失去自己今天认可的东西、满足的东西。
克:注意听,这位先生的问题是:“我不惧怕昨天或今天,但我惧怕明天会怎么样、未来会怎么样。”可能是二十四小时后的明天,也可能是一年后的明天,但我惧怕的就是这个。
提问者:可未来就是我们因为过去而怀有的一切期待的结果啊。
克:我惧怕未来,我怎么处理这件事?不要跟我解释,我想要搞清楚怎么解决这恐惧。我惧怕未来可能发生的事:我可能生病,可能丢掉工作,可能发生一打的事,我可能发疯,可能失去我储存的一切。请探究一下。
提问者:我认为我们恐惧的可能不是未来,而是未来的不确定性,无法预知的事。如果未来可预知,就不会有恐惧,我们知道什么事会发生。恐惧是一种身体防卫,防卫某些新的东西,防卫生活的整个不确定性。
克:“我怕未来,因为未来不确定。”我不知怎样处理这整个存在的不确定性,因而我怕。恐惧是未来的这种不确定性的象征,是这个意思吗?
提问者:这只是一部分,还有其他恐惧。
克:先生,我们在谈恐惧本身,等下我们会讨论到恐惧的各种形式。这位先生说,“其实我什么都不怕,就怕未来。未来如此不确定,我不知怎样面对它。我既没有能力了解现在,也没有能力了解未来。”所以,这种不确定感表明了恐惧的存在。不管怎么解释,事实就是我惧怕明天。那么,我要怎么处理这件事?我要怎么摆脱那恐惧?
提问者:检视自己怎么应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光这么做可能还不够。
克:我惧怕明天,不知道会发生什么。整个未来都是不确定的,原子能大战可能会爆发,冰河时代可能会降临——我惧怕这一切。我要怎么处理这个问题?帮帮忙,不要理论化,不要用解释搪塞我。
提问者一:就因为不确定,用得着滋生恐惧吗?
提问者二:我们惧怕,因为我们在装模作样,在游戏人生,并且怕被揭露。
克:你这不是在帮我!难道你不惧怕未来,先生?不要偏离这个问题。
提问者:我应该怕的吧。
克:好,那你要怎么处理?
提问者:活在当下。
克:我不懂你的意思。
提问者一:认识到自己过去怕什么,为什么怕并提出来检查,对我来说很有帮助。有助于我面对未来。
提问者二:首先我们得了解我们所指的未来是什么意思。
克:我正想搞清楚这个问题。
提问者:我们要做的第一点就是不要怕害怕。
克:哦,陈腔滥调,那帮不了我什么!
提问者:我们得认识到你无法帮我摆脱,恐惧总是在那里。我们必须了解恐惧会常伴在生活左右。
克:先生,你没有满足我的需要。你只是抛出一串说辞,等于灰烬。我还是惧怕明天。
恐惧(3)
提问者一:问题就在这里。你帮不了任何人。
提问者二:难道你不能等到明天,顺其自然,看看到底会有什么事?
提问者三:我知道身体的安全是必要的,但我想了解我对心理安全的需求。
克:他就是这个意思,先生。在身体上,他可能有一些安全可言,但心理上,他惧怕明天。他有一点儿银行存款,一幢小房子,如此等等,他怕的不是这些,他怕的是未来会怎样。
提问者一:有可能与自己的不确定感共存吗?
提问者二:如果我们知道未来会怎样,就不会怕了。
提问者三:坐在这里我不怕,可想到明天我就惧怕起来。
克:思想搞的鬼。
提问者:思想搞的鬼。如果我们现在是恐惧的,那就是事实。如果我们接受那个事实,完全活在当下,就忘记了未来。
克:没错,我们来看看。我想搞清楚什么导致了对明天的恐惧。明天是什么?到底为什么会存在明天?明白吗?我会解答这个问题。
我想搞清楚思想是怎么出现的,恐惧是怎么出现的。我思虑明天,而过去带给我一种安全感。虽然过去可能也曾有许多不确定,不管怎么说我活下来了。至今为止,我很安全,但明天很不确定,我惧怕。所以,我会搞清楚是什么导致了这种对明天的恐惧。我的整个存在对明天的不确定、不安全的反应,就是恐惧。所以我想搞清楚,为什么想到未来恐惧就会冒出来。这表示,未来可能并没有什么问题,但我对未来的思虑使它变得不确定。我不知道未来,未来可能精彩,也可能要命;可能糟透了,也可能美极了,我不知道。思想无法确知未来。那么思想,一直在寻求确定,却忽然面临了这种不确定。所以为什么思想造成了恐惧?懂了吗?
提问者:因为思想分裂了过去和未来,造成了它们之间的隔阂,结果恐惧趁虚而入。
克:这位提问者说,“思想分开了过去和未来,划分出可能发生的事。‘实然’跟‘可能’的分离就是这恐惧的一部分。如果我不挂念明天,就不会有恐惧,我不知道未来,甚至不在乎。因为我挂念未来——我不知道的未来、如此不确定的未来——我的整个反应,心理上以及身体上,就会疑惑,“上帝啊,未来会怎么样呢?”于是思想就滋生了恐惧。
提问者:思想是唯一会造成恐惧的心理机能吗?还有其它一些无理性的机能,比如感情,那也可能造成恐惧。
克:我现在就针对思想,其它因素也是有的。
提问者一:存在对未知的恐惧、对明天的恐惧,这是基于对信仰或某些公式的执着。如果我明白了自己为什么执着于某个特定的习俗或信仰,恐惧就能被领悟。
提问者二:对存在的恐惧呢?
克:这一切都涉及到了,不是吗?执着于信仰、公式,执着于为自己构建的某个意识形态,这些都是这恐惧的一部分。现在,我想通过了解什么是恐惧来搞清楚问题。
之前我跟你们说过,过去我做了愧事或什么心有余悸的事,我不想再让它发生。挂念过去的所作所为滋生了恐惧,不是吗?挂念未来会怎样也滋生了恐惧。所以,我看到——我不一定对——思想造成了恐惧,造成了对过去和未来的恐惧。规划理想,设计信仰,坚守那份信仰并指望其带来安全,因此而滋生的恐惧,也是思想造成的。全是思想在造作,不是吗?所以,我必须了解为什么思想挂念未来,为什么思想回想某些引起恐惧的事。为什么思想要这么做?
恐惧(4)
提问者:把未来可能发生的种种不测都设想到是有帮助的,思想就可以有所打算,防患于未然。它试图靠设想保护自己。
克:思想也帮你保护自己,保险啊,建房子啊,避开战争啊。思想培养了恐惧也保护了你,不是吗?我们谈的是思想造成恐惧,而不是它怎么保护你。我问的是思想为什么滋生恐惧,思想也滋生了快乐,不是吗?滋生性的快乐、昨天的落日带来的快乐等等。所以,思想延续了快乐,也延续了恐惧。
提问者:人类寻求快乐,思想辨别“这好”“那坏”,人类就遵照思想的选择办事。人类趋利避害,恐惧似乎也因此紧随而来。
克:显然整个过程就基于思想,不是吗?
提问者:恐惧源于思想辨别的那一面。
克:是的,但那仍然是思想,嘀咕着“这好,我要留下,那个不要”。思想的全部活动就是对快乐的需求,它在其中辨别说,“这会给我快乐,那个不会。”所以,恐惧、快乐的全部活动和需求以及这两者的延续,都有赖于思想,不是吗?
提问者:可你怎么能摆脱这个啊?
克:等等,我们先接着说这个事。
提问者:思想就是恐惧。
克:我们会搞清楚的。今天我是安全的。我知道我会有饭吃,有房住,但我不知道明天会怎样。昨天我享受了各种快乐,我希望明天还能重新享受。所以,思想不但维持了恐惧,也延续了我昨日的快乐。
那么我的问题是:我要怎样避免恐惧的延续,但却让快乐继续?我想要快乐,越多越好,直至未来的分分秒秒;同时,我有恐惧,我想摆脱它们,我不想未来有恐惧。所以,思想在两个方向上工作。先生,这是你的工作,不是我的,检视问题!
提问者:这带给思想某种能量。
克:思想就是能量。
提问者:这带给思想的是不同的能量。
克:探究它,两个都是。
提问者:它在积累记忆。
克:快乐的记忆,我就抓住不放,痛苦的记忆,即恐惧,我就想抛开。但我不明白这一切的根源就是思想。
提问者一:思想似乎拒绝让自己停下来,恐惧和快乐看起来有点相似。但那个不存在思想的境界让我迷惑。
提问者二:全身心做你正在做的事,想想会带给你快乐的事。可能不会发生的事就不要想它。
克:别说:不要想那些不会发生的事。我怎么让自己不想?
提问者:想正在发生的事,高兴的事!
克:所以我强迫自己去想正在发生的事,而不去想不会发生的事?
提问者:想正在发生的事。
克:但我的心老在关注可能会发生的事。你没有这种时候吗?我们要非常简单、非常诚实。我们有意想正在发生的事,但思想同样留意着可能发生的事。我没在想,它却冷不丁冒了出来!
提问者:先生,“我现在的”(I am)感觉跟快乐、恐惧以及思想毫无关系。我只考虑我当下的状态。我没有恐惧。我当下的感受跟思想毫无关系。
克:你说“我现在的”是什么意思?
提问者:指当下坐在这里的感觉,其中并没有恐惧。
克:问题不在这里,先生。
提问者:首先,我们必须搞清楚是否存在确定这回事,然后就不会有恐惧了。
克:怎么搞清楚?
提问者:我看到思想的整个过程是个陷阱。
克:探究它,每个人都没说到正题上。我来说说我觉得问题在哪里。
我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