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贺诗注-第1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含鸡舌香伏奏事,黄门郎对揖跪受,故
称尚书郎怀香握兰,趋走丹墀。”唐刘禹锡《郎州窦员外见示与澧州元郎中郡斋赠答长句二篇因而继和》:“新恩共理犬牙地,昨日同含鸡舌香。”亦
省作“鸡香”、“鸡舌”。唐黄滔《遇罗员外衮》诗:“豸角戴时垂素髮,鸡香含处隔青天。”唐李商隐《行次昭应县道上送户部李郎中充昭攻讨》诗
:“暂逐虎牙临故剑逗ι喙履辍!薄
摧颓,困顿﹐失意。
阑,残,将尽。
中区,指心胸之中。王琦注:“中区窄,谓心事不舒。”
葛衣,用葛布制成的夏衣。《韩非子·五蠹》:“冬日麑裘,夏日葛衣。”唐韩翃《田仓曹东亭夏夜饮得春字》诗:“葛衣香有露,罗幕静无尘。”宋
陆游《夜出偏门还三山》诗:“水风吹葛衣,草露湿芒履。”
断碎,破烂,言自己的贫困。
赵城,当是诗人与张彻相会饮酒之地。
解:
既称赞张的才华,又感慨自己时运不济。委曲道来。 。 想看书来
36 罗浮山人与葛篇
依依宜织江雨空,雨中六月兰台风。
博罗老仙时出洞,千岁石床啼鬼工。
蛇毒浓凝洞堂湿,江鱼不食衔沙立。
欲剪湘中一尺天,吴娥莫道吴刀涩。
注:
罗浮,山名。《艺文类聚》卷七引《罗浮山记》曰:“罗,罗山也;浮,浮山也。二山合体,谓之罗浮。在增城、博罗二县之境。” 风景优美,为粤中游览胜地。晋葛洪曾在此山修道,道教称为“第七洞天”。相传隋赵师雄在此梦遇梅花仙女,后多为咏梅典实。南朝陈徐陵《奉和山地》:“罗浮无定所,鬱岛屡迁移。”唐刘恂《岭表录异》卷中:“南海以竹为甑者,类见之矣,皆罗浮之竹也。”
山人,指仙家、道士之流。北周庾信《道士步虚词》诗之五:“移黎付苑吏,种杏乞山人。”倪ё⒁妒鲆旒恰罚骸靶釉霸谀虾V拗校嘈樱I先嗽葡扇酥中哟Α!彼嗡臻鹅肚绷畹笸暌拔掏ぁ肥骸吧饺俗砗筇诼洌κ币鴻钡汀!弊宰ⅲ骸疤炷可教频朗砍9谔凇!薄
与,赠与。
依依,雨过天晴、舒适柔和之态。
宜织,可以织此葛衣。
兰台风,南方和适之风。宋玉《风赋》:“楚襄王游于兰台之宫,宋玉、景差侍。有风飒然而至,王乃披襟而当之,曰:‘快哉此风!寡人所与庶人共者邪?’”
博罗老仙,即罗浮山人,博罗是罗浮的异名。
时,时时。暗示他织得快,织得好,葛布刚刚断匹就被人拿走,颇有供不应求
石床,供人坐卧的石制用具,是洞府里常有的东西。《西京杂记》卷六:“魏襄王冢,皆以文石为槨……中有石床,石屏风,婉然周正。”北魏郦道元《水经注·夷水》:“村人骆都少时到此室边採蜜,见一仙人坐石床上,见都凝瞩不转。”《南史·宋纪上·武帝》:“帝素有热病……坐卧常须冷物,后有人献石床,寝之,极以为佳,乃嘆曰:‘木床且费,而况石耶!’即令毁之。” 唐许浑《寄题南山王隐居》诗:“更忆前年醉,松花满石床。”
鬼工,事物精妙高超,非人力所能为也。《云笈七弧肪硪欢骸捌渖乡Y鸟兽花卉,文理纤妙,邻於鬼工。”清沉初《西清笔记·纪庶品》:“窗栏簷鐸,层层周密,内设佛像,面面端整,细处几不可辨,以显微镜烛之,称为鬼工所作。”
蛇毒浓凝洞堂湿,形容溽湿。
江鱼不食衔沙立,形容酷热。
湘中一尺天,指葛布,形容它的洁净。
莫道吴刀涩,形容它的光滑。
解:
赞美葛衣清凉消暑,称颂罗浮山人技艺高超。
37 仁和里杂叙皇甫湜
大人乞马癯乃寒,宗人贷宅荒厥垣。
横庭鼠径空土涩,出篱大枣垂朱残。
安定美人截黄绶,脱落缨裾瞑朝酒。
还家白笔未上头,使我清声落人後。
枉辱称知犯君眼,排引才升强絙断。
洛风送马入长关,阖扇未开逢猰犬。
那知坚都相草草,客枕幽单看春老。
归来骨薄面无膏,疫气冲头鬓茎少。
欲雕小说干天官,宗孙不调为谁怜。
明朝下元复西道,崆峒叙别长如天。
注:
仁和里:即仁和坊。在东都洛阳城南,《河南志》引韦述《两京新记》云:“此坊北侧数坊,去朝市远,居止稀少,惟园林滋茂耳”。贺盖僦(音旧,租赁)居于是,诗中所云“宗人贷宅荒厥垣”,与《韦记》正合也。
杂叙,随意叙述给人听。
皇甫湜(音时),唐代散文家,字持正,约777年-约830年。睦州新安(今浙江建德)人。元和元年(806)进士,历陆浑县尉、工部郎中、东都判官等职。他与李翱都是韩愈的学生,与韩处于师友之间。李翱发展了韩文平易的一面,皇甫湜则发展了韩文奇崛的一面。皇甫湜在阐述韩愈反对因袭、主张独创的理论时说:“夫意新则异于常,异于常则怪矣;词高则出于众,出于众则奇矣。”
大人,对父母叔伯等长辈的敬称,这里指母亲。《史记·高祖本纪》:“高祖奉玉卮,起为太上皇寿,曰:‘始大人常以臣无赖,不能治产业,不如仲力。’”《汉书·淮阳宪王刘钦传》:“博辞去,令弟光恐云王遇大人益解,博欲上书为大人乞骸骨去。”颜师古注:“大人,博自称其母也。”《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三日断五匹,大人故嫌迟。”
乞马,从大人处求来一匹马。
癯(音渠),形容马瘦。
寒,亦有瘦弱之意。
宗人,同族之人。《史记·田敬仲完世家》:“襄子使其兄弟宗人尽为齐都邑大夫,与三晋通使,且以有齐国。”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任诞》:“诸阮皆能饮酒,仲容至宗人间共集,不復用常杯斟酌。”《旧唐书·李益传》:“李益,肃宗朝宰相揆之族子,登进士第,长为歌诗。贞元末,与宗人李贺齐名。”
贷宅,租给房子。
厥,其他的,那个的。
横庭,庭中横七竖八。
鼠径,鼠出没的小路。王琦汇解:“庭土秽塞仅为鼪鼯所游之径。”宋叶适《上滩》诗:“谁云荷天衢,鼠径断还往。”
土涩,干土,尘土。
残,疏疏落落几个枣子。
安定,皇甫湜郡名。皇甫湜《悲周子桑》:“有人安定皇甫湜。”
美人,品德美好的人。《诗·邶风·简兮》:“云谁之思,西方美人。”郑玄笺:“思周室之贤者。”《孟子·尽心下》“充实之谓美”汉赵岐注:“充实善信,使之不虚,是为美人。”唐柳宗元《初秋夜坐赠吴武陵》诗:“美人隔湘浦,一夕生秋风。”潘纬注:“谓吴武陵 。”宋王安石《答韩求仁书》:“颜子具圣人之体而微,所谓美人也。”
截:切断,此指解下。
黄绶,古代官员系官印的黄色丝带。《汉书·百官公卿表上》:“比二百石以上,皆铜印黄綬。”唐刘长卿《送从弟贬袁州》诗:“名羞黄綬繫,身是白眉郎。”明陶宗仪《辍耕录·印章制度》:“建武元年,詔诸侯王金印綟綬,公侯金印紫綬,中二千石以上银印青綬,千石至四百石以下铜印黑綬及黄綬。”
脱落,脱掉。
缨裾(音居),冠带和衣襟,代指官服。
瞑朝,夜晚与白天。
白笔,古代侍从官员用以记事或奏事的笔,常插于冠侧。晋崔豹《古今注·舆服》:“白笔,古珥笔,示君子有文武之备焉。”《晋书·舆服志》:“笏者,有事则书之,故常簪笔,今之白笔是其遗象。尚书令、僕射、尚书手版头復有白笔,以紫皮裹之,名曰笏。”《新唐书·舆服志》:“诸文官七品以上朝服者,簪白笔。”
清声,清美的声誉。汉蔡邕《陈太丘碑文》:“奉礼终没,休矣清声。”唐元稹《遣病》诗:“ 李三三十九,登朝有清声。”
枉辱,谦辞,有幸得到。
称知,称为知音。
犯君眼,青眼相看,得到你的重视。
排引,引荐。
才升,刚上升。
絙(音庚),同“緪”,大绳索。“系以巨絙。”
洛风送马,意思是骑马从洛阳出发。
长关,广布的哨卡。此泛指进入长安的关卡。《六韬·奇兵》:“长关远候,暴疾谬遁者,所以降城服邑也。”
阖扇,门扇。此指君王之门。《吕氏春秋·仲春》:“是月也,耕者少舍,乃修闔扇,寝庙必备。”高诱注:“闔扇,门扇也。”
猰(音亚)犬,疯狗,比喻恶人。猰,同“瘈”。《左传·哀公十二年》:“吴方无道,国无道,必弃疾于人。吴虽无道,犹足以患卫。往也!长木之毙,无不瘈也;国狗之瘈,无不噬也,而况大国乎!”《楚辞·九辩》:“岂不郁陶而思君兮?君之门以九重!猛犬狺(音银)狺而迎吠兮,关梁闭而不通。”
坚都,刁坚、丁君都,两位古代善相马者,这里代指主管考试的礼部官员。董伯英:“刁坚、丁君都,古善相马者。”(陈本礼《协律钩玄》引)
疫气,疫病。汉阮瑀《为曹公作书与孙权》:“昔赤壁之役,遭离疫气,烧船自还,以避恶地,非周瑜水军所能抑挫也。”《三国志·魏志·武帝纪》:“自顷以来,军数征行,或遇疫气,吏士死亡不归,家室怨旷,百姓流离,而仁者岂乐之哉?不得已也。”《三国演义》第一回:“中平元年正月内,疫气流行。”
鬓茎(音经),鬓发。
小说,偏颇琐屑的言论。《庄子·外物》:“饰小説以干县令,其於大达亦远矣。”
干,追求,求取,旧指追求职位俸禄:干禄。干仕。
天官,官名。《周礼》分设六官,以天官冢宰居首,总御百官。唐武后光宅元年改吏部为天官,旋复旧。后世亦称吏部为天官。《续资治通鉴·宋孝宗淳熙十二年》:“今天官诸选,条目猥多,法例参错,吏姦深远。”
宗孙,诗人自指。
调(音掉),升迁。
下元,节日名。旧时以阴历十月十五为下元节。
崆峒(音空童),河南临汝之崆峒山。
解:
被人谗毁落第,愤恨而怅惘。 。。
38 宫娃歌
蜡光高悬照纱空,花房夜捣红守宫。
象口吹香毾戥暖,七星挂城闻漏板。
寒入罘罳殿影昏,彩鸾帘额著霜痕。
啼蛄吊月钩栏下,屈膝铜铺锁阿甄。
梦入家门上沙渚,天河落处长洲路。
愿君光明如太阳,放妾骑鱼撇波去。
注:
宫娃,宫女。《广雅》:“吴俗谓好女为娃。”
蜡光,烛光。
纱空,薄纱如空。
守宫,旧说将饲以朱砂的壁虎捣烂,点于女子肢体以防不贞,谓之“守宫”。晋张华《博物志》卷四:“蜥蜴或名蝘蜓。以器养之,食以朱砂,体尽赤,所食满七斤,治擣万杵,点女人支体,终身不灭。唯房室事则灭,故号守宫。传云东方朔语汉武帝试之,有验。”
象口吹香,象形的香炉飘香。宋洪刍《香谱·水浮香》:“香兽,以涂金为狻猊、麒麟、鳧鸭之状,空中以然香,使烟自口出,以为玩好。復有雕木埏土为之者。”
毾戥(右边为毛)(音榻灯):有花纹的细毛毯。
七星,北斗星。晋常璩《华阳国志·蜀志》:“长老传言,李冰造七桥,上应七星。”
漏板,随更漏敲击来报时辰的铜板,即更柝(音拓)。明高启《马璘画》诗:“风传漏板还堪数,月混梨花不易寻。”
罘罳(音福思),设在屋檐或窗上以防鸟雀的金属网或丝网。唐杜甫《大云寺赞公房》诗之一:“黄鸝度结构,紫鸽下罘罳。”唐段成式《酉阳杂俎续集·贬误》:“士林间多呼殿榱桷护雀网为罘罳。”《资治通鉴·唐文宗太和九年》:“宦者曰:‘事急矣,请陛下还宫!’即举软舆,迎上扶升舆,决殿后罘罳,疾趋北出。”胡三省注:“唐宫殿中罘罳,以丝为之,状如网,以捍燕雀,非如汉宫闕之罘罳也。”
帘额,帘子的上端。南唐张泌《南歌子》词:“画堂*远风凉,高卷水精帘额,衬斜阳。”清赵进美《望江南》词:“风乍急,帘额动双犀。”
著(音啄),带着。
蛄(音估),蝼(音楼)蛄,生活在泥土中;昼伏夜出;吃农作物嫩茎。背部茶褐色;腹面灰黄色。前足发达;呈铲状;适于掘土;有尾须。《本草衍义》:“此虫当立夏后,至夜则鸣,《月令》谓之蝼蝈鸣者是矣。其声如蚯蚓,此乃是五技而无一长者。”
吊月,啼声幽咽如吊。
钩栏,曲折如钩的栏杆。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河水二》:“吐谷浑於河上作桥……施鉤栏,甚严饰。”王琦汇解:“鉤栏,即栏杆。以其随屋之势,高下湾曲相鉤带,故谓之鉤栏。”
屈膝;屈戌;即今之铰链。门窗、橱柜和屏风上的环纽、搭扣。北周庾信《灯赋》:“舒屈膝之屏风,掩芙蓉之行障。”
铜铺(音瀑),铜质铺首。铺首,旧式门上衔着门环的底座;多用铜制成兽形。
阿甄,指魏文帝曹丕的甄后,六朝时称妇人多为阿某。这里泛指失意幽旷的宫女。《魏志》:中山无极人,姿貌绝伦。曹操破袁绍,得之。将甄氏赐与长子曹丕。后被郭后谗害而亡。
沙渚(音煮),小沙洲,指宫女家所在地。
天河落处,银河泻落处,指相距遥远。
长洲,古苑名。故址在今 江苏省苏州市西南、太湖北。春秋时为吴王阖闾游猎处。汉赵晔《吴越春秋·阖闾内传》:“射於鸥陂,驰於游臺,兴乐石城,走犬长洲 。”晋左思《吴都赋》:“造姑苏之高臺,临四远而特建,带朝夕之濬池,佩长洲之茂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