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乱世佳人-第4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掌柜不好再说什么,只得又把椅子的坐板掀开,把那包东西仍旧放回。
心碧说:“好,现在我们来谈正事。你老实告诉我,在哪里能找到你的儿子王千帆?”
王掌柜不安地抬一抬屁股,唤一声:“太太!”
心碧不理睬他的窘迫,继续说:“千帆偷偷带走我家绮玉,走前都没跟我这个做娘的说一声,这事想必你也知道,我们两家是心照不宣吧。生米已经煮成熟饭,这个女婿我认不认的都是一回事了。既做了我的女婿,就要能当我的半个儿用。克俭是他的弟弟,家里出这样的大祸,他不能不管。”
王掌柜一时被她说得脸上红一阵白一阵。他试探着问:“太太想要他怎么管?”
心碧说:“你想法子连夜出城去找到他,把这事说给他听。我知道他左不过就在这城西附近,前不久还跟和平军打了一仗。事情呢,我也不想弄得太大,将来怕不好收拾,我只要他进城把范宝昆手下绑起个把人来,让姓范的用克俭来换。”
王掌柜沉吟了一下:“太太,这事你要想好。绑他个把人倒不是难事,就怕青帮的人心狠手辣,万一那范宝昆恼羞成怒,宁可撕票也不换人呢?”
心碧淡淡一笑:“他不会。他跟我本无大仇,不过是替姓高的出口气罢了。新四军如今的势力,海阳城里哪个心中无数?范宝昆不是傻子,会想不到给他自己留条后路。这事你尽管去办。”停一下,她又说,“我盘算来盘算去,不借这回的事情给个警示,日后人人都来拣软柿子捏,我们娘儿几个在城里怎么过?”
王掌柜不再迟疑,站起来,紧紧绑腿的布带子,就准备出城去了。
回家的路上,心碧从烟铺子里买了一包“哈德门”香烟。上床后睡不着觉,她索性坐起来,倚着床栏抽了平生第一支烟。
烟雾从口中徐徐吸入,她分几次一点一点地、小心地吞下肚去。有一股温热的气体顺喉管往胃囊涌荡,口腔里辛辣而又芳香。喉头略有点发毛,想要咳嗽,她用劲咽了唾沫,把那毛毛刺刺的东西持平。她学那些老烟鬼的样子,不张嘴巴,让肚里的残烟从鼻腔呼出。娇嫩的鼻粘膜未曾受过这等刺激,刹那间紧急动员,打出一个响亮的喷嚏。她感觉到每一个毛孔都被疏通的畅快,浑身上下因这畅快而变得轻松。她盯着手中那个亮亮的红点,和黑暗中若有若无、仅在想像中袅袅上升的一缕烟雾,心想怪不得世上那么多的男人喜欢抽烟,这的确是个让灵魂轻松的好东西。她抽完了一支接着又抽第二支,连自己都奇怪怎么就若无其事。
第二天早晨思玉来见母亲,推开房门,差点被满屋的浓烟董一个跟头。她连打几个喷嚏,一面拼命以手代扇在眼面前挥着赶着,一面冲过去开了窗户。她站在窗口对心碧说:“娘,你心里愁闷,就像大娘娘那样抽点水烟好了,水烟柔,香烟凶,香烟抽多了伤人。”
心碧目光闪亮地望着思玉:“娘就是觉得这烟够劲。”
中饭时桂子特地烧了个心碧爱吃的咸菜煮小鱼,想让心碧就着这菜多吃几口饭。心碧拿筷子在碗里拨拉了两下,忽然抬头对桂子说:“克俭不是也喜欢吃这个?收起来留给他吧。”桂子心想克俭人还不知道在哪儿呢,这菜若留个三五天,还不早变味儿了?再说又不是什么好东西,再做一碗也不值几个钱。但是她不敢说出来,不声不响把菜端回厨房。饭后桂子跟心锦一交谈,两个人都觉得心碧像是有点魔症,心锦慌慌地回房,在观音娘娘像前替心碧烧了一炷香。
约摸两三点钟的时候,有人在外面打门。桂子赶着过去,才把门开了一条缝,门外的男人哧溜一下挤了进来,也不说什么,大踏步地往里面走,急得桂子在后面连声叫唤:“哎!哎!你这人怎么不懂规矩?太太!太太!”
心碧听见桂子喊,马上从上房里迎出来。她看见闯进家来的年轻男人眉清目秀,一顶呢质礼帽低低地压在额头,灰色的直贡呢长袍略显肥大,从一双沾满尘土的黑布鞋上可以断定他是走了长路的客人。这人见了心碧也不说话,直挺挺地站着,脸上带一丝调皮的微笑。
“绮玉?”心碧脱口喊出这两个字。
绮玉笑着,抬起一根食指压在嘴唇上,示意心碧噤声。然后她伸出胳膊把心碧轻轻一揽,拥着她走进房去。
那边桂子听见心碧喊出绮玉的名字,心里已经明白过来,不等交待,返身去把大门闩得严严实实。
绮玉在心碧房中摘了礼帽,脑袋用劲一甩,一头齐刷刷的短发哗啦一下子滑散下来,重又变成个轻灵秀丽的女孩。她压抑着心里的快乐,捏一捏心碧的手,唤道:“娘!”
心碧一时间也说不上是喜欢还是害怕,摸摸绮玉的头发,又摸摸她的脸,说:“我只是要千帆带几个人来一趟,怎么你也来了呢?”
绮玉说:“娘不愿意我回家?”
心碧叹口气:“城里又有日本人,又有和平军,你心里就不怕?”
“娘看我像不像害怕的样子?”绮玉笑嘻嘻地。
“邻居们会认出你。”
“不会。连桂子妈妈都认不出了。我离开这里时还是个小女孩,现在已经长成个大姑娘,帽子一戴就是个小伙子,孙悟空的火眼金睛都拿我没法儿!”
心碧看到绮玉,不由自主地要想到沈沉,对这个女儿就有一种说不出来的复杂的情绪。她沉声道:“既回来,先见见你大娘娘去吧。”
心锦不比心碧,对这个天上掉下来的绮玉又哭又笑,恨不得她真的变作块玉,好拴在身上再不放开。到傍晚思玉、烟玉、小玉放学回家,姐妹们相见,自然又是一番兴奋,不敢大声笑闹,你捶我一拳,我还你一手,捂了嘴巴叽叽喳喳说话。
这一晚上,董家紧闭了大门,一家人聚在心碧房里,听绮玉说些新四军里行军打仗的事,不知不觉时间过得飞快。到十点钟左右,一块砖头从大门外飞进天井,噗地一声闷响。绮玉正说着话,却一下子就听到了,马上腾地起身,嘴里说:“是干帆。”她拿了礼帽戴在头上,熟练地将短发尽数塞进帽中,即刻就成了个风度翩翩的年轻老板。她回眸对全家一笑,几乎没有声息地飞奔出门,隐入黑暗之中。
千帆果然在巷子拐弯处等她。绮玉一到,千帆轻轻说了声:“跟着我。”转身在前面不回头地走着。绮玉不说话,只在后面留心不被拉下。走到街口,恰巧来了一队日本人的巡逻兵,马靴在碎石路面上踩得咋咋地响。千帆一闪身贴住墙壁不动。绮玉见了,马上跟着贴在墙壁上。日本人走路都跟木偶人一样,只管抬头挺胸向前,目光无暇旁顾,巷壁边的两个大活人竟没发现。
高家新搬的住宅,是千帆当日下午就打听和察看妥了的,此时再去,自然熟门熟路,穿街过巷的没有丝毫迟疑。那住宅也是单门独院,只是靠近城边,四周都是菜园和苇塘,远不及原先董家六角门内闹中取静的方便。按千帆的计划,高家只有两口人,到时他和绮玉相机行事,两口子当中抓住一个就行。
城边上的房子造得没有城中大户人家那么讲究,围墙虽也有,不过是砖头垒成的矮矮的一圈。千帆到屋后柴草堆附近搬一个大树疙瘩靠墙放了,人踩在树疙瘩上,眼前便看到一个小小的院落,东边是厢房,有烟囱立在房顶,想来是厨房无疑;北边三间正屋,两间暗着,只一间有灯,透过薄薄的窗纸,望见一男一女两个靠得很近的人影。千帆一耸身翻过墙头,又接应着绮玉翻了过来。千帆指指亮灯的房间,绮玉会意,两个人蹑手蹑脚摸到窗下,猫腰站着,细听动静。
男的说:“你保证我姐夫不会突然回来?”
女的说:“你想想,是范老头子开香堂,完了自然是到窑子里吃花酒,这不用说的了。既吃了花酒,谁还会半夜摸回家来?除非他那东西不争气。”
“我姐夫想必是争气的了。”
女的抬手在男的胳膊上打了一记,又捂嘴吃吃地笑。男的伸手掰开她捂在嘴上的手,脑袋就凑近去,一下子咬住女的嘴唇。女的夸张地一叫:“哎呀,要死!用这大的劲!”反过来又踮了脚去凑那男的。两个人你抱住我的头,我搂住你的脖,一时像两只交颈相缠的鹅,呜呜咽咽呢喃不止。
千帆望望绮玉,黑暗中两颗星石般晶亮的眼睛也正对着他闪闪烁烁。目光相接的瞬间,千帆和绮玉都会心一笑。
男的性急,不多时候便按捺不住去解女人的衣扣。解了两颗,手迫不及待从领口里探下去,抓住女人的奶,又搓又揉,胡乱用劲。女人先怕痒,身子缩着,咯咯地娇笑,告饶。而后笑声慢慢变作呻吟,长一声短一声,跟叫春的猫儿一样。再而后,女的很坚决地把身子从男人怀里一挣,说:“你等等,我去洗干净了。”顺手撩撩头发,开了房门出来。
她袅袅婷婷地穿过黑暗中的天井,走到厨房里去。脚没碰到门槛,只觉腰身一紧,被人从后面抱了个结实。她本能地张开嘴巴惊呼,声音还没出口,一团烂棉花已经把嘴巴堵得大气难出。她惊恐地眨巴着眼睛,看着自己被两个年轻男人一左一右挟持在当中,看着他们拉开院门的木闩,吱地一声开了那门,拖着她几乎是脚不着地地跨过门槛,往右一拐,没入城根下的野草苇丛之中。她似乎听见表弟在房中问了一声:“你要出去?”可是她没法回答。她被那四棉花闷得透不过气来,胳膊也像是要被两个男人扯断了似的,痛得她眼泪哗哗直流。那一刻她认为她是要死了,她被人绑了架,必死无疑。
千帆和绮玉断定屋里的奸夫不敢追赶更不敢往范宝昆处报案,因此把事情做得不慌不忙:他们沿城墙根把高太太拖到一个破败无人的尼姑庵中,摸索着用绳子把她在门柱上绑了结结实实。绮玉掏出口袋里事先写好的纸条,千帆就用一把匕首把纸条穿了,扎进门柱。而后绮玉恶作剧地拍一拍高太太的脑袋,两个人不声不响扬长而去,趁天黑翻过城墙,进入冬季茫茫的原野之中。
第二天,海阳陷入了几乎是波及全城的惊恐和混乱之中。范宝昆亲自带领青帮门徒和警察局全体人员,挨家搜查失踪的高太太。搜查工作进行到中午,绑在尼姑庵中的高太太不知怎么甩脱了口中的棉花,开始大呼救命。人们循声而去,便在离高太太头皮不足一寸的门柱上发现了那把匕首和扎在匕首下的纸条。纸上赫然几个大字:“绑人者被绑!”落款是“四爷”。众人都是世面上混得久的人,言语间自然一点就透,马上由高太太想到几天前被绑了肉票的董家小儿子克俭,又纷纷猜测落款中的四爷必是新四军无疑。
正如心碧当初预料到的一样,范宝昆觉得没必要为姓高的一点私怨得罪新四军,再说这事传到日本人耳朵里,也显着他这个情报处长多么无能似的。他皱着眉头轻轻一挥手,下面的人心领神会,马上把克俭放了。范宝昆派人一连在董家门口转悠了好几日,想弄清这家人和新四军到底有什么关系。派过去的人报告说,这家人老的老小的小,连个正经男人都没有,能有什么关系?范宝昆因着跟董家二老爷济民极熟,对大老爷济仁家的底细也可说是了如指掌,实在想不出董家谁可以充作情报处长期监视的要犯,这事慢慢也就不了了之了。
第三章
心碧站在大门口,右手在额上打一个眼罩,遥遥地往巷口张望。
春阳已经有几分骄人,心碧穿一件深蓝色葛丝缎的夹绒旗袍,脖子上是一条短短的雪白丝巾,一头搭在胸乳处,一头掖进了旗袍的斜襟中。她的满头青丝依旧光润乌黑,沾了刨花水一丝不苟地梳向脑后,盘出一个肥满硕大的圆髻,外罩勾出花卉图案的纤巧精致的黑丝网罩。脑侧近耳根处,按当地妇女的习俗,斜插一对清早才刚摘下来的含苞欲放的白兰花,阵阵暗香从花蕊中沁透出来,闻着令人目爽神恰。随着说话走路的节律,头部微微摆动,花香时浓时淡,像是故意挑逗着你捉迷藏似的,总让你在忘却它片刻之后又深深为它的香气陶醉。
外人猜测四十出头的心碧的年龄,起码要把她看小十岁。身材的娇小苗条是一个原因,脸上皮肤的光洁细嫩又是一个原因。自从几年前老爷死后,心碧几乎杜绝了脂粉胭红一类的东西,皮肤却无意中因此得利,白皙得越发细腻自然。眼角四周少不得略添些浅浅的鱼尾纹,整张面孔却从此有一种苍凉和委婉的韵味,能让人从中读出许多非同寻常的内容,像嚼过橄榄的口舌,余香悠长,久驻不散。她每隔一段日子要让桂子替她绞脸,在海阳妇女中,这是既为贵妇又为平民所共同认可的美容手段。用棉线绞过的面孔光洁异常,鬓角、额头、眉眼及口唇处清清爽爽无一根杂毛,更显出一个人风清月白的鲜亮。
在暮春上午的阳光下,心碧站在门口,扬起的就是这张刚刚绞过的洁净的脸。她站在这里其实并无具体的等待对象,起国仅仅是清早洗漱时有喜鹊绕着她的头顶喳喳叫唤,而后一家人坐下来吃粥,她鬼使神差地多拿了两双筷子。她笑着对心锦说:“莫非今天家里有客人要来?”
从说过那句话,她开始心神不安,坐在房间里替孩子们铰鞋样,铰出来的两只竟是一顺往左的,气得她把鞋样扔了,干脆跑到门口看看动静。
桂子提了一桶水从天井穿过,见她打了眼罩痴痴张望的样子,说:“太太,你还真信那些兆头?”又自言自语,“有谁会来?世道不太平,亲戚们也难得走动了。”
心碧听见她说,转身嗔怪道:“当真我们董家就没有客人上门了?回头要有人来,罚你烧菜。”
桂子笑笑:“烧菜就烧菜,我是巴不得有事情忙。想当年得福掌厨的时候,哪天不是七荤八素忙得团团转?厨房里听得见锅勺响,就是这家人的福气哟!”
心碧叹口气:“你这话,说得人心里酸酸的呢。”
两个人扯这几句闲话的工夫,巷口却果真拐进来一辆黄包车。远远地,车轮在高低不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