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耽美同人电子书 > 以碳之名 >

第6部分

以碳之名-第6部分

小说: 以碳之名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明显的,以上两种可供选择,后果都是灾难性的,左右皆不是,诚如戴佩妮歌中唱到的那样—“两难!”那有没有第三种选择,可以既不背负“毁灭地球”的罪名,又能保证所需的能源消耗呢?这个,人家已经给设计好了套子,就等着你把脑袋伸过来了。
  套子一、向其他国家购买排放指标
  按照那份“丹麦议案”的规划,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到2050年减少50%。除了一脆弱国家外,其他的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要被纳入强制减排的轨道上来。划定出每个国家的排放总指标,实行总限量控制。每个国家被允许排放总指标按人均碳排放权乘以人口基数确定。而人均排放权则视国家发展程度加以区别,大致发达国家每人每年平均吨、发展中国家每人每年平均吨。具体到某一个国家,你的允许排放总指标不能满足要求的话,那好,按照《京都议定书》中确定的碳交易原则,花钱向那些排放指标有余的国家购买。
  这个方案,其设计出发点显然是要掠夺并扼杀发展中国家的,尤其是以中印为代表的新兴国家。他们正处于GDP高速成长期,能源需求量大。就好比一个快速发育中的人,离不开大量卡路里的摄入那样。前面说过,由于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所限,即使提高提高能源利用率,降低单位产值能耗,未来很长时间内,这些国家的能源需求总量将呈现持续增长态势,并且还是要以化石类能源为主。一旦被总量限制套牢,允许指标肯定不够用,要吃饱的话,必须花钱对外购买指标,也就是碳排放权。
  向谁购买呢?其他发展中国家肯定不行,他们还饿得大嘴一张一张呢。即便有盈余指标,也只不过杯水车薪,核定总量就很小嘛。而欧盟等发达国家,则由于人均排放指标高出发展中国家近一倍,再加上已经跳出了高能耗发展阶段,本身又掌握最先进的能源替代技术,可以在轻松完成减排任务的情况下实现指标结余。所以,一旦总量减排方案得以执行,中印等国,为获得必要的能源消耗权,被迫斥巨资向欧盟购买指标就成了唯一选择。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意在掌控世界规则制定权的碳政治游戏(4)
这笔资金将大到何种程度?大到我敢说你们现在肯定连想都不敢想。
  目前,欧盟碳交易市场的吨碳排放价格是欧元,约合美元。而一旦总量减排全球推广开来,这一价格在爆炒下会一路翻番,突破100美元应该不成问题。也就是说,你消耗一顿燃煤的话,按1:4的二氧化碳产出率来计算,将至少为排放资格支付400美元的费用,届时,被排放总量禁锢的发展中国家,如要满足能源需求的话,将为碳排放权的获取支付何等巨额的资金呢?说实话,我也不敢想象了,还是把想象的空间留给朋友们吧。
  想象他的惊人程度确实有点难,但有一点可以肯定,这是套在身上,足以将国家勒死的一条绞索!届时,欧盟国家就可以挥舞碳排放权这个武器,源源不断地榨取发展中国家的巨额财富。与之对应的是,发展中国家则因为财富的大量流失,而无力进行正常的国家建设,他们的企业,也将会因为生产成本的大幅增加,而丧失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于是,经济越来越凋敝、民生越来越艰辛、社会越来越动荡,整个国家不可避免地陷入恶心循环的漩涡中,沦为彻底失败者。
  欧盟设计暖化骗局,不遗余力的推动二氧化碳战争的一个险恶目的,也正在于此!
  套子二、采用低碳技术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
  如果一个发展中国家,在总体排放量被限制的情况下,你既要要满足能源供应,又不愿向其它发达国家购买所需碳排放指标的话,人家也给你设计好了路子:
  ①损有余—旨在缉拿二氧化碳的碳捕捉技术
  碳捕捉,顾名思义,逮住你排放的二氧化碳。像索罗门对付魔鬼那样,将其*在胆瓶中。这家伙听起来有点邪乎,跟放屁后用手捉住一个意思。科学的说法是,二氧化碳的捕集和储存(Carbon Capture and Storage)CCS技术,即利用吸附、吸收、低温及膜系统等现已较为成熟的工艺技术将废气中的二氧化碳捕集下来,并进行长期或永久性的储存
  目前,芬兰、瑞典、丹麦、挪威、荷兰等欧洲国家已经先后开始征收碳税,一些工厂为避免因排放被课以重税,纷纷求助碳捕捉技术,将自己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收集起来,再深埋地下。据说象这样放屁后再捉回来,就可以给地球降温了。
  由于火力发电是排碳的一个重要行业。那就以此加以说明。目前的电力行业在环保要求上是“脱硫、脱硝”,而一旦纳入减排轨道,则必须额外再增加一个“减碳”硬性任务。为此安装上“减碳”设备。这在英国已经开始推行了,他们规定“目一个新投产的煤电企业,其25%的产能必须安装减碳设备”。如果我们也不得不如发泡制,那发电成本无疑将大幅度增加。
  究竟怎么个增加幅度?大家看看,目前一吨碳排放的捉屁成本约60美元,还是按1:4的产出率来计算,要捉到燃烧1吨煤所产生的二氧化碳,则需要为此付出240美元捉拿工本费。我不再往下说了,反正一点大家记住,羊毛出不在狗身上,这些发电企业因捉屁而额外增加的巨额费用,最终是要转移到消费者身上,由咱们老百姓的钱包来买单的。
  就算为了减排不计工本,咱斥巨资来捉碳,那捉住后就万事大吉了?非也,这只是对碳的前期缉拿归案,后需的收监工作还等着完成。即把捉拿的碳在容器中密封,然后深埋地下甚至大洋底部,让它永世不得翻身!

意在掌控世界规则制定权的碳政治游戏(5)
由于征放屁税连带这些放屁用手捉的点子,都是欧盟国家琢磨出来的,捉拿的技术要领人家掌握。所以除了以上捉拿成本外,你所置办的捉拿和收监设备,也免不得花钱向人购买,或者求人家转移技术后自己生产,连花钱带支付知识产权费用。
  ② 补不足—发展绿能补充化石类能源的不足
  也就是说你要安装风力发电机组,建设太阳能发电厂,或者在沿海建潮汐发电厂……关于绿能,前面已经约略说过,以后还要详细涉及,这里暂不作过多解说。总之还是一句话,钱进欧盟国家
  到了这里,西方国家炒作暖化危机,借“拯救人类”之名,行打压发展中国家之实的险恶用心已昭然若揭!同时,其面目之伪善也表露无余。
  对发展中国家的排放问题指手画脚,你有那资格吗?也不想想,你们能有今天,哪个不是拜200多年的大规模排放所赐,别说历史上,现在排的少吗?你们的国民,有一天24小时恒温的花园式洋房享受,有一天24小时不熄灯的办公场所挣钱。半年上班、半年休假。汽车和各种交通工具高度普及,一年中的很多时间,大部分国民都在自驾或飞来飞去的旅途中,要说给地球大气贡献温室气体,平均比发展中国家不知高出多少倍。现在倒好,一边放纵高碳的奢欲,一边高呼那些来自血汗工厂的人们为减碳而牺牲。忘了,那些正在排放二氧化碳的血汗工厂,好多都在为你们生产,或者本身就是你们转嫁污染的产物。
  对于欧美人减排鼓噪的伪善面目,诚如评论中说的那样:他们用耗油巨大的F1赛车换来*;他们在达喀尔开着越野车寻找人类的“极限”;他们坐着每小时耗油数百公升的直升机去滑雪,却埋怨全球变暖冰川消减;他们开着私人飞机消耗着大量的能源,排放着大量的二氧化碳去参加一次关于减排的媒体秀。
  “这就是西方,他们用人均GDP显示自己的高贵,却不愿用人均排放为自己添加负担”
  这种伪善,更淋漓尽致的体现在那个人均碳排放权上。平时不是*口号震天响吗?可就是这些习惯以*卫士自我标榜的西方人,竟然罔顾“天不造人上人”这一最基本*准则,在人均碳排放权上还要给分出一个高低贵贱来。你很高贵吗?大家都是地球人,凭啥你可以吃,而我就只能?!
  欧盟企设计出那个减排套子,企图强行加诸发展中国家身上的行为,和下面这个故事好有一比:
  说有块大蛋糕,财主家自个吃了200年,没别人的份。等好不容易轮到佃户插上嘴,财主开始担心起来,怕人吃饱了养壮身体后不能继续奴役。就想控制佃户的进食量,还要设法拿这块蛋糕骗钱。于是,就给佃户说:嘿!乡巴佬,这东西吃了放屁,屁多了,大家都要被熏死。所以,必须限制份额自救。爷吃了那么久,养得白白胖胖的,身子也金贵,需要更多营养进补,必须多吃。至于你个穷鬼,勒勒裤腰带得了,反正也面黄肌瘦的,实在快要饿死了,花钱买爷吃不完的那份,爷受点委屈吃鲍鱼去。
  大家看看,欧盟所导演的减排闹剧,不就是上面那个财主的无赖逻辑吗?
  也正因为他们所炮制出的减排规则,是为打压发展中国国家而设计。逻辑无赖、要求无理、用心极其险恶,所以,当哥本哈根会议上,那个“丹麦议案”被捅出后,顿时给大会炸开了锅,惹来发展中国家一片哗然。而中方谈判代表苏伟更以三个字加以回应—“不厚道!”。岂止不厚道,简直是无耻之尤嘛!。 最好的txt下载网

意在掌控世界规则制定权的碳政治游戏(6)
这个以不同人均指标计算的各国允许排放总量,身兼两重意义:
  首先,它以国际协定方式,通过能源和碳排放量的换算关系,在规定各个国家允许排放总指标的情况下,将每个国家的化石能源总量拥有权固化,即使无法满足需要也不能随意僭越,除非支付巨额费用。
  其次,它将世界财富分配按国家固化,如国际社会被纳入总量减排框架内,排放权就被商品化了,每个国家所分配的排放指标,就等同于你所分到的财富,并且和你被允许拥有的财富成正比关系。
  由此可见,这一设计的目的就在于:将世界等级秩序以碳排放权的形式固定化,主人永远是主人,奴隶永远是奴隶,大家各安天命!
  所以,对方展中国家一方,尤其是排放大户中印来说,现阶段任何来自发达国家的总量减排要求,都无异于强制卖身协议,是无论如何都无法接受的
  当然,不接受这种卖身强迫,并不是置人类危亡于不顾。如暖化危机真的像渲染的那样,会危及人类生存,你不减排大家都要完蛋,那要咱牺牲排放权益也还勉强说得过去。毕竟生死攸关当前,怎么活下去,毫无疑问必须作为一切行动的立足点,其他任何基于利益得失上的考量,都应该也必须无条件为它让路。可问题是,所谓的暖化危机,根本就是欧盟国家炮制的一个大骗局,目的宰割他人以谋求自身利益最大化。
  到了这里,笔者围绕碳减排话题,针对欧盟导演的这场暖化大骗局,就其背后隐藏的真实目的所作的解剖分析,已经告以段落。下面给简单梳理一下脉络
  首先利用危言耸听的渲染,让暖化问题引起全世界的高度重视,在恐吓全人类的同时,更将之普及为欧洲国家的全民性宗教,煽动出狂热情绪,以之为纽带将欧洲人凝聚一体,进而激发出强大的战斗精神;接着打着“拯救人类”的旗号,推动国际社会应对危机的进程,在占领人类道义高地的同时,也获得这个议题的主导权。同时,借助对二氧化碳的妖魔化,巧妙的将减排温室气体作为拯救人类的必须。那接下来,就可以在自己主导下,名正言顺的推动国际大减排,以打压新兴国家,劫掠他们的财富。并利用减排压力,将自己掌握的绿能技术打造成下一个世界经济增长点。在此基础上,重新规划全球利益分配秩序,自美国人手中夺回或部分夺回世界规则制定权。
  大家都知道,在金字塔级的全球利益分配体系中,规则制定者,永远是处在最顶端的。谁能制定规则,谁无疑就是高高在上的食利者,其他国家说白了无非是你的打工仔,他们之间的区别仅在于薪金多少和受雇职位高低而已。
  由此不难想象,能借发动这一场气候战争而赢得规则制定权,所带来的利益该何等的巨大?
  也正唯此,欧盟才会用尽浑身解数策划导演这出暖化大骗局,将矛头直指二氧化碳,誓与其不共戴天!正所谓:醉翁之意不在碳,在于假减碳游戏进行世界格局重塑也!
  1793年11月8日,罗兰夫人被推上断头台。这个集美貌和智慧于一身,才华和革命激情都无限洋溢的女人,当看到“雅各宾派”以自由的名义制造大规模恐怖,将法国砍得人头一地时,在自己这颗美丽的头颅也将被以自由的名义给砍掉前夕,发出那句著名的悲情呐喊:
  “自由啊,多少罪恶假汝名而行!”

意在掌控世界规则制定权的碳政治游戏(7)
而21世纪的今天,整个世界都被以“拯救人类”的名义,给拖进了暖化骗局中。当欧盟将自己的装扮成全人类的救赎者,在“拯救人类”的神圣口号下,行劫掠世界财富的卑劣把戏时,那岂不又成就了一句罗兰夫人式的评语:
  “拯救人类,多少阴谋假汝名而行!”
  所以,当那场吊足世人胃口,此前被媒体神化为“拯救人类最后一次机会”的哥本哈根大会,在全人类满怀期许的目光中到来时。这个在善良人们的期待中,本来应该无比神圣,寄寓了他们无限救赎渴望的大会,却成为一个以正义的作秀地、利益的争逐场,在一场场口水横飞的闹剧中,人们发现原来没有正义,有的只是正义被伪善*、科学被神棍*,所有的慷慨激昂背后都是*裸的利益争夺。
  所以,哥本哈根必然是童话,不!他没有那么纯洁的,它的本来就是一曲巫蛊之歌
  说到这里,朋友们难免会质疑,哥本哈根大会成也好,不成也好,但全球暖化危机可是实实在在的啊,全世界那么多科学家都信誓旦旦,全世界领导人都要不远万里,奔赴哥本哈根商讨应对,莫非他们都是傻子,加在一起还不如你个乡野村夫?
  我说,科学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