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耽美同人电子书 > 丁庄梦 >

第15部分

丁庄梦-第15部分

小说: 丁庄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五、凡牵涉到大伙利益者,大小事物,都须经贾、丁研究同意,盖上公章。没有村委会公章的事情一律无效。不听话者,自己早死,爹娘短命,儿女出车祸。
  六、任何人住在学校不得偷鸡摸狗,伤风败俗,再被抓住者,一律送回村庄,戴高帽、挂牌子游街示众。把热病血洒在他全家人的脸上和身上。
  七、凡不同意上述规定者,过河遇断桥,做梦梦见死,身上的热病传家人,传亲戚,传给他(她)所有的亲人和朋友,而且他(她)还必须马上回到家里吃住等死,不得再在学校多呆半天。多呆半天他(她)的热病就发作。
  大家围着那告示样的七条规定看和念,脸上都挂着自己骂了谁的笑,觉得那规定写得好,舒适和快活。就都扭头去看着根柱和跃进。根柱和跃进就蹲在墙下吃着饭,脸上板结的严肃如天上乌的云,到了末了时,事情和规矩就这样确定了。
  结果呢,在那条规下,学校和庄里反而都有了许许多多跷跷蹊蹊的事情了。
  丁庄就有些不是起初的丁庄了。
  事情也没啥儿大不了,就是贾根柱家里有喜事。大喜的事,他弟弟染上热病了,左邻和右舍,全庄人家都对外庄人说他弟弟身体好,一顿能吃三个馍,两盘菜,再喝两碗汤。终于就把外庄一个没病的姑娘说动了心,也就答应要嫁他。答应三朝两日就结婚。弟弟要结婚,大喜的事,摆宴请客要用十张桌。原先各家专门请客用的方桌大都改做棺材了,待今儿根柱的弟弟根宝要结婚摆宴时,借不来大喜用的八仙桌,他就让弟弟来学校拉课桌。
  半晌里,他弟弟根宝用板车拉着几张课桌要走时,我爷在门口拦了他,说那课桌谁也不能动,除了孩娃们上课谁也不能动。就是有人把他打死他也不能让人动了那课桌。
  新课桌,黄的漆,六张桌子腿套腿的装在板车上。爷要去车上把那课桌卸下来,二十二岁的根宝要把桌子往上装。吵起来,学校里的热病人们都来了。
  根柱和跃进也来了。
  这是根柱和跃进在学校当家做主的三天后——在这三天里,根柱和跃进没多吃大家一口饭,也没多喝一口大家熬的中药汤,还两次跑到乡里替病人们要照顾,给每个病人要来了十斤面、五斤豆,还说好每家有热病病人的,麦熟后向政府免缴三分之一的土地税,一反加一正,各家不仅有了二十几斤粮,还又省下了上税钱。只少省下了每年为那税钱与政府的争争和吵吵。都为这些高兴时,我爷和根宝吵起来。
  我爷说:“学校的桌子谁也不能动。”
  根宝说:“丁老师,我有热病了你知道不知道?”
  我爷说:“你有热病你还和人家结婚呀?”
  根宝说:“老天爷,你想让我一辈子打光棍?”
  就都围上来,看我爷拦在门口不让那拉了课桌的车子走,就都劝我爷。
  说:“借借桌子有啥不行啊,又不是不还呢。”
  说:“人都死绝了,庄里娶个媳妇容易嘛。”
  说:“丁老师,你不是因为根柱不让你管这学校报复吧?”
  爷不再说啥儿,只是拦在门口上。半暖的日光从头顶泄下来,所有的人都把棉衣脱去了。有的穿了旧毛衣,有的穿了新绒衣,有的单穿着布衫后,把他的棉衣披在肩膀上。这季节,穿单的寒,穿棉的暖,他穿单披棉就不冷不热了,寒暖相宜了。我爷穿了件不新不旧的黄绒衣。黄绒衣把他的脸衬成了腊黄色。那腊黄上还挂着一层汗,在日光里像黄土地里渗出的水。爷就立在学校铁门的正中央,一手扯着一边的门,用身子拦了那被推开的宽门缝,双腿分立着,像两根木桩被砸进了地里样。瞅着所有的热病们,爷对所有的病人们说:
  “谁敢保证他死了,他孩娃不再来学校读书写字,我就让根宝把这桌子都拉走。”
  没有人说话。
  我爷唤着问:“谁敢保证啊?”
  仍然没有人说话,就都僵下来,空气结了冰,人便木呆着,不知如何是好时,根柱就来了。不慌不忙地走,脸上呈着青,有一股怒气在脸上压盖着。他从人们让开的道上走过去,竖在爷面前,收住嗓子冷冷说:“丁老师,你忘了三天前我们说过的话?”
  我爷瞟了一眼贾根柱,不高不低说:“我只要还看管这学校,我就不让人拉这课桌子。”
  根柱说:“你看管学校是不错,可这学校是丁庄的小学吧?”
  “是丁庄的小学呀。”我爷不能说这小学不是丁庄的,可是他说了,根柱就占下理儿了。根柱从口袋里摸出一张纸,摸出村委会的章,蹲下来,把那白纸铺在膝盖上,将公章放在嘴上哈了哈,便在那纸上盖了一个鲜红的印,递给我爷说:“这下你让拉了吧?”看我爷依然拦着大门不动弹,就又蹲下来,把纸铺在膝盖上,用一支铅笔在纸上写了一行字:“经研究同意贾根宝从学校拉走十二张课桌用”,还在那纸上签了自己的名。把名字显赫赫地签在红的公章上,重又把纸递到我爷的面前去:
  “这下你还有话要说吗?”
  爷瞟了那张纸,和那纸上的字和章,又用眼乜斜了一下贾根柱,像乜斜一个平常爱说假话的孩娃样,有些瞧不起,又有些可怜那孩娃。可他眼里的瞧不起是被根柱看见了,被大门前所有的热病人们看了出来了,就都觉得是爷的不对了。已经盖了公章你就该放了人家了,说破天不就是要用几张桌子吗。已经在那纸上写了“经研究同意”了,你就该放了那些桌子了。要结婚的喜事你那能这样啊。
  这时候,我叔从人群中挤出来,替贾家求着人情说:“爹,又不是我们家的桌子,何苦呀。”
  我爷说:“闭上你的嘴——不是你也没有今儿天的事。”
  我叔就不再说啥了,脸上挂着笑,笑一笑,又退到了人群里,说:“好。好。我不管。我不管还不行吗?”
  赵秀芹从人群挤出来:“丁老师,你不能这样短见吧,这课桌又不是姓丁的。”
  我爷说:“赵秀芹,你连你的名字都不认识,你明白啥儿呀?”
  赵雪芹就张嘴哑然了,嘴张着,无话可说了。
  丁跃进从人群后边挤过来,拨开挡着路的人群说:“叔,让根宝拉桌子是我同意的,你闪开让根宝拉过去。”
  我爷说:“你同意就可以拉了吗?”说完就拿眼逼着丁跃进,像要把他吞进眼里去。
  跃进是不怕我爷的,他和我爷乜他样乜了一眼爷,高了嗓门生生硬硬道:“我和根柱都同意,是商量过了才同意根宝来拉的。”
  我爷把他的脖子梗了梗,把头仰在半空里,不看贾根柱,也不看丁跃进,只瞟了一眼丁庄的病人们,然后就把目光仰到天上去:“要想把这桌子拉走掉,就让车子从我的身上翻过去。”说完这句话,爷把两扇铁门用力关了关,让门缝把他挤起来,像他把自己和铁门焊在了一块样,像就是根柱和跃进动手拽他、拉他、打了他,他也不会和那铁门分开来。
  景况便又硬下来,僵下来,空气又如结上了冰。谁都不说话。谁都在看着根柱、跃进和我爷,看着他们如何在这僵硬中收下戏的场。渐渐的,人就明白那不让拉桌子不是桌子的事,不是我叔和玲玲被捉了奸的事,怕是谁来管这学校的事。谁来管这学校的桌子的事。
  也就都默着。
  黑鸦鸦的默。被初春的暖阳照着还令人生寒的默。
  写了字、盖了章的纸在贾根柱的手里抖。轻微微地抖。他的脸上是一层死青色,双唇绷成一条线,看着爷就像看着一头老了还会咬人、抵人的牛。
  老不死的牛。
  丁跃进立在贾根柱的身边上,他的脸上不见青,却是被人用唾味“呸!”在脸上的没趣和无奈。因为我爷是他叔,好与坏都是他的叔,还教过他的书,是老师,他不能拿了我爷咋样儿,就看着贾根柱,希望根柱这时能做些啥儿事,能让我爷先自松开大铁门,让根宝把桌子拉走掉。反正那桌子,是贾根柱的兄弟要用的,这场面,要收场也该有根柱来收场。根柱的弟弟二十二,都知道他患上热病了。他没卖过血,可不知为啥他就染上热病了。是丁庄全庄的人隐着实情他才讨到媳妇的,才骗下人家姑娘的。一个不到二十岁的外庄大姑娘,比他小着两岁半,人漂亮,有文化,考过大学没考上。再有几分她就考上了。考上了她就不用嫁给有着热病的根宝了。可她没考上,她就要嫁给丁庄的根宝了。
  她说:“娘,人家都说丁庄家家有热病。”
  她娘说:“丁庄的人都说这根宝没热病,他没热病你怕啥?”
  她娘说:“我供你读了十年书,你连个大学都考不上,我一辈子白生你、养你了,白养你、供你了,你还想在娘家让我把你养老送终是不是?”
  姑娘就哭了。
  哭了她就同意嫁到丁庄了。就同意三朝两日结婚了。根宝三朝两日一结婚,也就算做过男人了,也会有自己的后代了,有了热病也没有那么多的憾事了。他就等着结婚的事。准备着结婚的事。待一切都准备妥当后,只差拉几张桌子在婚宴上摆摆时,没想到我爷拦了他的路。
  这不是拦了他拉桌子的事,是拦了他的大喜的事。他瘦小,人也刚有病,身上还未退掉发烧的热,缺精神、短力气,加上我爷是长辈,他不能拿我爷咋样儿,就有些可怜地瞅着他的哥。他哥对他说过以后学校、庄里的事都归哥管了,哥要趁活着把家里的后事安排好,眼看着弟弟成个家,眼看着把父母的百年后事都打发一遍儿,趁活着再把卖血没有盖起的另外几间瓦屋盖起来。可现在,我爷连课桌都不让他拉回去,他就有些可怜地瞅着他的哥,盼着他哥突然说句啥儿话,我爷就从那门前走过去,他就把喜桌从学校拉出去。
  根宝就那么半是哀求、半是替哥为难地望着贾根柱,这一望,根柱说话了。根柱忽然有些平静地说:“根宝,这桌子从哪拉来的,你还拉回摆到哪儿去。”
  根宝越发不解地望着哥。
  根柱说:“听我的话,把桌子拉回去。”
  根宝便犹犹豫豫地又拉着那些桌子往学校里边走。板车和桌子在走动中的叽咔声,灰土乎乎地落在大门口。病人们也都望着那拉进院子深处的一车桌,有说不清的憾事挂在每一张的脸上去。不知道根柱为啥要这样,不明白那么隆重的一出戏,就这样不了了的收了场。日头已经移到了校园的顶,院子里初春的气息愈发的浓,能闻到从平原上漫来的树草发芽的润,像人站在河边闻到的水气样。
  爷料不到事情会这样收下场。料不到根柱会这样通着情理软下来。他忽然觉得好像是自己哪儿对不住根柱了,对不住根宝的婚事了,望着在对面教室卸着桌子的瘦根宝,他对根柱说:“根宝请客的桌子我去借,我就不信庄里借不来几张八仙桌。”
  “不用了。”根柱冷冷一笑说。淡淡地说。淡淡地说着,根柱就从爷的身边挤过了门。和爷擦肩而过时,他的脸上又开始板着了青,脖子又有青筋跳起来,像有几根发绿的柳枝竖在他的脖子里。他就那么冷冷地从我爷身边擦过去,在所有病人的目光中,朝着丁庄走过去。不紧不慢地走,像一段没有枝丫的树桩移在平原上。移在初春里。
  初春了,树都发了芽。所有的事情都要发芽了。
  事情是一环扣着一环的。
  有了这一环,也就短不了那一环。
  贾根柱回到庄里没多久,我婶宋婷婷就从丁庄走出来。像一股风样从丁庄卷过来。旋风样,朝着学校里刮。她走着,脸上也是腊着黄,嘴角上的肉一牵一牵地抖,手里扯着的孩娃儿小军,跟不上她的走,就一路小跑地追。小军的脚步儿,像踩着鼓点样追着他娘的脚步儿。
  平原上,泛绿的小麦漾荡着青色的光。那些荒野的地,荒野下的田地里,也都有浅浅的绿色从土里钻出来,在探头儿探脑望着世上的事。远处的黄水村,或是小李庄的人,那些没有病的人,在他家的田里锄小麦,或是浇着春小麦。人在远处的天底下,就像风里的一把、一捆竖在地里的草。我婶在那灰亮的路上走,卷着走,小军被拉着扯着跟在她的身后跑,那景况,和丁小明在那一夜把玲玲从仓房屋里拖将出来走着样,一模的样。
  午时了,到了烧着午饭、吃着午饭时候了,可丁庄的人,不烧午饭也不吃午饭了。生火烧饭的妇女都把柴火熄下来。锅烧开的又往锅里添了生的水。舀饭吃饭的又把饭碗推在了案板上。他们不知道庄里出了啥儿事,又好像知道要发生啥儿事,大大小小的人、男男女女的人,跟在我婶的身后边,跟着往学校风卷着。卷过去地上腾起了一阵土,像马队从村庄朝学校奔了过去样。
  有男人立在门口骂:“一辈子没有见过热闹是不是?你给我滚回来。”
  他的媳妇就从那人群撒着回来了。
  有老人站在村庄中央唠叨说:“还嫌庄里热病死的人不够?还要跟着去逼着人家上吊是不是?”
  她的儿娃或孙子也都站下了,立在庄口不去看那热闹了。
  可也有媳妇从她儿女手里接过碗:“看去吧,看看热闹吧。”
  “快去吧,快去看看热闹吧。”
  她的儿女、孩娃就追着人群往学校跑去了。
  丁庄已经二年没有这么热闹了。自有了热病都没有这么热闹了。这热闹是要超过马香林说说唱唱的热闹呢。是活灵活现、不是戏文里的热闹呢。
  那时候,学校里已经静下来。赵秀芹领着两个妇女到南边去烧了她的饭。别的人,也都回到了各自的屋里去。院子里,荡空空的静,像冬天里的野旷般。我婶就扯着她的孩娃从外边卷着进来了,后边跟着许多的大人、孩娃进来了,脚步声啪喳喳的响。把学校的铁门推开时,那铁门的响声让人的牙根有些酸。
  学校里的人,最先听到那声音的是我爷。是我爷和叔。他们正在屋里说着啥,说着刚才发生了的事,抱怨着,抱怨该不该那样对待根宝时,我叔说:“好坏根宝也是有病的人。”爷却说:“有了病就别骗人家姑娘呀。”我叔说:“又不是丁庄的姑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