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学记-第5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黄枢 青闼】卢谌《宜徽赋》曰:郑山潜于谷口,扬朝隐于黄枢。谌注曰:扬雄为黄门郎,三叶不徙官。散骑常侍范霎《与王中书诗》曰:摄官青琐闼,遥望凤皇池。
【东寺 左曹】《汉官仪》曰:尚书令侍中上东西寺及侍中寺。又曰:左右曹受尚书事。沈约《宋书》曰:汉使左右曹诸吏分堂。尚书奏事,光武省诸吏,信小黄门受事。前代文士,皆门下为左曹,亦曰东寺。
【画室 丹地】《汉官仪》曰:侍中秩千石,黄门有画室署。画室署长一人,玉堂署长一人。蔡雍《汉官》曰:尚书奏事于明光殿,省中皆胡粉涂壁,其边以丹漆地。故尚书郎含鸡舌香,伏其下奏事;黄门侍郎对揖而跪受。
【琐闼 玉堂】琐闼见青闼注中。玉堂见玉署注。已上总裁门下。
【掌壶 负玺】《孔丛子》曰:孔臧《与子琳书》曰:侍中安国,群臣近见崇礼,不供亵事,犹复掌御唾壶。朝延之事,莫不荣之。《环济要略》曰:侍帷幄,受顾问,拾遗于左右。大驾出则负玺以从,小则参乘。
【珠阙 金蝉】《相书》:占气如连珠。《杂要》曰:气色如连珠,入阙门为侍中。《汉官》曰:侍中周官也,金蝉右貂。金取坚刚,百炼不耗;蝉居高食洁,目在腋下。
【八舍 七车】八舍见叙事。陈寿《益部耆旧传》曰:蜀郡张宽,字叔文,汉武帝时为侍中,从祀甘泉,至渭桥,有女人浴于渭水,乳长七尺。上怪其异,遣问之。女曰:“帝后第七车者知我所来。”时宽在第七车,对曰:“天星主祭祀者,斋戒不严则女人见。”
【抱剑 伏茵】《汉官》曰:侍中殿下称制,出则参乘,佩玺抱剑。《汉书仪》曰:侍中左右近臣,见皇后如见帝,见婕妤行则对壁,坐则伏茵。
【赐绶 引裾】《后汉书》曰:卞鸿,字公永,永平中诏徵,赐绶拜侍中。《魏略》曰:辛昆迁侍中,于时帝欲徙冀州户十万实于河南。昆曰:“陛下不以臣不肖,置之左右,安得不与臣议?”帝不答,起入内,昆随而引其裾,帝遂奋衣不还。
【七叶 三代】《三辅故事》曰:金日磾,字翁叔,封府侯,有忠勤之节,七叶侍中。《东观汉记》曰:冯鲂,字孝孙,父子兄弟,并带青紫,三代侍中。
【游鸾渚 含鸡香】游鸾渚具下傅咸诗。应劭《汉官》曰:侍中方存年老口臭,上出允鸡舌香,使含之。
【青蒲伏 绿车载】《汉官》曰:史丹为侍中,元帝寝疾,丹以亲密近臣,得视疾候上。闻得寝时,丹直入卧内,处伏青蒲上。应劭注曰:以青规地曰青蒲。《汉书》曰:卫尉金敞疾甚,成帝拜敞子涉为侍中,使绿车载送卫尉。注曰:绿车皇孙车,所以宠之,言卫尉常清显,在朝尊贵。
【侍帷幄 管喉唇】戴逵《竹林七贤论》曰:山涛太治七年为侍中。诏曰:“清风淳履,思心通远,宜侍帷幄。”谢绰《宋拾遗》曰:王华、王昙首、殷景仁、刘湛四人宴饮,从朝至夕,帝甚欢。华既出,太祖目送之,叹曰:此“四贤一时之秀,同管喉唇,恐后世难继矣。”
【便繁左右 从容讽议】应劭《汉官》曰:侍中,周官也,便繁左右,与帝升降,卒思近对,拾遗补缺,百寮之中,莫密于兹。张隐《文士传》曰:张衡拜侍中,恒居帷幄,从容讽议,拾遗左右。
§诗
【西晋傅咸《赠何劭王济诗并序》】朗陵公何敬祖,咸之从内兄;国子祭酒王武子,咸从姑之外孙也。并以明德见重于世,咸亲之重之,情犹同生;义则师友,何公既登侍中。武子俄而亦作,二贤相得甚欢,咸亦庆之。然自恨暗劣,虽愿其缱绻而从之末由;历试无效,且有家艰。心存日替,赋诗申怀以贻之云尔。日月光太清,列宿曜紫微;赫赫大晋朝,明明辟皇闱。吾兄既凤翔,王子亦龙飞;双鸾游兰渚,二鸡扬清晖。携手升玉阶,并坐侍丹帷;金珰缀惠文,煌煌发令姿;斯荣世所钦,缱绻情所希。岂不企高踪,麟趾邈难追;临川靡芳饵,何为空守坻。枯槁待风飘,逝将与君违;违君能无恋,尸素当言归。归身蓬荜庐,乐道以忘饥。进则无云补,退则恤其私;但愿隆弘美,王度日清夷。
§箴
【后汉胡广《侍中箴》】皇矣圣上,神居天处;勤求俊良,是弼是辅。匪懈于位,庶工以序。昔在周文,创德西邻;勖闻上帝,赖兹四臣。辛尹是访,八虞是询;济济多士,又用有勋。文公钦若,越兴周道。亦惟先正,克慎左右;常伯常任,实为政首。降及厉王,不祗不恪;〈目匿〉彼宗夷,用肆其虐。惟败天命,寇戎并作;圯坠宗绪,寝庙靡托。无曰我贤,不选至亲;无曰我仁,妄用嬖人。籍闳饰颜,秽我神武;邓通擅铸,不终厥后。中书窃命,石弘作祸;高安断袂,哀用无主。侍中司中,敢告执矩。
§表
【梁王筠《为从兄让侍中表》】至如元勋旧儒之胄,积德累仁之家;九代七叶之华,相韩事汉之贵。不然则子骏之学洞古今,平子之思侔造化,仲宣之辩识无滞,次仲之解经不穷,然后可以喻旨公卿,问对帷扆,陪六尺之舆,通四方之意。求之微臣,此途顿隔。
【任昉《为王思远让侍中表》】行则六尺之内,陪接天光,上则服玺申命,诚信区寓,献可替否?出纳惟宜,敷奏于金华之上,进让于玉堂之下,金迁七贵之茂。王粲三公之孙,虽复中蔚孤绪,元卿末裔,未有不阶人誉,妄承曲私。
○黄门侍郎第二
§叙事
按:黄门侍郎,秦官也,汉因之。无常员。董巴《汉书》曰:禁门曰黄闼,中人主之,故号黄门令矣。然则黄门郎给事于黄闼之内,入侍禁中,故号曰黄门侍郎。(刘向《戒子歆书》曰:令若年少得黄门侍郎,要处也。李寻、董贤,并为黄门侍郎。成帝遣张禹归第,于床下拜禹小息,亦为黄门侍郎。)应劭曰:黄门郎每日暮向青琐门拜,谓之夕郎。《齐职仪》曰:初秦又有给事黄门之职,汉因之。(《汉书》云:扬雄、刘向,并为给事黄门。)至东汉初,并二官曰给事黄门侍郎,后又改为侍中侍郎,寻复旧。自魏及晋,置给事黄门侍郎四人,与侍中俱管门下众事,与散骑常侍并清华,代谓之黄散焉。宋齐置四人。(《齐职仪》云:齐代侍中呼为门下,给事黄门侍郎呼为小门下。)《五代史志》云:梁陈置四人,至炀帝减二员,去给事之名,直曰黄门侍郎。(隋氏用人益重,裴矩裴蕴为之,皆知政事。)唐朝因之。
§事对
【夕郎 夜拜】夕郎见叙事。《东观汉记》曰:马防,字子钜,为常从小侯。六年正月斋中官,其一日甲子,上欲冠子钜,夜拜为黄门侍郎。
【仪表 珪璋】《东观汉记》曰:邓阊,字季昭,迁黄门侍郎。于时,国家每有灾异水旱,阊侧身暴露,忧惧顦顇,形于颜色,公卿以下,咸高尚焉。汉兴以来,为外戚仪表。王隐《晋书》曰:顾荣少有珪璋,符采朗澈,仕吴。弱冠举贤良,为黄门侍郎。当时后进,尽相推谢,称荣有大才令望。
【侍讲 著诗】鱼豢《魏略》曰:董遇,字季直,献帝时为黄门侍郎,朝夕侍讲焉。天子甚爱信。魏高贵《乡公集》曰:幸华林,赐群臣酒。酒酣,上援笔赋诗,群臣以次作。二十四人不能著诗,授罚酒,黄门侍郎钟会为上。
【画成图 书坏本】王隐《晋书》曰:张华为黄门侍郎,博览图籍,千门万户,画地成图。《王嘏别传》曰:嘏,字昭先,魏文以嘏为黄门侍郎。每纳忠言,辄书坏本,自在禁省归书不封。帝嘉其淑慎如此。
【二子并拜 三代不徙】《桓阶别传》曰:阶为尚书令,文帝幸见诸子。少子元禅上搏手曰:“长者子元禅。”是日拜二子为黄门侍郎。《汉书》曰:王音荐扬雄待诏,岁余为给事黄门,成哀平三代不徙。
【入拜青琐 对揖丹墀】上见叙事。下具侍中事对丹地注。
【恂恂可观 轩轩得志】《汉书》曰:冯参,字叔平,以昭仪少弟。为人矜严,好脩容仪,进止恂恂可观也。《傅子》曰:王黎为黄门郎,轩轩然得志,煦煦然自乐。
§诗
【魏知古《和鸾台杨侍郎春夜寓直凤阁怀群公诗》】拜门传漏晚,寓省索居时;昔重安仁赋,今称伯玉诗。鸳池注不溢,鸡树久逾滋;夙夜怀山甫,清风咏所思。
§制
【唐中宗孝和皇帝《授韦嗣立黄门侍郎制》】绛衣近侍,秩亚貂蝉,青琐崇班,职参鸳鹭,实神化之有寄,信贤才之攸重。通议大夫韦嗣立,中规奕叶,孝绪蝉联,家匡玄燕之朝,人辅彤云之代。芝兰并秀,见谢砌之阶庭;麒麟齐驱,有刘山之昆季。入光振鹭,誉满三台,出据凭熊,声流十部。近者命兹鸾渚,已擢雁行,才出芸扃,奄归蒿里。永言荆树,坐折连枝,眷彼恒山,空余一鸟。俾迁荣于皂盖,宜袭宠于黄枢。
○给事中第三
§叙事
《汉官》云:给事中,秦官也,汉因之。无常员,皆为加官。(所加或大夫博士议郎兼加之,掌顾问应对,位次中常侍。)《汉仪注》:给事中曰上朝谒,平尚书奏事,以有事殿内,故曰给事中。《齐职仪》云:东汉省其官,魏晋宋齐并置,无常员,皆隶集书省。(《齐职仪》云:齐给事中皆隶集书省,与诸散骑同掌侍从左右献给,省诸文奏。)北齐依后魏,置六十人,后周天官府置给事中士六十人,隋文帝门下省置给事二十人。(除中字,国讳,掌陪从朝直。)炀帝改名给事郎。(减置四员,掌省读案奏。)唐又曰给事中,龙朔二年改为东台舍人,咸亨初复旧。
§事对
【顾问 侍从】顾问见叙事注。胡伯始曰:给事掌侍从左右,无员,位次侍中中常侍。
【名儒 茂亲】胡伯始曰:给事常侍从左右,无员,位次侍中中常侍。或名儒,或国亲。汉东方朔中郎为给事中,刘向谏议大夫为给事中。
【履素 立德】《晋起居注》曰:武帝太康七年诏曰:“郎中张建忠笃履素,为江表士大夫所称,宜在中朝,其以建为给事中。”王隐《晋书》曰:任熙,字伯远。立德邈然,徵拜给事中。
【洁行 俊才】王隐《晋书》曰:陈劭,字节良。太始六年诏曰:燕王师劭,清贞洁静,行著邦旅。荀绰《兖州记》曰:袁准,字孝居,有俊才,太始中拜为给事中。
【明经 效车】范晔《后汉书》曰:郑众,字仲师,以明经拜给事中。《傅玄子》曰:马钧,字德衡,为给事中。与高堂升平秦郎争论与朝,言及指南车。二子云:“无此,记虚耳。”钧曰:“虚争空言,不如试之效矣。”
§诗
【唐沈佺期《自考工员外拜给事中诗》】南省推丹地,东曹拜琐闱,惠移双管笔,恩降五时衣。出入宜真选,遭逢每溢飞;器惭公理拙,才谢子云微。案牍遗常礼,朋侪隔等威;上台行揖让,中禁动光晖。旭日千门起,初春八舍归,赠兰闻宿昔,谈树隐芳菲。省躬知任重,宁止冒荣非。
【又《詶杨给事廉见赠省中诗》】子云推辨博,公理擅词雄;始自尚书省,旋闻给事中。言从温室秘,籍向琐闱通;顾我叨郎署,惭无章奏工。分曹八舍断,解袂五时空;宿昔叨余论,平生赖击蒙。神仙应东掖,云雾限南宫;忽枉琼田赠,长歌兰渚宫。
○散骑常侍第四
§叙事
按:散骑常侍本二官,皆秦置也。《汉官》云:秦置散骑,又置中常侍。(散骑骑从,傍乘舆车后。献可替否,中常侍得出入禁中,常侍左右。)汉因之,兼用士人。无常员,多以为加官。(所加或列侯将军卿大夫兼加之。原其所置二职,皆旧儒骨鲠,以备顾问。与侍中同。元帝时,刘向累迁散骑常侍,与萧固大儒同侍左右是也。后杂伍贵游子弟班伯,成帝时为中常侍,与王许子弟为群,在绮襦纨袴之中。)皆银珰,附蝉为文,貂笔为饰,谓之貂珰。(常侍服之则左貂,中侍服之则右貂。)东汉省散骑之职,而中侍改用宦者,无常员。殇帝改施金珰。《齐职仪》云:魏文帝复置散骑之职,以中常侍合为一官,除中字,直曰散骑常侍。置四人,典章表诏命手笔之事。晋置四人,隶门下。(又领员外散骑常侍,无员。魏末年又有通直散骑常侍四人。晋武太始十年,使二人与散骑常侍四人同置。自魏至晋,散骑常侍、散骑侍郎与侍中黄门侍郎共平章尚书奏事,江左乃罢之。又有员外散骑侍郎,无员,晋武所置。又有通直散骑侍郎四人。晋元太兴初,使二人与散骑侍郎通员,直谓之通直散骑侍郎,凡六散骑焉。)晋初,此官选望甚重,与侍中不异。自宋以来,其任闲散,用人益轻,(宋孝武大明年举选此侍中,而人情久习,终不见重,情复旧也。)别置集书省领之,齐氏因之。(言掌图书文翰之事,故曰集书省。其领诸散骑同晋氏。)《五代史·百官志》云:梁陈集书省置散骑常侍四人。(后魏北齐集书省置六人,其领诸散骑,并同晋氏。)隋文废集书省,徙诸散骑入门下省。唐初并废六散骑,以为散官。贞观初,唯置散骑常侍二人,隶门下。显庆初,又置二人,隶中书,并金蝉左右珥貂。(侍中与左散骑则左貂,中书令与右散骑则右貂,世谓之八貂焉。)龙朔二年,改为左右侍极,(在中书曰右侍极,在门下曰左侍极。)咸亨初复旧。
§事对
【参乘 挟帝】王隐《晋书》曰:郑默,字思元,为散骑常侍。武帝出南郊,侍中以陪乘。诏曰:“使郑常侍参乘。”《齐职仪》云:魏氏侍中掌摈赞。大驾出,则次直侍中护驾,正直侍中负玺,陪乘。不带剑,皆骑从。帝登殿,与散骑常侍对挟帝,侍中居左,常侍居右。
【插貂珰 赐床帐】《魏略》曰:散骑常侍比于侍中,貂珰插右,黄初中始置四人,出入侍从,与上谈议,不典事。《晋起居注》曰:太康七年诏曰:“尚书冯翊忠亮在公,历职内外,勤恪匪懈而疾未差,屡求放退。其以卿为散骑常侍,赐钱二十万,床帐一具。”
【掌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