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年华-第3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当然,只要班长你以后不鼾声如歌就行了。”余无敌笑着说。
“行,我尽量努力。”王少天摸了摸鼻子,心里仍不相信,”不可能吧,以前我睡觉可从来不打鼾的呀! “
驻训期间除了带好班里的兵训练外,王少天还积极鼓励余无敌发挥特长,做好政治宣传工作,余无敌制作了大量的战地小报,并且写了许多心理战的广播稿,得到了团政治处主任的好评。
回到部队后,王少天让余无敌静下心来对这一阶段的工作写一个总结,余无敌结合自己参军这么多天的实践经历,把驻训期间团队开展的一些卓有成效的政治性文化工作进行了认真的总结,写成了一篇很有指导意义的调查报告。他想把这调查报告投到报纸上去,但又怕别人笑话。
“怕啥?没有第一次的尝试,那有第二次的辉煌,不要错过好机遇,赶紧往军报投吧!”王少天知道这事后鼓励着余无敌。余无敌看着王少天点了点头,他决定将这篇稿投往军报,发不了头版头条也能发个二版头条,余无敌在心里自信地说,但他并没有说给别人听,他怕人家笑话。
“班长,你看……”余无敌拿着军报高兴地喊着,“我的稿发了,是军报头版头条。”
“真的?”王少天接过报纸认真地阅读着,这是一篇调查报告,副标题是写团队怎样进行文化创新和文化活动的与时俱进的。
“好样的,真是好样的!”王少天赞扬道,“无敌,你现在总该相信自己的实力吧,只要文章写得好,不愁发表不了。”
“是,是班长,真该谢谢你才对。”
正说着,连值日在门前大声地报告着,一听是团政委来了。王少天赶紧收拾好报纸,让几个新兵赶紧把屋里好好收拾一下。刚收拾好,连长便陪着政委来了,进了屋,王少天要报告,政委摆了摆手意思说不用了,周用兵便指着余无敌说,这就是余无敌。政委打量了一下这个新兵,见他个儿不是太高,脸白胖胖的,看起来挺憨厚。
“用兵,这个兵我就把他带到政治处去培养了,我看让他当报道员挺适合的。”
“是,首长!”周用兵说。
“小伙子,想不想到机关当报道员?”政委问着余无敌。余无敌不知怎么回答,王少天便轻轻地碰着他贴在裤缝线上的手,余无敌领会过来立即答道,“我服从首长安排。”
“好!”政委高兴地说。这样,余无敌便调到团政治处当新闻报道员。
王少天将自己一年带兵的经验进行了认真的总结,他编写出了“四十字带兵方法”,“以情带兵,尊重战士;自尊心强,侧面诱导;性格内向,榜样启发;活泼开朗,适时点拨;偶尔丢丑,将功补过”,他把这些编写一本小册子发给了营里各班班长和副班长,得到了营长任宁的高度评价。
余无敌上机关后的第一篇稿写的便是王少天带兵爱兵的一个小故事,并把他的“四十带兵方法”作为经验介绍发表在《前进报》上,正好团里领导看报纸时看到了,他找余无敌问这是不是真事,余无敌说:“首长,是真的,王少天是我班长。”
后来团长在开大会时谈到带兵爱兵时说,“我认为,五连王少天同志的这个“兵头将尾”工作干得好,当班长就应该当这样的班长,难管的兵,棘手的兵要讲方法去带,不能简单粗暴,以罚代训。新兵刚到部队就需要这样的班长指引方向,起一个路标的作用。”团长在大会上说。
这个时候集团军正在评优秀班长,王少天的事迹被集团军作为一个典型事迹,就这样王少天拿到了一个份量较重的集团军优秀班长荣誉,而团队上报的另外一个典型苏晓峰却落选了。有人说,如果没有报纸上的那篇文章和团长在大会上的那番讲话,这个荣誉肯定会给苏晓峰,但是这一次苏晓峰竞争却是失败了。
第二十六章
一排排大大的红灯笼高高地挂着,红灯笼下的长安街却是沉浸在鲜花和旗帜的海洋里,这天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五十周岁的生日,###主席正在进行国庆大阅兵,雄壮的队伍、尖端的武器装备、整齐划一的飞机还有热情的人民群众从天安门前豪迈地走过。看着伟大祖国新的伟大的成就,看着我们军人用青春的激情踢着正步迈过天安门,俱乐部里掌声如潮,苏晓峰看得眼睛都潮湿了,他想起了西北家乡的情况下,心里不禁充满了希望,是啊,祖国和人民军队的建设已取得巨大的成就,在新世纪祖国将会越来越强大,越来越美好!
“十一”过后离老兵复员的脚步就越来越近了,冬天的气息也越来越浓了,冬天的寒冷也随之而来,王少天并没有因此而停歇训练的脚步,除了在长跑训练上少下功夫外,他把时间主要用在了器械、障碍和榴弹上,尤其是障碍,那是一个爆破力发掘的地方,同时也是一个最累人的地方,没有枪他便找了一个树枝削成枪的模型,战术训练他把手和膝上的肉都爬出了茧来。周用兵已找王少天谈过了,让他留了下来,他们这批98的兵和99的兵一样,要等到2000年底才能转士官,所以现在还是超期服役一年。
又是一荐老兵复员的时候了,何明树在老兵复员时上连来跟众人闹起来,人家骂他胖鸭,他挺闹心,自言自语地自骂着,“当了二年兵,啥也没干成,倒是胖了几十斤,你叫我回家咋见父老乡亲啊!真烦死人了,人家当兵的在部队不是考上了军校就是考上士官学校,没考士官学校的也学了技术,没学技术的也当了班长,没当班长的也得了优秀士兵或者入了党,而自己呢,自己啥也没干成,早知这样当初就不该下炊事班,虽然不是太累,但是,唉,没得到什么锻炼,这军旅生涯对自己来说真是一大遗憾。唉!”他对着天花板叹了口气,“这当兵二年算是碌碌无为了,自己没干出啥成绩,也没为部队作出贡献,怎么来还是怎么回去,罢了,别想了,到是结识了一些好兄弟,也不枉来部队走一回。 ”
董宝贵也复员走了,少天说,“宝贵,你也走呀?”
“唉,咱们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嘛,其实我也不想走”董宝贵叹了一口气说。
少天便跟着伤感起来,其实论那一点董宝贵的素质都不会比自己差,很多方面董宝贵都比自己强,自己能留下一是仗着班长骨干这张牌,另一个也是在团队的一些荣誉。董宝贵拍着他的肩,手有些软,感叹地说,“少天,保重!”
“你也是!”王少天抱住了董宝贵。
转上士官没多久,便到了12月20日,这是一个让所有炎黄子孙难忘的一天,这天澳门回归了。当葡萄牙的国旗在澳门徐徐降下、五星红旗冉冉在澳门升起时,团队的每个俱乐部一片掌声,看着雄壮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开进澳门这块土地时,所有的中国人都沸腾了,所有的军人都激动了。“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澳门的回归使得数百年来在澳门这块土地上留下的民族耻辱得以洗刷,它再次表明,中国人民确实站起来了,中国任人宰割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转上了士官,苏晓峰第一次领上了工资,心里的感觉真是千言万语说不出,虽然说工资只有几百元。王少天看到紧握着工资的苏晓峰便问,“苏班长,发了工资有啥打算?”
苏晓峰想了想说,“先支援家里的建设,把房子翻盖一间,都二十一世纪了,家里也该好好发展了。”王少天若有所思地点着头,想了一下说,“苏班长,想没想过买个小霸王或是电脑?现在军队倡导科技大练兵,我想在不久的将来,电脑肯定会成为科技练兵中的主流,现在我们应该提前学习,跟上时代发展的潮流。”
苏晓峰听了王少天的话想了想,“以后攒了钱再说吧。”
“人靠衣裳马靠鞍”,新千年的第一个“五一”,官兵们终于穿上了新一代军服中的第一批——夏季常服了。这新一代军服被称为99式军服,它是总后勤部于1993年开始立项研制的。1999年9月,中央军委研究确定了新一代军服中的夏季常服方案, 99式新军服采用的基本面料叫做“特种变形纤仿毛系列织物”,是总后军科研人员数年攻关取得的最新高科技产品,成果获得1998年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
穿上新军服,唱着总部新教的《军人道德组歌》,每个人都仿佛年轻了十岁,干什么都劲头实足了,苏晓峰的工作干劲比以前更大了,这个时候连长周用兵突然找到王少天说,团长打算让他上机关去,问他意下如何。
“上机关?”王少天惊讶地道。
“对,是团长想让你去的。”
“我恐怕不适合上机关去!我比较适合在连队生活,我想还是在连队好好锻炼锻炼吧。”王少天想了想说。
“其实到机关也是另外的一种锻炼,少天,有多少人撞破头想上机关都上不了,而你有这个机会也不要错过,毕竟在首长眼皮底下干工作,还有人际关系等方面的锻炼也需要你好好学习,等将来都会有用的。”
王少天听到这儿犹豫了一会儿沉思着。“这样吧,你先以出公差的形式上机关去,要是你自己感到实在不行,你就回连来,连队随时欢迎你回来。”周用兵最后又给王少天吃了一颗定心丸。
就这样,王少天搬进了公务班,属于机关勤务连的一员了。
上机关后,他特意到政治处宣传股看看余无敌,但宣传股长说,余无敌上学员队准备考军校去了。王少天感到一阵失落,他想了想,还是上学员队看看去。
他找到余无敌时,发现余无敌已瘦了许多,余无敌看到王少天特别高兴,又听王少天说他上机关了,余无敌忽然神情黯然说,“班长,你怎么上机关了呢?”少天摇了摇头没回答。
“不用管我,你自己怎么样了?”王少天问。
余无敌简单地介绍了自己在机关半年多的工作经历,他说他参加了团队团史的编写,在军报上发了二十多篇稿,团里领导很重视他也挺关心他,他想考南京政治学院。王少天低着头用脚踢着小石头,他突然想起自己想考军校的理想来,感到浑身不是滋味。
“怎么啦,班长?”余无敌问。
“没事!”
“班长,你是不是——也想考军校?”余无敌大胆了问了一句。
“嗯,但是我学习成绩不是太好,又有这么长时间没有复习功课,想考也考不上,还是别给组织添麻烦了。”王少天自叹地道。余无敌不知怎么安慰王少天,只说,“班长你应该试一试。”
王少天说,“不用试我自己也知道是怎么个水平,其实现在我也想通了,这当兵不一定就非得当干部,其实当士官也一样能够实现自己的理想的,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的。”
“是,班长,你还可以提干的!”余无敌安慰着王少天。
“无敌,你要好好学,争取考上南京政治学院,到时候别忘给我喝喜酒……”王少天突然振作了一下精神说。
“我会的!”余无敌咬了咬嘴。
“那你保重身体,要是有啥事就来找我,无敌。”
“好,班长。”
“那我走了。”王少天低着头踢着小石块,余无敌望着王少天的背影内心莫明其妙地感到一阵感动。
上机关后呆了一段时间真是不适应。早上起床已没有那股在连队跑五公里的激情,起来就是打扫打扫卫生,真没劲。机关确实舒服,至少不用在连队那样累,整天摸爬滚打,紧张嘻嘻,一天脑瓜子的弦崩得紧紧的,还得时常提防拉紧急集合,而在这里却用不着,只要你把首长的事干好了,一天就是呆着。
有一件事对他触动很大,那是刚来机关不久晚上勤务连点名时,负责勤务连工作的协理员没来,他看到时间到了,机关那些兵却是懒懒散散没有谁自觉排队,于是他喊了声集合罗,然后下着向右看齐的口令,真是不给面子,没有一个人听他的,他们非但不听,反而用一种挑剔和刺耳的话说,装啥装?刚来机关几秒钟了就装起来了,心里真没个数。这件事使他领略到了机关兵的作风。在闲着的时候他就想,要是自己在机关呆上一年两年的,也变成了他们现在这个样子,也该多么可悲啊?这还象个军人的样吗?
后来协理员表扬了王少天的所作所为,但他一句话都没听进去,他自己在那里独个儿想。后来回来后,他把这事跟团长说了。团长说小王啊,你反应的问题挺好,在勤务连这块,作风确实不行,我得好好治理治理他们。但连续几天也没见有什么大动作,心底不免有些沉重。在没事的时候他总爱站到窗户前看那大操场的训练,看着看着心底总是升起一股痒痒的滋味,恨不得自己立即回到大操场上去,可他刚来机关没多久,不好意思向团长提这个想法,他怕团长的误会。他想我得找个好机会向团长暗示暗示……
一个双休日,团队休息,机关大部分的干部都回家去了,机关楼内更是显得静寂,王少天觉得百般无聊,想着在连队和战友们一起踢球、打球,那酣畅淋漓的笑和挥汗如雨的痛快,现在想来竟觉得那般地有意思,那般地充满激情。
王少天从四楼溜到三楼,突然从三楼传来的一声声悠扬的箫声吸引了他,谁休息日不回家,在这里吹这伤感的箫声,他想。一股好奇心牵引着他朝着箫声走去。
一个上尉正面对着窗斜靠在办公桌前,全心贯注地投入着,他的整个身心都投入到这箫声中,投入到箫声的悠扬世界中,那箫声带着伤痛的回忆,带着一股淡淡的忧愁和伤感和悔恨。
“他肯定有什么伤心的心思……”王少天心想着。这么想着,心里就特别想看看他究竟是谁。他缓缓地走了过去,不小心碰到了一张椅子,“嘎”的一声椅子同地面发出刺耳一声响,王少天暗暗吓了一跳,那箫声也被这声音打断了,那人徐徐回过头,王少天这才看清了他的脸:“徐股长是你呀?”他情不自禁地喊了一声,原来是作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