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狗官-第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满庭芳道:“如此甚好。今日人多,阿蛮妹妹还是不来为妙,省得惹是非。”
谢秋娘亦点头称是。话毕,谢秋娘悄悄离开了宜春院,满庭芳则与一萼红、花含烟、绮罗香四人去内室换装,预作《凌波舞》。
这边厢,裴耀卿与苏二公子等闲谈了几句,忽问苏二公子道:“聆苏二公子吐属,似出身世家,不知尊大人现居何官?公子有何功名?”
苏二公子收拢扇子笑笑道:“先严已驾鹤西去。晚辈碌碌庸才,功名利禄与我无缘。”
裴耀卿最是爱才,听他言语间竟是无意官场,正要相劝,苏二公子作揖道:“蒙裴大人抬爱,小生落拓江湖,放浪琴棋之间,人情世故一窍不通。”裴耀卿见他意义决绝,叹道:“可惜!可惜!”王维笑道:“苏二公子高人雅致,胸襟非我辈俗人所及也。”苏二公子摇摇扇子,不作他话。
一干人等又谈诗论酒一番,兴致颇高。陆大宝一不会作诗,二不会弄曲,见插不上话,无奈便招了小红一起玩耍。张守珪是武家出身,文学上的修养亦不甚高明,他见陆大宝与小红在一边玩耍,有意跟了过去。
话分两头说。小红跑到池子边折了枝杨柳,拿在手中把玩。陆大宝知她唱歌好听,便说想听她唱歌。小红想了想,说要唱一套《月节折杨柳歌》。张守珪隔他二人不远,听到小红说要唱《折杨柳》,想起一个故人来。
开元中,张守珪曾担任瓜州刺史,那时手下有个姓裴的高级军官。这位副将别的什么歌不会唱,一年到头就会哼哈这套《月节折杨柳》。这套曲子不多不少,正月到腊月再加个闰月,前后整整十三首……现在想来,裴将军的歌声真是瓜州军分区的噩梦。
张守珪正念及此,小红已经清了清嗓子开唱了:
【正月歌】 春风尚萧条,去故来入新。苦心非一朝,折杨柳,愁思满腹中,历乱不可数。
【二月歌】 翩翩乌入乡,道逢双燕飞。劳君看三阳,折杨柳,寄言语侬欢,寻还不复久。
【三月歌】 泛舟临曲池,仰头看春花。杜鹃纬林啼。折杨柳,双下俱徘徊,我与欢共取。
【四月歌】 芙蓉始怀莲,何处觅同心。俱生世尊前。折杨柳,捻香散名花,志得长相取。
小红唱到“长相取”便不再唱,陆大宝夸她唱得好听,又催促她再唱,她只笑呵呵的拍手道:“五月唱五月歌……六月唱六月歌……”陆大宝明白小红的意思是,现在才四月,以后每月唱一首。他又催了几次,小红却死活不肯再唱。
两人推搡了会,小红又叫陆大宝唱歌。陆大宝被逼无奈,道:“《折杨柳》的套曲我不会,《四季歌》倒是会一首。”见小红满眼的期待,只好妥协道:“唱得不好不许笑。”小红连连举手发誓:“不笑、不笑!”。
陆大宝清了清嗓,唱到:
春季到来绿满窗,大姑娘窗下绣鸳鸯。忽然一阵无情棒,打得鸳鸯各一旁。
夏季到来柳丝长,大姑娘漂泊到长江。江南江北风光好,怎及青纱起高粱。
秋季到来荷花香,大姑娘夜夜梦家乡。醒来不见爹娘面,只见窗前明月光。
冬季到来雪茫茫,寒衣做好送情郎。血肉筑出长城长,奴愿做当年小孟姜。
一曲歌罢,只见小红两眼放光,脸上的神情煞是兴奋。陆大宝所唱这首《四季歌》,是20世纪初的电影《马路天使》中一首脍炙人口的插曲,由田汉作词、贺绿汀作曲,周璇原唱。此歌曲调温婉,朗朗上口,陆大宝前世常听陆娣唱起。
陆大宝唱完,小红哇啦啦比划着,隔了不久竟然一字不落、一调不差的将这首《四季歌》从头到尾唱了一遍。陆大宝心里嘀咕:这丫头的记忆力还真不一般的……强大……竟过耳不忘。
两人正在兴头上,忽然听到身后“扑哧”一声笑起,且闻一女道:“此曲甚妙!客室陆公子所作?”陆大宝和小红循声望去,杨柳树后不知什么时候多了一个黄衣女子。
黄衣女子三步两步走道陆大宝面前,拍了拍他的肩膀,含眄笑道:“久违啦!陆公子!”
第十三章 杨氏女
黄衣女子三步两步走道陆大宝面前,拍了拍他的肩膀,笑道:“久违啦!陆公子!”
陆大宝看了黄衣女子一眼,只见她白雪分双齿,黑云栽两鬓,眉宇之间有一股巾帼不让须眉的英气。
话说回来,黄衣美女长得虽然好看,不过陆大宝百分百确定自己和她不熟。
黄衣女子看着陆大宝笑了笑,一张樱桃小嘴突然快速张动了几下。虽然她没有发出声,奇怪的是,陆大宝却清清楚楚的听到她说的是:“近日京中恐有变故,玉环嘱咐公子可随右羽林将军暂避涿郡。”
陆大宝心里纳闷:又是一个奇怪的美女……玉环是谁?右羽林将军不就是安大哥的义父大人?叫我去涿郡?……Where is 涿郡?……怪事年年有,今年特别多……今年过节不收礼,收礼只收脑白金……(8要丢我啦!男猪思维混乱中。)
黄衣女子说罢,忽然朝陆大宝身后招手笑道:“张大将军!”张守珪早已经看见她,乐呵呵的道了声:“阿蛮姑娘好啊!”原来,这穿黄衣裳的五星级美女叫做谢阿蛮,乃长安城里跳《凌波舞》一等一的好手。
张守珪走了过来,看了陆大宝一眼,笑呵呵的道:“你是安禄山的结义兄弟?”陆大宝点了点头。张守珪哈哈笑道:“好!好!”小红见他笑得恣意,也拍手道:“好!好!”
张守珪整了整衣襟,笑道:“禄山是我义子,你既与他结拜,那我也算得上你半个义父啦!”谢阿蛮听他如此说,赶紧推了陆大宝一把,道:“还不快拜见义父!”陆大宝心道:叫他声义父又不会少块骨头……骨头没有少就不是大事。于是当下便行了大礼,口称“义父”。
张守珪笑道:“好!甚好!”
前文说到,满庭芳、一萼红、花含烟、绮罗香四女换了衣裳,由王维弹琵琶、苏二公子抚琴、曲玉管吹玉笛、李龟年吹筚篥,合奏《凌波舞》曲。四女排阵布列,和着曲子在庭院中飞舞。《凌波舞》表现的是凌波池中,卫宫护驾的龙女在波涛起伏的水面上翩然起舞。满庭芳、一萼红、花含烟、绮罗香四人皆着白衣,所舞之处,但见罗衣熠妖,似彩凤之翔云;锦袖纷披,若青鸾之映水。四人或斜眉盗盼、缓步急行,或千娇眼子,穷奇造凿。一搦腰支,光前艳后,难遇难逢,进退去来,希闻希见。
谢阿蛮看她四人舞了一回,一边朝她们走去,一边大声笑骂道:“舞得这般游戏,好端端辱了我‘凌波仙子’的名号!”
满庭芳见是谢阿蛮,低声道:“你怎么来了?”
谢阿蛮笑了笑,也不作答。花含烟和绮罗香上来,恭恭敬敬的叫了声:“师姐!”原来她俩年龄虽然都比谢阿蛮大上一、两岁,但这《凌波舞》的技艺,却是谢阿蛮一手调教出来的。
谢阿蛮拜见了裴耀卿、李龟年,又由满庭芳引见予王维、苏二公子,最后才与曲玉管打了招呼。她与曲玉管本是相熟,两人没说些话,便各自随众坐下了。众人聚在一起,吃吃喝喝了好些个时辰,直至北曲华灯渐起,才各自打道回府。
闲话不表。又过了三日,便是寿王李瑁的寿辰。张九龄早早的就奔寿王府去吃香的、喝辣的,却不许陆大宝出府。原来前两天裴耀卿跟张九龄嚼舌根子,说陆大宝又逛妓院、又跟胡肥肥拜把子,行为有失端正。张九龄听了这些话,自然又把陆大宝叫到跟前耳提面命了一番。陆大宝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
不想今日张九龄前脚刚走,张守珪和安禄山后脚就来了。张守珪本想透过裴耀卿约张九龄吃顿饭,无奈张九龄不给面子,张守珪只好三番五次的来碰运气。张、安二人听说张九龄已经往寿王府去了,只好作罢。
安禄山见陆大宝左右无事,便道:“宝兄弟何不也去凑凑热闹?”
陆大宝吞咽道:“张大人说……这样的热闹还是少瞧为妙……”
“怎么就瞧不得?”安禄山哈哈笑道:“某人自己不也早去瞧了?好啦!兄弟!别婆婆妈妈的,赶紧与我们一道走罢!”半晌,安禄山见陆大宝仍旧一副犹豫不决的样子,道:“罢了罢了!宝兄弟!干脆你化装成义父的属下,这样你那位张大人就瞧不出来啦!”陆大宝忙称好,换了身衣裳,跟着张守珪和安禄山二人往寿王府去了。
寿王李瑁是玄宗李隆基的儿子,他虽然不是太子,但是因为其母武惠妃十分得宠的关系,也颇得玄宗喜爱。李瑁为人信义豁达,在大臣和兄弟姐妹中人缘极好,陆大宝和安禄山、张守珪到达寿王府时,只见门口车水马龙,贺寿的人络绎不绝。张守珪的侍从递了帖子,唱了寿礼,便有人来引他一众人等入府。
陆大宝随安禄山进道内厅,但见厅内珠玉惊心,金银曜眼。室角处有仙人鼓瑟,*吹笙,清音叨啕,雅韵铿锵。陆大宝随安禄山坐了半晌,便有侍女侍儿上酒上菜来。陆大宝打量着眼前的菜品,不禁张口结舌。这宴席真可谓穷海陆之珍羞、备川原之果菜。肉则龙肝凤髓,酒则玉醴琼浆。银盘中盛的是麟脯豹胎、鹅子鸭卵、鹑羹雉臛、椹下肥肫、荷间细鲤,熊腥纯白、蟹酱纯黄;玉叠中摆的是蒲桃甘蔗、栗枣石榴、河东紫盐、岭南丹橘、敦煌八子柰、青门五色瓜,太谷张公之梨、房陵朱仲之李、东王公之仙桂、西王母之神桃、南燕牛乳之椒、北赵鸡心之枣。如此千名万种,不可具论。
陆大宝咋舌道:见过有钱的,没见过这么有钱的……见过FB的,没见过这么FB的……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王八游泳,显壳(阔)。
开席后,张守珪忙着与各色官员应酬,陆大宝只顾埋头大吃特吃,安禄山偶尔跟陆大宝嘀咕几句话,说寿王的兄弟义王、陈王、丰王、恒王、凉王、汴王、信王等都来了,另外,姊妹也来得不少,永穆公主、常芬公主、灵昌公主、常山公主、永宁公主、万春公主、太华公主尽在席间。
陆大宝随意扫了一眼席间的众多红男绿女,眼睛突然一亮,指着远席北座一位婉嫕凝芳、翠钗绮袖、罗裙玉佩的美人悄声道:“那位姐姐好生面善,是哪个?”安禄山顺着陆大宝所指望去,果见一绝*子艳粉芳脂映宝钿,含娇转眄骋*,遂失魂落魄的点头道:“果然……十分面善。”
安禄山目不转睛的盯着人美女看,嘴角就差没流哈喇子下来,陆大宝看着好笑。不多时,安禄山赶紧遣了人去打听这位美女的底细。半晌,小厮回报说,原来这美女是今天饭局的东道主、寿王李瑁的老婆(之一)杨氏。
这小厮极富有八卦精神,还打听到这杨氏是隋梁郡通守汪四世孙,徙籍蒲州,遂为永乐人。安禄山色迷迷的道:“杨氏名甚?”小厮点头哈腰的道:“小字玉环。”
陆大宝怔怔的道:“玉环?”话毕,突然拍案而起,神色极度震惊。安禄山见同桌宾客都望着陆大宝,忙将他按坐了下去,低声道:“兄弟失礼啦!”遂朝众人举杯道:“喝酒!喝酒!”
陆大宝呆呆的望着那杨氏,只觉得眼前一阵眩晕:……杨氏?什么杨氏!那模样,可不就是他的现代主子陆娣!
第十四章 故人
陆大宝呆呆的望着寿王李瑁的老婆杨氏,冷汗直冒:……阎五爹!这老不死的(阎王是无论如何也不会“老”死的)又在开什么阴阳国际玩笑……杨氏?什么杨氏!瞧杨氏的模样,可不就是他现代的BOSS陆娣……的古代版!
MaMaMiYa!!!!
陆大宝一个趔趄,摔了个狗吃屎。待他灰溜溜的爬起来,才发现满桌的宾客都诧异的望着他。安禄山在一旁哈哈敬酒圆场,陆大宝忙借故离席。慌忙之中他并没有发现,酒席之中有两双熟悉的眼睛正死死的盯这他。
陆大宝悄悄走到一个离杨氏较近的隐蔽处,细观之下,更是惊讶:这个杨玉环除了身型比陆娣稍微……丰满……一些,神韵、五官、举手投足间皆与陆娣*不离十。陆大宝心想:难不成陆娣也来唐朝啦?再一想,不对,牛头马面兄明明说她“没事”,回家睡觉了,怎会来唐朝?他看着不远处的杨氏,张口欲喊,无奈终究喊不出来。
那女人是谁?陆娣?杨玉环?
陆大宝后退了几步,突然间有些恍惚,分不清自己究竟身处何处。就在这时,他感到自己的后脚跟踩到异物,正要回头,忽然一只端着酒杯的大手从后面缠上了他的腰间,一人贴着他的耳朵细语道:“六郎看甚么看得这么入神?”
听到这声音,陆大宝浑身一个激灵。要说这声音,他实在再也熟悉不过了。他屏息侧头一看,果然不是冤家不聚头。这冤家正是礼部尚书李林甫。
陆大宝出手反抗,李林甫手中的酒液却全都洒在了他身上。这时从李林甫身后走出一人,瞬间出手点了陆大宝几处穴道,他便说不出话来。放眼一看,这人竟是芙蓉院的卫湘卿。
卫湘卿神色复杂的盯着陆大宝,似是想要探究什么。陆大宝目射了卫湘卿一百支箭,心中骂道:“原来他是李林甫这狗官的走狗!”
李林甫和卫湘卿两人一左一右夹起陆大宝,若无其事的离开了大厅。陆大宝看到安禄山、张守珪、张九龄、裴耀卿等人都在席间,无奈却出不了声呼救,只能干着急。
三人出了院子,有利索的小厮见了他们,便来招呼。卫湘卿说要间客房休息,那小厮便殷勤的在前引路。不多时,果将他三人引到一间别致的厢房。李林甫丢了个银锭子出去,小厮点头哈腰的接住退出了房间,又顺手将房门从外面“吱呀”一声关上了。陆大宝见状,心中急道:“天亡我也!”
厢房中有屏风十二扇,昼鄣五三张。里面是一张雕花大床,床两头安着彩幔,四角垂着香囊,帐口用银虺装,床头有玉狮子。李林甫把陆大宝扔到床上,朝卫湘卿招手道:“今天咱们三人玩个尽兴!”
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