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武侠仙侠电子书 > 普陀圆通梦 >

第63部分

普陀圆通梦-第63部分

小说: 普陀圆通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舟子看了他如此情形,不知何故,既然如此说,只得冒雨摇将过去,不到一箭之地,只听 “轰”地一声响,那桥已中断。舟子道:

  “好险好险!要不是万老爹吩咐,大家都没有命了!万老爹看你刚才那副神情,好像预先知道一般,真是奇怪哩!”

  万羽峰便将菩萨示梦的事,向舟子细说了一番,舟子听了;从此也虔心礼佛起来。

  万羽峰到了目的地,与各行商接洽就绪,付款载货而归。路上一来一往,足足有两个月跋涉,这两个月中,他那妻子与邻家子正打得火一般的热,大有难解难分之势。

  万羽峰那日到家,已是黄昏时候,他因菩萨救了他断桥之厄,故一进门便到菩萨像前焚香拜谢,拜罢起身,那梁上挂的一盏长明灯,忽然绳断落下,里边的油,倾得他象落油鸡一般;满肩满背上淋漓尽致。他猛里却记起偈中的第二句,“逢油即抹头”;便毫不迟疑的把油向头上抹去,抹得满头光致致的与油头女人一般,当下换去外衣,与妻子叙了一番契阔,少不得提起断桥之事,少停吃过了晚饭,一同入房安息。

  再说那邻家坏小子;见万羽峰回家来了,不能过去和他妻子寻欢取乐,不觉怒火中烧,睡在床上翻来覆去,那里睡得着,越想越气越恨,到后来突的动起了杀心,去厨下找了一把锋利的切菜刀,翻墙过去,悄悄的掩入房中,步到床前,揭开帐子举刀待砍,忽又缩住了,暗想:”且莫杀错了,那倒有点儿舍不得。” 遂略一筹躇,他想;这个倒也不难办别,女人头上一定有香油气味,于是用鼻一嗅,只闻得外床一个,油气扑鼻,便认定里床一个定是万羽峰,便重新举起刀来,用尽平生之力,向里床的一个头上劈去,只听得 “喀嚓”一声,脑瓜儿已劈成两半。两脚乱蹬,已自死了。

  万羽峰从梦中惊醒,一面大呼婢仆,一面取出火镰,打火点灯,一阵子手忙脚乱,耽搁了好大一会功夫,那邻家坏小子;自早已脱身而去。

  万羽峰见妻子被杀,十分伤惨,四下里找寻凶手,却又全无踪影。不得已便连夜去告知岳父母家;丈人到来一看;却硬说是万羽峰所为,他认定说: “门不开,户不启,发生这杀人之事,不是你还是谁?” 弄得万羽峰分辩不得,第二天便告到当官。官府相验之后,也疑是万羽峰所为,遂用严刑询问。 万羽峰是个正当商人,又非江洋大盗,那里经得起种种苛刑,到煎熬得实在过不去时,只有自叹命苦; 如其怨那前世冤业活受罪,不如一死完事大吉。他打了这个主意后,便一口承认了,官府一面将他打入死囚牢中,一面拟些案词,不料下笔之时,却有十来个青蝇飞集笔端,把笔头抱住。待用手轰开再下笔写时,却又群集,屡试都是如此。县官却疑心起来,于是与师爷一同相商,师爷道:

  “待我到狱中去向他询问看来;是否另有冤情?”

  到得狱中,只见他在那里念佛,便问道:

  “万羽峰;你的罪名已定,念佛还有何用?”

  万羽峰道:

  “菩萨曾说过要相救的,决不谎人!”

  于是;便将赠偈言之事细说一遍。师爷听了 “青蝇捧笔头”的话,不觉一惊,只第三句 “斗谷三升米”却解释不出。想了一会,忽灵机一动道:

  “一斗谷除了三升米以外,其余七升不是糠还是什么?你可认得康七吗?”

  万羽峰道:

  “认得认得!我家左邻那个少年,他就叫康七!”

  师爷点头而去,便将此事告知了县尊。

  (下接第一百零一回 陇菩萨出于田亩 遇刘海戏钓金蟾) 电子书 分享网站

第一百零一回 陇菩萨出于田亩 遇刘海戏钓金蟾
第一百零一回 陇菩萨出于田亩 遇刘海戏钓金蟾

  第二天便出签提康七到案,一审而伏,果然是他干的,万羽峰的奇冤,总算因此昭雪。

  万羽峰自从受了这意外之灾,虽然脱了杀身之祸,但对于世事,一发感觉到变幻无常,灰心意冷。于是便将财产全部施舍给贫苦之人,决意到临安灵隐寺去投师剃度,他一路上步行而往,沿途过了不少乡村市集,到得一个胡家庄附近,见有一群人围聚在田埂间,不知何事。便走上前去一看;却原来是一王姓农人在自家地里刨田,忽然间锄头触着一件坚硬之物,于是;即用锄尖在四周慢慢的留心刨去;到二尺深时,却现出一尊一尺半左右的佛像来,本是碧琉璃瓦质造成,十分工致,虽已被泥沙掩住,亦可见其须眉毕现,故邻人家多来观看,所以围着一大群人在那里。万羽峰挨身过去,仔细看了一遍道:

  “合该你们这一方的百姓有福份,故将菩萨金身托咐于你,你们应当虔诚拜祭,包管往后她能保佑你等岁岁平安;年年丰登。你们此间可有庙宇?宜将此尊法像送往供养!”

  那姓王的问道:

  “你这人既然口口声声说她是菩萨,但是菩萨也有好多的名号,这一尊又是叫什么名字呢?”

  万羽峰道:

  “这就是大慈大悲;普渡众生的观世音菩萨啊!’

  大家听了,都说:

  “不对不对,观世音菩萨的法相我们也曾看见过,却非如此装束,且多是女身,为何此尊却是男身,你倒说说看来。”

  万羽峰道:

  “菩萨自从成道之后,周行寰宇,随时幻化,或男或女,或老或少,都不一定,有时还作种种法身警世哩!你等何必如此大惊小怪呢?”

  遂将自己两度见菩萨示现的事,讲给他们听了,大家方才相信。于是;大家把那尊法身送入庙中去供养,因那尊佛像出自于田陇间,故周围的百姓都称她为 “陇见观音”。

  韦驮自到“不肯去观音院”修行之后;只用了九年的时间就渡梓鱼神张亚子丢了杀生渔业;立地成佛。又三年后;正赶上如来佛祖巡视南海佛国;见他深谙佛仪佛道;见他是个护法的天才高手;怎能错过不用?遂破格提拔他为韦驮菩萨;定为南海佛国的护法天神;又称韦陀天。此亦肉身成佛也。观世音菩萨奉佛旨;让韦驮即刻上任;那“不肯去观音院”的主持一职;自有别的和尚接续;韦驮至此;便名正言顺的做了观世音菩萨贴身的护法天神了。

  且说那袁天罡和李淳风的母亲施英;回到天界以后;听女娲娘娘说;她的初恋情人太白金星李长庚;被玉皇大帝贬下了凡尘;转世到大唐朝已成为一名鹤立鸡群、令人钦羡不已的诗仙了。女英为了寻找李太白。以了结他们这千年的蓄世姻缘;便告辞了女娲娘娘;当晚就托生在桃源县福德里金鸡坪一耕读人家里;取名叫施秀英。但可惜错投了人家。正巧让观世音菩萨遇见;观世音怕他们二人再来一个阴差阳错;又一次白白地错过姻缘;决定帮人帮到底;断然给施秀英改换了门庭。将女英的神魂携往河南;又托生在开封宗楚客的家里;起名宗莲杏。后来因李白在梁园作的一首诗《梁园吟》;引发了她“千金买壁”的情怀;竟与李太白在千年之后结为夫妻。

  菩萨见宗莲杏已经了却了与太白金星李长庚的蓄缘;就托梦给她;要她一定要在晚年出家到邝山修真;以续来世。宗莲杏依言皈依佛门;于九十九岁圆寂回归天界。她来到南海落迦岩找到观世音;先谢过了菩萨移花接木之恩;再请菩萨接续下一世的机缘。观世音问道:

  “汝有何打算;可说与本座听听;我再看看各方有无机缘巧合;正适合于你;再做安排。”

  女英正色道:

  “在大唐;我见我那夫君李太白;诗文倜倘;盖世无双;行事潇洒;为人仗义;即有诗仙、酒仙之美称;我甚羡之。当有那“千金买壁”之举为证。自此以后;我夜不能寐;欲以其为标榜;在来世要做一女诗人;女丈夫;轰轰烈烈干一番大事;不让那须眉半分毫。不仅要那文采流芳百世;而且其名气绝不压于夫君李太白也!”

  菩萨一听夸道:

  “好一个有志气的女英;真女中豪杰也!我定助之。汝先与小龙女作伴歇息几日;一但时运成熟;我定当唤你;可否?”

  女英道:

  “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善哉;善哉!”

  女英走后;菩萨忽想起佛祖来南海巡视普陀时;正逢方诸山紫府州的散仙来访紫竹林;为维护南海佛国的声誉;被迫将紫竹林化为紫竹石;此事因在大庭广众和佛祖面前所做成;竟不可反悔;所以想到:“那大块的紫竹石子;于其放在那里碍眼生事;倒不如给东王公送去;这样;不但给东王公还将回去一份人情礼物;而且也会替南海普陀保留了一处幽雅的园林景色;岂不两全其美?” 想到这;遂将那大紫竹石变得如指甲盖大小;带在身上。又命小龙女和大护法韦驮摆驾;前往方诸山;看望东王公。

  行至云台山颠;忽见一道紫气直冲霄汉;低头观之;看一少年;藏在五里源马坊泉畔的大柳树后边;偷偷地向湖里观瞧;湖面上有一蒲扇大小的三脚金蟾;嘴里正吐出莲花;那冲天紫气就是从那金蟾口中的莲花中喷出。突然;少年从柳树背后飞身而出;蹿到湖上伸手拿住金蟾口中的莲花吞入腹中。那三脚金蟾吃了一惊;“扑嗵”一声跳入水中;涤忽不见踪迹;那少年跳入湖中;半日;又钻出水面;走上岸边;口中懊悔的长叹一声;两眼直楞楞地仍瞧着水面;不忍离去。

  菩萨见那金蟾与少年;象似财神府里的海蟾子;便降落云头来在少年面前。口中问道:

  “仙童;汝可是金鱼仙翁之子;职任财运副使的海蟾子否?怎地在此玩耍?”

  那少年见是观世音菩萨驾临;遂躬身施礼道:

  “菩萨帮我;在下乃刘海是也;前些年我在财神府里;因与陶朱公和孔方兄饮酒大醉;睡梦中走失了瑶池金蟾;被玉帝按失职律贬下凡尘来寻找。。。。。。”遂将以往的经过向菩萨学说了一遍。

  原来; 一千年前;因愚公移山的执着;感动了玉帝;玉帝遂命天将将王屋山蛇神打入天牢;罚他面壁思过一千年;八百年后;那蛇神因在天牢里表现较好;就被提前释放回王屋山;在天坛顶九里洞里安身。这条大蟒蛇;慢慢的乐而忘忧;不知悔改;再加上又历经了千年的面壁修行;内功大增,竟然每日里吞食过路行人;搞的周围路断人稀;数十里内外荒无人烟。一天被瑶池金蟾望见;总想吞食掉这巨蟒以增加功力,便趁海蟾子熟睡之机;竟从天上偷偷摸摸跑下界来;钻进王屋山里寻那蛇神。

  自从那金蟾丢失以后;金蟾子遍寻四天门就无影无踪。玉皇大帝和王母娘娘闻此大怒;把财神赵公明找来训斥了一顿;严命将海蟾子罚下界去访查金蟾下落;令其务必将金蟾捉拿回天庭;否则;永不许回转天宫。

  海蟾子下界以后;仍化作一儿童模样;取名为刘海;遍访金蟾于东胜神洲不着;正巧赶上燕王刘宗光招贤纳仕;刘海趁机考中状元;被燕王招为驸马;后又在朝任宰相之职;辅佐燕主治国安邦;甚为荣光。

  一次;刘海又因贪杯饮酒过量;不慎将燕王陪嫁公主的珊瑚玉器打碎;公主十分恼怒,便进宫将此事秉奏燕王;刘海因此受到燕王责怪,心中甚是不快;越想越感到憋火;于是狠下心来辞职不干;独自一人离开皇城;到处游山玩水又开始寻找丢失的金蟾。

  后来;刘海行到马坊泉边;见此处茂林修竹、山清水秀,仿佛仙境一般,他贪恋景色;便搭了间草舍隐居下来。

  一天晚上;刘海独自坐在泉边闭目养神;忽然听见湖中有“吱咕”之声,睁眼观望;只见水面上有一朵金黄闪光的莲花时隐时现;刘海感到奇怪;刚要起身看个究竟;就见金蟾正在修炼。谁知道他的这一举动;吓得那金蟾立即没入水中;再也看不见了。

  原来;那金蟾找到这蛇神后;经双方一番格斗;蛇神虽是力大无穷;但怎比得金蟾根基深厚;道行厉害。这一回蛇神不及提防;被金蟾口里吐出三个金圈直逼蛇神;蛇神变成水缸粗细的大蟒,金蟾将金圈套在大蟒身上将大蟒紧紧箍死;慢慢受用。

  金蟾将大蟒吃了以后;功力竟然大进;不但能口吐莲花;而且还可口吐金钱;为次;它走到哪里;就把钱撒到哪里;救济了不少穷人。三年前;它来到了云台山下的五里源马坊湖;见这里风景秀丽;是修行的好去处;便留了下来;早晚在湖上修练;总想修成仙体,得道而去。

  刘海自这次见到金蟾的踪迹以后;心中暗想:“这朵莲花是金蟾修炼的宝物;如能吞服;也许能够捉住金蟾;从此脱离凡尘。”因此;他几次想取莲花,但金蟾总是一见有人;便潜入水中;始终不能得手。后来;刘海终于想出了一个巧妙的办法。他找来一只小船;在船头扎一个草人;披上自己的衣服;他把小船漂到泉塘中;自己藏在大柳树后边偷偷地观察。起初;金蟾见船上有人;不敢吐练;几天过后;它见船上人始终坐着不动;便习以为常;夜间又开始吞吐起来。刘海见金蟾上当;就换下草人;静候金蟾吐练;不多时;金蟾吐出莲花;刘海伸手拿出莲花吞入腹中;随即一阵清香沁入心脾;顿时感到遍体轻松;似有飞升的感觉;只可惜;这此却又叫金蟾逃之夭夭了。这就是观世音菩萨刚才看到的那一幕。

  (下接第一百零二回 仨财神感恩观音 论武术神佛虚空)

第一百零二回 仨财神感恩观音 论武术神佛虚空
第一百零二回 仨财神感恩观音 论武术神佛虚空

  菩萨听罢;笑道:

  “凡事总有个定数;这次是汝的造化到了。” 

  遂叫小龙女将白玉清净琉璃瓶取出;她把杨柳枝折下一小枝递与刘海道:

  “海蟾子;你且用这杨柳枝钓这金蟾上来。”

  说罢;就将白玉清净琉璃瓶托在手上;暗暗用功;就见那马坊湖里的水面上;渐有水气上升。刘海将杨柳枝刚一插入水下;忽见金蟾叼住柳枝慢慢从水下爬将上来。菩萨用手一指它道:

  “畜牲;因你吞噬害人的蟒蛇有功;看你修真养性和救济穷人的份上;我赐你即可变化人形;还不快跟你主人回转天庭去吧!”

  那金蟾听后;跳在岸边扑匐在地;向上磕头谢道:

  “谢菩萨提携之恩!”

  正说着;就见空中陶朱公和孔方兄驾云而至;齐向菩萨躬身施礼道:

  “多谢大慈大悲的观世音菩萨;救拔我兄弟之恩!”又说:

  “刘海老弟;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