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陀圆通梦-第5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越州加饭酒名不虚传;芳香醇厚;回味无穷;真是‘此酒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尝’了!”
众人也都边喝边赞。酒过三巡; 话题又转到公孙大娘舞西河剑器<;裴将军满堂势>;上来;李白好鉴赏古剑;特意问道:
“公孙大娘这剑术是舞得极好;不用说了;我看她那把宝刃也非常了得;但不知哪位仁兄识得?”
侍郎苏晋道:
“要说识剑之人;当属春秋时齐国薛邑的烛庸子;我等外行;怎识得准?不过;见公孙大娘她的宝刃;也只不过三尺长短;长又不算很长;短又不算甚短;我猜;竟象是晋代的 ‘万刃’之剑!”
皇子李琎道:
“非也!‘万刃’者;共一双剑也;上各刻有铭文;一曰许旌阳字;一曰万仞字。此剑吾前日得见;上面并不见有铭文;当为贞观十年九月辛卯日南诏人所献的‘浪人’剑也;不知对否?”
左相李适之笑曰:
“此既不是晋之‘万刃’;又不是贞观十年南诏人所献的‘浪人’剑!它亦是公孙大娘的师父裴雯老先生;亲传给她的随身宝刃也;取名曰:‘裴雯’者也!”
侍御史崔宗之拍手大笑道:
“这就是了;其实‘裴雯’者;即‘鸦九’剑也!君不闻:‘欧治子逝千年后,精灵暗授张鸦九,鸦九铸剑吴山中,天与日时神借功’?这‘裴雯’者;亦铸师张鸦九所造之宝剑也;铸成;遂敬于裴将军所佩;传世已六十余载矣!”
李白听后;遂拍案而起曰:
“凡事皆须追根溯源;亦有所得也!此剑乃名‘鸦九’;因裴将军原佩之;人亦惑称之为‘裴雯’;裴雯将军将其‘裴雯’传之于他女徒公孙大娘;所以;她尝于用‘鸦九’演练 <;裴将军满堂势>;;以令其西河剑器更加饱满也!”
“什么? 饱满?啊;饱满? 更加饱满也!”
张旭一直都在想公孙大娘刚才舞那西河剑器<;裴将军满堂势>;之法;他觉得;她那剑法与他那狂草用笔之法;二者皆有异曲同工之妙;但所差之处;虽仅仅只有一步之遥;就如同神魂心魄两分离;似缺点什么。思之半晌竟不得要领。李白方才这 “饱满” 二字一提;竟说到了他要寻觅的要害;就象是唤醒了他的神魂一般。便迫不及待的大叫道:
“拿纸墨来!”
贺喜儿见呼“纸墨”;他早已备好;便端过来放在旁边空桌之上。张旭便乘着酒兴把头发浸在墨汁里;待墨蘸得饱满;竟用他那头发甩向平铺着的白绢。紧接着;就见张旭;边连声大叫边挥动他的墨发;频频地在白绢上飞舞;就如同公孙大娘在用那西河剑器舞练<;裴将军满堂势>;一般;飞快地书写起来。
众人看时;竟见他的“发书”飘逸奇妙 、跌宕起伏、连绵回绕、异趣横生。待仔细品味时;见金丝银勾; 拉白如瀑;龙须铁发;尽非虬髯。整体看来;字里行间;线条厚实饱满;极尽提、按、顿、挫之妙。天地之间;浩气凛然。书成;见上写《桃花溪》一首云:
“隐隐飞桥隔野烟,石矶西畔问渔船:
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
众皆谔然;半晌;掌声方似春雷般响起。这时;贺知章带头端起大碗后;祝贺道:
“长史公;真乃是当世之颠狂草圣也!竟从公孙大娘舞练剑器中;悟出醉写‘发书’之法;可喜可贺!来;我等与长史公共同干了这碗!”
说毕;一饮而尽。张旭与李白等众诗人也都尽干了这碗中酒。
(下接第九十五回 辞翰林李白还山 接宿缘买壁千金) 电子书 分享网站
第九十五回 辞翰林李白还山 接宿缘买壁千金
第九十五回 辞翰林李白还山 接宿缘买壁千金
越女笑着说:
“各位看得起这酒,以后就多来喝几回吧!来,我小夫妻俩敬各位一碗!”
说着;与丈夫贺喜儿各端起一大碗酒来敬各位;与众人一一碰杯之后;两人也都一饮而尽。
“呵哟哟!想不到你一个文弱女子,酒量竟这么好!来来来!我们这些大男人,更应该多喝几碗了。”
皇子李进赞叹道,未等别人端杯响应,自己先就一气喝了两大碗。他生长深宫,从未见过女子喝酒,今日一见越女喝酒如此豪爽,更加引动了他的酒兴。 众人喝得更加起劲了,酒桌上的气氛十分热烈。
面对此情此景,一向善饮的李白更是心怀大开,一碗接一碗喝个不停;众人还要轮流向他敬酒,都称赞他所作的四言绝句;风格豪放、飘逸洒脱;与裴旻的剑舞、张旭的草书一起;可誉为是当代的“三绝”。这么一来,李白喝得就更加多了。算起来总共喝了九大碗酒。正在此时;就见黄门官满头大汗跑到这里;慌张叫到:
“李学士;李学士;您叫我找得好苦啊!皇上现在御花园内昆明湖上划船饮酒;吟唱歌舞。现口喻传你与他助兴填词;希学士您赶快去应点;千万不要误了万岁的好兴致啊!”
李白酒意正浓;已喝得醉眼朦胧、语无伦次;听说有人叫他; 便随口回道:
“我乃天上酒仙李太白是也;正与众仙人饮酒赋诗;好畅意耶!哈哈。。。。。。谁?谁叫我来?谁叫我也不去!哈哈。。。。。。”
众人听了;俱都惊出一身冷汗。赶忙用好言劝那黄门官道:
“李学士酒醉;现已不能与您同去复旨矣!望看在咱同僚的份上;多多包涵则个!”
那黄门听众人劝说;又见李白酒醉的模样;便腥腥地离开了酒店; 急急忙忙地回转皇宫报信去了。
当日席散;贺知章也因酒喝得太多;回家途中骑在马上摇摇晃晃;真似小时候坐在晃晃悠悠的乌篷船上一般。突然,一个棉毬从马前滚过,后面一个小孩紧紧追着;从横里冲了过来;眼看就要被马踏翻;“啊!”醉眼朦胧的贺知章见此险情;酒吓醒了一大半。他奋力一提马缰,那马嘶溜溜地直立起来;生生勒住双足;却把贺知章掀下地来。你道巧不巧;旁边正是一口水井;贺知章扑通一声摔入井中。
众人大惊;纷纷翻身下马;呼喊救人;街坊众人忙拿来挠钩、长绳等打捞工具;伸下井去叫贺知章握住;不想井下毫无声息。一个小伙子忙系上绳子下井去寻;幸喜这井却是一口旱井;底下只有浅浅的一汪水;贺知章已摔昏过去;躺在井底;真如在水中睡熟了一般。
这小伙子忙把他救了上来;众人拍胸口,掐人中,一阵忙乱;贺知章悠悠醒转;开口就问小孩安危。大家告诉他孩子无事;他这才放下心。后来诗圣杜甫作《饮中八仙歌》;赞这八个酒徒云:
“知章骑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汝阳三斗始朝天,道逢曲车口流涎,恨不移封向酒泉。左相日兴费万钱,
饮如长鲸吸百川, 街杯乐圣称避贤。宗之潇酒美少年,举觞白眼望青天,皎如玉树临风前。苏晋长斋绣佛前,
醉中往往爱逃禅。 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张旭三杯草圣传,
脱帽露顶王公前, 挥毫落纸如云烟。焦遂五斗方卓然,高谈雄辩惊四筵。”
且说李白酒醒之后;听人学说他酒醉时回绝皇上宣诏的情状;也自深悔不已。这日凑巧;唐玄宗与杨贵妃由高力士、杨国忠等陪同;在兴庆宫沉香亭赏花作乐,兴致好不畅快。杨贵妃因嫌往日所听的歌词;皆为陈词旧曲;无甚新意;就央求皇帝宣旨召翰林待诏李白进见;好让李白作些新鲜诗词吟唱;以助酒兴。李白奉诏;急来面君;见帝后先施以君臣大礼;皇帝命平身赐座。又赐酒品茗;觥筹交错间;已酒过三巡,皇帝乃言:
“太白爱卿;今日牡丹花开;贵妃邀你填词助兴;却是难得的紧;千万不要扫了贵妃的兴致哦!不然;朕唯你是问!哈哈。。。。。。”
李白见命;遂即席写就《清平调》三首。虽是应景之作,但也句句锦绣;字字珠矶。其实;唱诗这门学问;对于学富五车的李白来说; 是毫不费力的,即所谓雕虫小技;正象在一旁侍候着的大太监高力士所言:“连放屁也没有这等快呀!”
李隆基看了诗后很高兴,赐饮御酒三杯。李白马上跪地谢赏。做为机智敏捷的李白来说;他明白;伴君如伴虎;尤其是今日之召;非比前日;前日在金殿;可借替皇上草诏之机;叫高力士为他脱靴,还可以加以奚落。因为;那时是皇帝有求于他;因此;无论什么都就乎着他;可现在;情况就满不是那么回事了;在宫里; 特别是后宫;因有杨贵妃撑腰; 那还是人家高力士的天下;还是人家高力士吃香。他清楚;高力士是宫里的大太监,天子称他为兄,诸王称他为翁,附马、宰相还要称他一声公公,何等神气!他怎能总是吃亏?他怎能就此善罢甘休? 当时;靴是给他脱了,但从此以后;他必然记恨于我;他是每时每刻都想把我整死; 每时每刻都在想方设法替自己寻找报仇的机会;一旦时机成熟;他绝不会放过我的。所以;李白学精了;他时时刻刻都加着小心。
可是;智者千虑必有一失。俗话说;老虎也有打盹的时候。现在;高力士报仇的机会来了!
原来;李白所作的诗中有云:
“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在断肠,
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
诗中所用的典故飞燕;是指赵飞燕。赵飞燕是汉代的美女;体态俏丽;以瘦美著称。她因貌美受宠于汉成帝;立为皇后;後因*;平帝时废为庶人;因而自杀身死。李白本意是用飞燕新妆比喻名花凝香;并没有讽刺杨贵妃的意思;可高力士他却在杨玉环面前说:
“那李白诗中所说的赵飞燕;就是指的贵妃您,他欺您不懂诗词典故;借此;是故意侮辱您的品行。”
因那高力士在杨贵妃面前是说一不二;随意捣鬼生事;挑拨离间。使杨贵妃“恍然大悟”,非常恼火,便咬牙切齿地在唐明皇面前胡讲了李白一堆坏话。而唐明皇总是看着杨玉环的脸色行事;他见杨贵妃忽然对李白极其不满意起来;就知是高力士从中捣了鬼;但为了讨得杨玉环的欢心;就睁一眼;闭一眼的不置可否;
李白看透了唐明皇的心思; 知道他已经对他不感到兴趣了;就十分知趣地声称自己要浪迹江湖,上表请辞;奏请还乡。 唐玄宗看清李白也不是个省油的灯;怕将来自己夹在当中尴尬难处;便马上准了他的奏章;“赐金放还”而去。
李白辞官离开长安,一路往东;他感到极度的苦闷和茫然。心境沉重、步履疲惫; 他病倒在了寓所。半年前,他得到唐玄宗的征召,满怀理想,奔向长安。结果不仅抱负落空,立脚也很艰难,终于被唐玄宗所弃;由希望转成失望。病好后;他一反常态;见山玩山;见水游水。他登高楼,饮美酒,遣愁放怀,傲视一切;由原来地苦闷之极转而为任意狂放。李白终于在洛阳与杜甫邂逅。他们意气相投,一见如故,几番把酒长谈之后,相约汴州同游。 就在他们惺惺相惜、商定前往开封之际,同样落拓失意的高适,正流浪在开封街头。
高适自幼学书学剑,雄心勃勃;二十岁时,他曾西游长安,首探仕路,他居住在开封一带耕田读书,等待时机。虽贫困潦倒;但凄草荒田掩不住他过人的才气。 这时;李白来了; 杜甫来了;于是,三位诗人携手同游宋州(河南商丘)“梁苑”和大梁(河南开封)的“梁园”;以舒发他们三人思交已久;互相倾慕的心情。
那“梁园”是汉代梁孝王所建的两个平台遗迹;因当时他在吹台四周兴建亭台楼阁,遍植奇花异草;常在此饮酒作赋,因而得名。三位诗坛巨人登临高台,“醉眠秋共被,携手日同行”,酣饮豪歌,慷慨怀古。” 并在台边石凳上饮酒观景;酒酣;忽然李白诗兴大发,便挥笔在墙上作《梁园吟》诗一首;诗曰:
“我浮黄河去京阙, 挂席欲进波连山。 天长水阔厌远涉, 访古始及平台间。平台为客忧思多,对酒遂作梁园歌。
却忆蓬池阮公咏, 因吟“渌水扬洪波”。 洪波浩荡迷旧国,路远西归安可得!人生达命岂暇愁,且饮美酒登高楼。
平头奴子摇大扇, 五月不热疑清秋。 玉盘杨梅为君设, 吴盐如花皎白雪。持盐把酒但饮之,莫学夷齐事高洁。
昔人豪贵信陵君, 今人耕种信陵坟。 荒城虚照碧山月, 古木尽入苍梧云。梁王宫阙今安在?枚马先归不相待。
舞影歌声散渌池, 空馀汴水东流海。 沈吟此事泪满衣, 黄金买醉未能归。连呼五白行六博,分曹赌酒酣驰晖。
歌且谣,意方远, 东山高卧时起来, 欲济苍生未应晚。”
李白写完;只觉得小肚下憋泡溺;就找个墙角撒了泡尿;然后提起长衫就与杜甫、高适歪歪斜斜的走了。没想到;就因这首诗的缘故;倒成全了李太白一段千古姻缘。
原来;那女英的神魂被观世音菩萨携往河南;托生在开封宗楚客的家里;起名宗莲杏。一晃十八年过去了;宗莲杏出落得闭月羞花、沉鱼落雁;虽已是及娉年令;但就是不谈婚嫁。这一天;她同众丫环正游览梁园; 无意中看见墙壁上提写着这首诗,见诗尾落款上签着李太白的名号;墨迹还未乾透;知是太白金星李长庚所作无疑;就仔仔细细地将他《梁园吟》诗读了一遍又一遍; 她云髻高耸,裙裾飘飘,如醉如痴,宗莲杏实在是深爱着自己初恋的情人;也被李白这首才华横溢的诗歌所折服;使她久久不能释怀。
正在此时;那梁园的护院也发现了这首诗,要马上将其擦掉,宗莲杏便要求不要擦去。但是人家非要擦掉不可;无奈;宗莲杏只好花千金将这面墙壁买了下来。于是也就留下了这一段“千金买壁”的佳话。
后来;宗莲杏托人找到杜甫和高适说媒;非要嫁给李白为妻。 杜甫和高适听了大喜;便去与李白提亲;谁知李白听说后 ;竟如同与宗氏是老相识一般;一拍即合;李白就到宗家入赘做了上门女婿。婚后;夫妻俩一见如故;男恩女爱;如胶似漆;享尽了人间幸福。后来宗莲杏在梦中得菩萨提示;说她千年的姻缘已经全都了了;要她在今世有生之年;千万要出家到邝山修真。 宗氏将梦中情节讲给李白听;李白初时不许;后经宗氏再三的劝说;李白知人各有志;就任她去了。
男人要是经历过一次刻骨铭心的爱情之后;便会视天下女人如无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