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武侠仙侠电子书 > 心 剑 奇 情 录 >

第32部分

心 剑 奇 情 录-第32部分

小说: 心 剑 奇 情 录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朱勋道:“马兄,我们都是好意,你别误会。少主当然可以自己决定去留了。你要注意保护他!”

  刘若风等人赶往交战前线。“厉大哥来了!”众人高声大呼。原来厉家兄弟在流民中有颇高的声望,而刘若风、朱勋却并不为人所识。

  义军臂缠青巾,手持各式各样的武器。街巷里流淌着血水,尸横遍地,大多是义军。伤者在墙根处呻吟,人们还无暇去把这些皮开肉绽甚至断腿断脚的伤员送往后方。

  厉特激励大家:“兄弟们!咱们已经攻占了大半个成都,胜利在望了!等攻下都督府,我一定给你们摆庆功酒!兄弟们,这是咱们大汉的少主,这是大都督,来看望大家了!”众人引颈注视刘若风和朱勋,跟着高呼起来:“少主好!”“大都督好!”……一些蹲在地下的轻伤者也站了起来,脸上有抑制不住的激动。

  为了防止官军骑兵的冲击,义军已在各个街口用各种物什垒起了四、五尺高的障碍墙,双方互相对峙,成了一个僵持局面。这样的局面,官军固守待援,却对义军极为不利。 。。

第七章      巷战
朱勋表情凝重。和刘若风等人巡察了几处后,却无破敌良策。“雷火堂的人到了没有?”朱勋的声音里已掩不住恼怒。

  “禀都督!何堂主还没进城。”

  “真是拖踏!”朱勋埋怨着,随即下令:“传令下去,就地休整!组织百姓运送伤员和食品,让众将士饱餐一顿,养足精神,准备下午的决战!”

  午时已过,朱勋等人已作好了发起最后进攻的各项准备,可雷火堂还未赶到。

  厉特道:“朱兄,不能再等了,开始吧!”

  朱勋:“厉兄!若没有雷火堂相助,咱们无数弟兄要枉送性命!再等半个时辰!”

  刘若风道:“我们应保存有生力量,尽力避免不必要的伤亡。能不能劝降孙承?”

  朱勋:“孙承没到绝路,怎会出降?”

  厉特:“反正要等一些时间,试试何妨?”

  朱勋点头。

  于是,由刘若风草拟了一份劝降书,绑在箭上,射入敌营。不多久,对方也射出一箭,箭上缚有一纸。刘若风急急展读,厉特也凑来观看,纸上却只有简短的几句:“乱臣贼子:快快向本都督投降!否则,尔等将死无葬身之地!”

  朱勋道:“孙承的家人在洛阳,不到万不得已,他是不会降的!”

  厉特恨恨地说:“这个孙承,太嚣张了!我一定饶不了他!”

  刘若风道:“咱们若是攻破他的中军之后,可以让众兵士朝各处喊叫:‘孙承投降了!’以瓦解其军心。”

  厉特:“少主这个主意好!”朱勋也点头同意。

  雷火堂何堂主一行终于赶至。虽只两百来人,却个个拿着一些奇形怪状的器具。朱勋也不责备,却道:“弟兄们辛苦了!”热情地叫人给他们递茶送水。

  俟雷火堂的人稍事休息,朱勋便下达了攻击命令。朱勋的策略是全面出击,并集中力量攻其一点。雷火堂一干人众被分派到各个攻击点,让何堂主率其亲随弟子于主攻方向布置。

  刘若风、马芸也跟着到了前线。

  朱勋一挥手。何堂主手一扬,一颗红色的光球窜起,一声脆响,在空中炸开。来不及去看那空中如鲜花盛开的灿烂的光华,四下里已是杀声震天。

  义军搬开障碍物。何堂主指挥着他的部属,数十人将火箭往敌阵中倾泻。这几十人个个力大弓强,所发火箭射程远;而且用的是特制的火箭,中的后,虽不产生爆炸,却能喷出大团大团的火焰。

  官军的街垒后传出阵阵惨嚎,远远望见一个个火人在火海中窜奔、倒地、挣扎,让胆小的人心中暗自颤抖。

  几波火箭攻击过后,敌阵一片寂然。朱勋喝声:“上!”雷火堂人退到一旁,义军将士呐喊着蜂拥而上。

  眼看将近敌方街垒,突然箭矢如飞蝗般射出!义军一排一排地倒下。前面倒下了,后面又冲上来,但仍是倒下的命运。

  朱勋大叫:“撤!”义军这才停止进攻。阵前已是尸积如山。

  蓦地,战马的嘶叫声传来。义军将士一听到这声音,全都不自禁地往后退,退着退着就成了逃奔。厉特大吼:“顶住!顶住!不许逃跑!”但他的话根本起不了作用。厉特拔剑,想要杀人立威。朱勋阻止了他:“厉兄,让他们退!”

  瞬忽间,一支精装骑兵越过街垒,如一阵飓风似的卷了过来!他们踏过义军留下的尸体,转眼便要赶上义军中那些逃得稍慢的兵士了。战刀映日生寒,照着一颗颗晃动的脑袋劈下!

  红光乍现——不是血光,而是火光!一道火墙挡在了官军骑兵队的前面!数丈高的炽热火浪,一下子将冲在前面的十数骑吞噬!由于速度极快,他们连人带骑冲出了火海,不过,他们的命运并没有改变:他们全部变成了跃动的火球,四下乱闯!人的惨号与马的悲嘶和在一起,让人胆颤心寒!而被火球撞上的义军士兵,便也成了他们的陪葬。

  后面的骑士赶紧勒马。其实不用他们勒马,马本身也是怕火的,这些训练有素的战马也毫不例外。火墙一起,群马便自动闪避,马上的骑士已难以驾驭它们。紧跟在后面的战骑又接踵而至,整个骑队顿时乱作一团,相互践踏而死者无数。“后队作前队,撤!”敌军指挥官大叫。

  何堂主大喝一声:“进!”这堵火墙竟神奇地向前推进!这一来,敌军众骑再也不管带兵将官的号令,争相夺路逃命!殊不知,却导致场面更加不可收拾,最终能够连人带骑逃脱者,十不及三!

  朱勋令何堂主收了火墙。烧焦的尸体的气味四处飘散,令人作呕。

  朱勋高呼:“兄弟们,冲啊!”带头冲了过去。刘若风、马芸、厉特等也不甘落后,拔剑便往前冲出。义军将士大受鼓舞,纷纷呐喊着猛冲。

  敌方的箭雨又落了下来,朱勋等人忙用兵器拨打。

  朱勋拾起一柄战刀,跃上一匹无主的战马,当先杀入敌营!刘若风、厉特和部分将士也跨上官军丢下的战马,冲入敌方阵中!马芸则凭着轻功跃上刘若风坐骑的前背,舞动宝剑为他挡开箭矢。

  官军的箭手成了朱勋等人首先照顾的对象。以朱勋、马芸的武功,所到之处无人能抗,杀人直如砍瓜切菜一般!厉特也似有功夫在身,在敌军中横冲直撞。刘若风挥动麒麟宝剑,却不忍往敌兵头部狠劈,只是朝着他们的肩臂出剑。

  官军的箭阵刹时间大乱,义军大队人马蜂拥而来。这缺口一打开,便再难封住,形势急转直下。官军节节溃退,朱勋等义军先锋已将抵达孙承的都督府。厉特传下口令,义军将士四下里高喊起来:“孙承投降了!孙承投降了!……”

  官军中,一个人在马背上大吼:“不要听他们的谣言,我们战斗到底,绝不投降!赵将军的援军就要到了,我们一定要坚持住!”

  刘若风指着那人道:“一定是孙承!”马芸纵身飞起,直扑过去。孙承一见马芸这气势,自知难敌,打马便走。马芸衔尾疾追。孙承奔出数丈,眼见得就要进入督府大门,他回首一望,马芸的剑已指向面门!孙承不愧是久经战阵的悍将,他在马背上使了个铁板桥避开马芸的剑(其实若不是马芸想要活口,孙承早就成了她剑下之鬼),挥刀劈向马芸小腹!

  马芸伸出戴有寒龙皮手套的左手,抓住孙承的战刀,右脚踹向他膻中穴。孙承瘫软在马背,马芸骑上他的战马,恣意冲杀……

  黄昏,血色残阳照着成都这座古老的城市。官军已基本肃清,孙承余部大都归降。但义军来不及整顿,探马就来报:“赵信率领的官军已接近西门!”朱勋下令:“作好迎战准备!”

  临时作战会上,刘若风道:“赵信对城内的情况并不清楚,我们可以考虑智取。”

  朱勋:“少主说得不错。”转问唐英:“唐将军,西门是你的防区,你率所部尽快赶到西城布防,想法摸清赵信军的情况。我们随后便到。”

  唐英去后,朱勋、刘若风、厉特就作战细节作了个简短商议,而后率大军直奔西城。

第八章    庆功
西城门外,城门紧闭。

  赵信所部一万马步军兵列于城下十丈之外,军士向城头大喊:“快开城门!快开城门!”

  城头有人探头问道:“你们是啊一部份的?”

  “我们是都督部下赵将军的队伍,赶快开门!”

  城头答道:“天色昏暗,看不清楚!城内正乱,怎敢轻易放你们进城?怎么能证明你们是赵将军的人马?”

  赵信打马上前:“我就是赵信!快叫你们长官说话!”

  一会儿,唐英举着火把出现在城头。

  赵信大呼:“是唐将军吗?”

  唐英答道:“正是唐英!你们是——”

  “唐将军,我是赵信!请你打开城门。”

  “是赵兄啊!不过,对不住赵兄,我要验验你的身份。请你们点亮火把!”

  “唐兄真是个精细人!”赵信下令:“点起火来!”火把亮起,照见了官军整齐的军容。赵信举火在自己脸上照了照,问:“唐兄,看清了吗?”

  “哟,真是赵兄!”

  “唐兄!听说城内流民闹事,现在情形如何?”

  “赵兄!几个流民成得了什么气候?大部分已经被都督大人消灭,只在城东还有小规模的抵抗。请赵兄赶快进城,帮助平叛,再立上一个大功!”唐英随即大声下令:“打开城门,迎赵将军进城!”

  城门大开。赵信心想:“叛军已快杀光,若去晚了,怕会失去立功的机会。”因而赵信下令:“骑兵先入,直杀东城!”亲自率领千余骑兵当先入城。

  其时天色昏黑,街道两旁静悄悄的。赵信心里泛起一种莫名的恐慌。骑兵刚刚全部进城,赵信喝令:“步兵跟上!”这时,突地一声呐喊,街道两旁的房顶箭如雨泻;城门在身后已然合上!

  “中计也!唐英狗——”赵信一句话还没说完,连中数箭,坠马身亡!义军轮番放箭,片刻间,官军这支精骑兵伤亡殆尽。

  城外,官军见情势有变,急攻城门。雷火堂人众火箭齐发,将抢近城门的官军逼退。官军失了主帅,正在举棋不定,蓦然,后方火光通明,喊声震天,两彪人马掩杀过来!原来这是木家堡和杜家庄的人马。在绵州,他们不战自溃,那只是事先定好的策略,目的是调虎离山,现在尾随官军而来,从背后突袭。官军虽然精锐,又怎比这些江湖人物凶悍?两番冲击之下,官军已然大乱。

  城楼上,朱勋“哈哈”大笑,下令出击!

  呐喊声中,城内义军尽出,将官军团团包围。激战至深夜,义军大胜,官军或死或降。

  太阳升起,辉煌如昔,但在其艳光照耀下的这个星球上,某些角落却已经不是往日模样。

  起义成功了!奋战整日的义军将士还在沉睡,而此刻,刘若风、朱勋、厉氏兄弟正在邝涓的府衙里商议政事。

  定国号为“汉”,皆无异议。朱勋、厉特要求刘若风称帝,以安定人心,招来人才;可刘若风坚决不肯。刘若风说:“朱兄,厉兄,现在刚刚举事,根基未稳,还不宜匆忙称帝。若要称帝,等到局势明朗、疆域拓展之后也不为迟。”——其实根本的原因是,刘若风心里还没有作好当皇帝的准备。朱勋、厉特劝了一番,见刘若风态度坚决,也就只好作罢。

  随后,拟定了三条政纲,称为“大汉明令”,颁布实施。其一,减轻赋税徭役;其二,分官田于流民,还官奴(官奴主要是少数民族)以自由;其三,扶持商业,奖励军功。

  军事上只议了个大概:稳固成都,西和南联,东讨北征。

  谈到论功行赏的问题时,朱勋对马芸道:“马兄,你生擒了孙承,应记头功!不知马兄想要个什么官职?”

  马芸不屑地说:“你以为人人都象你们那样想作官吗?真要让我作官的话,就让我作风哥的侍卫官好了。”

  朱勋道:“也好,就把保护少主的重任交给马兄。不过,以后要改变称呼,叫‘少主’。”

  厉雄悄声问朱勋:“朱兄,马兄弟为何叫少主为‘风哥’?”朱勋告诉他:“他们两人是结义……兄弟。”

  ……

  那些前来驰援成都的各郡县军队听说义军已完全占据了成都,急忙引兵而退。

  二十九日下午,义军在州衙内召开了隆重的庆功大会,数十名功勋卓著之士汇聚一堂。刘若风独坐当中,马芸立在身旁,左右依次有朱勋、厉家兄弟、唐英、木修、何堂主、杜庄主……

  朱勋带头,众人齐呼:“参见少主!”黑压压跪下一大片。

  刘若风道:“众家兄弟请起!”

  “谢少主!”众人起身落座。

  刘若风朗声道:“各位兄弟!咱们举义旗,抗*,是为天下谋福址!凭上天庇佑,众兄弟舍生忘死,得以初获胜绩。望各位兄弟今后齐心戮力,夺取更多胜利,共攘大业!”

  “谨遵少主教谕!”

  尔后,由厉特宣示大汉明令后,再由朱勋公布对众将士的封赏:朱勋,为义军大都督,赏金二千两;厉特,为义军副都督,赏金二千两;厉雄,为征北将军,赏金千两;唐英,为征东将军,赏金千两;木修为右将军,杜庄主为左将军,何堂主为前将军,各赏金千两;马芸,为神勇校尉,赏金千两;其余将士,也各有犒赏。

  这次庆功会,实际上也是一次军事会议,大都督朱勋布置了以后的作战安排。征东将军唐英率一万义军向东征讨,夺取巴州;征北将军厉雄统一万义军往北发展,目标是巴西、阆中;朱勋、厉特率木修等留镇成都,向西、向南进取,安抚西羌南蛮,力争各少数民族的支持。

  庆功会后,众人散去,堂上只剩下刘若风、朱勋、厉特和马芸。邝涓、孙承被带了上来,刘若风等试图劝降二人。

  孙承抗声道:“要杀便杀,休得多言!”邝涓也道:“忠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