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穿越回三国之我是魏文长 >

第122部分

穿越回三国之我是魏文长-第122部分

小说: 穿越回三国之我是魏文长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禅迟疑道:“临阵换帅可是兵家大忌,这……” 

夏侯霸道:“陛下请切勿迟疑,以我见,即使魏延不反,令其为帅也是甚为不吉利,他姓魏名延,岂非是魏国延续?臣闻之,近日,销声匿迹多时的司马懿重又出山,难道不是魏国死灰复燃之兆?恳请陛下三思,召回魏延!” 

刘禅叹道:“汝二人言之凿凿,朕也不得不听进耳中,且先退下,容朕三思!” 

…… 

“将军!马岱、王平、马谡三位将军差我送来捷报!” 

“说!” 

“马岱、王平、马谡三位将军与司马懿父子及陈琼力战十日,毙敌近万余,已经打通淮河粮道南岸,司马懿军马退居北岸,正负隅顽抗!” 

我用力一拍手:“太好了!伯约、令明,这样一来,我军粮草供应便大有保障了!” 

庞德笑道:“那咱们就没有后顾之忧,尽可以大放手脚,跟陆逊、孙权决一死战了!” 

姜维也道:“文长,何时决战?快快安排下去吧!” 

我站起身,朗声道:“传令三军,暂时休整三日,养精蓄锐,三日后对陆逊军营发动全面进攻!扫平建邺、扫灭东吴!” 

…… 

三日后,所有兵卒都已养足精神,足以支应一月之用的军粮也从淮河南岸运送至此,当日辰时,我召集了全体士卒,准备召开誓师大会。 

然而计划不如变化快…… 

我刚说了两个字,突然之间,从大营外驰来数匹骏马,马上之人尽是皇宫侍卫打扮。 

我停住讲话,等待那几人近前来,果然是皇宫侍卫,他们神色凝重,跃下马背,为首一人高呼道:“南郑公、大将军魏延接旨!” 

我匆忙跪下领旨,心中却嘀咕开了:“此等关键时刻,皇上给我一道旨意是何用意?圣旨上究竟说什么事?” 

只听得那皇宫侍卫高声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宫中近日有要事欲与南郑公相商,请南郑公早日卸下军中重任,早日回都辅朕。灭吴重担,可交付于姜伯约及庞令明,万勿迟误。钦此!” 

我顿时愕然,值此交兵关键时刻,刘禅居然召我回都? 

庞德、姜维也愣神,急问那皇宫侍卫:“宫中有何事?竟要急召文长回都?” 

那皇宫侍从面带难色,压低嗓音,悄悄对我们三人说道:“实不瞒三位将军,长安市井之中谣言四起,都称南郑公意欲谋反,准备回师攻取长安,蒋丞相以此事劝谏陛下削去南郑公的兵权,陛下无奈,只好依其言。” 

庞德一听便气炸了:“我们这些大将,在此为国征战,流血牺牲,蒋琬虽位居丞相,不过一竖儒耳,安敢如此?文长,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这旨不能接!” 

这时,旁边一个不冷不热、不阴不阳的声音悠悠传来:“魏将军,汝可不能抗旨不遵哪!否则,可是落下谋反的口实!” 

我偏头望去,原来是监军杨仪正在说风凉话,一时间,我几乎想要拔出腰间佩剑,将他戳上几个透明窟窿。 

然而,这旨意,我究竟该不该接受? 

第391回 奉旨还朝

“文长,令明说得对,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你若是还都,只怕我军的士气都将大受打击!” 

姜维沉思良久,缓缓说道,“不如先带兵攻打建邺,待灭了吴,你再领兵班师,到时陛下自然也不会降罪于你!” 

我摆摆手:“伯约你不懂,其实陛下本就没有令我回朝的意思,只是蒋琬、夏侯霸言之凿凿,不容陛下不从也!倘若我坚持不回,当真会落下谋反的口实,到时候陛下想保我也保不住了,你们别忘了,蒋琬是诸葛丞相临终时所信任之人,他在朝中的势力也是非常强大,若是我与他争执起来,只怕是大耗国力……” 

庞德道:“那又如何?咱们拥有全国七成的兵力,要是蒋琬胆敢作对,咱们灭了吴国之后,就地杀回,罢了蒋琬的丞相之位!” 

“令明不可胡说!”我急忙止住,“小心隔墙有耳,莫要忘了监军杨仪可是蒋琬一派之人!” 

庞德悻悻住口,我说道:“时至如今,我只能遵旨回朝,把兵马指挥大权交付于二位,还请两位奋勇杀敌,早日一统天下,中兴汉室!” 

庞德、姜维都沉重地点了点头,道:“文长请放心!” 

…… 

次日,我找到那几名前来传旨的皇宫侍卫,道:“诸位,某今日午时便上路,请容我将军权重任交割完毕!” 

那几个皇宫侍卫互相对视,对我深深一作揖道:“将军自便,我们并不着急!” 

先差人去水寨将此事告知甘宁,再派人去淮河告知马岱、王平、马谡,随后派人去各营叫回荣儿、昌儿、樱儿,准备收拾行装,回归长安。 

…… 

“将军!您真的要走?” 

我正与荣儿、昌儿、樱儿收拾行装之时,五禽队的几个兄弟找了过来,为首的正是祝炀。 

“不走不行啊!”我叹口气,“陛下下了圣旨,我岂能不从?” 

祝炀上前来,诚恳地说道:“将军,陛下圣明,定然是受人蒙蔽方才下达如此旨意,将军此回,必然受奸人陷害,祝炀愿随将军一同回都,保卫将军安全!” 

他身后的数名兄弟齐声道:“将军,我们五禽队一千五百弟兄都是这个意思!” 

“胡闹!”我斥道,“你们岂能因我一人而废国家大事?!你们的任务是辅助庞令明和姜伯约二位将军攻取建邺!怎能随我回都?” 

祝炀道:“将军,祝炀平生只服将军一人!若是将军回都之后,遭遇不测,吾绝不独生!请将军同意!” 

说罢,他便应声跪了下去,他身后的弟兄们也随之跪下,高呼道:“请将军同意!” 

“你们……唉!” 

我长叹一声,来到榻边坐下,道:“你们若真想随我回去,那也不能全走,五禽队乃是精锐之精锐,如何能离开战场?祝炀,你去挑选一些战斗力稍弱的兄弟随我回都,人数不可超过一百!还有一点,你必须留下来随同庞、姜二将军作战!” 

祝炀抬起头,道:“这……” 

我沉声道:“这是死命令!必须遵从!去吧!” 

祝炀垂着头站起来,道:“将军,我……遵命……” 

…… 

正午时分,所有事物均已交割完毕,我望望延绵数十里的军营,叹道:“出师未捷,我却不得不离开,真是让人憋气啊!” 

荣儿、昌儿、樱儿并祝炀挑选出来的一百壮士跟在我身后,回望军营,驻足良久;那几个皇宫侍卫也紧随身边。 

“走吧!”看看天上的日头,我叹口气,拨马向长安方向而去…… 

身后的军营中,隐隐传来热血男儿压抑的哭声。 

…… 

第392回 杨仪之谋

“进攻!” 

随着庞德的一声令下,数十万大汉将士向着坚若磐石的吴军大营发起了第一次潮水般的攻击。 

姜维、廖化、张嶷等将身先士卒,纵马冲击。 

陆逊、丁奉、太史冲、董国昌等人,带领吴军全部弓弩手在营前壕堑处整装待命,只待汉军士卒冲过箭矢射程。 

“嗖!嗖!嗖!”…… 

无数箭矢破空而来,将冲在前头的无数汉军士卒当场射倒,姜维舞枪拨掉来箭,大呼道:“不可后退,继续向前!攻击!” 

话音未落,吴军早已调整目标,硬弓强弩如同漫天飞蝗,直射姜维,须臾之间,已经将姜维座下马射成刺猬一般,姜维应声坠马,直惊得周围士卒发出阵阵惊呼。 

姜维并未受伤,坠马后便一跃而起,挥枪拨落射向他的箭矢,步战前行。 

…… 

时至傍晚时分,汉军付出伤亡四万余人的超高代价,攻陷了吴军前营,陆逊带领吴军士兵退到中军,设置木栅鹿砦,准备进行第二波的抵抗。 

当晚,双方军士都是彻夜难眠。 

庞德找到姜维,道:“伯约,如此恶战,咱们的兄弟伤亡惨重啊!” 

姜维叹道:“我知道啊!可是又能有什么办法呢?文长奉旨回都,不在此处。咱们二人突然之间得到指挥大权,当真令人措手不及!” 

庞德道:“我到现在还认为陛下下旨令文长还都是某些文臣搞的鬼!什么自恃功高,什么意图谋反,全是放屁!文长的为人,咱们还不知道吗?陛下还能不知道吗?” 

“唉!只可惜咱们全都领军在外,陛下身边少有为咱们说话之人!” 

正在这时,帐外突然有脚步声,庞德警觉地喝问一声:“是谁?” 

帐外那人应声而入,庞德、姜维定睛望去,竟是监军杨仪。 

“原来是监军大人!”姜维自来对杨仪就没有什么好印象,见杨仪进帐,不冷不热地拱了拱手;庞德更是连理都懒得理了。 

杨仪却笑呵呵地,看上去并没有放在心上,开口道:“两位将军可是在为了军士伤亡过重而苦恼么?” 

庞德冷哼一声:“是有如何?难不成你有什么好主意?” 

杨仪笑道:“那是自然,我有一策,可保证降低士卒伤亡!” 

“说来听听!” 

杨仪道:“魏延嫡亲部下五禽队,身披石棉藤甲,刀剑水火皆不能入,能抵抗数石之硬弓强弩,明日攻营时可令五禽队为前部,定然势若破竹!” 

姜维冷笑道:“五禽队乃是文长嫡系部队,除陛下及文长外,只怕没人能指挥得了他们,当初文长奉旨回都之时,若非他亲口下令,只怕五禽队早已追随文长而去了。如今我跟令明是使不动他们,监军大人既献此计,还是劳烦监军大人前去五禽队大营传达命令吧!” 

“这……”杨仪一时语塞。 

庞德已经听出姜维的言外之意,当即趁热打铁:“就是,我们虽然身居大军副帅,五禽队却只服从魏文长一人之命也!既然杨监军自认为能使得动五禽队,就请您不辞劳苦,亲自前去吧!” 

杨仪瞪了瞪眼睛,却说不出别的话来,只好哼了一声,拂袖而去。 

…… 

“姜维、庞德!汝二人竟敢这般辱我!若不让你们付出代价!我杨某誓不为人!”回到自己营中,杨仪已是愤懑不已,气哼哼地说道。 

可是杨仪是万万不敢真去五禽队营地传令的,天知道祝炀那些天不怕、地不怕的铁血汉子能干出什么出乎意料的事情。 

说不准,祝炀真可能砍了他…… 

杨仪自有他的如意算盘,他打算令五禽队做炮灰,与吴军同归于尽,既能灭了吴国,也能扫清五禽队这支他除掉政敌道路上的最大障碍,庞德、姜维看清了他的内心意图,断然拒绝了他的建议,这让他感到万分不满。 

在杨仪心中不除不快的大名单上,又多出了两个名字—— 

姜维、庞德!! 

第393回 事生陡变

我带领一行百余人迤逦前行,数百里后,已经经过了兖州重镇——武平。 

武平又称为谯郡,也出过一个无比英勇的大人物,那便是当时曹操身边的护卫队长——许褚许仲康,如今也已成为我大汉治下的一处繁华城镇,马孟起生前曾奏表刘禅,为许褚这个他敬佩一生的对手立了一块石碑。 

此刻,时近黄昏,行至一处平坦空地,我令一行百人先行安营歇息,自带着荣儿和昌儿来到许褚碑前,叹道:“这当年的魏国第一勇士,如今也是黄土掩埋,不知我百年之后,能有如此厚待否?” 

荣儿和昌儿道:“父亲何故说此话?” 

我苦笑道:“你们当真看不出陛下诏书中的意思?” 

荣儿和昌儿面面相觑,荣儿试探性地问道:“陛下无非是受了谣言挑拨,担心父亲真的谋反,这才下旨召回父亲?” 

我说道:“这只是很少的一部分原因,其实真正的原因是如今天下态势已定,虽然对方有司马懿与陆逊联手,吴国覆灭也已是迟早的事情了,就算把我和庞令明、姜伯约一道召回,也改变不了这天下大势。陛下之所以专门下旨将我找回,是为了让我钳制蒋琬。” 

“钳制蒋琬?” 

“没错,自古以来君王最惧怕的便是文武两方力量失衡,一方独大,这样必然产生专权之臣,对君王的统治构成极大威胁。当年先帝在日,虽然极其倚重诸葛丞相,却还不忘培植武将的实力,我和子龙、李严便是先帝用以压制诸葛丞相大权的武将代表;诸葛丞相临终之时,亦托付重任于我和姜伯约,其目的也是限制蒋琬和杨仪。如今朝中武将几乎全数在外作战,蒋琬已经是独揽朝廷大权,陛下已经深感不安,只好将我召回,用以压制蒋琬。” 

“那父亲为何还如此忧虑,陛下不是还站在你这边的吗?” 

我摇摇头:“你们别忘了,车骑将军夏侯霸也在蒋琬一边,他与我有杀父大仇,一直想置我于死地,他还是陛下的舅舅,这让陛下也不好动手,蒋琬一方的实力其实已经在我之上了!此番回朝,这场权力之间的较力,比起战场杀伐更加残酷!输的一方必死无疑!蒋琬必然也深知这一点,所以他此刻肯定已经开始动手谋划了!” 

昌儿急道:“那父亲为何不让祝叔叔带领五禽队同行?” 

我笑道:“带着五禽队,蒋琬岂不是更有理由说我谋反,你们要知道,一千五百五禽队的战力可是相当于两万普通士卒!” 

正说着,突然之间,一名随行的皇宫侍卫跌跌撞撞地向我们跑来,背上、腿上带着几处枪伤,我急忙迎上前去,扶住来人,那人气喘吁吁地说道:“魏将军,大事不好了!有人袭击军营,小姐正带着五禽队的弟兄拼死抵抗,不过已经快支撑不住了!” 

“什么?有人袭营?你可看清是何处兵马?” 

那皇宫侍卫道:“来人俱是汉军打扮,以我观之,很可能是武平的守军!” 

我心中大骇,叫道:“怎么可能?” 

荣儿在一旁似乎想到了什么,大呼道:“父亲,你还记得吗,武平守将彭意乃是蒋琬的侄女婿啊!” 

…… 

可恶!蒋琬,你竟然已经开始动手了!既然你不仁就休怪我不义! 

我红着眼跨上马背,拔出腰间佩剑,大喝道:“荣儿、昌儿,虽然咱们的钢刀俱在军营,不曾带在身边,但仗三尺之剑,也可纵横疆场,随为父杀回去!” 

荣儿、昌儿亦拔剑上马,随我冲回军营。 

到军营附近时,只见三千余名汉军正在围攻我的营寨,樱儿带着一百五禽队将士拼死顽抗,已经血染全身,不辨相貌,我大喝一声,匹马仗剑冲杀过去,先砍翻数人,风一样地杀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