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时间飞行救总统 美.彼特里斯·乔牧雷第一章 我们改变了过去第二章 这一回不会有危险 第三章 “叫我哈姆雷特”第四章 可怕的想法第五章 一颗尼亚加拉鹅卵石第六章 “部长总是正确的”第七章 不祥之梦第八章 布斯先生的计划第九章 “抓住那家伙!”第十章 无望第十一章 光荣,赫利路亚第一节 我们改变了过去 约纳森·舒尔兹和他的朋友迈特·科文,两个12岁的孩子站在迈特家的车道上。 “粘粘糊糊,真让人烦,”迈特说。他垂下头,两手插在浅浅的口袋里。“我想我们没有必要等艾密丽。我想我们现在就到爷爷那里去,让他对着我们大发一通火,就这样。”约纳森把身子重心从一只又长又瘦的腿上转到另一只腿上,但这并不能使他心里的不快有所减少。他一点也没有感觉到春日下午的温暖,因为他不想看到迈特的祖父肯尼先生。肯尼先生与约纳森没有任何关系,但他对于约纳森却非常重要。自从约纳森的父母离婚后。他就经...
汪淼驱车沿京密路到密云县,再转至黑龙潭,又走了一段盘山路,便到达中科院国家天文观测中心的射电天文观测基地。他看到二十八面直径为九米的抛物面天线在暮色中一字排开,像一排壮观的钢铁植物,2006年建成的两台高大的五十米口径射电望远镜天线矗立在这排九米天线的尽头,车驶近后,它们令汪淼不由想起了那张杨冬母女合影的背景。但叶文洁的学生从事的项目与这些射电望远镜没有什么关系,沙瑞山博士的实验室主要接收三颗卫星的观测数据:1989年11月升空、即将淘汰的微波背景探测卫星COBE,2003年发射的威尔金森微波各向异性探测卫星WMAP和2007年欧洲航天局发射的普朗克高精度宇宙微波背景探测卫星Planck。...
导读:杰克·威廉森和他的《黑太阳》 姚海军 威廉森在写作上有着极强的适应性,他总是能够调整自己的创作方向与风格使之适应市场的变化(这正是他的创作力长盛不衰的秘诀),其创作大致可分为两个阶段:1945年以前,他的创作集中在当时流行的“太空歌剧”上,被誉为“太空歌剧”的两大台柱子作家之一;1945年以后,他的创作则更加多样化,并开始关注科技发展对人物心理和社会所产生的影响。 威廉森第一阶段的长篇有十多部,它们大都以在杂志上连载的形式发表,包括《外星智能》(Alien Intelligence,1929)、《乌托邦要塞》(Fortress of Utopia 1939)等等。他在这一时期最好的作品是“航时军团”系列中的《时间军团》(The Legion of Time,1938),它表达了作者的未来观,即任何未来都有可能存在,但实际上能够存在的未来却只有一个。威廉森通过这部作品第一次提出了“平行宇宙”的概念。...
第一章 风暴 风暴停息了。 帕格在石头的边缘跳跃着,用脚尖在潮水涨落所形成的水洼中翻找着。他黑色的眼睛似乎能看透悬崖下的每一个水坑,寻找到那些被风暴吹到了阴影里的东西。男孩的身上只穿了一件短衬衫,背后背着一口袋从水洼中找到的小龙虾、石头螃(rockclaws)和螃蟹。 下午明媚的阳光穿过海面上薄薄的水雾包裹着他,好像温暖的西风轻抚过他棕色的头发。帕格把他的袋子扔到地上,摆放安稳,然后找了一块干净的地面坐下来。袋子还没有装的很满,但是帕格已经决定放松一下,厨师马格不会因为他带回差不多一整袋的海鲜而责备他花费了太长的时间的。他背靠着一块巨大而温暖的岩石休息,并且很快就在暖洋洋的阳光中睡着了。...
□ 詹姆斯·莫罗引子“‘诚实是件好事儿,’我告诉自己,‘但是,如果是我的小儿子快要死了,我的第一个反应难道不是对他隐瞒真相吗?’于是我借助于《维瑞塔斯》,让其中的角色在更精彩纷呈的环境下表演,使他们比最初的形象更为丰满。”第一部分我不再居住在真实之城里了,我把自己从维瑞塔斯中流放了出来,从所有的城市中流放了出来,从世界中流放了出来,我现在从事写作的这间屋子狭窄得象牢狱,无比潮湿,但我开始学习着称之为家。我唯一的光源是一只蜡烛,黄油色的烛台看上去很笨重,一滴滴凝固的蜡泪仿佛是蛛网一样密布在烛台上。我不知道住在烛台里会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居住在那火焰周围半透明的隙缝之间,这可是一个美妙的住所,温暖,安全,舒适。我幻想自己每一天在蜡缝间行走,坐在小气池里,每晚躺在床上,倾听在平稳的滴蜡声中,我的家消耗着它自己。...
雷志成和杨卫宁遇难后,上级很快以普通工作事故处理了这件事,在基地所有人眼中,叶文洁和杨卫宁感情很好,谁也没有对她起疑心。新来的基地政委很快上任,生活又恢复了以往的宁静,叶文洁腹中的小生命一天天长大,同时,她也感到了外部世界的变化。这天,警卫排排长叫叶文洁到门岗去一趟。她走进岗亭,吃了一惊:这里有三个孩子,两男一女,十五六岁的样子,都穿着旧棉袄,戴着狗皮帽,一看就是当地人。哨兵告诉她,他们是齐家屯的,听说雷达峰上都是有学问的人,就想来问几个学习上的问题。叶文洁暗想,他们怎么敢上雷达峰?这里是绝对的军事禁区,岗哨对擅自接近者-只需警告一次就可以开枪。哨兵看出了叶文洁的疑惑,告诉她刚接到命令,红岸基地...
重建科幻文学的传统 《科幻世界》杂志社总编 阿来 前些日子,有报纸记者采访,谈科幻出版问题。出版界的人有兴趣谈,媒体也有兴趣推波助澜,这说明,科幻作为一种出版资源,至少已经开始引起了业界的关注,这是好事情。其间,记者转述一个观点:中国科幻出版的不景气是因为中国文学中向来缺少幻想的传统。 这说法让人吃惊不小。一种以武断与无知让人吃惊的说法。 关于中国文学,我们要讨论的不是有没有幻想传统,而是我们为何丢掉了这一传统,今天又该如何来接续并光大这个传统。从任何一本简明至极的文学史中,都会出现富于幻想性的作品的名字:《山海经》、《西游记》、《聊斋志异》和《镜花缘》等。甚至“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后鲁迅的《故事新编》,也是一部充满了奇丽幻想的伟大作品。只是,在刚刚过去的那个世纪中期,中国文学宽阔河床上浩荡的水流一下被紧紧收束进高高的堤坝之中,众多的支流消失了,这条人工收束的河...
□ 北辰一巨大的舷窗外,是火星的巨大身影,冰冠闪闪发亮,长长的黑线条是干涸的河床,这就是战神玛尔斯,曾在地球上掀起一波又一波的火星生命遐想。但一个半世纪过去了,火星生命仍无影无踪。一想到自己和战神玛尔斯同名,玛尔斯船长不禁有些自豪。他对身边的人说:“瞧,这就是我,一个浑身染满敌人的鲜血,英勇无畏的战神玛尔斯。”人们哈哈大笑起来,哈森拍着他的肩膀说:“现在是和平时期,战神已不吃香了,你也不会成为玛尔斯,你没有他那英勇的气魄。”站在哈森身边的耐克又笑了起来。玛尔斯干笑了两声,笑得很难看,哈森和耐克似乎意识到什么,互望了一眼,相继走开。玛尔斯静静地陷入沉思中,是的,我不是战神玛尔斯,我不习惯用武力来解决问题……...
军历2552年9月22日1710时 未知星系,光晕残骸区,长剑截击机上。士官长用一只手牢牢抓住机舱壁,以免身体在零重力的情况下随意飘荡。他另一只手则紧握着手枪,进一步把枪口顶在约翰逊的脑门上。中士的笑容渐渐消失,不过他乌黑的眼睛里并没有一丝惧色。他哼了一声道:“我明白了,你认为我受到了感染。好啦,我没有。这里……”他拍拍胸脯,“是百分之百的一级陆战队员……此外没别的东西。”士官长站立的姿势不再显得那么紧张,但他并没有放下手枪。“把原委解释给我听。”“它们的确抓住了我们,那些长得像蘑菇、到处传染病菌的小杂种。”约翰逊说道,“它们伏击了我、杰肯斯,还有凯斯。”提到舰长的名字时他停顿了一会儿,然后摇摇头继续说道:“它们蜂拥而上,从四面八方包围了我们。杰肯斯与凯斯都被它们侵入了……但我的滋味我猜它们尝起来不舒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