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自序(1)盘点与超越 2009年是国投新集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国投新集)创立二十周年,而我与国投新集的交往掐指算来竟也有十二个年头。作为新集的老朋友,一个以“启人心智、助人成长、助企发展”为己任的我,似乎真的应该写点什么。然而提起笔来,才真切地感觉到我对新集的了解是那么的模糊和抽象。我犹豫和彷徨。况且时间、精力以及许多其他需要顾及的因素都使我迟疑不决。但从这个话题提起后每接触一次新集,都使我不由自主地产生一种探求、梳理与表达的冲动。因为新集不仅是一个企业,它有着太多值得挖掘、彰显的启示力量,有着太多可歌可泣的人。于是我出发了,辗转、追问、寻找,我的希求简明而又模糊——认识和梳理一个与煤有着不解之缘的企业二十年发展的轨迹,以及这轨迹中透出的德行、精神、理念、管理与文化……...
——财富思想的启蒙,对我们中国人而言,不仅是一个追求财富的问题,更是一个深度的思想解放问题。中国近现代一百多年的历史是屈辱与抗争的历史,而现在的中国却是一个经济增长速度四倍于美国的国家,但是“经济腾飞黄金30年”、“金砖四国”、“拉动世界经济发展最快的火车头”等赞誉之词早已充斥于世界各大报刊。可以说,中国人民不仅在政治上站起来了,而且也在经济上站起来了。最明显的切身感受就是每个人手中的财富逐步地多起来了。财富积累到一定程度,自然会产生理财的要求。“理财”这个词,对于中国人来说,即使放在历史的长河里看,也绝对是属于幸福的烦恼,属于幸福生活下的新生事物。现在,从政府到企业、从单位到个人,都在考虑使手中现有的财富增长的问题。从最近成立的2000亿美元规模的国家外汇投资公司到针对个人的“港股直通车”,可以说可供投资者投资的品种越来越多、可投资的领域也越来越广了。这说明中国...
第一章1第一章 扶贫助学过的大学生(1) 我叫尹莲,是重庆市永川区人,在武汉上的大学。我的家乡山多,属于丘陵地带,因为山坡太多,地理条件限制了那里只有纯粹的农业。我父亲早逝,孱弱的母亲独立承担着我们兄妹三人的生活,供养我们上学,那困难可想而知。大哥上了初中就休学出去打工了,二姐高中没上完也休学了,在我考上武汉大学的时候,如果不是镇里将我纳入“扶贫助学”名单,当时就只有望着大学校门哭泣的份了。 扶贫助学使我得以圆了大学梦。 2008年,我将要大学毕业了,天天为日后的工作问题焦虑不安。4月份,到处找工作实习的我,在好友白丹的提醒下,回到重庆来,然后顺利地被盛强集团录取。这沾了公司“扶贫助学”的光,公司特意为2004年时他们“扶贫助学”过的大学生留了工作岗位,而我当年接受的捐助,就来自盛强集团。...
不满的原因全新的工作环境有这样一种矛盾的现象:高层管理人员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努力地去改变机构的文化、更加强调工作中“人”的作用、着重于工作过程而不是结果。他们所面临的现实是:如今,公司获得竞争优势的主要方式是更好地利用他们的人力资源。目前,大部分公司都有同样的资源、技术以及信息,这就意味着“人”是造成差别的因素。 然而,员工不满是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原因何在?部分原因是:高层管理者企图“一夜之间”就改变现状,他们不明白如何让员工有不同的思维和行为。不知不觉之中,高层管理者常常给雇员传递矛盾的信息。 例如,他们打算授予员工一定权力,想让整个机构的员工们做出更多决策。但他们忘记了雇员们已经经受了多年的训练,习惯了遵守“让你做什么就做什么、闭上嘴、不要捣乱”那样的信念。因此,也难怪,如今许多雇员不愿意接受管理者授予他们的权力,尤其是考虑到如今的就业市场。要么他们...
前言我和我的一些年轻同事们于1995年建立了一家新的公司-策士咨询公司。我们的目标不仅仅是单纯地成立一家咨询公司-成立公司只是我们达到目标的一种手段-而且是为了验证我们的假设: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大型的官僚行政组织在进行颠覆性创新时也可以变得和它们纪律严明的执行一样有效。我和我的搭档们并不天真,我们知道有可能需要花费数十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去开发物料、工具、指标、流程和计算机系统,创新的DNA才能被我们的客户嵌入到他们的管理体系和组织文化当中去。我们知道需要找到一个合作的公司,这家公司必须要有冒险的意愿和处理全时空创新挑战的能力。同时我们也知道必须考虑更深层次的问题:为什么一些人能事先发现一些新的非传统的机会而其他大多数人却看不到?另一方面,我们知道在这个问题上我们不孤单。一些管理者和学者正致力于解放人类在工作中的创造力,我们能从这些管理者和学者身上学到很多有用的东西。...
序一(1)超级女声:新娱乐的胜利,新营销的胜利 袁 方 第一次见到孙隽先生是在2004年初,在距离呼和浩特市约一小时车程的和林县的蒙牛工厂。我作为中央电视台广告部和广而告之广告公司(蒙牛在CCTV的广告总代理)的顾问,这几年经常出入蒙牛的生产基地。当时孙隽先生作为蒙牛从外部“空降”的市场总监,给我留下了“青年才俊”的第一印象。 第一次接触“超级女声”节目是在2004年“五一”期间,我到长沙商讨湖南卫视改版。因为在2004年初国家广电总局出台了“23点之前禁止播放涉案剧” 的“广电令”,当时湖南卫视22点档的“精选剧场”就是定位在涉案剧,必须后撤。于是欧阳常林台长提出在22点档推出品牌栏目带(就是现在的“快乐中国930”)。当时为了选择进入22点档的新节目,我们专门观摩了一场娱乐频道操办的“超级女声”的比赛,“粉丝”们的狂热让我震撼。“超级女声”以及杨澜的“天下女人”都是在这个时候被湖南卫...
题记作者简介 青木仁志,1955年3月北海道函馆市出生 。从10岁步入专业推销的世界国际企业Britannica,在推销工作的职业生涯里,获得了许多嘉奖。此后,出任能力开发咨询公司营业统筹本部部长。曾著有《推销动机提搞策略》、《最强的时间管理策略》、《商务X治疗》、《绝对营业力》、《21世纪的成功心理学》、《快乐的生活与幸福人生法》等20部。 成就株式会社代表董事社长;成就出版株式会社代表董事社长;现实行动经营管理研究所所长;日本专业扬声器协会会长;特定非营利法人日本真实感治疗协会专职理事;日本选择理论心理学会常务理事,社团法人北海道俱乐部会员,防欺侮虐待委员会委员长;特定非营利法人国际成就协会理事;社团法人生命保险Financial劝告者协会理事。...
书名:战后日本的腐败与治理——以震撼政坛的四大腐败案为例作者:冷葆青出版社:中国方正出版社内容简介《战后日本的腐败与治理:以震撼政坛的四大腐败案为例》讲述了,众所周知,日本公务员队伍高度廉洁。然而,这并非自然天成,也不是一朝一夕做到的,而是战后日本各界与腐败现象斗争长达半个多世纪的结果。冷葆青编著的《战后日本的腐败与治理——以震撼政坛的四大腐败案为例》以“战后四大腐败案”为例,细致梳理了日本战后腐败现象发生的历史轨迹及日本社会解决腐败问题的有效经验。书中高度凝练地展示了日本细密、周详的反腐败法律架构,还原与刻画了一些富有典型意义的行贿人、受贿人、办案人角色,并对战后日本政治生态进行了精彩评述。《战后日本的腐败与治理:以震撼政坛的四大腐败案为例》资料翔实、视角独特。时刻比照中国廉政建设现状。是国内研究日本腐败问题的填空之作,对于中国反腐倡廉建设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
第一章方孝祥有幸生在一户富商家庭。所谓的富商,当然不是指可以挥金如土的那种巨富,而是我们在沿海城市经常见到的那类小富翁。他们衣食无忧,并能至少保证他们的下一代人的富足生活,仅此罢了。 方孝祥的父亲就是这一类的富商的典型。他经营花木,持家有道。做生意重信誊和诚心,为人精明而正直,讲究的是踏踏实实,靠自己的勤劳和聪明赚钱,而不是投机取巧,耍手段,搞钻营的现代商业之路。总之,把他视做我们老一辈的代表,是十分合适的。 所以说,这是一个简单而祥和的家庭,虽然在老实本分的父亲眼中,方孝祥确乎轻狂张扬了一些——那多半也是出于年少气盛,但说到底还是一个不坏的孩子,尤其是有了这样一副美男子的相貌以后,你从此就再也找不到他有什么缺点了。但有些事情是注定要发生的,这注定要发生的事,我们称之为命运。...
入关(一)“嗨,小姐——醒醒……”有人轻轻推我。 我懵懵懂懂睁开眼……原来,飞机已抵雅加达。 我头脑混沌地随着人流涌进入境大厅,慢慢靠近入关亭时,瞥见走在我前面的男子从手提袋掏出护照和入境卡,我懵懂的神志完全清醒过来……糟糕!刚才在飞机上只顾睡觉忘记填写入境卡了! 人们涌向各窗口排队入境,我急急忙忙在这陌生的异国大厅寻找入镜卡,转了几个圈问了好几个人才找到。等我填好那张卡,排队入关的人已寥寥无几。 我跑到一个没人排队的窗口把证件递过去……我低头看表,已是晚上八点多,飞机在新加坡停留一个小时比我预期到达的时间推迟了一个多钟,到机场接我的那个人一定等不耐烦了!可此刻,窗口里那皮夫黝黑、满头卷发的男人拿着我的证件翻来覆去看着就是不肯盖章,我拿的是商务签证——他不至于把我拒之门外吧?现在可是历史上中印关系最融洽的时期,中印两国的贸易日趋繁荣……在我想来,被卡在关口...
刘备来求职话说中国的教育一向是以培养儒生为己任,它不是培养强势的老板而是培养老实听话的员工;不是培养各行业的老师而是培养只会埋头做事的学生。长江地质大学畜牧系蔬菜专业,是以培养种菜高手、牧羊专家为己任。当然这是校方的宣传广告语。私下里,外系的学生都管畜牧系叫朽木系,意思是这个系的学生一个比一个迂腐,大学混了三年,既不会打网络游戏,也不会泡妞、斗地主,实在迂腐至极。蔬菜专业则是一个例外,他们被外系学生誉为朽木专业的一朵奇葩—— 梳彩专业,意思是这个专业的学生种菜不行,梳妆打扮、谈情说爱倒是一个比一个专业,堪称全校各系学生谈情说爱的楷模。但该专业的学生却不这么认为,因为一位伟人说过:人世间最大的高尚莫过于纯真的爱情,最伟大的莫过于把自己的一生献身到农村事业中,所以他们觉得自己既高尚又伟大。...
第一章 梦境一条蜿蜒的小路两旁呆板地伫立着几棵槐树,干枯的枝桠在冬日的寒风中瑟瑟发抖。路的尽头,一道戒备森严的铁门紧紧关闭着。李儒鸿站在警戒线内,看着熟悉的一草一木,心里没有一丝留恋,急切地等待着狱警为他办理出狱的手续。 不多时,随着一声闷响,沉重的铁门滑开了一道狭小的缝隙。李儒鸿紧跑几步,跨出了这道将他关闭了一千多个日夜的铁门,一缕难得的暖阳斜照在他黝黑的脸上。他深吸了口气,脚步轻快地向不远处的几辆豪华轿车走去。 忽然,一阵狂风吹来,遮天蔽日的风沙令他睁不开眼。李儒鸿在狂风中磕磕绊绊地走着,不断地呼叫着他的朋友们。可是,呼啸的狂风在瞬间便将他的叫喊声撕碎,被风卷起的沙石不断打在他的身上,让他摇摆不定举步维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