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极品女友-第26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庞劲东仔细看了一下这些文书,内容涉及到的是庞佩珂刚才提到的一件事情,那就是庞文涛这些年来用以支持果敢共和军的帐户。
这个账户为庞文涛所有,只有他和庞文澜两个人可以动用,但是庞文涛只往里面存钱却从没有提取过。现在他将这个帐户全权交给庞劲东处理,作为对东南亚华人协会的捐款。
庞劲东对这个安排并不感到意外,既然庞文澜或是因为倔强,或是碍于面子,不肯使用这笔钱,那么把这些钱交给东南亚华人协会,就等同于间接的帮助了果敢共和军。
只不过,当庞劲东目光落到这个账户上的数字的时候,当即大吃一惊:“两亿两千万……美元……”
“就是这么多……”庞佩珂点点头,颇有些感慨的说:“你二爷爷是一个很慷慨的人。”
“我相信我们家族的人都很慷慨,只是我很惊讶,原来二爷爷这样有钱。”
“你二爷爷还可以拿出更多的钱,他让我转告你,如果你能够充分利用好这笔钱,那么他还会有后续捐助的。”
庞劲东仔细的将这些文件收好,然后问庞佩珂:“二爷爷经营的是一家什么企业?”
“东电。”
庞劲东再次吃了一惊:“竟然是东方电子……”
东方电子是整个亚洲电子行业的翘楚,工厂遍布tw和东南亚的许多地区,产品覆盖了全亚洲,甚至远销欧美。由于成功的经营策略和高度的战略远见,因此这家企业总是能够及时的适应时代发展需要,在今天的数码产品领域里,是唯一能够与日韩企业相抗衡的本土企业。
尽管庞劲东听说过东方电子的大名,但是在庞佩珂说出这些之前,庞劲东对这家企业却没有太多的了解,更不知道其董事长姓甚名谁。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因为庞劲东没有涉足这个行业;二则大陆虽然是东方电子产品的最大市场,但是这家企业却从没有踏足大陆,只是设立了几个办事处,负责产品销售和售后服务。不要说是工厂,就连一家分公司都没有。
这种状况在当今的tw企业里,即便不是独一无二,却也是及其少见的。
庞佩珂对这家企业比较了解,提醒庞劲东说:“如果你听说过东电,就应该知道东它一直没来大陆。”
“我知道。”庞劲东点点,进而说:“无论属于哪一个行业的企业,也无论是tw、韩国、日本抑或是其他国家的企业,多年前开始就纷纷到大陆开设工厂,充分而利用大陆廉价的劳动力和原材料以降低成本,但是唯独东电没有这样做。”
“其实你二爷爷很想来,没有来的原因是对你四爷爷做出的让步。”
庞劲东一皱眉头,奇怪的问:“什么让步?”
庞佩珂告诉庞劲东,庞文涛出于兄弟之情,对庞文澜的信念尽管不认同,但却还是很尊重的。
大陆搞改革开放的时候,tw企业纷纷抛弃成见前往投资,庞文涛知道庞文澜坚决不认同大陆的政治体制,于是便去了东南亚而不是大陆。他想通过这个姿态缓解兄弟之间的关系,但是庞文澜很显然并没有领情。
庞劲东点点头:“知道这些事情,也算是我又了结了一桩心愿。”
见庞劲东这样看重亲情,庞佩珂感到很欣慰:“你二爷爷希望你能去tw看看他。”
“我很希望现在立即就去,但是要等到有时间再说了,姑姑你应该知道我现在有多少事。”
“我当然知道,不止你一个人,我们也要开始忙起来了。”
庞劲东点点头:“虽然雨季很漫长,但是我们要抓紧时间做好决战准备。”
“我这次来还有一件事情要办,是关于你和果敢共和军之间的。”庞佩珂说这些话的时候,脸色突然变得非常郑重,将刚才的亲情全部埋到了心底,一副公事公办的样子。
尽管庞劲东多少已经揣测到了,但还是问道:“什么事?”
“这件事需要你以第七军团的指挥官来处理,而不是果敢共和军的副总司令……”庞佩珂说着又拿出了几分文件,交到了庞劲东的手里。
庞劲东大致看了一眼,发现这些文件都是合同,内容是正式明确果敢共和军与第七军团之间的关系。
到目前为止,果敢共和军与第七军团之间有着无比紧密的合作关系,但是却毕竟是两支完全不能混在一起的军队。尽管双方高层人员的心里都很清楚双方之间的具体关系,但是的确应该通过书面形式进一步予以明确和细化。
虽然名义上是果敢共和军雇佣第七军团作战,但是第七军团从来没有收过一分钱,而且第七军团需要提供多少士兵,也没有一个明确的说法。第七军团的错农山基地已经开工建设,果敢共和军给予了全力协助,同样是无偿的。
其实庞劲东早就有这个想法,如果不尽早予以划分,那么将来会带来很大的混乱。这一次庞佩珂主动提出来,正好迎合了庞劲东的心思。
合同总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正式的雇佣作战合同,果敢共和军要求第七军团在现阶段和将来至少提供一万名士兵,同时还给出了一个很合理的价格;第二部分是果敢共和军利用第七军团的征兵网络征兵,并雇佣第七军团帮助训练军官和士兵;第三个部分则关于果敢共和军协助建设错农山基地的。
庞劲东把合同仔细看了一遍,感到非常满意,几乎是毫不犹豫的就签了字。
明确双方关系的建议是庞天宠提出来的,当时很多人对此都表示反对,因为这意味着从此要拿出大笔的真金白银,而这对于手头拮据的果敢共和军来说是个很大的难题。
幸运的是事情并不是看起来这样简单,果敢共和军只要将钱付给第七军团,庞劲东必然会在刨除必要的开支和官兵的佣金之后,将自己所得的那份盈利退一部分回来。而且庞劲东掌握着东南亚华人协会,可以通过很多方式筹措财源,帮助果敢共和军解决资金难题。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庞文澜和庞天宠等人在这些方面,对庞劲东是足够放心的。
但是,没有人把这些道理全部说出来,因为其中的一些细节无法告诉外人,否则容易引发不不必要的麻烦。而且果敢共和军内的反对意见五花八门,难于用这样一条理由全部予以说服。
其中有的人认为,应该尽可能的免费利用第七军团,却忘记了人家不是傻瓜;还有人认为仅凭借果敢共和军自己的力量如果都不能够对付缅甸政府军,那么多了一些为钱而打仗的雇佣兵,显然也无法从根本上扭转局势。持有这一种观点的以元老居多,而且这种观点的确击中了要害,所以渐渐的占据了上风。
如果不是庞劲东把好消息传回了长箐山,让大家都知道北方的态度已经转变,将会援助果敢共和军,进而让大家相信战争会赢得最终胜利,那么第七军团恐怕就要被扫地出门了。
既然可以看到胜利的希望,那么尽可能的壮大力量就是当务之急,第七军团名正言顺的成了果敢共和军的雇佣兵。
同样是为了壮大力量,庞佩珂和赵梦得夫妇才来到国内。庞劲东当天就把他们介绍给了尼克,接下来的事情就是尼克把整个征兵网络介绍给他们,然后由他们开始为果敢共和军征召兵员。
庞劲东一直都面对的最大问题是人手不足,很多本来应该由自己人负责的事务,不得不依靠雇佣外人来完成。
现在果敢共和军同样面对这个问题,征兵工作是非常复杂繁琐的,从开始的发布信息、接待应征者、组织进行体检、体能测试、面试、到最后筛选合格者,每一项工作都需要大量人手,并且有专人负责。而庞佩珂夫妇就算是有三头六臂,也不可能独立完成如此之多的工作,但是现在却也只能依靠雇佣人员完成了。
这些环节当中如果有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那么整根工作链条都会中断,而且由于雇佣人员毕竟不可靠,可能会出现消极怠工、徇私舞弊甚至于利益输送的问题。面对这种种不好的可能,只能采取高薪养廉的办法,通过高待遇来收买和鼓舞这些雇佣人员。
不过果敢共和军的人力资源毕竟还是很丰富的,庞文澜的家庭又很庞大,因此等到一切步入正轨之后,会增派一批人手到国内来。到时候他们不仅将接管起全部重要环节,而且还可以进一步帮助庞劲东。
庞劲东为了解决人手不足的问题也想了很多办法,因为所需要的是忠诚、可靠、勤劳又有足够才能的人,而现在这个社会最缺乏的就是这样的人,所以挑选合适的人是很困难的。
第九十五章要兵不要官
庞劲东很快想到在自己身边就有一个这样的人——廖承豪,经过了一段时间的观察和了解,庞劲东认为他具有上述所有这些条件,不过庞劲东想要的还不仅仅是廖承豪自己。
或许是因为经济危机的关系,因此庞劲东家旁有很多别墅开始转手出售。庞佩珂夫妇为了不打扰庞劲东,便用自己的积蓄买下了其中的一栋,与庞仰焕搬了进去。等到庞劲东帮助他们料理完这些事情之后,找了一个机会与廖承豪单独谈话。
“我们都是军人,虽然隶属于不同性质的军队,而且过去的经历也截然不同,但是这都不能改变我们作为军人的本质,所以……”庞劲东耸了耸肩膀,开门见山的告诉廖承豪:“我们别兜弯子了,直接进入正题吧!”
廖承豪意识到了庞劲东有重要的事情要谈,一脸严肃的点了点头:“老板,有什么需要我做的,你尽管说吧!”
“你在我身边工作有一段时间了,尽管我没有把自己的事情详细的告诉你,但是相信你也应该知道我是一个什么人了!”
“帝国控股集团董事长……”犹豫了一下,廖承豪才继续说了下去:“还是果敢共和军副总司令和第七军团的……”
庞劲东摆摆手打断了廖承豪:“我不需要你向我介绍我自己,我只是希望你能够知道,我现在最需要的是什么。”
廖承豪几乎是不加思索的回答:“人!”
“没错,你很聪明。”庞劲东立即点了点头,对廖承豪这种敏锐的观察力感到欣慰:“无论第七军团还是果敢共和军,现在都进入了高速发展的时期,需要足够有经验和才干的人。我当然从国外招募了很多,但是由于很多原因,我希望自己的同胞在这些人当中占有多数……”
庞劲东所谓的“很多原因”,廖承豪只猜测到了两条,一是庞劲东对自己的同胞有一种天然的亲切感;二则国内军人素质较高,吃苦耐劳。其实还有第三条原因,那就是国内人力成本低,不过廖承豪没有想到,庞劲东也没有说出来。
第七军团现在国内招募士兵,优先考虑那些有过军旅经验的,但是前来应募的多数都是从普通部队复员的,来自精锐主力部队的极少,有的人甚至当了两三年兵都没有开过几次枪。在这种情况下,庞劲东想到了利用廖承豪过去在军队的关系,招收一批真正有实力的退役军人。
廖承豪有上级和战友,而他的上级和战友还有自己的上级和战友,根据六度空间理论,可以建立起一个覆盖整个国内军队及退役人员的网络。如果充分利用得当,就意味着多了一条征兵的渠道。
根本不需要庞劲东做出进一步解释,廖承豪就已经明白了:“我会把过去所有的战友都发动起来的。”
“我会给他们提供不错的待遇,但是你必须要让他们明白,我们的军队不是国内那些几十年没有打仗的摆设,加入我们就意味着可能要流血、负伤甚至牺牲。”
廖承豪又用力的点了点头:“我明白!”
“现代化军队的建设,最重要的是要有一支过硬的军官队伍,我希望你能给我多介绍一些转业军官。”
“这个……”廖承豪面露难色,没有立即说话,像是在思考更加合适的措辞。过了一会,他才有些支支唔唔的说:“我可以把我的战友介绍给你,但是军官吗……我认为还是算了吧……”
庞劲东看到廖承豪的这个样子,理所当然的认为是有难处:“如果你很为难的话就算了。”
“我倒不是为难,而是为了你好……”
庞劲东被这句话搞得一头雾水:“我不明白你的意思!”
廖承豪深吸了一口气,索性直说了:“我的意思是,最好要兵不要官!”
庞劲东立即追问道:“为什么?”
廖承豪犹豫了一下,没有做出进一步的解释:“总之你听我的就对了。”
庞劲东完全能够看出来,廖承豪对具体原因有些难言,很有可能是因为一旦说出来,会毁坏自己所代表的那支军队的形象,也有可能是因为可能会对廖承豪与战友之间的关系造成影响。
庞劲东告诉廖承豪:“如果你不肯说明原因的话,我坚持任用曾在国内军队服役的军官,希望你向我推荐一些。”
廖承豪思索了一下,提出了一个折中的建议:“不如这样吧,我给你推荐我们原来的团长,你先让他负责在国内征兵,考察一下他的工作能力,然后再决定是不是吸纳更多转业干部。”
庞劲东看得出来,廖承豪是想通过他的团长向自己证明一些事情,于是爽快的答应了:“好吧!”
廖承豪的那位老团长名字叫做佟克中,如同其他许多军官一样,到了一定年纪之后又无法继续晋升,就只能转业到地方了。
佟克中做为正团职转业有两个选择,或是由国家安排工作,或是自谋职业。正团职对应于地方的正处级,但是军队干部在转业的时候通常要降半格使用,也就是说实际只能做副处级,具体的去向则可能是政府部门、事业单位或者企业。佟克中考虑到自己在政界没有有力的关系,很难进入一个比较好的单位,甚至可能连一个实职都捞不上,只能做一个享受副处级待遇的副主任调研员,所以就没有做出前一种选择,而是和部队结清了自己服役这些年应得的所有转业费和住房公积金,自谋出路去了。
佟克中原本的打算是经商,结果折腾了几年却根本没赚到钱,反而把自己的转业费和住房公积金全部赔进去了。不过他比起一度上街收废品的廖承豪还是要强一些,没有那么落魄,现在只是赋闲在家。
廖承豪很容易就找到了这位前团长,大致介绍了一下庞劲东,以及需要他去做的工作。佟克中经过这些年的打拼,明确的意识到自己除了有关于部队的东西之外,再也没有一技之长,现在有机会能够重操旧业,感到十分高兴,当即就答应了下来。
廖承豪在当天下午,就把佟克中带到了庞劲东家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