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幻之盛唐 >

第670部分

幻之盛唐-第670部分

小说: 幻之盛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虽然有大力支持,但是两学出身的学院派,想要成为朝中举足轻重的力量,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因此这个策略,未免避重就轻走边功的路子,在受到关注和竞争较少的外围边角之地,把相对僵持的棋局重新做活的妙招。

毕竟指望自己这位满脑子都是奇思妙想的主公,耐下性子去做一个循规蹈矩有板有眼的青史名臣,还不如改弦更张做一个同样能够名垂千古的佞臣弄臣,更加容易一些。

就算是王莽周公,也需要时势造就,既然不能求进于内,就自取于外。

在这一点,梁氏门下五大长史基本共同点是一致的,却也各有想法和分工,象薛景仙仍然走幕后全局的路子,崔光远更注重朝野中的得失,郑元和则从封疆大吏的身份外部使力,魏放进继续谋求军中的前程,温哲还是习惯在公主府名下的体系内操作。



【西北偏北】第六百三十八章 会师

阿拉伯海,一艘试图穿越唐人巡逻范围的船只,已经停在海中随波逐流。

别号“岭南蛮夷”的张彪,将尸体丢进海水里,然后耐心的等待,准备捕杀寻觅血腥味而来的鲨鱼,做成鱼翅大宴。

自从参与了攻略烧杀红水河航路的诸次战役为同伴复仇,沿河众多的蛮部不是覆灭,就是逃入深山后,在千里的沿河征战,开拓蛮荒之下,没逃走的不是被杀就是被捕获为奴,于是他的人生再次失去了目标,但是他已经习惯上这些血腥和战斗的生活,于是又参加了对安南境内不服王化的土人氏族的“武装归化”。

但是那些安南土族人口虽众,显然要比蒙昧彪悍的林中蛮,河蛮更加孱弱,虽然斩获不少,并没有能让他获得征服和杀戮的快感。

于是他接受了上官的劝告,变卖身家招募人手,依靠官身在南海都督府注册了一只义从队,乘船出海,打算来到海外寻找新的目标。

可惜南海并天竺列国多半已经臣藩大唐,余下的也多为为唐人所据,连带航路附近的那些大小岛屿也被圈占的七七八八,成了大小海商、会社圈定的捕奴和屯田的势力范围,倒没有多少他的用武之地,于是他一路追逐着战争的气息,拿着开具的荐书,千里迢迢来到了外昆仑海。

沿途还做了几个短期剿盗、捕奴或是守城寨的单子,死伤了十几个骠子蛮,又补充了二十几个精壮土兵。

好在他在海兵队和海事学堂的渊源,在天赐州也管用,很快获得职事,被编入一小队私掠船团中,加入到大食沿海的杀掠中去。

他们袭击那些沿海的村庄和渔港,连稍大点的渔船也没放过,除了精壮点得男人可以抓回来做劳力外,剩下的东西就烧掉,用缴获的沉船填塞航道。利用寸板不能下海的恐慌,在大食国沿海制造一个陆地势力的真空地带,迫使大食国本土出发的船只,因为缺少补给,而无法走的更远。

然后用那些虏获来的奢侈品,高价从那些暗通取款的陆地商人身上获得二次利益。当然在这个过程中,辛巴达为首的地方投附势力,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但这样的日子,张彪并不是很满意,他喘了一脚正在妇女身上肆虐的倭人水手,对方拉着裤腰带咕噜的爬起来,对他露出个恭谦的笑容

“小心别弄死了……”

“嗨……”

对方点头哈腰的将女人拖到一边,用海水一浇,赶进船舱去。

他有些鄙视这些倭国来的矮矬子,在南海都督府诸多番军仆兵中,他们的牙口和品味都以没有下限着称,经过海上的航行,号称只要是两条腿的雌性活物,都由兴趣,一点审美情趣都没有。

“天赐州那儿,已经联系好了下家……”

这种白皮奴,南天竺沿海城邦诸国,很是受欢迎,特别是一个叫赤虎的海贼国主,最喜欢这种白皮夷,认为这是泰西大秦贵种的象征,

“回程。”

他下了个决定,

“再过几天还留就要变了,要往南边走就没那么容易了……”

“国中又有填户过来了。”

回到天赐州的时候,正好撞见一队载满人客的五千料大海船,也正在入港,不由惊叹了声

“这次是倭人,还是天竺人?……”

“您却都猜错了,这次来的大半都是唐人啊……从北边过来的”

船上的引水员陪笑道

某只船上,来自登州的一行乘客,也正在好奇的打量着这座充满繁杂和喧嚣的港湾。

“真是憋闷死老娘了……”

董晓晓呼吸着港口中略带咸腥味的新鲜空气,忍不住插着腰骂骂咧咧道,很难想象她之前还是病恹恹的样子。

“董大娘子,尽可放心,但凡是国中来的人客,都会安排在城中的汤池子洗漱净尘。”

别号大胖头鱼的船东庞雨,闻弦知雅意解释道。

“无需任何花费的。

董晓晓这才松了口气。上一次洗浴还是在狮子国的事情,作为女性来说,在船上呆了整整半个多月,那是相当可怕的事情。

当然她并不知道,这也是天赐州控制外来疾病疫情的手段之一,而且在洗浴状态下,各种人身上所拥有的伤患和隐疾,也能被观察出来。

“真美啊……”

甲板的另一头,江青月表情恬静的依靠在李未果身上,望着那些撑着用繁花绿叶装扮的五颜六色的小划子蜂拥而至兜售物产的当地人叹息道。

南方温暖湿润的气候,让她的肺疾,缓解了许多,要想在当地落户很容易,南海都督府几乎是来着不拒,而且条件优惠,但是想过的有所水准,那就需要展现出除足够的本事和技艺来。

所以她也难得任性了一把,坚持一路随男人挺了过来。

登岸之后,却发现城中满是各种肤色,聚集在街道上欢呼雀跃的人群,连负责运送他们的水手船工,也是满脸喜色的,放开手中的活计,就地大喊大叫起来。

“是进入内陆的别遣队,在(莫克兰山脉)山外撞见安西都护府名下的吐火罗义从,并于安西行营取得联系……”

笑逐颜开的船东胖头鱼对董晓晓解释道

“现在天赐军州上下正在召集人马,广募义从健儿,准备合兵打通前往悲连国(俾路支)地道路,与安西行营会师与(莫克兰山脉)山外……”

“因此城中从现在开始免费提供酒食三日,所有外来的人客也不例外……”

……

因为三大赛的相继举办,年近岁末的长安城中依旧是纷纷扰扰的,让当地居民的生活中,总是充斥着各种话题和轶闻。

掩藏在这一片热闹中,是一个宗正寺送出来不起眼的消息“庶人磷毙”或者说前永王死了,在泰兴三年秋天的某个早晨,在宗正寺圈禁宗室的宅邸中,就这么毫无征兆的走了,连一句遗言什么都没留下来,这位曾经充满雄心壮志,并觊觎过大位的宗藩,走得时候只比年长的多的兄长肃宗皇帝晚了那么小半年。

据说他听到肃宗驾崩的消息后,大哭大笑,醉了好几天。被人举告为心怀叵测,事不敬。所幸他还有个陪嫁入梁府的女儿,天子爱屋及乌没有怎么追究的态度。

当今天子小白,还算优抚,准许以宗室礼下葬,除掉下落不明的长子前襄城王,那些被贬斥流放远州的儿子们,有生之年总算被准许回到京城,其中某位将承袭减等的伯位,以存其宗嗣;而作为陪嫁六尚之一的李昔悦,也终于恢复了县主的头衔,可惜已经没有太的意义了。

家里静悄悄的,我的女人们都跑去看新编的系列白剧《乱世佳人》,当然与后世那部外国名着本色偏离了许多,南北战争的舞台换成南北朝征战的大统一时代,作为一个豪门千金大小姐女子,如何在国破山河的家国大变,家人爱人生离死别的乱世中艰难生存的,其中取材了很多现实的例子。

饶是小丫头他们各种言情剧本从我手上弄出去不少,还是看的泪汪汪的,很有点感同身受的味道,不过却是乐此不疲,不肯放过每一集的。

我在休沐日得以偷闲,躲在梁园三山四海十三大景之一的鲸骨白楼里,看点东西,构思下剧本什么的。

白楼所在的青丘山下,是一个产自南平的粉红色大理石砌成的小塔,塔顶是一个中空小亭,水力机械传动的翻锤,会按照时辰敲打小钟,发出轻盈悠扬的报时声,看起来很有点不伦不类。

其中还藏了一个扬洒的小机关,每天两次触发,这样塔下蓄养的鸽子,就会习惯性的在晨曦和夕阳照耀下金红色塔身盘旋而上,久久不去。

在梁府中,因为个人的恶意趣味,而充满奇异风格的存在还有多处,号称梁园二十一奇。

我正趴在小丫头床上的一对玩偶中,看着手中第十三版的《物理通要》,看着空气阻力、流体力学之类熟悉的字眼,很有点感慨。现在连《化学概要》,也修正到了第九版,元素周期表里一线日常生活中,接触可能性较大的元素,都已经被一一考证或是推衍出来。

古代的环境大大限制了多数人的想象力,但只要有人能够给予指引一个正确的方向,将他们的推理和想象能力引导到一个相当高的水准和程度,虽然多数时候只这就是穿越者最大的优势所在吧。

就算是想要在古代攀科技书,但是一个相对安定的局部大环境,和足够衣食无忧的人口基数,才会产生足够的剩余资源,满足进行研究和创新的投入。

穿越者固然可少走弯路,但不代表就可以规避一切风险和意外,个人的想法再怎么先进和其妙,也需要众多专长和分工的手下来实现,你又能证明确保他们的忠诚和信念都一定和你一致的呢。

此外还有持续投入保持创新能力的问题,这就要求一个基本产业相关的教育体系,不然最终还是那种传统以父子师徒为纽带,家族加行会手把手经验传承式的老路。缺乏足够的知识交流和实践,个人的学识经验在怎么丰富,能够发挥出来的效应也是有限的。

穿越者可以引领时代,但不代表就可以事事无所不能,更多时候,还是要借助当代的时势,影响和改变部分古人,甚至要做出一些妥协和代价,以达成将他们所代表社会资源充分利用起来的效果……

作为一个人口大国,只要教育基础当道一定的普及程度,就自然有人会对更深层次的东西产生兴趣和疑惑,然后积累量变为质变,产生一些跨时代或是里程碑的东西,这就是近代教育的最大优势和特点。

在一个陈景润的背后,或许是无数数学爱好者的钻研和积累。

楼里还摆着好些南海都督府,或是南海藩国进献的稀罕物,最新的几件还是前两天送来的。

前几天,南海林邑国国主诸葛地,率一众臣子来朝,献驯象、镠锁、五色带、朝霞布、火珠,受象林公,光禄大夫,象郡刺史。

林邑国发起于红河下游的九龙江平原,北起今越南河静省横山关,南至平顺省潘郎、潘里地区。上古时被称为象林邑,简称林邑,为秦汉象郡象林县故地,东汉末,象林功曹之子区连自立为王,从此独立。

产象牙、犀角、乌木等珍奇异物,地当中国连接东南亚、西亚等地的海路要冲,从事中国与东南亚、印度、西亚的海上中转贸易,获利甚大。不过最有名的却是从0当地引进的占城稻。

占城稻又称早禾或占禾,属于早籼稻,原产越南中南部,本来历史上要北宋初年首先传入我国福建地区。

根据我国古书记载,占城稻有很多特点。一是“耐旱”。二是适应性强,“不择地而生”。三是生长期短,自种至收仅五十余日。即便在河南河北这些中原地带也能成活,只是产量有所减少,因此成为战后中原诸道百姓,耽误了农时后的救命粮和应急粮。

因为周期短耐寒耐旱,南海在拓殖海外时,也会尽量多带上占城稻,在控制一地后就地开荒补种,以大大减少远程输送的后勤压力。

现今环王朝,举国兵不过五千,其中象兵千、马四百,在中南也算是一个不小的势力。

不过可惜它比邻的海陆都拥有巨大优势的庞然大物,在海上有治所海南岛琼州的南海都督府,而陆地北方则是级别更高的以交州(河内)为治所安南都护府,这两个庞然大物都是它惹不起的,所以它对外扩张的可能性,只剩下西面的水、陆真腊、以及几个小国。

不过这几个国家也是朝贡不绝的大唐臣番,并不是那么好相与的,所以林邑国本身的对外拓展空间,几乎是相当有限。

也是我封建南海之后,第一个介入的地方政权,因为当代环王是前王黎头的姑侄子,因为诸大臣拥戴取了黎氏王女,才成为国主的,因此即位后国政长期为国中豪族世家把持,直到借南海义从,发动宫变杀掉一大逆臣家族,才重秉大权。

又法中华故事,改易制度风俗,变土蛮各部为郡县,置国官和外官,宰相尚书节度将军刺史诸职。

因此当代环王的事大主义,可谓极其恭顺,为南海诸臣番之首,五千国兵,至少有三千都是作为唐军的附庸出征在外,要么随南海团练征捕岛蛮,要么在安南境内攻打不服王化的土蛮,也参加过攻灭室利佛逝和打通南平和管桂的红水河清理战,所获颇丰。

此外至少还有两三万国人在南海各地从事杂役到监工、管事等各职,每年还提供一定数量大象、水牛、矮脚马等

反正有宗国保护,周边没人敢找它的麻烦,国中除了少量备盗匪的国兵,对大唐几乎是不设防的。又依靠追随南海都督府有海商之利,在列国中也算富足,世代子孙安居王位而无虞,只要靠南海都督府的庇护,就可以从海贸中享受相当奢侈的生活水准。

当代环王诸葛氏,甚至派人到剑南武侯故里去述祖,同时在国中推广汉裳礼俗不余遗力,又优待唐人土户,招徕为官吏,是为南海诸藩中语言风貌,最接近中华的所在。

再加上其地冬温,多雾雨,号称气候温宜,因此成为很多南海治下军民乃至归化人,前往度假修养之地,又有一些将士以积蓄,在当地置办田土庄园,作为退养安老天命之所。

这种方式也逐渐为南海诸多臣番小国所效法。后来又出了一种变化。

既然陆地上的格局难有变化,他们采用了另一种方式,就是向南海都督府重金购买一份许可,然后乘船攻掠某处无主岛屿,将当地土人尽掳为奴,然后将国中无望继承大宝的王子、兄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