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之盛唐-第17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骑在马上,我头也没回,对低低的头匆匆赶上来的密监头目老猫。
“这谁先带的头,做得好。”
他一身制式的甲衣,混在我的近卫里丝毫不起眼,自从收复长安后,他手下行事的重点也偏转到另一些方面,比如一些看起来不太可靠的友军。
“回大人,是山南军寄在女营中养伤的骑厢别将,张思俭”
“什么?”这些事情还牵连到崔圆的山南军,我心道,这乐子可越来越大了,“知道了,再探”
马蹄滚踏声声,他已经悄然消失在前呼后拥的亲从中。
回到中军驻地,所有留守诸将早就奉命齐聚一堂。宣读现场初步勘察的结果,周旁早布有许多易燃之物,至于是龙武军放的,还是那些神策子弟预先准备的,还是别人别有用心的安排,一切证据似乎都随猛烈的大火,被烧的干净,这也是意料中的结果,敢做这么大的手笔,就算有留下尾巴,也多是用来误导。
一时间城已然谣言四起,多说是我纵容部下烧死数百乃至上千神策军,至于他们违反军纪冲击女营的事件,也被当成争风吃醋的桃色菲闻,传的极为不堪。
“事情都准备的怎么样了”我坐在锦墩的熊皮靠上,手戳着太阳穴,有些突突的跳。
“成都府快缉队已经派能员北上了,带队的就是前刑部京衙五金上吏之一的沐铁,据说是勘验追迹的能手,原京兆府,被成为七兵之一的荆戈,也奉命到帐下听用,也是刑名理狱的好手”
司掌法曹的军尉言勋,一如既往的板着个脸儿,对我微微点头道,就算出了这个大的事情,也似乎不能让他怎么动容,不愧是军士口中,心志坚定如铁的“言铁板”。
“神策军上下皆对我部充满了敌意,声言拒不合作”负责前往交涉的左锋将范佐,皱着眉头开口道,“统军的那几位也都是生面孔,根本不……”
他和卫伯玉,都是前身为边军——神策军出来的老人,与现任神策将军缪如晦,还有那么几分人情在,只是人家不买帐了。
“敢不合作就给我围死了,一只苍蝇也别想飞出去,断水断粮他个三天,看他还有什么力气不合作”心道果然如此,我闭上眼睛再睁开“到时候直接入营搜查好了”
“如今太子正在城中,如此作为,怕又是一桩多事的把柄”参军事常建犹豫着开口说
“怕什么,打了就打了,人又死的多了,还在乎多得罪一些么,这官司,给我挺到底,还要上书给我弹劾那些统将,治军不严纵下为乱,长安士民深苦之,再搞一些联名书,万言策,把事情给我搅乱了再说……”
“如此一来,是不是太过火了,不连西军上下全得罪了,怕是长期交恶了”另一位参军元结亦出言道
“龙武军什么时候变的,这般胆小怕事了”这些文人在这种关口,终究还是少了点胸魄,我暗叹道
“难道你以为龙武军,与那些西北兵亲善友好,上下勾连一气,那位至尊就很高兴了?”这话一出,军中顿时闷声一片。
“其实”听了半天,岑参才慢声开口
“西军那些大佬也不是没有城府的人,这只是表面上的牵连,斥责一下也就算了私底下该怎么往来,还是怎么往来,谁到不知道,那些神策军的家伙自成一体,连那位李副元帅,也未必轻易可以指使动的”
我叹了口气背后设这局的人,是算准了时机,我不缺少人力物力,最缺少的就是时间
现在是战时,不可能让几十万大军在城里,等那旷日持久的详细调查,必须拿短时拿出一个说的过去的结果和相应承当责任的人,至少这黑锅逃不过了。
当然
作为大规模围攻斗欧事件的后续情节,于是三千神策军,被以协助调查为由,被数倍的龙武军,堵在营盘里整整五天五夜,断绝水粮,饿的面无人色,直到宣布结果才被放出来。
为首肇事者死了就算了,所有参与者罢夺军籍发还家中。龙武军的参与围攻的,因为人数太多,法不责众,也以围欧友军,不识大体,集体夺减军饷和赏赐,为医疗之资。
最为难的就是小白了,这也是考验他的时候。
南北两家天子的禁卫军的冲突,轰动一时,也引起许多猜测和流言,自然有许多后续后遗症需要的收尾。
“公公”另一个地方,观军容使的居所,紫挎鱼袋的鱼朝恩,对着一箱箱新拆开的精美珍玩珠器,笑的十分的自得。全然没有先前的忧急和忡心,倒是身边的一员看起来亲近的朱衣年轻内侍奈不住开口了“您难道没有什么说法么?”。
“神策军的那些家伙,显然被人做枪使了”他轻描淡写的拿起一只朱红如血的盘纹玛瑙杯,对着灯影“可咱家为什么要凑这个热闹呢?”
“为天家之事,若有所作为,这不是一个介入的好时机么?”
“你错了”他又拿起翡翠蝴蝶,两厢比较起来,“今上只所以委太子前来主持,就是看重东宫与梁总府的近谊”
“有什么是也当由太子决断,咱家为什么要去顶这个热蜡头,若是万一咱家这里报上去的东西,与太子殿下的意思想背,你觉得陛下会有什么反应”精美的纹路,泛出红绿两色的光彩,晃动在他白皙而消瘦的面容上,显得格外的诡异。
“这……”
“小程啊”
“恩”被称为小程的年轻内侍凑上前去
“你知道内侍监的那位宁致远么呢?”
小程心中一凛,顿时想起一桩前事来,小心的应道
“就是被派到玉门去养马的那位宁公公么?”
“正是,他自从蜀地回来后,就对今上陈言,梁氏纵下不法,轻慢凌逼上使等诸罪过,仅仅一个流民大营,就敢局禁上使的从人,实在是骄横”
“结果呢……今上只是淡言一笑,说那位治军若如细柳营,朕怎得有没有一点文景之量呢,却是轻轻揭过了,于是这位宁内官,就被谴去胡人中养马了”
小程顿时无语了,据说后来连那位被称做“李佛人”,深有城府又权眼通天的大总管,最后也就在诸监面前,骂了声“这个不长眼的蠢材”,就没有下文了。
“当然,这是也介入的机会,只是看我们站在那一边介入了”鱼朝恩心中还有另一句话没有出来,这要看西北那位陛下,究竟有什么别的打算,
“显然那些神策军,背后的人也不是省油的灯,你且看把,迫不及待的就会有人跳出来的”。
第二百三十五章 胡危命在破竹中
邺城西南,愁思岗。
杀,漫山遍野的,蠕如蚁附的军兵,冒着暴雨般的落石滚木,飞矢泼油,再次淹没了高耸的城楼。
远远的后方,一片黄幔朱幡,旗罗扇盖簇拥之中,一个沉沉的声音正在回报
“侍御使裴遵庆、吕諲、卫尉卿魏少游、尚书左丞杜鸿渐、宪部侍郎李麟、礼部侍郎萧昕、杨绾二十八员大臣,联名弹劾……”
“从龙五大臣么,那些烧死的神策勋卫中,有他们的子侄辈吧”细柔的声音。
回话的人生的相貌平平却孔武有力,一身寻常可见的短扎戎装,满是行路匆匆的风尘仆仆,半跪地上,如铁浇石铸,面色不动,眼观鼻口继续道
“正是……所谓骄横跋扈,横行不法,擅杀友军,另人发指之情状……乃至于军中私藏妇女,随军岬戏等等罪名,要求朝廷派出三司大臣,入驻女营,彻查秽乱军营等恶事”。
“但是”声音顿了顿“所有事情,一涉及到女营就没有下文了,似乎被朝中一种强大的力量所扼止,不但那几位大臣闭口不谈,那几位极力提出调查的御使,也突然指派去边境上宣抚诸胡”。
“果然,不出所料啊”上座中的观军容使鱼朝恩,露出一丝讥笑,淡声道“那女营里都是什么人啊,那姓梁把破城所获女子都充入其中,果然是好手段”
“这……还请公公示明一二”又是那位小程子恭声道
“自叛逆陷京师,兵火之下,多少人家遭了惨事,连天家子女也不免,好容易活到重得相见,都是女营送出来的,同了口径说是乱中出逃在路上收容的,多少给人家保全了颜面和名声,无论重新嫁取生子还是破镜重圆,也有了许多余地,但若有人想不知好歹的去查女营,把至于过往那些凄惨不堪事情,给纠扯出来,怕是要犯了众怒的”
“那这桩事这么收尾,那几位怕是不会甘心的”鱼朝恩又看了座下,一眼继续道“陛下有什么圣断”
“是!”那人回答到“陛下已经委命御使大夫张镐前来,协助太子殿下提调此案,诏批已经在路上了”
“公公真是神机妙算”小程子闻言切色恭维道。“又是太子为主啊”
鱼朝恩颔首,又笑了笑。
“显然陛下有意扶植太子和树立武功,特放之军旅历练,而那位梁蛮子,既是姻亲又是近交,无论名分还是时机,显然便是最好的人选”
“况且那人手下兵强马壮,却成色纷杂,太子常久其中,总能有所收获的,毕竟虽说都是一个圈子里,但能够效力未来的储君,总是对某些人充满了吸引力”
“这不是有意做太子之势了”小程子想起什么皱起眉头小心的说“本朝自太宗后,就历来储不涉兵的”
“做太子之势,总胜过,做太上之势把,太子之势再怎么大,他也只是太子而已,一天没坐上那个位置,什么都不好说,但是那位太上一天没有放手,今上这个位子总是让人有许多想法的”
“这些天家的事情,实在太复杂了,小的实在……”小程子顿露苦色
“说不准,这300神策兵之死,未尝不是某些大人的打算铺路,毕竟龙武军,在南边那位太上的默许和宽纵下,已然经营的自成一体,没有什么因由,很难插手的进去”
鱼朝恩说到这儿,突然嘿嘿然笑了声,却将目光放到了一个土贮为山的高台上,正是烟火袅袅,香气四溢。
“大军环绕中谈笑畅饮于敌前,还有歌舞伎乐助兴,当年诸葛武候也没有这种待遇啊,这可是难得一遇的机会”
“老大,你确保我们这样做不会影响士气”我的万年副将韦韬,正苦着脸劝说我道,
“俗话说,将士阵前几生死,美人帐下犹歌舞,要影响的也不是我们的士气”
“那太子殿下那里……”他尤自辩说
“放心……太子殿下已经来过了”
前呼后拥巡阅过来的小白,听了我的解释,则完全是一副目瞪口呆之后苦笑着说“老大,还真是出人意表”不过却是苦笑摇头敬谢不敏,毕竟为众军之总,起码的姿态和风范要保持的。
听了这话。韦韬,一副完全败给你的表情,无奈的跨着个脸,还是咬咬牙摘下銮兜大马金刀的坐下来,一副谁怕谁啊,豁出去了的表现,招呼近从给再上了一副烧烤的器具。
似乎把这当作了变相的抗议一种方式,因为在东进中,龙武军有意无意的,被边缘化了。
因为还没等到行朝做出裁断,我却先接来大军出关的诏令,行军中不能携带女子,我又暂时成了单身汉。
一声令下,十几个节度、镇帅出关的大军汇成洪流,象一场席卷河北大地的狂涛,自西向东淹没了一切试图抵抗的力量和据点,郭子仪南下天井关,李光弼进常山,颜真卿出清河,来滇出上党、贺兰进明出临淮、李巨出彭城……
在这种情形下,河北各路叛军几乎没能形成什么象样的抵抗和阻止的力量,或败或亡或开城请降,稍有迟疑的不是城破后被海量的军队所屠戮,就是被躁动的士民或不安的部众,砍下人头恭敬的献进东征大营中来,在这种危城孤绝大厦将倾的局面下,就算有名将之才百般的手段,也很难扭转什么了,因此,各路官军汇聚的洪水一直冲洛阳城下,才稍稍被阻在河洛平原八关锁要之下……
除了一些死硬的骨干分子,率残部一路逃进洛阳城内外,还有被拖在临淮一线,攻略江南的一部外,整个河北已经没有象样叛军势力的存在了。
当然不出意外,龙武军也再次被排除在主力作战的体系外,整个北方九道的精兵几乎都在这里了,谁都知道克复八关金锁拱卫的洛阳后,整个战乱很可能就竟此一役了,虽然谁都希望战乱快点结束,但另一方面军人渴望武功乃天性,抢先为自己抓点战功和战获在手中,也是人之常情,排派坐吃果果的内部权衡后,势力最大西北军与地头蛇河北联军瓜分了所有的战役任务,而龙武军以更大的重任为名,被当成大熊猫一样保护起来。
当然,按照他们暗中流传的另一种说法,开什么玩笑,龙武军那位总府大人的运气,实在好的让人不可思议,累累出人意料的事情在他们身上发生,连西北军几十万人马围攻了一个冬天,已经煮熟的鸭子飞了,也能让他给口中夺食给重新抢回来,谁知道让他们参与,还会出什么状况。所以宁可信其有的早早就排除在外了。
又是看守押运粮道,还有负责看管处理俘虏,以及纠检军纪查稽不法,而这所谓监阵执法的职责,还是小白争取来的,起因却是另一件大事。
随着败退下来的叛军,潮水一样的退入洛阳,洛阳城内也变的暗流涌动起来
所谓内忧外患之下,叛军内部终于还是发生那件历史大事件,伪太子安庆绪终于忍不住大位的渴望,勾结在安禄山淫威下不堪忍受的近身内侍李猪儿,刺死正在养病中安禄山,绞杀安禄山最宠信的段妃,并围杀了守宫大内的贺电、骆云两部曳落河,纵兵在宫内大肆杀掠,并派人攻打升明坊的安庆思府邸,却被伪相高尚走脱,召集亲信战据洛阳大内北三门。
虽然利令智昏已近疯狂的安庆绪,马上登基为皇,派兵挟制百官升朝,面对剩余的局面试图力挽狂澜,却因为缺乏足够的威信和号召力而失败告终,所谓利令智昏的翌日皇帝不过如此,爆发了多方的火并后,还是不得不放弃一片混乱的洛阳,在大队亲信部众的护卫下,在官军尚未合围的北关逃走。
千年故都洛阳,自此遭受了前所未有的浩劫,因为当初是弃城而逃,因此叛军入洛阳没有受到太多的抵抗,城内大致完好,又因为被选为定都之地,起码粉饰太平的需要,因此并没有受到怎样的荼毒,保持了基本的热闹口和规模,但是如今在安军不顾一切的混战之下,各自放开手脚纵兵疯狂大掠,至率部出走时,乱兵已经抢了三天
随着虎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