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浪漫言情电子书 > 望春闺by子夜妃子 >

第15部分

望春闺by子夜妃子-第15部分

小说: 望春闺by子夜妃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沈陌言点头,这件事就算是确定下来了。
这下整个庄子上的人都沸腾了,大家纷纷猜测这位燕京城来的小姐是何来历。有不少好事的村妇还偷偷找郑贵家的打听,见她守口如瓶,说不出个云雾来,干脆就去隔壁找郑显家的。偏偏郑显家的本就木讷,又得了吩咐,就更不敢说什么了。
那些被挑中的小姑娘,也被人拉着问东问西。只可惜她们也只能说那位小姐很和善,身边的人都穿金戴银之类的话。众人开始还热络了一阵,后来见沈陌言和身边的人几乎足不出户,但出门时每每遇到也不会叫他们为难,一颗心也就定了下来。只当是燕京城来的贵小姐,来这乡下休养一段日子的。
与此同时,去往川蜀之地的护卫们也很快传回了消息,他们还当真找到了几个愿意背井离乡的厨子,有一个是父母双亡,只剩一手好厨艺,偏偏性子倔,在酒楼里做大厨,被人暗地里下了绊子,咽不下这口气,去找人理论,几乎被打个半死。被护卫们撞见,就带了过来。还有一个是他师弟,最近家里内人过世,只带着一个女儿过日子,干脆就跟着他一起闯荡闯荡。余下的一个经营着家传的酒肆,生意清淡,欠了不少债,护卫们替他还了债务,他也是个知恩图报的人,拖家带口也要跟过来。
倒都是几个有真本事的人,看人品也挑不出什么错来。
沈陌言觉得很满意,虽然在找房子的事情上费了不少功夫,可好歹还是将一家小酒肆盘下来了。也找风水先生看过,都说是聚财的好地方。要不是那家人急着回老家,还真就不可能盘下来这种临街临水的好地方。再加上菜地里新出的嫩芽长势极好,眼看着就能收一轮小白菜了,她觉得自己的日子会越过越好,饭馆的事也会越来越顺利的。
几个小丫鬟也连夜赶工,将饭馆所需的门帘,挂饰赶了出来。冯嬷嬷和几个厨娘一起,从庄子里买了不少萝卜,切成一条一条的,放在太阳底下晒干,然后腌制了起来。一排十几个坛子,摆在一起相当壮观。
沈陌言干脆从用过早膳开始,就带着几个能文识字的丫鬟们开始想菜名。诸如千树万树梨花开、两个黄鹂鸣翠柳、日出江花红胜火之类的,一连写了十几张纸,犹觉得意犹未尽。丫鬟们不免就打趣:“等到这饭馆开起来,我们也个个都是诗人了!”
沈陌言也觉得有趣,譬如千树万树梨花开分明只是豆腐炒白菜,而日出江花红胜火就只是番茄炒鸡蛋,偏偏加了这么个诗意的名字,看起来还真像那么回事。不过凡事都讲究个犹抱琵琶半遮面,那些文人士子,说不准还真就好这口。
如今,可真真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了。
*********
这里是一只看《爸爸去哪儿》看得忘记时间,忘记码字的作者,想捉住她红烧还是想爆炒,乃们自己说!


第三十五章 远客(二)
更新时间20131027 23:41:11  字数:2027

 半个月以后,护卫们带着厨子到了扬州。
沈陌言这等年轻姑娘不便出面,来往应酬的都是冯嬷嬷。她先是去瞅了眼厨子,觉得挑不出错处来。就在离饭馆不远的拐角处租了一间三进三出的大院子,作为饭馆所有人的落脚处。并许诺,只要做得好,以后会替他们在乡间买房子,让他们日后颐养天年。
大家都没有了后顾之忧,又觉得主子宽厚,对待饭馆之事尽心尽力,丝毫不见偷懒,只恨不得一个时辰掰成两个时辰用才好。沈陌言偷偷去瞧过几回,觉得一切都十分顺利,就此放下心来。翻着黄历算了算吉日,将饭馆开张的日子定在了三日后,并将饭馆命名为晨夕楼。
这其间郑贵家的一直帮着打下手,晨夕楼又有郑文和冯嬷嬷看着,沈陌言乐得丢开手,每日只在院子里养花种草,小日子过得优哉游哉。就连蒹葭偶尔也情不自禁的感慨:“这地方不仅清幽,而且风景宜人,倒真真适合人休养。”
如果,这种日子能够一直持续下去,倒也是不错的选择。
可是,为什么,心里某一处,却一直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遗憾呢?
到底在不满意什么?
沈陌言对于这个问题,一般不愿意深想。她向来不是得陇望蜀的人,能够有今日的平静和怡然自得,对于许多人来说,已经是可遇而不可求的期盼。但是,午夜梦回之时,心里有一处,始终,无法释怀。
莫晚歌自那日夜晚离去以后,便再也没有出现过。
沈陌言甚至怀疑那不过是一场梦而已。
三日后,饭馆开张,所有人都忙碌了起来。初时生意清淡,来的不过是一些尝鲜的客人。可渐渐的,大家觉得这里的口味与众不同,还有免费的泡菜和一壶茶,菜名也充满诗意,那些郁郁不得志的文人们还真就喜欢来这里坐一坐,喝茶谈天。
沈陌言干脆就寻了青楼里从良的姑娘,在晨夕楼里唱些时兴的小曲儿,也有琴师奏乐,雅而不淫,正合了那些文人士子的口味。晨夕楼的名声也就渐渐传出去了,生意一天比一天好。护卫们不得已又四处搜寻了几个厨子,从庄子上又送去了一批打杂的男丁。
这也算是开门红,大家都充满了斗志,觉得生意会越来越红火,晨夕楼的名气会越来越大。不过随着客人的增多,原来的房子就有些小了,沈陌言索性盘下了附近的五六间铺子,扩充了一下晨夕楼,同时又发展了一家客栈,让远道而来的客人歇歇脚。
这样一来,耗费的银子就有些多了。
眼看着手中剩下的银子越来越少,冯嬷嬷不免有些担忧,就怕有朝一日生意冷清下来,入不敷出。沈陌言心里也不是没有忧虑,但既然踏出了这一步,就断断没有收回来的理。她笑着安慰冯嬷嬷:“即便是亏了,我们还可以将铺子盘出去,或者租出去,一年也能收个几千两租金。至于那些跟着过来的人,到时候一人发一笔银子,也能做点小本生意了。”
冯嬷嬷还是觉得心里没个定数,对饭馆的事更是上心,每天忙得脚不沾地。
在这之前,沈陌言从来没发现冯嬷嬷如此擅长算数,见到送过来的井井有条的账册,不免刮目相看。见冯嬷嬷忙得不可开交,沈陌言就指了思思去打下手,暗示道:“横竖是您的女儿,跟着您也是应当的,说起来,她如今也有十三岁了。”
冯嬷嬷很快明白过来,这是小姐想让自己挣一份家业留给女儿呢!
她心里很是感激,可巧思思也聪明,学什么都一点即通,很快就能上手饭馆的事。母女二人兢兢业业的,只盼着能回报沈陌言的知遇之恩才好。
一转眼就到了十一月,天气越来越冷,沈陌言出去的次数越发的稀少,每日都缩在屋子里,带着丫鬟们烤蚕豆,烤红薯吃。好在几个人说说笑笑的,这样的日子也不算寂寥。沈陌言偶尔也拈针绣几朵小花儿,不多时就丢开了手。
天气好的时候,沈陌言会坐在屋檐下晒太阳,听着冯嬷嬷报告近几天晨夕楼的收支情况,总是过不了多久就睡过去,醒来的时候,厨房已经传来了饭菜的香气。这样的日子,让人懒洋洋的,时间好像过得格外的慢。
冬日里的第一场雪,姗姗来迟。
沈陌言在北方,见惯了北方凛冽的风雪,初次见到这飘逸的白雪,吃惊了好一阵。忽然之间就理解了当年听过的撒盐空中差可拟和未若柳絮因风起的差异。北方的雪来势汹汹,如同指间沙,握不住,很快就溜走。而南方的雪缠绵温柔,仿佛漫天的柳絮,只是这样看着,就觉得置身画中。
蒹葭却觉得冷,一口气升了四五个火盆,每个角落放了一个,烘得屋子里暖暖的。
临窗的大炕上铺着银红色的条褥,正面设着石青色暗金滚边的靠背,秋香色撒花大迎枕。旁边茶几上放着汝窑的美人花瓶,里面插着几支含苞怒放的梅花。沈陌言懒洋洋的半躺在炕上,有一口没一口的抿着新出的紫英茶。
忽而远远的传来一阵叩门声。
众人都有些吃惊。
这又是刺骨的北风,又是飘扬的大学,况且天色已近黯淡下来,这时候来叩门,莫非是有急事?
几个小丫鬟忙探出头去往外望,却和来报消息的婆子撞了个满怀。那婆子急急忙忙的进了屋,满脸的喜色,笑呵呵的道了恭喜,才说道:“小姐,二爷来看您了!”沈陌言这日子过得太过懒散,愣了一会儿才反应过来,随即心中一喜,坐直了身子,“这时候?”还没等她起身,外面就传来了沈亦洪亮的声音,“二妹,你可安好?”
听这声音中气十足的,就知道他精神头正好着。沈陌言不知道多高兴,慌忙起身要迎,沈亦已自己撩开帘子奔了进来,丝毫不意外的挑了挑眉,“我就知道你这时候正躲懒。”


第三十六章 远客(三)
更新时间20131028 23:39:40  字数:2088

 算起来,兄妹二人也有三个多月没有见面了。
沈陌言心里满满的都是欢喜,抿着嘴直笑,正要下炕,被沈亦一把按住:“得了,天也怪冷的,你也不用在我面前装腔作势了,好好躺着,我们说说话。”沈陌言素来和这位二哥胡闹惯了,不以为意,当真就依言又躺了回去,还将被搭往上扯了扯。
蒹葭忙沏了一壶热茶,一连斟了两杯,恭敬的奉上。
屋子里就有了茶的清香,一缕缕茶烟飘散,沈亦一口气喝了一大杯热茶,觉得身上渐渐暖和起来了,才慢悠悠的在炕的对面坐了下来,上上下下打量了她好几眼,意味深长的笑了笑,“你气色好多了。”
沈陌言放下手中的茶盏,斜了他一眼,“我在这里过得挺悠闲的。”并没有多说,反而将话题扯到自己关心的事情上来,“父亲身体还好吧?大哥大嫂可都还好?还有大姐,再过四个月也要生产了,到时候我无论如何也是要赶回去一趟的。”
“都还好,和你走的时候一样,没有什么变化。”沈亦饶有兴致的瞥着她,“倒是看不出来,这才出来了多久,就开始絮絮叨叨了。”得知大家都好,沈陌言自是欢喜,只假装没听出他话里的揶揄之意,“你莫不是偷偷溜出来的吧?”
“我还用溜?”沈亦一巴掌就拍在了她脚上,横眉竖眼,死命的瞪着她,“我可是光明正大的走出来的,不过父亲没有看见就是了。”“扑哧!”沈陌言忍俊不禁,“我就知道你是溜出来的,仔细父亲知道了,抽你一层皮!”
“我可是来接你回家过年的。”沈亦说得义正言辞,“父亲就算知道了,也不会说些什么。况且,男儿志在四方,我多走走,多见识见识,父亲也只有欢喜的,怎么会怪罪我?”话虽说得满,可到底还有几分心虚之意。
沈陌言也不挑破,吩咐丫鬟们将东面闲置的厢房收拾出来,又问他:“你打算逗留多久?若是不急着走,也带我去集市上走一遭。”“顺其自然吧。”沈亦说得含含糊糊的,似乎不愿多谈,“反正过年前赶回去就行。”
他不愿说,沈陌言也没有多问,反正只要想知道,总会打听出来的。
因冯嬷嬷不在,蒹葭出面整治了一桌晚膳。沈陌言早已用过晚膳,只盛了一碗汤,小口小口的抿着,看着沈亦狼吞虎咽。“你不知道,路上的伙食多差,好容易找到一家客栈,做的菜里还有沙子,我就只能就着开水啃一些馍馍,连茶叶都不敢放,闻着就有一股馊味……”
真有他说的那么差?
沈陌言不置可否。
而在沈亦的风卷残云之下,一整桌菜,破天荒的没有剩下多少。他一边吃一边感叹:“果然不愧是我的妹妹,带来的厨子都这么好的手艺,比我们府上做的还要好吃。”目光落在那一小碟子泡菜上,又说道:“这个我们府上似乎没有,看来你在外面过得当真挺不错的。”
吃点泡菜就叫过得不错?
沈陌言对于自己这位二哥的不着调,头痛不已。
当晚,沈亦便歇在了东厢房。
而碧落悄悄出去了一趟,回来以后,就在沈陌言耳边低语:“听说二少爷这是为了逃婚出来的。侯爷看着二少爷也到了婚娶的年纪了,可成天不着家,就想替他说个读书人家的女儿,来收敛他的性子。谁知道二少爷偏说要自己挑选,还说若是侯爷选的人,来一个打发一个,把侯爷气得够呛,当时就要拔剑,若不是世子爷拦着,这事恐怕就没这么容易收场了。第二天侯爷就出去了,说是拜访几个旧相识,二少爷一看势头不对,立刻就跑了。”
沈陌言不由得笑了起来。
她几乎可以想象父亲额头上蹦起的青筋,还有沈亦那一脸无赖相。不过沈明朗也不见得当真动气,他若是发起火来,别说沈慕这位长子了,就是当年的沈夫人,也拦不住的。看来,沈明朗对沈亦的婚事,还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
只是可惜,自己这个二哥也太不争气,不理解父亲的苦心,居然千里迢迢躲到了扬州。
只怕现在府上,已经闹翻天了吧!
第二天清晨,雪还没有停,院子里早已积了一层厚厚的雪。沈亦只穿了几件单衣,也不惧冷,就在院子里舞剑。纷纷扬扬的雪花落了他满身,他雪白的衣袍渐渐与雪花融为一体,分不出彼此。
沈亦本就生得俊朗,又有意卖弄,在空中挽了好几个剑花,端的是一副丰神如玉的好模样。
一种不生明月里,山中犹教胜尘中。
等到沈陌言听到动静出来时,院子里已经聚了一大堆丫鬟婆子。年长些的婆子们也就罢了,年纪轻的小丫鬟们,个个脸上漾开了红晕,一副春心荡漾的模样。沈陌言觉得自己额头上的青筋也跳起来了。
她将自己的青筋一根一根的压了回去,然后蹲下身,慢慢的,慢慢的,握起了地上的雪。缓缓的,缓缓的,捏了个雪球。悠悠的,悠悠的,将雪球一点点滚大。一个似乎不够,她又从头开始,一连捏了五六个。
见沈陌言双手冻得通红,蒹葭忙跟着蹲了下来,握住她的手不住呵气,“小姐,您可留神点,若是生了冻疮,可了不得了。”沈陌言根本不在意,反而飞快的扫了眼摆成一条的雪球,笑嘻嘻的说道:“你也帮我捏几个。”
蒹葭无奈的笑着摇头,还真就捏了好几个雪球。
而院子中央的沈亦又挽了几个剑花,白衣胜雪,竟当得起惊鸿一瞥这个词。
说时迟那时快,沈陌言嗖的一下站了起来,一手一个雪球,对准他就砸了过去。沈亦突然遭袭,在空中翻了个跟斗,还没落定,又是两个雪球呼啸而过。堪堪才躲过,这次是四个雪球。
饶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