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魔幻玄幻电子书 > 照临四方 >

第54部分

照临四方-第54部分

小说: 照临四方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是一个漫长地过程,也是一个很累的过程。

    李云妙在运转法力,控制神魂的同时身体还要配合着做出各种各样的动作,口中咒语也丝毫不能停息。

    就像是凡间巫师跳大神那样。

    以李云妙的道法知识也不懂这些动作和咒语是个什么道理,不过他们的确引动了冥冥中的一股神奇力量。

    在中原道门中,这种东西早已被淘汰,还在用这些的,除了巫医杂流,也就只有天师道在凡间的传承了。

    在要求使用者去施展一个他们完全不懂其中原理的道法,而且不要求施法速度时,这种办法无疑是一种很有效的办法。

    使用者只需照猫画虎就好了,而且其容错率也很高,就像在施展步法时,多走一寸没事,少走一寸也无虞。

    咒语原本应该是难点,毕竟没有人去教李云妙怎么去念,而这也正体现了道文记载的优越性――道文能让从未看过这种文字的人一下子明白书写者想要表达的意思,不仅仅是含义,还有画面以及声音。

    李云妙脑中已经烙印下了那篇道文,她所需要做的,仅仅是跟着本能发音就好了。

    可以说,这是一个无脑的,简单的动作,除了累以外,完全没有其他任何缺点。

    李云妙花去了三天三夜,才将转神术的一系列施法动作完成,哪怕她是凝煞大圆满的修士,此时有出了一身的汗水,身体与精神有都快要到达了极限。

    从这方面来说,转神术对使用者的修为还是有要求的――至少要承受的起施法的消耗才行。

    如果是原本的转神术的话,到这一步施法就已经结束了,施法者的神魂此时已经与被施法的神祗神魂结合,成为了控制神魂的桥梁,神祗的原有意识也被抹去,其存在的作用就仅仅是用来使灵昧不至于消散。
………………………………

章五十一 新青莲圣母

    可李云妙要做的事还没有结束,如果只需要一个桥梁的话,一点点神魂当然已经足够,可若是那样,李云妙也不需要大费周章地炼出一个身外化身来。

    她现在做的事等于是直接将桥梁变成了路的终点,所要需要的神魂自然不是一点点就能满足的。

    李云妙要让身外化身自己控制这个青莲圣母留下的神魂和灵昧,成为真正的青莲圣母。

    想要做到这一点,仅凭她放进去的那个弱小的身外化身是不够的。

    李云妙还要使之成长,否则根本不足于压服青莲圣母,小孩是抡大锤,只会将自己砸伤。

    好在青莲圣母还留下了大量的香火之力,身外化身不足以压服青莲圣母的神魂和灵昧,李云妙却可以。

    她要做的是就是让身外化身借助青莲圣母神国中的香火之力修炼《金光神明咒》,然后吸收青莲圣母遗留的部分神魂快速成长。

    这样做有些拔苗助长的风险,可李云妙本来也没期望靠身外化身成就长生,也就不那么在意了,她要做的,仅仅是物尽其用罢了。

    盯着肉体和精神两方面的疲惫,李云妙开始了淬炼身外化身的工作。

    身外化身就像一个初生的婴儿,除了本能,什么也没有。

    李云妙将念头放到身外化身上,开始了金光神明咒的修炼。

    金光神明咒的修炼方法在胎动,入窍,感应三境与道门都相差仿佛,都是在修炼身体,靠着修炼身体时溢出的力量缓缓增强神魂。

    青莲圣母虽然已经成了一个傀儡,可她的身体仍旧相当于炼罡境界的修士,李云妙的身外化身虽然弱小,可论起本质,却是和李云妙本身的神魂一样,乃是凝煞境的修为。

    也正因此,李云妙才有了借助香火之力使身外化身快速成长的念头。

    《金光神明咒》在感应境之后的就和道门炼气之术分道扬镳。

    尽管究其本质仍是锤炼肉身来滋养神魂,可作为神道,《金光神明咒》对神魂的修炼却比道门还提早一些。

    按金光神明咒所言,神道之路分四个阶段。

    一是蜕凡,据李云妙估计,此境界大约对应道门炼气士从胎动到感应。

    二是入神,此境界对应道门炼气士凝煞,炼罡,丹成三境,入此境界者,已经有了部分神道之力,可以凝聚香火信仰,被称作神明了,其实道门也与此类似,感应境,许多武学大宗师就在此境界,只有到了凝煞的地步,才算是真正入了仙道的门。

    三是化神,此境界对应道门道基,脱劫,温养三境,开始接触神道本源,为成神作准备。

    最后一境则是真神,入此境者,成就真神尊位,神国外显,主宰亿万生灵,与天地同寿,与日月同辉,言出法随,与日月同辉,对应的则是道门炼气士的元神境界。

    相比道门炼气在各个境界的泾渭分明,清晰明了,神道的三个境界则要模糊的多,毕竟神道在大道感悟,心灵磨练上都远不如炼气士,其特点可以终结为三个字:以力证道。

    只要信仰之力足够多,就算对大道的感悟差一些,也能凭借浩瀚的神力堆上去。

    可另一方面,炼气士虽然讲究明心见性,对道的感悟多一些,其修炼之法却是更多的着眼在对身体的修炼上,所谓炼气,就是借助修炼的气来强大己身。

    对神魂的具体修炼却是没有的,不论是丹成龙虎交汇,还是脱劫消灾去难,改变的都是真气品质,借助真气品质的一次次蜕变来使肉身一步步增强,神魂也因此一点点壮大。

    而神道之法,虽然也是借助香火之力来淬炼肉身,滋养神魂,可由于香火之力本身就是精神层面的力量,神道修士们便也开发出了一些利用香火之力来壮大神魂的法门。

    尽管由于精神力量的神秘和难以琢磨,这些法门的效率都很低,却也能在某些方面起到作用。

    李云妙想要用来快速壮大她身外化身力量的办法,就是不顾效率,用这种法门强行消耗青莲圣母积累的香火之力来修炼。

    青莲圣母已经困在目前的境界有一段时间了,她没有进阶的法门,自然只能将香火之力存留起来,当然就算她能够进阶,她也会去存下一部分香火之力。

    对神明来说,香火之力能做的不仅仅是让他们修为增加,还是一种能够替代法力的力量。

    也正是借助了存留下来的大量神力,青莲圣母和阳焱才能在白杨镇外施展出远超他们自身修为的力量。

    他们的信徒施展神术时借用的力量也是从这里获取。

    这一修炼,又是三日过去,在不顾后果的消耗了青莲圣母的所有存货和其神魂中的大部分力量以后,哪怕效率极低,还是让李云妙的身外化身有了相当于普通感应境修士量级的神魂。

    当然,其实际上还是要比普通感应境修士的神魂要强上一些的,毕竟其在质量上来说,和李云妙本身一样,都是凝煞境。

    在这个修炼过程中,身外化身也吸收了李云妙和青莲圣母的记忆,成为了一个可以勉强算是完整的灵魂。

    看着面前这个和自己几乎一模一样的美丽女冠,李云妙将已经疲脑操作了三天的念头收回了体内,她甚至都没有再次睁开眼,就陷入了沉睡当中。

    另一边,“青莲圣母”也睁开了眼,她还是原来那幅模样,可其神态气质,却变得和以前完全不同。

    她的外表依然美丽而诱惑,可却再没了以前的妩媚,取而代之的,是不食人间烟火的超凡脱俗。

    那双桃花眼变得清澈深邃,甚至还有一丝冷漠,正如那些被凡人虚构出来,供奉在庙宇中的泥像木偶那样。

    “青莲圣母”站起来,试着操纵新的身体,结合了部分原本青莲圣母神魂的她对此毫无生涩之感。

    “就是境界低了些,好在阳焱已经被我打成重伤,最近一段时间里都不用与人争斗,应该不会有露馅的风险。”她轻声呢喃道。
………………………………

章五十二 独自启程

    谢浔与王晋分别后回到客栈,灵烟和张不平还在等他,见他回来,都上来打探情况,谢浔捡着2其中些许事情说了。

    心中却再不想在洛阳逗留,与王晋一战,让他对寻找玉门派的心情更加急迫。

    当夜,谢浔爬到客栈屋顶,借助星光修炼,顺带想着此行遇到的诸多事情,心情好似一团乱麻,根本难以分解。

    “剪不断,理还乱。”说得不就是这种情景么。

    天地高远广阔,人却如同浩渺浮尘,四处飘零,风一起,便不知会流落何方,聚散难有心,便是英雄也不得自由。

    何况他谢浔还算不得英雄。

    “难怪从古至今,都有那么多人去寻求超脱。”他想,求道之心便又坚定了一分。

    第二日清晨,明月和张不平提议在洛阳再呆上数日,毕竟他们昨日因遇到了那番事情,最终也没能将洛阳的景色给看完。

    谢浔却一心想要继续前行,正好昨夜他一想,也不必再和明月他们同行,倒不是嫌弃他们碍事,只是他突然心血来潮,觉得要快些动身去玉门了。

    张不平如今武功也渐入佳境,他和灵烟同行,只要不遇到开了两窍以上的高手,就算不能胜,逃脱也是没有问题的。

    再说张不平偶尔还能发出法术来,出其不意之下,哪怕是两窍以上的高手也可能着了他们的道。

    他道:“二位,如今我突然心血来潮,觉得非得要快些赶路才行了,江湖相逢乃是缘分,只是江湖儿女,身不由己,不如就此别过吧。”

    张不平二人不知谢浔怎得突然就说要分别,只是谢浔不邀他们一起走,反而打算独自前行,想必也是遇到了什么事情,他们俩也不是不明事理的人物,想想也没在多问。

    谢浔又道:“昨夜我与那王晋一番交谈,我觉得你们去找那白氏商行也未尝不可,只要与王晋步调一致,危险多半就会小上很多,说不定还另有一番机缘。”

    二人闻言大喜,谢浔的话中的指点之意他们如何听不出来?虽然谢浔没有明说,但他作为武林绝顶的人,知道的隐秘肯定比他们二人要多的多。

    谢浔打的其实也是这个主意,他如今还没正式入玉门派的门,也不知玉门如何择徒,却不好引二人入道,但是王晋乃是蜂鸣谷弟子,这二人若有那个机缘,说不定就能通过王晋的关系,拜入蜂鸣谷。

    尤其张不平,他定然是有修道的资质的,修道的资质本就相当难得,可各个仙门择徒却又都讲究个缘法,这就让真正能修道的人更加稀少。

    往往是有心修道者没有机缘,有机缘者却没有那个天赋。

    谢浔快马加鞭,一路向西。

    过了函谷关,就到了长安地界,这个帝国的京师地区。

    函谷关相当有名,从上古到中古,各路仙佛神魔,圣人贤者,帝王将相都在此留下了属于自己的传说。

    谢浔在家中时,常读志怪神魔,地理风俗,对此地也是向往已久,可真到了函谷关之外,却是大失所望,既不雄伟,也不高壮,城墙破破烂烂,沾满了岁月的划痕。

    守城的兵丁一个二个都是干柴瘦骨,面黄肌瘦,站的歪歪扭扭,毫无军人的雄壮威武,就连甲胄也都破烂不堪,也唯有那战戟长矛还磨的明亮晃眼,足以用来吓唬从此路过的商人旅客。

    “关中果真以糜烂至此了么,也难怪各方势力都蠢蠢欲动,魔教更是已经乘势而起。”谢浔摇摇头,不再去想这些事情。

    作为一个江湖人,他对朝廷本就没有多少好感,更何况,他谢家如今也算是在“谋反”呢。

    他一个逆贼门徒有什么资格去担心武周的天下呢?

    从函谷往西,一路上官道都是良田熟土,土质虽不如江汉江南,其开发程度却更胜一筹。

    土地当中还有不少农人在辛勤劳作,只是看他们的模样,比之收官的兵丁还要不如。

    谢浔的天眼看过去,发现这些人的气息都相当虚弱。显然本源都受到了不小的损伤。

    “这些人都是替大户人家耕种的佃户吧,似这般压榨,也难怪魔教的理论会受到那么多人的追捧了。”

    谢家虽然也是大户,不过在拥有的土地却并不算多,对佃户也比较好,毕竟他们的主要收入来源并不是土地。

    到了驿站之时,谢浔也没有休息,将胯下的马给卖了,又买了匹好马,继续赶路。

    有人见他如此着急,还以为是关东出了事,也赶紧跟着朝长安跑去。

    毕竟最近这种谣言可是传的沸沸扬扬,虽然还从未听说有何地造反,这大周的崩溃却好似就在眼前,成了人人都能谈上两句的话题了。

    谢浔哪里会去管这些?这一路上他都是如此过来,一路上遇到有驿站,就将马给换下来,根本不做停留。

    晚上也是一路狂奔,只留下固定的时间来修炼恢复精神,反正他艺高人胆大,根本不怕有什么意外。

    他还真遇到过几个不开眼的小贼,毕竟大厦将崩,各路牛鬼蛇神也都躁动了起来,当然,遇上谢浔只能算他们倒霉,凭谢浔的手段,就算是数十上百人一起上他也怡然不惧。

    毕竟这些人不可能都能到达谢浔的身边,同时出手,至于体力,谢浔作为一个修道者,气韵更是悠长。

    路过长安之时,他也没有进城,长安洛阳,都是帝王之都,想来就算有所不同,其氛围气度大概也都差不多。

    更主要的是下,谢浔实在不想在耽搁了。

    他只远远地看了一眼,皇城之上,也是一条巨大的金龙隐匿云雾之中,这金龙与洛阳的不同,显得更加凝实,显然是因为此地有天子居住。

    只是那金龙虽不显老态,却有一种虚浮之感,便是在云中也似乎摇摇欲坠,大周要完消息恐怕并非只是谣言而已。

    谢浔得授仙法,有望气之能,天下如此之大,定然还有其他奇人异者能够看出这一点。
………………………………

章五十三 寻仙

    过了长安,西出阳关,就是河西。

    沿着祁连山脉与昆仑山脉之间的谷底一路往西北而去,尽头便是玉门所在了。

    这是一处重要的商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