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文学其他电子书 > 强秦 >

第205部分

强秦-第205部分

小说: 强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换上了较为庄重的袍服之后,扶苏才走到了偏殿,果然一进门便看到了晁盎正肃手立在堂下。见了扶苏进来,他忙跪下行了君臣之礼。
  扶苏上坐之后便示意他站起身来,而后道:“朕记得是派了你前往月氏与其相商联手一同对付匈奴人的事宜的,怎么现在却又返了回来?可好似因为路上出了什么差错吗?”
  昨天入咸阳的人中晁盎也在,但显然扶苏和群臣的目光都在子度等人的身上并没有发现他,所以扶苏才有此问。晁盎也知道必是这个缘故,而且自己昨日也并没有故意站出来,所以也可理解,便将自己之所以返回咸阳的原由道了出来,末了说道:“既然彭将军已经说服了月氏上下,那臣以为我们也不必再赶去月氏了,便与彭将军一道返了回来。今日臣进宫便是来向皇上交旨的。”说话间,他就将子度交到他手上的月氏王的凭信以及原来扶苏交给他用来取信月氏王的凭信都交到了扶苏的手上。
  扶苏看了看手上月氏王的凭信点了点头:“既然月氏王已经答应了与我大秦联手,那晁卿自然不必再去月氏白跑一趟了。你这么做也很对,而子度除了在草原之上立下的军功,还替朕完成了如此重要的事情,朕必要好好赏赐与他。当然你也一路辛苦了,朕也不会忘了晁卿你不辞劳苦,不惧艰难地进入草原,对你的赏赐不日也会发出。”
  “多谢皇上。”晁盎忙再一次下跪称谢,而后道,“但臣此次进入草原却未立何功劳,皇上当日破格将臣擢升为谏议大夫已经让臣诚惶诚恐了,不敢再想得到什么赏赐。而且臣在草原上还引起了匈奴人的注意,若不是彭将军的出现,我们这些人只怕是回不来了,所以皇上若想赏赐就赏赐彭将军吧。”
  扶苏闻言心中对他的话大为满意,晁盎能不邀功,而且将自己的失利和子度的功劳都毫不隐瞒地告诉了自己实可看出他是一个忠诚可靠的人,所以他便笑着道:“虽然你不能完成朕交付与你的任务,但你确也到了草原,只是适逢子度已经说服了那月氏人而已,所以你也并不是无功而返。朕有功必赏,你也不必推辞了。”
  晁盎这才谢了扶苏的赏赐,而后便退出了宫去。在他离开之后,扶苏仔细想了一番,便命人将子度和张良、陈平等人都召进了宫里。
  子度昨晚在回家之后与亲人们又是好一通的欢聚,而后才睡下,想不到今日一来又被扶苏召进了宫,直到此时他还搞不清楚这是为的什么。直到扶苏将晁盎进宫之后的话说了出来,才想到原来皇帝是要询问自己关于月氏人的事情。
  扶苏看着众人道:“子度,你且将月氏人的态度细细地告知与朕和这里的大人们,我们也好有个准备,该怎么与他们联手共同对付匈奴人。”
  于是子度便将所有自己在月氏国中的遭遇详细地说了出来,而后道:“臣正是因为发现月氏国内部其实有着多种利益的纠葛,所以才能利用这一点使他们都同意与我大秦联手。但是在臣看来月氏人的内部还是很不稳定,随时都有可能因为某些原因而改变既定的决定。皇上若想真的与月氏人联手,我们便必须早日出兵匈奴,在月氏人来不及细想和反悔之前将他们拖进我们与匈奴人之间的战争之中。”
  扶苏很是认同子度的看法,他看向其他的臣子时也发现他们深以为然的表情,便道:“你所说的倒也很是在理,这次匈奴人突然出兵袭击我北边城池间的村镇也是我大秦再一次出兵匈奴的最好借口。不知各位爱卿又有什么看法?”
  韩信一直以来都想着带兵平了匈奴,好立下比蒙恬等将领更大的功劳,可是却一直得不到机会,如今正是一个大好的机会,于是便立刻上前道:“臣以为彭将军所言甚是,臣愿意带一军突入到草原之中,在与月氏人联手之后对匈奴人进行攻击。”
  他的话音刚落,蒙恬便上前道:“皇上,前次已经派了章邯与龙且两位将军去了北边,所以臣以为现在就不必再派韩将军去了。有他们二人和麾下的五万大军,再有月氏人相助,如今已是强弩之末的匈奴应该不是对手了。”
  韩信刚想开口继续说,那边张良也道:“蒙将军所言甚是,出兵匈奴越多我们的百姓所要承受的负累便也越重,既然边军加上章、龙二位将军所将之军已经足够与匈奴人一战,我们又何必再派更多的人马出去,而徒增百姓的负担呢?”
  扶苏点了点道:“的确,现在我大秦虽然有所发展但是这些年来的战乱对百姓们的生活还是深有影响的,现在的确不宜太过穷兵黩武,那朕这就下旨让章邯、龙且二人对匈奴进军。”
  虽然韩信一心想着立功,但是既然扶苏已经下了决定他也只能从命,即使心中很是不愿。其他的臣子自然也不会有什么意见,就这样,对匈奴的新一轮的战事就在这场朝会之中定了下来,扶苏的旨意也很快就由快马送达到了北边边疆……
  第三百三十二章 转变
  兴冲冲地,龙且与章邯二人带着五万人马前往了北边边疆,他们二人实在太需要一场胜利来证明自己的价值了。两人都不是跟随着扶苏从上郡出来的将领,甚至连韩信那都比之不过,他们只是在扶苏与胡亥的人马和项羽的楚军交战的时候战败而最终投降扶苏的,在军中的威信自然无法与跟随扶苏起于微时的那些将领相比。龙且自归顺了扶苏后没有立下什么功劳,只在一年多前随着众人在九原与匈奴人大战过一场,他也不曾立下什么显著的功劳,而章邯更是连连失误,丧失了数次机会,可以说是很是急于立功。
  这一次,两人得了扶苏的任命,同时又得到了他的当面点拨,知道这是皇帝给他们二人的一次绝好的机会,所以二人很想就此一战就将来犯的匈奴人歼灭殆尽。在知道了匈奴人已经攻下了雁门郡之后,两人也不与九原和云中两郡的守将联系,径自带了人马就直扑雁门。但是当他们赶到雁门郡的时候,已经是人去城空,整座城池之中连一个匈奴人都不见了,只留下了满城的将士和百姓的尸首,以及一地的残垣断壁。
  见到这情形让两人大为失望,但扶苏在命他们出军的时候并不曾让他们深入到草原去寻找匈奴人的下落,所以他们只得暂时驻军在了雁门郡中,派了斥候四下里探察匈奴人的下落,同时又派人快马往咸阳将这里的事情上报给了朝廷,让皇帝定夺下一步该怎么行,但这个时候匈奴人在冒顿的带领之下已经退回到了草原之中。
  就在他们待在雁门等着寻找到匈奴人的下落或是得到朝廷的首肯让他们出兵草原的时候,子度他们一众数百人却已经经九原回到了中原,与他们失诸交臂,若子度等人是从雁门郡这里进的中原,章邯二人自然能够从他们的口中得知匈奴人的所在,急于立功的二人说不定就会带了人马急往那处对匈奴人发起进攻,毕竟那时的冒顿和他的人马还是在靠近中原的所在,出雁门郡用不了一两日就能追上他们,但是偏偏两者却是一个身在雁门郡,一个自九原而回。当然这一切章邯和龙且二人是毫不知情的,他们还在城中静等着消息。
  这一日,两人在听了已经远去上百里的斥候上报说不见匈奴人的踪迹时,就已经知道匈奴人怕是不可能再在这里出现了。两人大为丧气之余也开始有些自怨自艾了,在叹了一口气后,章邯道:“想不到我二人想立下一点功劳会有这么难,不是兵力上不如敌人就是象现在这样欲与敌一战而不可得,想来真是丧气啊。”
  龙且也道:“是啊,匈奴人打下这雁门郡居然只是劫掠了其中的粮草和辎重便离开了,也是大出我的意料啊。而朝廷现在应该才刚接到我们的奏报,想来皇上还要与群臣商议之后才能决定是否派遣我们如彭子度将军一般突入到匈奴草原之中。到那时候,即便皇上同意我们出兵草原,匈奴来犯之敌也已经返回了自己的地盘,我们想要对付他们就没有那么容易了。”他最后如此说来,是因为有子度的前车之鉴,连这样一支出其不意,在匈奴人毫无准备之下杀入他们腹地的军队都会最后杳无音信,那在匈奴人已经心存防备的情况他们是根本取不到一点便宜的。
  章邯沉重地点了点头:“看来我们二人只能最后无功而返,面目无光了。”两人相视了一眼,又变得没有话可说了。就当两人心灰意懒的时候,一名亲兵却来报说城外来了咸阳奉皇命而来的使节。两人一呆,忙整理好了衣衫之后出外相迎。
  那来使呈上了扶苏的圣旨,命二人即刻就兵发匈奴草原,给匈奴人一点厉害。两人都很是不解地看向了来人,道:“敢问大人,皇上可有其他的话吩咐吗?如今的匈奴人照我二人的推测当已经返回到了草原的深处,现在我们出兵进入到草原只怕没有一点胜算吧。”
  那人道:“两位将军可否将堂上的人都撤出去呢?还望二位见谅,这是小人出咸阳时皇上特意吩咐的,说此乃是胜败的关键,不能使其他人知晓,以防其中有匈奴人的奸细。”
  两人互相对望了一眼,都从对方的眼中看到了迷惑,不知道皇帝还有什么计策可以破敌。在犹豫了一下之后,两人才命堂上诸人都退了出去,而后亲自将大门关上。一切都完了之后,章邯才来到那来使的面前道:“现在大人可以告知我们二人是何事了吧?”
  那来使用只有三人可闻的声音悄然道:“彭子度将军已经自匈奴草原返回了咸阳城中,他还带回了一个极好的消息,那就是月氏国已经同意在我们与匈奴人作战之时从匈奴人的身后对其发起进攻,和我们前后夹击一起打败匈奴人。所以只要两位将军与云中和九原的守军合兵一处杀向草原,那匈奴人败亡的时刻就不远了。”
  两人听到这话惊喜不已,想不到他们一直认为已经战死草原的子度居然已经活着回来了,而且还带回了如此大的一个好消息。怪不得这人会如此谨慎,不让他人知道此事了,那月氏人显然可用的人马不会太多,只有在匈奴人没有防备一心与秦军作战的时候才能发挥出关键的作用,不然匈奴人大可抢先出兵月氏,那么就不存在刚才提到的前后夹击了。
  龙且道:“如此甚好,我们即刻就准备兵马远行,不知那九原和云中的守军又能派出多少人马与我们一道前往草原呢?”
  那人道:“这我便不清楚了,但此次出兵匈奴皇上是志在必得,所以被派遣入草原的人马不会太少,应该是足够将匈奴人歼灭的吧。”
  这样一说,两人就更有了信心,在安排了来使去休息之后,两人就将麾下的将领都叫了过来,向他们说了将要出兵匈奴的事宜,当然为了保险起见,两人并没有将月氏人也会出兵共同对付匈奴人的事情说出来。所以倒也惹来了一些明白情况的将领的不解,但是因为这是朝廷的意思,章邯二人又已经下了决定,那些将领自也不好说什么,只能各自回营准备。
  就在雁门郡中紧锣密鼓地准备着杀向草原将匈奴人彻底除去的时候,身在咸阳城中的扶苏却又改变了主意。这却不是扶苏朝令夕改,而是因为扶苏在下达这个命令的时候忘记了之前的既定方针,那就是对匈奴不能赶尽杀绝,而是应该在将他们打得翻不了身的时候与他们适时地提出和议,然后通过在边境之上的榷场贸易来控制住匈奴人。
  这个想法在扶苏派遣晁盎出使月氏的时候就定了下来,但在匈奴人再次侵犯边境,杀了许多村镇的百姓和夺下了雁门郡之后便因为扶苏的恼怒而被他抛到了脑后。而后就是子度的归来,以及他提起的已经与月氏人达成了协议的事情,这就让扶苏完全忘却了自己之前的想法,而变成了一心想灭匈奴。
  在扶苏的圣旨传达了出去之后几日,终于张良忍不住了,在某日的朝会结束之后找到了扶苏,私下里向他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张良说道:“皇上,既然我们在此之前就已经不打算用全靠武力将匈奴人歼灭,怎么到了现在你又改变了主意呢?”
  扶苏经张良一提醒才猛然想起自己之前还有过这个想法,忙有些歉意地道:“朕的确忘了之前的想法,只因那些匈奴人实在欺人太甚,又一次入侵我中原,使我百姓遭受劫难,朕身为天下之主自然应该为他们报仇。而且这次月氏肯与我们帮助,我们出兵草原的胜算自然也就大大增加了。所以大可不必计较之前定下的策略了,我们也该随机应变嘛。”
  张良道:“恕臣斗胆说一句,皇上如此想法是错了。一来纵然我们与月氏人联手怕也不能将匈奴人杀光,毕竟他们满布在草原的各个角落。二来,如此一来我们大秦的将士的死伤也必然极巨,好不容易才过上安定日子的百姓又要担惊受怕了。三来,也是最重要的一点,那就是月氏人终究也是外族,他们很有可能在将匈奴人歼灭之后独霸草原,到时候他们便成了我们的敌人。那时我们的敌人只是由匈奴人换成了月氏人,与我们并没有什么好处,我们的将士岂不是白白牺牲了吗?还望皇上三思啊!”
  扶苏听了这一番话后,也深以为然,不禁点了点头:“你所说的倒也有几分道理。”虽然面上这么说,其实扶苏心中已经认可了张良的看法,一直以来他都没有将月氏人看成是对手,那是受“后世”的历史的影响,但是现在的历史已经发生了转变,那他也不能肯定此后的月氏是否会如历史上月氏一般与中原人没有一点厉害冲突,不知道月氏是否会变成为另一个匈奴,毕竟他们也是如匈奴人一般的游牧民族啊。
  在思索了半晌之后,扶苏道:“那依子房你之见,我们又该如何处理此次战斗呢?”
  第三百三十三章 阳谋
  张良等的就是扶苏的这个问题,他成竹在胸地道:“臣早就有了打算,只是此计并不正大光明,所以不得皇上过问臣是怎么也不敢说出来的。”说着他看了看扶苏的表情,见他没有阻拦自己的意思,便继续道:“其实我们此次与月氏人联手对付匈奴人其实与当日我们挑起匈奴内部的达度部的叛乱道理是一样的,他们只是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