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郭嘉 >

第152部分

郭嘉-第152部分

小说: 郭嘉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哼!”曹溪闷哼一声,气呼呼的离开了。

这段时间,就让貂蝉得瑟一下好了,等回兖州之后,有的好看!

“哎,这丫头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让人省心啊。”郭嘉摇头感叹一声,说起来,曹溪的性格,跟她的身份有很大的关系,如果曹操被人灭了的话,放下架子的曹溪说不定还真能成长为贤妻良母型,可惜,未来要是曹丕真当了皇帝,这位敢打得小曹丕哭哭啼啼的大公主,估计未来真的要更加无法无天了啊。

“还是去看看刘晔的进度到底如何好了。”郭嘉喃喃自语一番,要是刘晔本身已经放弃了,或者刘晔直接决定跟郭嘉去兖州了,那郭嘉也是打算快一点离开这鬼地方,回兖州去的。

如今的局势好歹还相对稳定一些,要是等到局面再次变得复杂化了,到时候不确定的危险因素又会增多的。

郭嘉主动找上刘晔的住处,再一次见到刘晔,发现其整个精神面貌跟当初截然不同。没错,当初的刘晔温文尔雅,气度偏偏,一看就是个社会名流;而如今的刘晔,脸上挂着深深的黑眼圈,整个人无精打采,衣服也显得皱巴巴的,还有些脏,仿佛已经很多天没有换过的样子。

我的天,人家好生生一个过着高品质生活的高富帅,硬生生的被郭嘉逼成了邋遢的屌丝人物。如果说,上帝有一双妙手的话,那郭嘉就是专门破坏艺术品的暴发户!

不过,看到刘晔如今的样子,郭嘉反倒是摸着下巴,满意的点了点头,

“嗯,这倒是有点科学家的样子了。”

相比起那些穿得衣冠楚楚的人,郭嘉更趋向于相信这类完全不顾自己生活细节的邋遢之辈才是真正搞研究的人才!

“如何?看样子你应该不会一点收获都没有吧?”郭嘉开门见山的问道。

“在下这些天把能收集到的关于木匠的书都详细的看了一遍,然后再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推测,多少写了一些方案出来。不知道郭大人可否满意。”刘晔说着,带着朦胧无神的眼睛,抱了好几桶竹简到郭嘉面前。

郭嘉随意拿起一个竹简,翻出来看了看,顿时眼皮一跳,

“你这是什么东西?一点都不专业!”

第342章 专业

“专业?”刘晔的眼睛里终于恢复了一些神采,嗯,那是一种仿佛要在沉默中爆发的神采。

郭嘉既然还敢提什么专业,或许现在还没有“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这句话,但同样的道理,大家都是知道的!他刘晔为了郭嘉的这种无礼要求,从早到晚,起早摸黑,从头学起,刻苦钻研,才这么一点时间,能有成绩都算不错了,郭嘉居然还跟他讲专业?诚心要逼得人爆发是吧?!

不过,经过这段时间的努力,刘晔倒是已经多少了解到郭嘉的想法了,嗯,是他自以为是的了解。

不得不说,古时候,人才的局限性实在是太强了。就拿如今这件事来说,读书人,是绝对不会去关心木匠的事;而学木匠的,也几乎全部是没有读过书的人。虽然不能说没有读过书的人就不够聪明,但这类人,往往存在一个非常大的缺点,那就是不会思考!

好比如何种地,祖辈们是怎么种的,如今的农民还是那样种,只要盲目的跟着先辈留下来的经验走,不停重复,不需要思考,渐渐也会变得不会思考了。甚至有些特殊的经验,因为没有读过书,无法详细记录下来,只能手把手的教导,以至于一些经验,根本得不到总结,一些技艺,最终也会失传。

正是因为这种底层人不会思考,上面的聪明人又不会把心思放在这些方面,于是就导致了在这些生产力方面的进步非常缓慢。可以说,自铁器时代以来,成百上千年中,除了社会制度阶级方面的一些进步以外,人们生活水平方面,几乎是在原地踏步。

经过这些天的研究,刘晔是深刻的认识到了这方面的问题,那些所谓的木匠的“教科书”,其实根本就一点都不实用,甚至还存在不少离谱的错误。

很显然,这种东西,并不是给真正的木匠看的,因为别人根本就看不懂,而且也是直接从老师傅那里手把手学到的手艺。这些“教科书”,其实就是一些完全不懂的外行人,留给另外一些完全不需要去懂的外行人看的。

这么多年来,在武器方面,越来越锋利,越来越坚硬,甚至各种造型,十八般武艺都有。而其他类似于投石车这样的笨家伙,却是从始至终都没有什么进步,甚至于,都已经彻底退步了!

想想看,这么多年的和平时期,根本就没有什么工匠去制造过投石车,那么这种人对人的直接教导,由于完全没有市场的原因,估计早已经失传了。于是,现在想要造出所谓的投石车来,只能按照这些所谓的“教科书”。

使得现在的投石车,徒有其型,而没有其神,到处都是细节方面的小问题,而恰是这些小问题,使得现在的投石车,无论是威力,准心,组装,操作等等,都起不到太好的效果。

所以如今战场上的投石车,用杨修的一句名言来说,那就是“鸡肋鸡肋,弃之可惜,食之无味。”

而现在,郭嘉半强迫的要求刘晔这个聪明的读书人跑来研究这个投石车,那么,就算不能把投石车发扬光大,改造得如何如何厉害,至少刘晔在认真研究之下,应该能够把如今投石车的细节问题解决掉,让其发挥出本应该有的真正效用!

这就是刘晔自以为对郭嘉想法的推测,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推测,才让刘晔坚持了下来。因为刘晔发现郭嘉的思维确实跟传说中一样的奇特,这种事情,别人根本想都想不到,也不会有人去想,偏偏郭嘉就考虑到了,并且把投石车不再神奇的原因,也推测得清清楚楚。并且,刘晔自己也认为,他如今所做的事情是非常有意义的。这种东西,一旦研究成功了,在这个战乱时期,绝对是价值可观啊!

当然,怀璧其罪,如果真研究出来了的话,刘晔肯定也要好好掂量掂量,他自己到底有没有那个能耐,能够安然的掌握它。

……

“啧啧啧,你这个居然都是文字记录的?有做过实验吗?这些好像都是你想当然的推测吧?你觉得真的会有效果?”郭嘉一边摇头,一边感叹道。

就算没见过猪跑,至少也吃过猪肉吧!

他郭嘉虽然是个文科生,但好歹也是学过数理化的。就算没学过数理化好了,那些建筑方面的图样总是该有所印象的吧。

简单的说,这个时候,郭嘉眼中的“专业”,至少也该画一个投石车的立体图形来,上面标画着长多少米,宽多少米,高多少米,角度是多少,旁边再标记一下用什么材料云云。

或许再专业一点,除了完整图形以外,还要有各个部件的图样,如此才好让工匠们照着样子做出来,只要把所有零件的模板都设定好,那么就能很容易的批量生产,最终再把所有的零件组装起来,形成真正的投石车。

打仗的时候,方便携带,可以随时组装拆卸,哪怕真的带不走了,直接毁了也行,毕竟那些部件很容易就能够造出来,平时完全可以由粮草部队负责保管携带。如此一来,战场上的变化就能机动很多。把投石车变成弓箭一样的普遍威胁!

嗯,唯一的问题,就是弹药问题,毕竟那么大块的石头,可不是那么容易能够解决的。

不过,如果真的能够达到郭嘉所说的那样的话,对如今这个时代而言,绝对已经是一个质的飞跃了!

“你,你不懂就不要乱说!”刘晔急红了脸,激动的叫道。

这可是他这么多天来的研究成果啊!刘晔相信,郭嘉绝对不是内行,也是写那些所谓“教科书”一样的,最多懂个皮毛的外行人!如果郭嘉真的那么厉害的话,还用得着要让他刘晔来研究吗!

况且,郭嘉只是随意看了看,就做出如此评价,怎么也给人一种相当不负责任的感觉吧!小说下载

“我只问你,你这些是不是只存在于理论中?有没有做过实验来论证?”郭嘉直接说道,刘晔此时绝对想不到,郭嘉的水平对这个时代而言,已经称得上是实实在在的内行了!只是郭嘉懒得去动那方面的脑筋罢了。

而且,以郭嘉科学务实的求真态度来讲,如果真由他来做的话,绝对会比刘晔花的时间更多,而且大部分时间肯定都被郭嘉用于微调上。郭嘉肯定要设定一个最高,最远,最完美的投石抛物线出来。

第343章 画家郭嘉

或许这是一种完美主义者思想,或者也只是单纯的强迫症,但人总是会有这种追求完美的想法。就好比玩游戏的时候,要是有几件分不清楚好坏的装备,你不一件件试着把最好的搭配给找出来,你是绝对不会甘心的!

郭嘉正是知道自己有这样的想法,所以他压根就不去碰这种东西。要是他真跑去研究这种事情了,到时候郭嘉才真会忙得什么都顾不上了呢。

“不懂就不要乱说!你知道投石车有多大,有多难造吗?而且造出来的话,又如何实验?你难道认为这种东西出现的时候不会引起恐慌?不会直接就被官府给抓起来?”刘晔顿时叫道。私自研究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这种事,无论在任何年代,都是一件禁忌之事吧。

而且你私下里研究也就罢了,竟然还要跑出来做实验,这不是要闹得人尽皆知是如何?!

“我让你直接造一个真的出来了吗?你就不会先造一个小的出来,就像小孩儿玩的玩具一样。在此基础上不停的改进,等合适的时候,再按照比例放大不就行了!”郭嘉理所当然的说道。

听了郭嘉的话,刘晔顿时眼皮一跳,却是根本就没有想过这样的情况。不是不够聪明,而是没有那种意识。古时候的人都比较实在,说做实验,完全就是当真的在做。比如神农尝百草,到了现代,就全变成小白鼠尝百草了。

所以刘晔虽然不是不知道这种东西一定要以实际为主,光凭理论那只是纸上谈兵。但因为操作起来很难,于是刘晔就直接放弃了。却是完全没有认真去想过,还有这样取巧的方法。

如今被郭嘉这样说起,刘晔顿时有些尴尬的脸红了,不过还是死要脸皮的反驳道,

“那怎么可以,合适的材料才是最关键的。小的投石车,只要随便找个竹条就行了,而大的投石车又哪来这样的竹条?而且就算真的能够找到合适的材料,小的投石车很容易就拉动了,但大的投石车说不定很多人都拉不动呢!”

虽然刘晔是在给自己找借口,但不得不承认,这些话还是很有道理的。

在这个时代,材料可是非常重要的,很直观的一个例子,就好比弓箭,所有人都知道是怎么造的。但使用的材料却是很大程度决定了射程。郭嘉如今因为有接触过,就很清楚,不单是弓的问题,包括箭也是,木头的好坏轻重非常重要,如果是那种轻飘飘的木质的话,就算是吕布,那也射不了多远,更别说保证准心了。

所以在古代,想要建造一些东西,可不是单纯的根据完美的设计图去寻找材料,而是根据现有的材料,尽可能找出合适的设计图出来。这一点倒是郭嘉先前忽略了的关键点。要不然就算他把黄金比例研究出来,最终也会因为材料的限制,或许只能建造很少的几个出来,或许压根就存在于幻想当中。

当然,影响最大的还是,当曹军耗费巨大的人力物力,兴致勃勃的按照郭嘉的设计去生产之后,最终却发现这种东西完全不科学,到时候,郭嘉必然会面临巨大的政治压力,就算是曹操,估计也不得不认他的罪,贬他的官,以安抚其他人的矛盾。

还有,就是力道问题了。或许在其他方面,可以按照比例放大,但在古代,可是无法测量力道的。那么又如何根据小的投石车,来判断大的投石车应该用多少人来操作拉动呢?人力的问题,便利性的问题,这也是实际操作时不得不考虑的地方。

“哟,不错嘛。看来你还是挺懂行的嘛。”郭嘉拍了拍刘晔的肩膀赞叹道,“不过,你这种东西,实在是不够直观啊。”

郭嘉把刘晔给他的竹简都放了下来,然后随便拿了根木棍,找了片沙地写画了起来。本来刘晔还以为郭嘉是要写什么字,结果却发现是一个奇特的图案。

“看得懂吗?”几笔画完之后,郭嘉开口问道。

“这,好像有点……”刘晔歪着脑袋,左边看了看,右边也看了看,毕竟第一次接触这样的东西,实在是有些考验思维能力。

“这就叫做正方体,就是骰子那样的形状。”郭嘉解释道。

“是吗?”刘晔又认真的看了看,带着现实的事物,发现果真非常形象,“没想到郭大人竟然还擅长书画啊!”

刘晔情不自禁的感叹出声来,毕竟古代的书画就是这样,随意几笔能把事物的神态描绘出来,这就是优秀的画家!而郭嘉如今也是随意几笔,就把这种东西立体得描绘了出来,简直称得上是某独特画风的开山鼻祖了嘛!

随即,郭嘉又画了几个圆柱体,锥形体这样的东西来,看得刘晔的眼睛又逐渐爆发出了神采来。嗯,这一次显然已经不是要在沉默中爆发的神采了,而是刘晔真的对郭嘉这种新奇的东西感兴趣了起来。

如果说,之前的刘晔是被逼的,或者带有目的性的去做这件事,那么现在,刘晔就是带着好奇,主动想要去研究探索了。

同样的工作,有时候换成不同的方式,往往就能产生截然不同的效果。之前的刘晔,只是枯燥的从书本变成书本,这边是文字,那边也是文字,所有的一切都是用写的,剩下的全部都在脑子里幻想。

这样不但给大脑增加很大的压力,也会让人感觉非常乏味无趣。就好比郭嘉当初给黄月英留的那道题,如果真一个个去算,绝对是能够把人给逼疯的。最让人气恼的,绝对不是工作时间太长,而是一直反复做同一件事情!

而郭嘉如今的这种图解方式,不但能够把刘晔的思维具象化,让人更容易思考,而且也能起到暂时记录的效果,解放大脑的压力,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改造创新上。

“郭大人,您,您果真是世间奇才啊!再给我几天时间,在下一定会把最佳的方案给设计出来的!”刘晔略带兴奋的说道,脸上的疲惫也已经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