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官策 >

第736部分

官策-第736部分

小说: 官策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政治有时候一分钟真的都太长了……

单家强现在追悔莫及!

而同样追悔莫及的还有秘书长肖涵。

虽然肖涵始终都保持和陈京高度一致,他甚至有些感谢汪鸣风将他的退路全部掐断,逼迫他不得不和陈京死死的捆绑在一起。

他坚信经历了这次考验,他秘书长的位子可以高枕无忧了。

可是回过头来想,他相比汤奕阳,还有柳新林,他明显表现得急躁了一些,在关键时刻给予陈京的支持和信任小了一些。

他想着自己前几天惶惶不可终日的那副模样,现在他都脸红,觉得自己真是丢人丢到家了。

自己明明清楚这一切都是一个局,一切都在陈京的掌控之下,竟然还表现出信心不足,一点城府都没有,实在是露了自己的老底。

说到搞阴谋诡计,说到设局下套子,他肖涵向来自信。

可是像陈京这样用阳谋,布大局,一个局布完就解决整个荆江国企问题,这是肖涵从来没想过的,也是完全没把握的。

这就好比一个长期藏在暗处,已经习惯了把别人当靶子的人。现在摇身一变,偏偏要堂堂正正的站在明处,自己就是一个靶子,等着那些暗箭到来,那种感觉让肖涵觉得十分难受。

痛定思痛,肖涵觉得自己需要学习和适应的地方还很多。

当好陈京的秘书长很不容易,绝对不是轻描淡写,随随便便就能把这个工作做好的。

……

楚江省委,省委一号会议室。

今天省委扩大会议因为有李总旁听,整个会场显得异常的严肃。

但是这样的严肃,并没有妨碍会场争论的激烈。

会议开始以后,针对荆江船厂的问题,迅速就引起了与会人员的激辩。而这场激辩中,陈京无疑成为了主角。

为了准备今天的会议,陈京准备了大量的材料和卷宗。这些卷宗包括荆江船厂从上游产业,到下游产业等所存在所有问题的材料,包括12。26群体事件的详细材料。

通过这些材料和卷宗,会与的人可以很清楚的看到陈京从履新开始就开始对整个荆江国企的大布局。

而荆江国企内部的腐败,和国企和政府之间的利益纠葛的复杂,通过这些卷宗,所有人都看得明明白白,清清楚楚。

都知道荆江问题很多,都知道荆江国企是个老大难。

在98年国企改制的时候,一大批企业被强制甩包袱,导致了大量的企业职工下岗,荆江成为了下岗之城。

由于下岗职工满街跑,政府缺乏正确的发展思路,导致社会矛盾激化,中央和省委不得不对原有的国企改革的办法紧急叫停。

这一叫停,国企的老积弊就没法解决,而新的问题更是层出不穷。

国企成为了荆江官僚利益团体最后的避风港,几年下来,国企藏污纳垢,成为了一块反动堡垒的聚集地。

谁打荆江国企的主义,谁就触犯了荆江强大的既得利益群体。

这个群体的构成极其复杂,从最基层官僚到国企内部管理人员,还牵扯到大批离退休干部,社会知名人士,中高级官员。

这么多的利益纠葛在其中,导致荆江从98年以后的国企改革,几乎就是寸步难行。

前面几任班子,一把手上任的时候都誓言旦旦的要搞改革,可是一直到他们卸任,改革都没往前推进半步。

荆江改革的呼声越来越高涨,但是进展却未前进一步,荆江的经济也因此江河而下,整个荆江也成为了一座问题城市。

荆江工业之城的光环褪尽,不再具有往日的荣光,国企也似乎成了禁区,谁碰谁倒霉。

而今天,陈京通过大量的卷宗,通过和全省主要领导领导干部激辩,通过荆江船厂这个案例,把荆江国企内部的重重问题,全部给揭开,让所有人都看到荆江的国企究竟到了什么程度。

荆江的官场腐败,国企腐败,各种既得利益团体究竟猖狂到了什么程度。

当他把所有的一切卷宗都向会议做了汇报之后,会场一片寂静。

关于陈京不考虑荆江形象,用极其危险的行为和牺牲区域稳定来引蛇出洞,主动暴露问题的质疑,终于再没有人提醒。

陈京讲得很清楚,处理荆江的问题,没有胆量不行,按照常规不行,不冒险不行,没有和既得利益团体殊死一搏的决心更不行。

陈京同意自己没有按照常规出牌,对别人的所有质疑他一一接受。

这一次荆江牺牲太大了,无论是陈京个人,还是整个荆江班子,都作出了巨大的牺牲。

媒体的恶意炒作,扭曲报道,网上的诋毁言论,社会对荆江官员和领导的丧失信心,等等这一切,都是荆江作出的牺牲。

但是陈京只有一句话,那就是谁当荆江市委书记处理国企的问题还有更好的办法?

这一句话,就让所有人鸦雀无声。

陈京在对相关问题做最后成述的时候,他有些激动,他指着桌上的厚厚的卷宗道:“同志们啊,我希望咱们领导干部都想想。我们市委召开常委会,只是对荆江船厂的问题做一个初步的预想。可是这个小小设想,却成为了引发12。26数千人群体时间的一个导火索。

市常委会的决策毫无秘密可言,第二天就全荆江人尽皆知。

紧接着就是各路人马齐齐聚焦船厂,有煽动职工闹事游行的,有故意制造谣言诋毁党委政府的,有往我陈京身上泼脏水扣屎盆子的。接着全省的媒体都被动员了起来,从上而上大部分官员都被动员了起来。

从这些所有的迹象来看,他们搞的就是一场政治变革。

他们甚至可以通过这些手段几乎轻松的决定一个市委书记的去留,其可恶和荒唐,其胆大妄为到了什么程度?”

陈京话锋一转,道:“荆江造船厂的问题只是一个问题,但是却反应了荆江重重问题。而荆江又只是楚江的一个城市,我们整个楚江省有多少问题?今天我们省委常委扩大会议,我职位低,说话分量轻。

我就只说到这里,我相信我的话,是能够给领导们一些思考和共鸣的……”

第1181章 陈京的安排!

会场非常的安静,常委扩大会议明显有些冷场。

陈京激情洋溢的成述,不仅只涉及到荆江,他把荆江推而广之,谈到了整个楚江的问题。

如果今天不是有李总在现场听着,估计当场就会有人跳出来再一次质疑他危言耸听。但是现在却没有一个人敢站出来。

陈京今天出尽了风头,他所说的每一句话都有充分的凭证,荆江的问题全部掀开。在某种意义上来说,陈京的做法是家丑外扬,在当今报喜不报忧的官场,陈京这样的做法让很多人不适应,甚至有抵触的情绪。

现在陈京不仅揭了荆江的丑,而且由荆江的问题引出了全省存在的各种问题,他的这种推断怎能不让人动容?

几乎所有人都忍不住把目光投向李总,毕竟楚江的问题中央很重视,也很关注。今天陈京利用这次会议,把问题揭露得如此彻底,李总会是什么态度?

“还有一个问题,刚才说荆江船厂的问题。有同志提出来荆江船厂继续走拆分出售的老路,是不是依旧会导致大量的下岗职工出现?荆江市委和市政府在就业方面到底能不能够有新的突破性的举措?

12。26群体事件,虽然是一次被人利用的事件,但是基础还是企业职工担心下岗,对自己的前景不乐观,让这些捣乱分子有机可乘。

现在荆江市委转了这么大个弯,问题又集中到了船厂的未来发展上,我想问问陈书记,这个问题能否落实?”

开口说话的是吕军年。

吕军年这个问题一抛出来,会场骚动。

显然这个问题很多人都想问,却一直没机会问出来。

陈京在荆江布了这么大个局,一下挑翻了这么多官员和企业家,整个荆江几乎就是一场清洗。

陈京的这一手玩得漂亮,打着整肃国企腐败的幌子,成功的确立了自己的威信。但是问题是荆江造船厂的问题真的解决了吗?

荆江造船厂的问题难道真是腐败这么简单?

显然,大案不可能如此肤浅。

荆江船厂几万职工的出路,才是真正的大问题,现在的荆江已经不允许出现大的下岗潮了。如果这个问题解决不了,船厂的经营还有多少的胜算?

过去很多年,船厂是个无底洞,往里面砸多少钱,船厂就亏多少钱。

现在根本问题没解决,最后的结果岂不是一样?

吕军年眯眼瞅着陈京,静静的等着陈京回话。

经历了这一次荆江船厂事件,吕军年算是对陈京真正看清了。

陈京这个人,千万不能被他年轻的外表所迷惑了。这个人老谋深算,城府极深,绝对是个极其厉害的角色。

这一次吕军年在荆江下了血本,现在看来这一次都是血本无归了。

对他来说,现在胜算全无,他考虑的就是要立刻转攻为守。

如果荆江的事情从此就一帆风顺了,陈京凭借这一战确立了优势,以后荆江全然成了陈京的天下,荆江成功势必会波及全省。

伍大鸣把所谓的荆江模式推而广之,吕军年这么多年在楚江经营所攒下的本钱岂不都排不上用场了?

面对吕军年的问题,陈京表现得非常平静。

他扭头看了看列席的位置,恰好和列席常委扩大会议的徐兵对视。

他淡淡的笑笑,徐兵连忙把目光挪开。

吕军年这个问题和徐兵早就交流过,徐兵现在也面临和吕军年同样的窘境。

前段时间荆江事发,陈京的权威受到空前的挑战,徐兵在荆江内部合纵连横,大肆的筹备如何在自己露脸的基础上给予陈京最后一击。

他甚至和很多人都或明或暗的透露过,自己想取陈京而代之的野心。

现在看来,他一切心思和小动作都没逃脱陈京的视线。

现在局面倏然变化,陈京完成了漂亮的大逆转,徐兵能够想象得到,凭陈京的手段,以后他会如何挤压自己在荆江的存在,他的日子一定不好过。

现在他还有一根救命稻草。

那就是荆江船厂的改制问题,如果陈京还是没办法想到好的路子,徐兵就还有借此发挥的可能。

陈京搞了这么多阴谋诡计,搞了这么多千变万化的东西,最后根本解决不了问题。还是要走甩包袱的路子,还是要让职工继续下岗,给社会增加更重的负担。

那陈京所作得一切不都是花哨的东西吗?荆江社会能够完全认同陈京的做法吗?

毕竟荆江还不是陈京的一言堂,而荆江的社会矛盾也摆在那里,陈京没有能力解决这个问题,他就无法对荆江做到完全的掌控。

不过,这一刻,当他和陈京双眼对视的时候。

徐兵忽然有一种被陈京完全看穿的感觉。

他觉得自己的种种想法,在陈京面前好像毫无秘密可言,陈京很平静的表情,但是在徐兵眼中却看出了陈京眼神中的那一抹玩味之色。

他好像是在无声的对徐兵表示,他早就料到会有这么一问似的。

徐兵感觉特别怪异,浑身如坐针毡,非常的不舒服。

而就在这时候,陈京说话了,他道:

“这样吧,吕书记。这个问题我想请列席今天会议的荆江造船厂董事长周重望来向大家说明,您是否同意?”

吕军年愣了愣,点头道:“我没有问题!各位谁有什么问题没有?”

没有人发声。

陈京冲周重望点点头,周重望调整了一下呼吸,有些紧张的道:“各位领导,关于船厂的改制问题,陈书记一直很关心。早在几个月之前,他就部署了一个整体出售的计划。这个计划他多次跟我谈过,我负责具体的联系实施。”

他顿了顿,道:“就在不久前,我们联系到了黄海造船厂。他们对我们的厂房条件,硬件资源,客户资源等等条件非常感兴趣。上个星期我率代表团专门去了黄海造船厂。

我们会谈了三天,在大框架上基本达成了一致。

那就是我们荆江造船厂由黄海造船厂全资收购,作为我们的条件,我们所有的船厂在岗和退休的职工,由黄海造船厂全权负责。同样作为国企,黄海造船厂是国家重点投资的一流造船厂。

他们的技术资源丰富,技术水平位居世界前列,而他们的各项保障制度在所有的国企中更是居于前列。

如果他们能够实现对荆江船厂进行全额收购,我们不仅可以成功的甩掉包袱,而且相当于完成了一笔大的招商引资。由了黄海造船厂这样的国家一流的企业入驻荆江,我相信对荆江的整体就业的带动,也是不可估量的!”

周重望略微沉吟了一下,继续道:“下个星期,黄海造船厂的考察团就会过荆江实地考察,届时我们的谈判也将进入实质性的阶段。根据我们第一次谈判的形势分析,我觉得我们达成协议只是时间问题。

因为黄海造船厂正在寻求咱们荆江船厂这样的大企业作为并购对象,因为他们在努力开拓中小型内陆货船和游轮的业务。另外,明年他们要整体上市,在这个时候,他们能够又有荆江船厂的全额股份,对他们上市绝对是一大助力……”

“哗!”

场面一下变得有些乱,几乎所有人都被周重望这一席话给惊呆了。

什么时候荆江造船厂竟然和黄海造船厂扯上关系了?要知道黄海造船厂可是大名鼎鼎,被国家定位成新五年计划重点投资的大型国企。主要承担国家大型货轮和军舰的建造。

据说,将来国家要发展航母,黄海造船厂也会是这个计划最核心的技术企业。

这样的核心企业,前途之广阔,潜力之大,可以说是无可限量。

他们真的愿意全额收购荆江造船厂?如果是那样,这不仅是荆江之福,更是楚江之福。

今天会场一直发言不多的省长徐自清也忍不住说话了,他道:“陈京,这件事当真吗?”

陈京点点头道:“这件事完全属实。其实我在委派周董去黄海之前,就已经和黄海船厂有联系了。他们特别看重荆江的码头条件,船厂硬件条件,和便利的交通条件。

我们荆江造船厂作为内地大的船厂,我们自己找不到正确的经营路子。

但是黄海造船厂恰恰缺乏这一块市场,以他们的资金和技术储备,如果能够入住荆江。我相信荆江船厂绝对会重新焕发新的生命。

而且我们谈判的时候,双方还初步达成协议,表示荆江造船厂这块牌子永远不摘。以后荆江船厂更名为黄海海事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