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魔幻玄幻电子书 > 大唐御医 >

第292部分

大唐御医-第292部分

小说: 大唐御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入胸口肺部。”
  长孙皇后接过,新奇的打量着谢玖递过来的体件,看了两眼,依言塞进胸口,在谢玖指示下,呼吸、吐气。
  刚听完肺,太宗陛下就走了进来,走到长孙皇后榻边,问:“如何?皇后的病,有什么方法治愈?”
  “陛下,检查尚未做完,现在下结论为时尚早。”
  谢玖表情不变,继续自己的检查,不时询问一下病发时的症状,略略思索之后,道:“陛下,能否找孙道长过来询问几个问题?”
  “为何要唤孙道长来,现在主治的是你不是吗?”
  “陛下,娘娘的气疾,已有相当长的历史,服用过的药,剂量、疗效等都需要了解,这是判断娘娘病情和下药的依据,对症下药,这是治愈的前提。”
  谢玖淡淡说道。长孙皇后笑着道:“本宫久病成医,这些问题问本宫就是,这里是内宫,孙道长不方便进来。”
  “噢?请陛下、娘娘恕罪,民妇刚从海外归来,不识礼仪规矩。”
  谢玖这才知道自己误会了,连忙请罪。长孙皇后雍容笑道:“情有可原,何罪之有,不用再自称民妇。”
  “谢娘娘恩典。”
  接下来,谢玖又询问了以往的病历和用药情况,她虽然没有学过中医,但在临床内科坐诊久了,也有服用中药病情没有好转而转到西医内科的,所以,对一些常用的中药的药物原理,并不像卫螭般一窍不通。
  详细检查询问之后,凭借着丰富的坐诊经验,谢玖思索一番,就订出了一个详细有效的治疗方案,接下来要做的,就是说服没接触过西医的太宗陛下和长孙皇后接受这个治疗方案了。
  斟酌一番,谢玖道:“陛下,娘娘,娘娘的病情,我已经确诊,并制定出一个能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案,只是,陛下和娘娘能信得过我们夫妻的西医吗?”
  太宗陛下沉吟着,表面不露声色:“此话怎讲?朕于医道不明,需要详细解说方能明了。”
  谢玖道:“娘娘的气疾,不管在西医还是中医上,都是一种需要长期持续的治疗才能有疗效的病症,但是,这种病,是无法断根的,只能从预防、控制入手,只要严格按照我的方案执行,虽然不能断根,但绝不会危及性命。”
  “接着说。”
  太宗陛下摸着胡须道,长孙皇后淡淡微笑,拍拍丈夫的手背,目光温和的看着谢玖。
  “我的方案,从三方面来,西药、针灸、食疗。重点就是西药,分两种,口服药丸和针剂,针剂需要刺入娘娘的肌肉血脉中注射,我认为,需要先向陛下和娘娘解释清楚。”
  谢玖冷淡的说道,表情没有任何变化,太宗陛下看了看她,道:“所谓针剂就是用一根细细的针头刺进肉里?”
  “回陛下,正是。”
  “朕知道,朕派人去试过。”
  太宗陛下不停的踱步,走了几个来回,又问:“你们西医馆开馆之后,有多少病人用过针剂?”
  “五位,都已治愈,唯有一位受了外伤,伤口化脓,危及性命的,如今还在我家居住,继续治疗。”
  “朕听说过,这件事儿在长安城内传得很开,人人都说卫螭卫医生是华佗在世,能从阎王手里夺人。”
  “陛下过誉了,不过是伤口感染,不算难治。”
  太宗陛下似乎还是拿不定主意,把目光投向躺在榻上的长孙皇后:“观音婢,你的意思呢?”
  长孙皇后温润的目光迎向丈夫,又看了看低头的谢玖,笑道:“陛下,臣妾想试试。这么多年来,卫夫人是第一个敢说出所有实情并应承治好臣妾的医生,且又与臣妾一般同为女子,她的眼睛让臣妾选择相信她。”
  谢玖暗自松了口气,她本就不是多嘴胡言的人,没有把握的事情,她绝不会去做,她是真心不想这位名垂千古的杰出女性早逝,真心的希望能用自己的医术保住她的性命。
  太宗陛下目光细致的看了妻子良久,方才威严而又郑重的道:“好吧,既然观音婢你已做出选择,那朕就答应,卫谢氏,朕和皇后的未来,你们夫妻和孙道长的未来,就把握在你的手中,切记切记。”
  谢玖信心满满:“请陛下放心,我知道的。”
  “如此就好。”
  “陛下,能否把我夫君背来的医疗箱带进来?我要用的药品和器具,都在里面。”
  “朕准了,来人,去把卫夫人的医疗箱背进来。”
  皇后身边的宫女连忙出去,去取卫螭背来的医疗箱,谢玖这才暗自吐了口气,总算迈出了成功的第一步。
  第21章 问诊长孙(02)
  安然从医疗箱里取出一干用具,早几日,听孙思邈的描述,谢玖就对长孙皇后的病情心中有了个大概的判断,今天的检查,只是确认病情及制订具体治疗方案,带来的药品多是能用上的,准备周全。
  “娘娘,请不要紧张,我要扎针了。”
  配好一组针水,谢玖冷淡的语气终于有点柔和,目光温和。长孙皇后轻轻笑着道:“无妨,夫人不用太顾忌本宫,按照平时的方法做就是。”
  谢玖看长孙皇后确实没有紧张的样子,没再多说,开始扎针。她和卫螭都不是专业护士,俩人又没有太多病人来练手,当初为了能熟练掌握打针技巧,她和卫螭互相给对方对了N多的生理盐水,才练出这么一手堪比熟练护士的技巧,以致卫螭每次说起打针都是一副咬牙切齿的样子。
  找血管,扎针,吊点滴,一切都很顺利,自始至终,长孙皇后都没有惊讶到肌肉紧绷或是露出一点担忧的表情,镇定自如的样子,就像一个见惯了打针的人,让谢玖暗自佩服不已,实在是西医馆开业后,见多了一打针就紧张的古人,一下子还有点适应不来。
  “观音婢,感觉如何?痛吗?”
  太宗陛下看着刺入血管的针头,满眼怜惜。长孙皇后微笑着摇摇头,温声道:“没事,皇上不要担心。”
  吊上针水,开药的时候来麻烦了,卫谢俩人都不会用毛笔,能认出一部分,某些太生僻或是与现代不同用法的字,俩人就理解不了,卫螭就常感叹,俩人在现代社会也算高级知识分子,穿越到古代之后,都成半文盲了。
  翻出药,谢玖皱着眉头,交代一旁负责服侍皇后的女官,让她记下服药的避忌和方法。长孙皇后见她没有写下的意思,问道:“夫人未曾学过写字?”
  “回娘娘,我们夫妻只认得一部分汉字,不会写,我们在家族中属偏房,地位低微,没有资格习汉字,我们只会海外文字。”
  这是卫螭的主意,反正不会的东西就推到地位上,封建社会讲究这个。现在交通不发达,又不可能去求证,无法解释的,都推到海外去。
  谢玖生性不喜多言,如无必要,绝不废话,又交代了一些平时生活起居应该注意的问题,便默默跪坐在一旁,低着头,等待着吊完针水。
  太宗陛下看了一阵,听到前殿的谈话声,待听到卫螭讲关于泰山的话后,看了谢玖一眼,谢玖不动声色,依旧保持着面无表情的冷淡模样。
  太宗陛下问道:“尔一族自汉年间退出中原西迁,历经数代,对中原历史仍有如此造诣,何故?”
  谢玖表情不变,道:“西方有位叫培根的哲人说过,历史使人明智,诗词使人巧慧,算学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使人善辩。先祖深以为然,并曾言,忘记历史等于背叛自己。身为炎黄子孙,无论身在何方,地位如何,家国的历史,是族中子弟必学。”
  “好!好个忘记历史等于背叛自己!鲁氏一族未能全部回归大唐,朕深以为憾,如此俊杰才士,不能为朕所用,可叹可惜。”
  太宗陛下击掌叹息。谢玖行礼感激:“能得陛下此语,我族子弟在天之灵足矣。”
  太宗陛下道:“天下如此之大,江山如画,朕只有一人,常感人力有时穷,朕愿得天下俊杰共治之,与朕一起开创大唐盛世。”
  “陛下英明。”
  太宗陛下的胸襟、见识,确实是很多帝王比不上的,单凭这份气魄,难怪能留下名垂千古的贞观之治。
  “朕观尔夫妇,除了一身医术,才学也是不凡,鲁氏一族的其他俊杰,才能更是如何的卓著,可惜,可惜。”
  “陛下,有六部奏折到。”
  正说着,内侍承了奏折来,太宗陛下向长孙皇后说了一声,举步转回前殿,继续打理朝政,谢玖要给御膳房介绍长孙皇后的食疗食谱,也跟着出来。
  “……经过就是这样。”
  慵懒的躺在软椅中轻轻摇着,谢玖淡然说道。卫螭摸着下巴,琢磨道:“照你这么说,李二陛下应该对我们感到好奇才对啊,为啥不留下我们问话,反而啥话都不说的打发我们回来呢?难道这就是传说中的帝王心术,搞不懂啊搞不懂!”
  “我也想不通,陛下甚至连什么叫逻辑修辞都没问。”谢玖也百思不得其解。
  “搞不懂!古人就是喜欢搞高深莫测装神秘,貌似历史上有名的厉害人物,都是一副莫测高深的样子,夫人,你说,我们要不要也学习一下?”
  对卫螭时不时冒出来的奇思妙想,谢玖啼笑皆非,嗔道:“我们像神棍吗?”
  卫螭反思一下,确实不像,不说俩人的真实年龄,就现在的外表而言,人家不把他们俩当小屁孩儿就好了,还高深莫测?唬鬼都不见得能行。卫螭开始怀念以前的成熟相貌,返老还童不是谁都喜欢的。
  接下来几天,卫谢俩人每天都被人接入皇宫,去给长孙皇后看病打针,卫螭基本每次都是充当背医疗箱的小工角色,到了皇宫,内宫他又进不去,每天就在立政殿前殿给李二陛下与长孙皇后的孩子讲故事,和他们玩游戏,搞得他极度怀疑是不是被人当成了幼稚园老师或是免费保姆。
  “……各位殿下,如果你是司马光,你有什么办法救出掉进大水缸的小伙伴儿呢?”
  前殿各位大臣在与陛下商议朝政,卫螭不想掺合,干脆自觉的承担起保姆的角色,领着一场孩子去外面,随意的坐在台阶上,给他们讲故事,故事内容是地球人都知道的“司马缸砸光”的故事。
  “叫侍卫去救!”
  一位年纪和李治差不多的小正太道,卫螭认得他,他是最近才跑来的纪王李慎。母亲就是长孙皇后死后主掌后宫的韦妃。长孙皇后生病的时候,一直是韦妃在照顾,卫螭有幸见过一次,是个大美人,完全没有掺假的美人。
  “呃……纪王殿下说的好,年纪小的时候,力量有所不足的时候,要适当的学会借助别人的力量,不错,不过,司马光旁边没有侍卫,只有小伙伴儿。”
  卫螭斟酌着用词,表情不变,满脸诚恳的道,不能打击人家小朋友的自信心,要用鼓励教育法。
  “跑去找大人来救!”
  “又是一个好办法,懂得量力而为。可是,大人有点远,等大人来了,恐怕就晚了!”
  “那跳进水缸捞出来!”
  “这位殿下真勇敢,不过,殿下会游泳吗?”
  “不会!”
  “殿下,生命很宝贵,您爱护小伙伴的心是好的,不过,咱不会游泳就不要跳进去了,好吧?好孩子要听话。”
  听着越来越有创意的答案,卫螭的心情那叫一个纠结啊,算了,还是赶快揭开答案吧,再听下去,太考验心脏了。
  “各位殿下,平时掉进水缸里,会危及生命吗?”
  “不会!”很整齐的回答。
  “很好!那现在为什么危险了呢?”
  “我知道,因为里面有水!”
  “啊!晋王殿下真聪明!那怎么才能解除危险,救出小伙伴呢?”
  “把水倒掉!”
  “可是水缸太大,水太多,司马光小朋友人小力弱,到不出来。”
  “我想到了!想到了!”
  “什么办法?”
  “把水缸砸了!”
  “啊!真聪明!司马光当时就是那么做的!”
  终于引导出来了,保姆难做,皇帝儿子的保姆更难做!
  第22章 成为大唐公务员
  连续好几天,谢玖、卫螭,还有孙思邈都被接入宫中,谢玖、孙思邈去给长孙皇后打针,卫螭就给诸位皇子皇女讲故事,谢玖进内宫,他就在前院,见这些小屁孩的时间比见李二陛下长,搞得诸位皇子皇女喜欢他喜欢得不得了,他不想做孩子头啊,肚子里有再多的故事,也有讲完的一天,搞得卫螭没办法,只好想方设法的搞了个玩具出来——跳棋。
  这个小玩意儿整出来,一下子就吸引了不止皇子皇女们的目光,还有诸位大臣,甚至李二陛下的注意力,难度比不上围棋、象棋,很适合孩子们玩,获得了大唐朝廷从上至下的各位大臣们的好评,认为很适宜小孩子们玩。
  自从“发明”了这个东西,卫螭终于从保姆的窘况中摆脱出来,升级到幼儿园老师,虽然地位只有一点点提高,但也算是实质进步,值得为此拍掌欢庆一下了。
  卫螭这边情况比较凄惨,谢玖那边的治疗,效果倒是越来越好,缠绵病榻半年余的长孙皇后,病情有了显著好转,按照谢玖的方案三管齐下,气色越来越好,咳嗽的状况也减轻了许多,喜得李二陛下决定重重奖赏她。
  “卫医生再见。”
  吊完针水,谢玖和卫螭离开的时候,一干皇子皇女们挥手向卫螭道别,卫螭笑着摇摇手,随着内侍离开。
  “父皇!”
  “小兕子,玩得开心吗?”
  “恩!卫医生讲了好多故事。”
  小晋阳公主笑呵呵的扑在父亲怀中,撒娇着。立政殿朝议已散,只有长孙无忌留了下来还未走。
  哄着小公主玩了一会儿,让奶娘带着离开,立政殿里,只有既是君臣,又是亲戚的李二陛下与长孙无忌在。
  “无忌,你说,这卫螭究竟是什么样的人?”李二陛下凝望着前方,问道。长孙无忌微微一笑,道:“臣不知,算是一妙人。”
  “妙人?!恩,有趣的说法。”
  终于终于,在连续十五天之后,卫螭被告知,可以从悲惨的幼儿园老师的行列中脱身出来了,长孙皇后的主治医生谢玖同志告诉他,长孙皇后的病情已经控制住,可以停针了,以后的问题,主要是食疗保养,不用谢玖再亲自进宫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