猛虎王朝-第26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荒原上,丹西曾许下要最後一个离开战场的诺言。孰料这句鼓舞士气和斗志的话,如今却一语成真┅┅
「鸠蛮人?」穆斯塔法的嘴巴张成一个大大的「O」形,连珠炮般地发问:「他们不是在西边老远吗?!跑这来凑什麽热闹?!帮助沃萨,对那些鸠蛮人有什麽好处?!」
「呵,我怎麽知道?这世道变了?草原上开始流行舍己为人、大公无私了?」贝叶苦笑著耸肩。
连这个精明诡诈的闪特瘦猴都闹不明白怎麽回事,穆斯塔法也只能乾瞪眼,拎起一对大拳,气呼呼地来回踱步。
「按领主的命令,敌众我寡,须谨防戈勃特各个击破,趁著则瑞的援军未到,我军必须绕道北上,与蒂奇斯盟友合兵一处,争取突围。」贝叶的小手指在地图上滑动著:「从这往北,最快最隐蔽的路线是从砥石山豁口插过去,与摩卢在渥锡河畔汇兵一处,然後共同南下,绕开敌人主力,相机突围。」
「好的,我马上去布置。」穆斯塔法心里总算有了点谱。
丹西此刻的真正对手伊森,也发现了一些始料不及的情况。
「大汗、则尤族长、伊森军师,有两支圣鹫侦察队没有回来。」一位鸠蛮驯鹫师汇报道。
「呃。」戈勃特面无表情地应了一声。
「呃。」则尤鼻音本来就重,此时说话更是像嘴里噙著一块糖似的含混。
遭受了搜魂大法的洗脑之後,他们已经失去了判断决策能力,自然不可能分析情况,发出命令,一切都只听伊森做主。
手拈千根线,拨弄万条丝,一直为怀才不遇而孤愤难平的伊森,这些日子很过了一把发号施令的瘾。
伊森确实是老奸巨猾,有时候亲自说话,有时候用腹语指挥两个傀儡说出自己想说的话。为了造成逼真效果,有时候甚至刻意地先由自己提出意见,然後用腹语指挥这两个首领反驳、修正。
除了戈勃特和则尤的表情有些呆滞之外,帅帐里完全就像是首领和谋士进行军议讨论一般。若是你没有听说过搜魂大法这一项绝顶魔功的存在,根本不可能产生什麽疑心。
「那赶快派人去搜索一下,看看到底发生什麽事!」伊森这次是自己亲自发令:「另外,秃鹫发现了贝叶和摩卢现在所处的位置和行进速度没有?」
「回禀军师,失踪的那两支圣鹫侦察队就是去侦察贝叶和摩卢骑队动向的。」
「哦?!」伊森那两条黑絮状的眉毛难看地扭在一起,焦黄的老脸更拧成了苦瓜状。
「呃,马上派精锐斥候出去地毯式搜索。」这会儿,轮到戈勃特接过了话头。
「呃,再派两队圣鹫出去,一定要察探到敌军骑队的准确位置。」随後则尤也嘟哝著下令道。
闲杂人等离去後,戈勃特和则尤两尊黑石像愣愣地坐在摊开的巨大草原地形详图前,双眼平视,没半丝表情。伊森却弯腰俯身,一点一点地细细察看┅┅
第二十二集 第一章
丹西带著六千骑兵,在孔狄、凯日兰、霍夫曼和巴尔博的陪同下,朝著疙瘩山方向飞驰。
随行的部队里,除了因连日征杀而仅馀两千人,刚修整半个来月的「亲卫纵队」外,尚有孔狄的「尖犀骑队」两千人,其馀骑兵两千,一共六千人。这些是军营内唯一可以调用的机动部队了,将他们带走之後,整个死亡峡谷北口,变成了全数为步兵把守的军营。
重要战俘戈列塔、阿刺鲁、赤拉维、卡琳尔等,也被绑在马背上随军出征。这些尊贵的俘虏或许不起任何作用,或许能成为重要的谈判筹码,获得某些战场上无法得到的好处。无论怎样,丹西觉得还是把他们都带上前线去试试运气的好。
被绑在马背上的俘虏中,身份最低、最无关紧要的,就是卡琳尔的贴身女仆谭娜了。
西格尔的妹妹卡琳尔被转送到猛虎军团的战俘营後,享受著住豪华单间,被卫兵团团保护的优越待遇。
由於这是个女将,不可能派男兵伺候。遭受过羞辱与利用的卡琳尔,脾气极其暴戾,派去服侍她的闪特籍女仆总是被打得鼻青脸肿的扔出房门。最後丹西不得不命人从女俘营找了一个模样清秀,名叫谭娜的草原女俘过去服侍这位胡狼女将。
对於同病相怜的姐妹,卡琳尔的态度就好多了。卡琳尔与谭娜很快就成为贴心好友。谭娜怀念丈夫与儿子,卡琳尔记挂哥哥,两个女人经常在房间里抽抽噎噎,抱头痛哭。
不过,一走出房门,卡琳尔就变得冷若冰霜。惟有那双黑眸,掩不住仇恨与野性交织的光芒,如两把无形之剑,对著猛虎军团的各处军营设施大砍大杀。
最让卡琳尔恨得牙根咯咯响的是,她已经被贝叶利用过一回,赚开了灰狼谷的寨门,对本族兵民大肆屠杀,而这一次,丹西又要二度利用她的特殊身份,洛u灾v牟取利益┅┅
不过丹西可不会在乎这个刚烈的草原女子内心中的仇恨是如何日复一日的积累与滋生。
人生如棋局,每个人都身不由己地成为命运棋盘上的一颗棋子,不想被吃,就得吃子┅┅
深秋十月,大家都穿上了厚厚的秋衣。
刺骨的寒风掠动皮帽上的绒毛,刨削著战士们宽阔的脸庞。
丹西浑然不觉,默默把眼光投向远方,眺望著自己曾在其边缘挣扎求生,却从未深入进去的汉诺大草原。
十月的草原,牧草基本上转换了颜色,从滴绿的翠青变为枯黄。远方,除了无边枯草,就剩下漫漫苍穹,笼罩著他们这支兵力有限的骑队┅┅
计划总赶不上变化快。草原追逐战原本一切都进行得极其完美,可是横空出世的伊森,以及他对鸠蛮族武力和侦察秃鹫的善用,一下子打乱了丹西的全盘计划,令他不得不亲自出征迎敌。
虽然寒风对丹西丝毫没有什麽影响,但他内心里的寒意却在嗖嗖地往上冒。
猛虎军团在南部草原的军事行动已经渐渐平息,各步兵追击纵队在陆续地满载而归,威达和凯鲁的骑队正向疙瘩山集结。南部草原上的蛮子们死的死,俘的俘,逃的逃,数百里之内都难见一处人烟。
脚下是陌生而又充满敌意的土地,满目尽是单调而又寂寥无声的枯草世界。丹西此刻算是理解昔日走廊各国联军,在中央郡国土时的那种忧虑,那种惧意了。
猛虎军团在南部草原各处犯下的累累暴行,已经令他们与除蒂奇斯外的几乎所有草原大族结下了数世难解的血海深仇。那些草原上的野蛮人,从贵族到普通牧民都打心眼里仇恨丹西和他的部队,分别赠与两者恐怖的「魔王丹西」和「魔鬼军团」的尊号。
现在,又将在敌人的家园,在这片蛮荒的土地上,与实力强过自己的敌人开战,任谁都难免感到有些不安。幸好草原上人口密度很低,胡狼各外围部落又未曾回来,否则,丹西真会产生出坠入四面受敌的汪洋大海之感。
看来安多里尔老头说得对,今後在中央走廊的扩张过程中,一定必须注意不能突破军民关系的底线才行。
另外,这回丹西与贝叶设计的逐波递进,驱蛮内斗计划,看来是无法实现了。两人勾勒的最理想图景──连灭沃萨胡狼两族,进而迅速借草原代理人蒂奇斯民族控制整个汉诺大草原这一目标,丹西已经不抱幻想。
丹西此时虽然不知道自己与贝叶处心积虑弄出来的几近完美的计划是被横空插手的伊森所挫败,但这次失败,这种陡然变幻的形势也令他意识到,今後必须改变本国的草原战略。
汉诺大草原确实是太大了,猛虎军团加上盟友蒂奇斯人,也不可能一口吃得下。太性急了,反而可能把自己撑死。
今後本国对付汉诺大草原的方略,应该从全面进攻转为逐步侵削,从大口吞噬变为小口小口撕咬,以有步骤、分阶段地实现对大草原的控制。
对於草原各族,要从全面反攻变为又打又拉,通过军事进攻、政治结盟和经济收买等各种手段,多管齐下,实现安定边疆的政策。
有鉴於此,丹西本次出征,并不想与对手打一场你死我活、旷日持久、以毁灭对手为最终目标的大战。只需把南迁的蒂奇斯人安全地接应回来,就算完成了任务。
一方面,猛虎军团的削弱草原各族实力,掳掠财富与苦役劳力等初步战略目标已经完成。短期内,草原蛮族不再具有进攻猛虎自治领本土的可能性,今後的战略重点要返回中央走廊,将手下这些百战精兵,把非常宝贵的勇士们的性命浪费在大草原上,非常的不值。
与蛮族打一场决死大战,胜了,不过是多俘虏数万苦役,败了,却要把猛虎军团几乎全部骑兵,把唯一的草原盟友葬送於草原,风险与收益极不对称。
另一方面,目前的形势不利於丹西一方,决战的时机并不成熟。
从总兵力对比看,已经现身的敌军数目大致为鸠蛮八万、沃萨三万、胡狼三万,共计十四万骑。
猛虎军团与蒂奇斯联军一方呢?贝叶与摩卢合兵一处後,约有八万骑兵。威达、凯鲁的东西追击骑队,加上丹西亲领的六千骑,约有四万骑兵。丹西可利用的兵力,总计有十二万骑。
这看似仅仅处於相对劣势,似乎完全可以一战。然而,看似如此,实则不然。内战与外战的重要区别就在於,内战如果政策得当,兵可以越打越多,而出境侵略,则兵只能越打越少。进入蛮族生息的大草原,刚刚与草原各族结下大仇的猛虎军团,几乎不可能再找到同盟者。
相反,敌人已经现身的兵力就有十四万骑,草原上潜藏著的战力到底有多少,却极难估计。
似乎在印证丹西的这点看法,两日来,空中猛禽队在继续控制高空的同时,发现了一些小族蠢蠢欲动的迹象。
鸠蛮、沃萨、胡狼三个传统大族联合,号召力定然不小,小族怀著复仇、抢掠等各种心态加入的可能性大增。
如果战争陷入僵局,敌人的实力只能越来越强。不断会有草原蛮子加入反猛虎军团联盟,甚至连远在东方的古雷托、格立西也会千里迢迢跑来凑热闹,最终形成整个草原人人喊打的局面。可以说,时间拖得越长,对丹西一方就越不利。
从战场环境和兵种特点分析,丹西一方也处於劣势。
兵家有言:「生活条件与战斗条件一致者强,相离者弱,相反者亡」。游牧骑兵生息於大草原,不仅地形熟悉,更因战斗环境与他们平时生活的环境完全相同,非常适应这种草原奔逐战。而猛虎骑兵由南往北,蒂奇斯人由北往南,都是离乡作战,除了胡玛骑兵外,在草原征战中都弱於对手。
从军队的组成分析,游牧骑兵一色是壮男轻骑,而贝叶与摩卢却必须护卫十馀万非战斗成员行军。打起仗来,这可是一个不小的包袱,既影响行军的速度,又左右战略战术的布置。为了保护蒂奇斯的老弱妇孺,卫护骑兵必须护住他们的前後左右,兵力分散,集结速度慢,一旦遭遇突袭,往往顾头不顾尾,顾尾不顾头,难以两全。
根据以上情况,丹西将这场草原骑战定位於一场有限战争,亦即为了完成有限的战略目标──接应蒂奇斯族众南迁,而非与对手进行一场以一方的毁灭为最终结果的战争,应该说还是颇为精准的。
当然,这只是丹西自己一厢情愿的想法。他想见好即收,对方答应不答应?最後会不会无限升级为一场你死我活的决战?战争究竟将把交战双方导向哪里,引往何方?
一切都很难说,谁心里也没有底┅┅
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猛虎军团即将面临的这场大战,不同於以往的任何一场战争。这是一场运动战,以逃撤为目的的纯粹的运动战。
在任何战场上,正规部队之间不外势均力敌、敌强我弱、我强敌弱这三种实力对比态势,而打、走、停则构成了三种基本的行动方式,由此排列组合,演化成多姿多彩,变幻无穷的战略谋划、战术布置、战役调度和战斗进程。
而处理以上种种复杂战争形态的办法,用最通俗的话来讲就是,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走,走都走不了,就只有停下来顽抗或者投降。
势均力敌的双方,或者被强敌追得无路可逃的情况下,往往停下来进行阵地战,亦即军队在相对固定的战线上,进行阵地攻防。而在强弱分明,又具有活动空间的情况下,除了类似於中央郡义军那种分散游动的非正规部队可以打游击战外,一般正规军都是通过运动战来进行较量。
运动战是正规部队在较长战线、较大战区上进行的外线作战,为这种作战服务的局部性的阵地攻防也包括在内。
这种战争形式,主要通过运动调动敌军,形成特定时段、特定地域的局部优势,歼灭、击溃敌之一部,以实现逐渐改变力量对比、各个击破敌人,或者突破包围圈、逃脱危 3ǔωω。cōm险、撤退至安全区域等不同战略目标。
运动战,运动战,其精髓即在於运动,通俗而言,就是一个「走」字。
真正的军事大家,虽风格迥异,战法不同,但没有一个只重视「打」而不重视「走」的。
单纯的「打」,往往演化成死磕硬拚,成为强敌的祭品,所谓小敌之坚,大敌之擒也。而「走」,则是为了避免这一悲剧的发生,通过行军调动对手,然後寻机歼敌,实现战略意图。
「走」虽然只是手段,其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打」,但「走」得对不对、好不好,直接关系到战役的成败。名将往往能通过独具匠心的「走」来赢得精彩漂亮的「打」,仅凭马蹄脚板就能获得胜利,让开战之前,胜负就已成定局。
猛虎军团是典型的阵地战强旅,但同样也打过很多漂亮的运动战。只是,他们的运动战主要是通过运动进行兵力的转移和集中,取得战场局部的优势地位,然後凭藉绝对优势的战斗力量,用他们最拿手的阵地战消灭敌人,获得最後的胜利。究其实质,这是运动战中的一种特定类型──运动阵地战,最终要通过阵地战笃定胜局。
而即将面临的战争,是在广袤无边的草原上,两方皆以超逾十万的骑兵进行运动战。
这里天宽地阔,战争区域极大;这里山峦、河流、草地、丛林,各种地形都有;这里四野无垠,纵横进退皆可。哪里都可以去,什麽方向都能走,当然,游牧骑兵也无处不在,哪里都可能冒出敌人来。
在这样一种战场上,战线、阵地、前方、後方等都失去了意义;前进後退、直走横行,随君所愿;四面八方、前後左右,也随时可能出现敌人。
这种形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