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猎击三国 >

第7部分

猎击三国-第7部分

小说: 猎击三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于是马悍又订制了六个马掌(两个备用,就象汽车备胎一样)。老余一时间弄不明白这些奇形怪状的铁疙瘩有什么用,更不知这两样东西的重大意义,反正有钱就给干活,管别的干嘛?

    有了马镫,效果显著,马悍估计以自己的骑术底子,再强化训练两、三个月,就算比不得赵云,至少加入白马义从没问题。

    而马掌也是重中之重,战马一旦裂蹄,基本就告别战场了,连当驮马都不够格。而战马绝对是最重要的战争资源之一,一个小小的马掌,不知可挽救多少战马及驮马。

    马悍有过给自己的宝贝赛马钉马掌的经验,他打算自己动手给坐骑钉马掌。但刚刚取出小刀、锤子、长钉等工具时,突然,一阵急促召集号角声传遍军营,幽州军营顿时沸腾起来。

    经过短短两天沉寂之后,冀州军打破僵局,发动进攻,界桥之战第二阶段,开始。

    ~~~~~~~~~~~~~~~~~~~~~~~~~~~~~~~~~~~~

    (关于高桥马鞍,目前发现最早的考古实物,出现在三国孙吴时期,已具有高桥马鞍一切特征。连战马最少的孙吴都装备有这样的东西,更不用说以骑兵为主的北方诸侯了。)



第八章 【桃园三兄弟出马了】

    (宗师了!大盟又顶了一发,这支持真是杠杠的,没说的,握手。)

    ~~~~~~~~~~~~~~~~~~~~~~~~~~~~~~~~~~~~~~~~~~~~~~~

    界桥大战初起,时人并不看好袁绍,毕竟公孙瓒及其幽州军威名太甚,几乎可称之为打遍北方无敌手。去岁东光之战,更以三万军破渤海三十万黄巾,威震天下。

    而彼时的袁绍,初掌冀州,百事待举,除了名头响亮之外,军事方面,普遍认为不及公孙瓒。这一点,连袁绍自己都不否认,否则他也不会将渤海太守这个重要位置交给公孙瓒的从弟公孙范,服软结好。若非此次公孙瓒大举入侵河北,兵锋直指他的老巢魏郡邺城,形格势禁,不得不出战的话,袁绍是真心不想惹这个大煞星。

    由于没有把握,袁绍率中军及后军从广川(今河北枣强)徐徐南进,而让麴义率前军先至界桥与公孙瓒接战。这原本只是试探**手,万万没想到,公孙瓒居然惨败,被打得据寨自守,若非麴义意外身亡,可想而知,公孙瓒会败得更惨。

    巨大的喜悦,完全冲淡了折损一员大将的悲痛,袁绍立即加快行军,赶往界桥前线,趁胜向公孙瓒幽州军大营发动总攻。

    马悍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投身这混乱鏖战之中。

    此刻,马悍正率数十斥侯,驻马于一片林子处,远远观望。

    时近晌午,两军已在界桥附近摆下阵势,彼此派出前军进行试探性进攻,此时已有数千步兵混战成一团。而两军的骑兵则在两翼骚扰、冲击敌人。

    战斗进入胶着状态,这时,就见幽州军左翼阵前,一杆军司马级的赤色大旗飞速出阵,百余骑簇拥着大旗,向冀州军右翼骑兵冲去。

    大旗之上,一个斗大的“刘”字,分外醒目。幽州军别部军司马级将领,刘姓者只有一个——刘备。

    马悍立即将目光紧紧锁定大旗之下的三员骑将:正中一将顶盔着甲,手持长槊;左侧一将同样持槊,但那槊极长,足足比一般槊长四分之一,达到四米的惊人长度,用汉朝的尺寸表示,就是丈八长槊。右侧一将,手持一把丈二长刀,刀锋狭长,九尺刀柄在阳光下泛着银亮光芒——居然是铁柄长刀。

    刘字大旗两旁,分别是“关”、“张”青色小旗。

    刘关张!果然,桃园三兄弟出马了。

    刘备居于骑军之中,关羽、张飞护住他的侧翼,周围环护着四十多个从骑,两翼扈从着近五十个弓骑兵,这就是刘备近千私兵中的精锐。

    刘备此时为别驾司马,手中有军卒千余人,关羽、张飞分别任军侯。但这千余人马中,只有骑兵百余,其余皆为步卒,而这百余骑兵,就是刘备唯一能拿得出手的精锐。此时交战已到关键时刻,正是表现的好时机,最善于把握机会的刘备,自然不会错过,将自己的实力,淋漓尽致展现出来。

    但见这四十余从骑排成一个小型楔形阵,五十弓骑则散布其后,自南向北,从侧翼回旋擦阵而过。百骑如风,刀枪俱下,箭如飞蝗,冀州兵猝不及防,军阵外沿士卒像割草一样倒下一大片。

    刘备、关羽、张飞,挥刀舞槊,纵马如飞,从敌军阵右侧外缘削切而过。刀锋碎骨、槊刃裂肤,皮甲木盾尽化碎屑。四十余从骑,持矛执枪,借着马势,将冰冷的矛刃重重刺穿敌人的皮甲、木盾,以及失去甲盾掩护的躯体……

    五十个骑射扈从,是刘备仿公孙瓒的白马义从而建制的。只不过,合格的骑射手绝对是稀缺人才,以公孙瓒之能,手下白马义从也不过千余,刘备又能招揽多少?因此刘备不得不扩大招揽对象,他这五十个弓骑兵中,有大半是乌丸人及鲜卑人,如此,方勉强形成战斗力。

    胡人在骑射方面,的确有着天然优势,他们几乎每射出一箭,敌阵中都会有人应弦倒地。如此在阵前奔驰了三个来回,每骑发射十数矢,丧命在他们手里的冀州兵不下百人,受伤者倍于此数。

    猝然而至的打击,令冀州兵一阵慌乱,人群相互拥挤、踩踏,又死伤数十。

    仅仅一小股骑兵,就取得如此战绩,令幽州军士气大振,欢呼不已。

    在磐河南岸大营,临时搭建的四丈高塔上,幽州军主帅公孙瓒一身重铠,领系大麾,伫立塔顶凭栏观战。见此情形,不禁拍栏赞道:“玄德果然不同凡响,为我幽州军又立一功。”

    正因刘备出色表现,界桥之战后,公孙瓒论功行赏,表奏刘备出任平原相,独掌一郡。此后很长一段时间,刘备一直被称为“刘平原”或“刘使君”,真正有了一块地盘蓄积自己的班底。

    刘备冒险成功。

    随着时间的推移,看似威风八面的桃园三兄弟,慢慢现出颓势。首先是弓骑兵,连续发射近二十矢之后,气力耗去大半,这时必须保留一点余力,以免为敌所趁,可以说已经暂时失去持续作战的能力了。在刘备一声令下,弓骑兵时聚时散,相互掩护着向本阵撤退。

    然后是轻骑兵,快速急剧的奔驰冲杀,不光人的体能急剧流失,马的情况也是一样。几个来回冲刺,杀敌成效斐然,付出的,则是体能的大量消耗。

    眼下这一队奇兵中,除了关羽、张飞依旧龙精虎猛,其余从骑皆是强弩之末。

    刘备也是气喘吁吁,环目四顾,对自家战绩颇为满意,目的已达到,可以撤了。

    “云长、翼德,回军!”

    关、张二人刚热了身,就听到大哥的撤退命令。尽管有些不甘,但战场之上,军令为先,况且他们人没事,但胯下的战马却吃不消,只能先撤了。

    只是冀州军却也不是好相与的,他们这队骑兵在右翼搅风搅雨,冀州军中军岂能无动于衷?正当刘关张兜马欲回转之时,冀州军中军、后军出现数十旗帜,迅急向他们包抄而来。

    数十旗帜分属三批,约三百余骑,在三员军将率领下飞奔而来。他们的认旗上分别绣着“颜”、“文”、“张”等标识。

    马悍眼睛一眯,这几个姓氏中,张姓且不论,颜、文二姓极为少见,在袁绍军中更有特指之意。来将莫非是……

    这时冀州追骑凭着马力充沛,迅速将撤到半途的刘备手下十数骑截住,其中就包括了断后的张飞。已经脱离包围圈的刘备、关羽,一见三弟被围,不假思索回马救援,一头扎入冀州军包围圈。

    “襄国颜良。”

    “颖川文丑。”

    “河间张郃。”

    “尔等还不快快下马受缚!”

    马悍远远听闻,灿然一笑,果然是他们,这一下,可就有好戏看了。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



第九章 【三英战三柱】

    颜良、文丑、张合,加上高览,合称河间四将,又称河北四庭柱。这四人在后世拥有若大名声,但在此时,却与刘关张一样,还是藉藉无名之辈。

    颜良时任中军校尉,文丑为后军司马,张合军职更小,为别部假司马,比刘备还低半级。如果马悍更靠近一些,定能认出,这张合正是他初临三国之时,在战场上屡屡对他下手的那个年轻军将。

    就在这风云激荡的河北战场一角,汇聚了天下间最顶尖的五位武将,他们之间的交手,预示着一场龙争虎斗。

    “吃你爷爷一槊!”尽管身陷重围,天生豹胆的张飞浑若无事,抖动长槊首先发动攻势,目标——文丑。

    桃园三兄弟此刻已成疲兵,不可久战,直取敌将是最好的战法。之所以选中文丑,不仅是因为此人与张飞距离最近,更是因为二人在外形上颇为相似:都是一样的豹额燕颌,环目虬须,连所使用的兵器都一样是长槊。这样的对手,最对张飞胃口。

    文丑正指挥从骑向敌骑发动进攻,蓦见一员敌将,黑甲黑马,手持一杆长得过份的长槊,如同黑色闪电迅猛冲来。来敌尚在二十步外,就给予人一种难撄其锋之感。

    文丑悍将之心顿时被激起,军靴重重一磕马腹,战马箭一般向前蹿出,针锋相对,迎向来敌。而环护其周围的十数从骑,亦挺枪跃马,蜂拥而前。

    张飞策骑如风,虬须猬张,一路狂笑,丈八长槊吞吐,一槊捅穿冲在最前的骑兵。令人瞠目的是,他竟然没将串槊刃上的尸体甩掉,反而以单臂持槊,稳稳挑起。旋即挟着强劲的冲势,噗一声,将第二个骑兵刺穿。两个骑兵如同串烧一样,被生生串在长达三尺的槊刃之上。

    如此神勇凶悍的一幕,惊得包围的冀州骑兵纷纷勒马,竟不敢上前。这时一个骑兵勒马不及,堪堪从张飞侧旁奔过。这心怀侥幸的骑兵,竟挥刀向张飞劈去。

    张飞一声暴喝,将串在丈八长槊上的尸体甩飞,猝然探出左手,抓住被巨吼声震得几乎摔下马的骑兵腰带,将其扯离马鞍,高高举起,劈面扔向迎面杀到文丑。

    文丑盔沿下的眼神出离愤怒,面对这人肉重弹,他不躲不闪——也不可能躲闪,否则先机必失,夹在臂下的长槊,以蓄满爆炸性的冲击力,一往无前刺出——血光迸射,槊刃洞穿被扔来的从骑后背。文丑同样以惊人的臂力,挑起从骑的尸体,连人带刃,毫无停滞撞向张飞。

    张飞环目怒凸,挺槊击刺,以槊迎槊,以攻对攻。

    噗!锵!丈八长槊凶残地刺入尸体,两柄槊刃在尚未死僵的尸体里碰撞、交击、摩擦。随着两骑交错而过,槊刃大力切割撕扯,半空中的尸体哗啦撕裂成两半,一蓬血雾及瘰疠内脏,将两个错马而过的悍将淋成血将。

    张飞与文丑交手第一回合,以令人头皮发炸的血腥残暴而结束,第二回合又如何?

    与此同时,另一对宿命对手:关羽与颜良,也展开了命运对决。

    如果说,张飞是以万人敌的雄姿,堂堂正正,硬撼文丑的话,关羽则是以闪电突袭,侧击颜良。

    当颜良正为文丑的对手如此神勇而惊叹时,突见侧后从骑一阵大乱,一将舞刀,劈波斩浪将他的七、八个扈从斩于马下,正气势汹汹向他侧背袭来。

    颜良大惊,提刀拍马便走。这并不是他被敌将吓住,而是他必须拉开距离,让自己的战马跑起来。骑战、骑战,不跑起来怎么战?别人奔若雷霆,你傻站不动,就算你武力值比别人强一大截,也挡不住这人马合一的奔雷一击。

    颜良冲出三十余步后,蓦然回首,但见敌将距离自己不过十余步,身后横七竖八,倒下十余从骑,在血泊中或挣扎或寂然不动。

    颜良倒吸一口冷气,这十余从骑都是他的亲卫,无一不是身经百战的猛士,如今不过短短一瞬,就被敌将尽数斩杀,此人之勇,委实罕见。

    大批亲卫丧身,令颜良既痛且怒,更激起他决胜之心。他一向自诩在冀州军中,唯有文丑堪与自己一战,河北英雄,唯颜、文而已,不想今日却逢此强敌。而且看情形,另一个与文丑对战的也是一员无双悍将。平日遍寻不着,一下就蹦出俩,如此对手,可遇不可求,岂可错过。

    颜良挥鞭猛抽马臀,以马力充足的优势,迅速拉开足够的距离,然后兜转马首,横刀立马,冷睨飞奔而来的强大对手。

    关羽也慢慢放缓马速,奔杀了那么久,他的马力消耗过巨,遍体大汗,已到体力极限。而他连斩近二十骑兵,尽管使用了非常高明的技巧,削切部位拿捏精准,力量的使用更多的是借助了刀势惯性而不是自身蛮力,但是再高明的技巧也只能做到省力而已,而不是不用力。

    关羽先是随刘备冲阵,杀敌数十,再追击颜良,斩敌十数,短短半个时辰,已斩杀近五十余敌。饶是他再神勇,再有使力技巧,这两膀也是酸、麻、胀,各种不适。掌中五十炼的精钢长刀锋刃,也卷了几处。

    关羽已决定,再斩杀此将,解兄弟之围,立即撤退,否则就算人想走,马也没力了。

    “襄国颜良,所斩者何人?”

    “河东关羽,特取尔首级!”

    招呼打过,两骑如迅雷冲近,一举刀下劈,一挥刀上撩。锵!双刀相击,火星四溅。正常情况下,双方应是错马而过,各自奔驰数十步后,回马再战,但这时出了个意外——由于关羽手中的长刀使用过频,造成金属疲劳,而这一下互击力量又过猛,结果刀刃被砍出一个指甲盖大的缺口。当然,颜良的刀同样也崩了口。

    两柄崩口的长刀相互勾咬,一时间竟分不开,骑战变成了缠斗。

    这时就体现出了关羽高超的使刀技巧,刀一被咬住,关羽不假思索,右手一转,由正握改为反握刀柄,使力量运用更为顺畅,猛然发力猝压,硬生生将颜良连人带刀掀翻落马。也正因为这一下用力过猛,关羽的坐骑终于吃不住劲,前蹄一软,跪伏于地,将关羽从马背掀飞出去,差点与颜良滚成一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