猎击三国-第6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容他接近十步,必击杀此人。只是,他是万军主帅,一身系此战之胜负,这种阵前斗将,不是一个将帅应该做的事。而数遍他的麾下,还真没人是这个成廉的对手,无奈之下,他只能选择发动进攻。
耀阵输了,但决阵不能输!袁绍想首战必胜,他张燕也一样!
这边厢,袁军望台上频繁挥旗,背插各色令旗的传令兵飞驰入阵,向各军将领传达军令,递交令旗。然后各军将领遵照指令,逐级向军司马、军侯、百将、队率一一传达。从上到下,军令通达之后,本军就开始行动起来。
马悍将袁军一系列指挥过程看在眼里,虽然距离甚远,还有一些具体的东西看不到或看不清,不过以他多次指挥作战的经验,连猜带琢磨,也差不多弄清楚了。他尤其注意袁军从接令到备战,整个过程用时不到一刻,虽然比他的白狼悍骑有所不及,但对步兵而言,已经很不错了。如此看来,袁军是一支训练有素的军队。
呵呵,袁军训练有素,黑山军兵强马壮,这一仗,有得打了。
马悍目光不由得向南延伸,望向里许之外,土丘之上,那白如银、赤如火的一人一马。环护周围,高低错落的幢幢人影响,就像一群择人而噬的野兽,在不远处虎视眈眈地逡巡。
这个人,将在这场鏖战中,扮演何等角色呢?
张燕派出自己的左膀右臂王当指挥大军进击,袁绍同样也派出手下大将,行奋威将军淳于琼,指挥三千步军迎敌,同时令吕布左军与高干右军派出骑兵,护住迎击步军两翼。
袁绍手下,有将军头衔的,目下只有两人,一个是沮授,一个就是淳于琼。淳于琼在灵帝朝时,就是老资格将领了,当年的西园八校尉之一,与袁绍并列。投靠袁绍后,无论名望、资格,都仅在袁绍之下,为诸将之首,但论能力,在袁军中只算是中等。不过,打这种四平八稳的正面战,却是淳于琼这正规军官出身的将领所长,袁绍用此人指挥首战,还是很有眼光的。
六千大军,踏鼓而进,彼此人数相当,装备接近,甚至排兵布阵都一样,都是刀盾兵在前,枪戟兵在中。弓箭兵居后。看情形,估计连战法都差不多。这是一场没有花巧的正面对决,其胜负,足以检验孰强孰弱。
六千步兵,排成六个大方阵,相向而进。淳于琼率百骑立于阵后,同样,对面的王当也在百余骑环护下,远远以旗鼓指挥。六千步军各有六名军将直接指挥对阵。
两军接近百步时,后方指挥旗同时摇动。并传来长长号角声,然后马悍便看到袁军后阵的近千弓箭兵,齐刷刷从后背箭壶里抽出箭矢,张弓搭箭,斜向上举。
待两军前列接近五十步时,号角声再度吹响,各级军将纷纷厉声下令。
下一刻,弓箭兵齐齐松弦,两军阵前响起一阵打雷似地绵密闷响。箭矢如蝗,在半空中或撞击,或交错,带着强劲的势能。奔向彼此目标。
同一刻,最前排的刀盾兵与中间枪戟兵一声发喊,加快脚步,向敌军冲去。同样。黑山联军步兵也举矛挟盾,对冲而来。
噗噗噗噗噗噗!
箭矢如雨,溅起大片血雾。惨叫声夹杂在冲锋声中,既令人激奋,又让人脚软。许多被射中要害的士卒倒下,一时不得便死,却生生被混乱的冲锋脚步踩成肉泥。有些伤倒手足的士卒,则勉力从军阵两侧跑开,后面自有接应的军士将他们拖回去。大军冲过,身后一片尸骸……
嘭嘭嘭嘭嘭嘭!
震耳欲聋的沉闷撞击响成一片,两支大军前排士卒终于重重撞在一起,许多盾牌被撞裂,旋即刀枪齐出,矛戟齐下,血肉横飞。
汉军步战,以击刺为主,无论是枪、矛还是刀,都讲究刺,所谓刺死砍伤是也。环首刀并不是后世那种巴掌宽的厚背大砍刀,而是细腰直刀,劈砍的话,往往破不了甲盾,但击刺却可以。
此时两军互相挤做一堆,人挤人,人压人,彼此都用盾牌顶住,无论刀枪矛刺,都只能戳在盾牌上,很难伤敌。这时候,就得用戟了。汉代的戟,其实就是戈的变种,形状上与戈极相似,就一个矛头加一个横枝,成本低廉,便于大量列装。只有武将用戟,才考究一些,多为单面月牙状,双面月牙的画戟很少,只有极少武力极强的大将才会使用,如吕布、甘宁等。
此刻两军对撞,互相挤压、戳刺,正是长戟发挥作用之时。但见阵中长戟兵挤到刀盾兵之后,高高挥动丈余长戟,自上而下向敌军刀盾兵重重劈砍。
噗噗噗噗!尖锐的横枝洞穿一个个裹着黑巾、青巾的头颅与肩背,卡在头骨及身躯里,拔之不出,鲜血咕嘟咕嘟直冒。无论是袁军还是黑山军的戟兵,都有着丰富的经验,戟枝破脑之后,基本上是别想拔出来的了。他们飞快松手,接过从后边递过来的另一杆长戟,再次高高举起,重重劈下……
在两军长戟兵除草一样的打击之下,刀盾兵大片倒下,渐渐露出阵中的枪矛兵,失去了盾牌的防护,几乎每一击刺,都会有士卒惨叫倒下。战斗,进入了最血腥时刻。
箭矢不断从天而降,激起一声声惨叫;长戟如锄,带起一蓬蓬血雨;刀枪如丛,湮没一条条性命。只有这片干涸的土地,得到了最大的犒赏,饱饮源源不绝的鲜血……
就在两军厮杀紧要关头,一阵密集如鼓的蹄声响起,黑山联军左右翼胡骑终于动了。
左乌丸、右屠各,各奔出三百骑,犹如一把尖锥,直插袁军左右翼骑兵。目的非常明显,击溃袁军骑兵,从两翼击破袁军步军。
胡骑如飞而至,数十步外就是一蓬箭雨,当即射倒袁军数十骑。
指挥袁军右翼骑兵的,是骑都尉蒋奇,见状大怒,亲率二百骑突击,与左翼乌丸骑兵混战在一起。
而右翼屠各骑兵这边,又有所不同,他们还有一个威胁——虎视狼顾的吕布二十余骑。
屠各兵分两路,一百骑冲向土坡,围杀吕布,另外二百骑直扑张辽所率并州骑兵。
而几乎在屠各人刚刚分兵的瞬间,一声虎啸,声震九霄,几乎盖过战场数千人的喊杀声。随即一团火影入目,如失控的火车,风驰电掣,向屠各百骑凶猛冲撞而来。
马悍心头剧烈一跳!战神吕布,出手了!(未完待续……)
第九十七章 【破 阵】
(五十万粉值!!感谢大盟厚爱……难以言表万一。感谢赵无恤2014从不间断的打赏支持。拜谢二位!)
~~~~~~~~~~~~~~~~~~~~~~~~~~~~~~~~~~~~~~~~~~~~~
初平四年(193年)六月初,河内郡大雨连下二十余昼夜,朝歌(今河南淇县)以东泛滥成灾,“漂没民居”。黑山军渠帅于毒回军鹿肠山老虎岭大本营,却不料袁绍亲率数万复仇大军,冒着狂风大雨,克服艰难行军,从魏郡迅速西进占领朝歌,兵分五路堵住各个山口,并派兵从苍岩谷口绕至西大岭截断于毒军退路,最后从各个山谷口向盘踞于老虎岭的于毒军发动总攻。
于毒困兽犹斗,袁军矢志复仇,苍岩谷血雨齐飞,老虎岭喋血五步。
当是时,张燕大军分出一部前往朝歌救援,但遭到冀州军阻击,双方发生激战,无力驰援。于毒被围,率部众左冲左突,奋力拼杀,激战五昼夜,血溅老虎岭。袁军忍辱含垢,披肝沥胆,为的就是手刃涂毒邺城元凶恶贼。鹿肠山之战,可谓是仇人相见,分外眼红。根本无需动员,将士用命,不,是拼命!人道是哀兵必胜,其实真正必胜的,是复仇之军。
最终,于毒被文丑枭首,黑山军被杀者万余人,余部投降,整个老虎岭如血洗过一般。大战结束,云收雨歇,阳光普照,远远看去,老虎岭群山,犹如一个一个血馒头……
随后,袁军气势如虹,数路齐出,横扫黑山军各头目、攻破坞壁,短短半个月,擒杀诸酋帅,如郭大贤、于氐根、左髭丈八、平汉、大计、掾哉、白雀、五鹿、李大目……等等。只有少数头目如刘石、青牛角、左校等人侥幸逃脱。一时之间,袁氏如魔王降临,成黑山克星。
六月下旬,袁绍获悉常山有变,当即留下长子袁谭率一支偏师,留下继续清剿黑山余孽,自己亲率主力,北上迎战黑山军主帅张燕。
袁军步卒三万、骑兵三千。对决黑山联军步卒五万、骑兵八千。这是一场决定冀州谁属的空前决战。
七月初,常山国真定城,城头已插满黑山军那飞扬张狂的赤色大旗。此时的真定,还不是后世那个大城邑,而只是一个小小县城。常山国的郡治,在南面百里外的元氏而非真定。
此时张燕的黑山军、壹寿的冀州军、耿祉的度辽营、四营屠各与雁门乌丸的骑兵,全部分布于真定、九门、耿乡三角地带,形成一个互为犄角的稳固支点。其中耿乡为三角最突出尖锐,其锋芒,正对准七十里外、漳水之畔的巨鹿郡下曲阳(今河北晋县)。
而下曲阳与河对岸的昔阳亭,也集结了袁氏近四万大军,两城互为守望,即将在一马平川的冀中平原,与黑山联军展开激烈碰撞。
这个时候,谁也没注意到,距离袁军驻地昔阳亭与黑山军驻地九门县不足百里外的毋极,正悄然驶入三艘槛舸,进入滹沱河支流滋水。滋水发源于常山国西北太行支脉牛饮山白陉谷,蜿蜒而下,绕毋极城南垣而过,奔流东下,在昔阳亭北汇入滹沱河。
此刻,三艘槛舸的中间那艘槛舸二层船舱之内,马悍与部下精英济济一堂:赵云、太史慈、夏侯兰、管亥、周仓、裴元绍……呃,还有一个赵英姿。
看到赵云这个侄女,马悍就有些头疼。自那晚南庄之役后,这女孩的一双明眸就整天盯梢自个,不是以目光牢牢粘住魔瞳弓,就是不时当着马悍与她叔叔面前老提什么“夜林箭”,让叔叔教她,弄得赵云头大不已。每当此时,赵云就把脸扭过来,望向马悍,以目询问,而马悍则摊摊手,表示无能为力。
虽然赵云并不知道马悍为什么会无能为力,但至少明白一点,这“夜林箭”之技,要么就是侄女条件不够,要么就是人家有什么原因不便传授。想想也是,这样的绝技,哪有随随便便教人的?
磨不到技术,甚至连那把奇异的怪弓都没机会把玩,赵英姿显然很不爽。得知叔叔要随这个箭术强悍的家伙打击黑山联军,坚决要求跟来。最初赵云以她肩伤未愈为由,加以拒绝,但等马悍的三艘槛舸载一百五十狼牙飞骑到来时,时间已过了将近一月,赵英姿的肩伤早好了。这一下,赵云可没借口了。
南庄之役,尽歼休屠胡八十四人,一个都没跑,夺得近百匹马,还有可装备百人的弓矢刀斧,直接解决了抱犊寨与九宫坞的义勇有兵无马的窘境。经过整编,抱犊寨精选出三十骑擅驰射及骑战的好手,而九宫坞联合青塘坞挑选出六十精壮义勇骑士,一下又得百骑。马悍将这近百骑分两队,赵云、夏侯兰自领一队,周仓、裴元绍领另一队。
这支骑兵马骠弓劲,看上去很有几分精锐的样子,但马悍却是知道,他们缺少骑战合击训练,单个战力或许可以,配合作战肯定不行,根本发挥不出集群战斗优势,只能作为辅助力量使用。
失踪了一支百人队,休屠人却没能再派军队一探究竟,因为张燕发动了真定之战,休屠人再顾不上一个小小山村了。等真定打下来后,袁绍大军已然北上,就更顾不上一支小队的失踪事件。
马悍一一为太史慈介绍在座新加入的诸将后,宣布合议开始,诸君可畅所欲言,说说对目前形势的看法。
管亥自从诚心归服之后,心胸已然放开,在马悍面前,也恢复了往昔的豪爽之态,首先抛出闷在心里很久的一个疑问:“城守既然要与袁氏联手,为何我们不先与下曲阳袁军联系,反而先跑到这中山来?”
马悍目光从周仓、裴元绍脸上扫过,笑道:“两位能为管生德解惑吗?”
周、裴二人互望一眼,隔着裹头搔头皮,嘿嘿道:“咱就是城守手里的箭矢,指哪打哪,听令行事就是。嘿嘿……”
太史慈摇头笑道:“城守此时不与袁氏联系,想来是担心谈不到一个好价钱,只有找机会先打一场,让袁军见识到我军之威,届时,就可以开个好价码了。”
马悍大笑:“知我者,子义也。”
太史慈与马悍共事大半年,以他灵活机变的心性,多少能对这个主公有所了解,知道这是一个无利不起早的家伙。他们要帮袁绍,自然不可能白忙活,不但要利益,而且还要利益最大化。而要达到这个目的,必须要让袁绍看到他们这支骑兵的犀利,这,需要等待时机。
“我们要等待时机,毋极这个地方就是很好的潜伏点,水岸、码头,周围芦苇绵密,可以很好地遮蔽我们的船只。”马悍手指向东、南分别一指,“东面距离昔阳亭袁军不足百里,南面距黑山联军驻守的九门只有三十余里,一旦出击,片刻即至,杀敌措手不及。”
赵云恨恨磨牙:“这帮胡奴恶贼,屠不了真定,就改为抢掠九门,城内已半数破家……休屠人、乌丸人,我饶不了他们!”
一说起这个,赵英姿眼圈也是发红,银牙暗咬,他们从真定一路过来,没少看到九门周边的村庄被烧成白地,满地尸首,血腥与硝烟呛鼻。由于黑山首领张燕是真定人氏,所以严禁手下及休屠各胡、乌丸**害真定。结果这些抢掠成性的胡奴就要求改驻于九门,然后,九门县就遭殃了……
夏侯兰自告奋勇:“九门一带的地形我熟,明日请让我带侦骑前去侦察。”
裴元绍自不甘落后,拍着胸脯嘭嘭响:“这片地儿我闭着眼都知道怎么走,而且我水性也好,让我来!”
就在众将纷纷请缨之时,门外守卫来报:“禀报城守,甄府派人求见。”
甄府?毋极大姓甄氏?舱内众人一下迷糊了,甄氏这么快就找上门来?他们怎么会找上门的?
马悍却是会心一笑,只有他心里最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