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魔幻玄幻电子书 > 大发明 >

第74部分

大发明-第74部分

小说: 大发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很有限。”德勤道。
  “不,几乎是零。”说话的是普里斯。
  “埃尔文,是这样的。”汉斯向叶枫解释了具体的情况:“法国分部的发展非常迅速,每个工厂的产品销售都很火爆,销售收入增长很快。比如米其林增加了橡胶轮胎、情趣套、气球三种产品,销售收入增长很快。
  但他们计划为这三种产品各自建一座专业的厂房,可能还需要追加投资,即便依靠销售利润逐步扩建,暂时也抽不出任何资金了。”
  “几家合资厂都差不多,标致和施耐德的业务刚刚开始,也要建新的厂房,柯达要建胶卷生产线,迪斯尼要投资院线,只有几项专利的授权可以带来一笔钱,但似乎研究中心花用得也很厉害,那些厂家的产品还没上市,提成暂时还拿不到。”
  “总而言之,在中央商务区这个计划上,我们缺钱。”汉斯下了最后结论。
  第三集 巴黎扬名
  第132章 … 缺钱还缺人
  果掉落地面,总是奶油那面着地。
  事情如果会变得更糟,那就肯定会越来越糟糕。
  越是觉得资金紧张,叶枫感觉花钱的地方就越多。
  “徐先生,”叶枫看着对面慢条斯理饮茶的徐荣村,心里非常焦急:“爱棠公使已经决定月底出发,前往中国了。”
  “哦,是吗?那在下也终于可以回去了!”徐荣村如释重负地放下手中的茶杯。
  “徐先生,法国在这个时候让他们的公使出发,你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在法国这么长时间,徐荣村的目光依然没有进步,这让叶枫很失望。
  “意味着什么?”徐荣村不解地望着叶枫:“难道说法国对我大……中国的政策要变?”
  “当然要变,关键是怎么变。”叶枫见徐荣村的样子,就知道对方是肯定想不出的,只好接着道:“克里米亚战争中,法国在海外收缩兵力,现在战争结束了,这些兵力又会空出来。”
  “难道说法国会同我中国开战?这……应该不会吧?”徐荣村被叶枫骇了一跳,随即摇了摇头:“两国远隔万里,我觉得不会。”
  “英国同中国也远隔万里,为什么还会有鸦片战争?”叶枫大声反问。
  他内心很焦躁,对东方的事情总处在矛盾中,作为前世的中国人,既然回到了这个时代,他很想做点什么。
  作为一个后来者,他更知道,要改变这个国度在近代的命运,就必须发动一场变革。
  最好的例子,就是隔壁的日本,通过几年后开始的明治维新,迅速成为近代强国。
  反面的例子,就是中国自己,同样是几年后开始的洋务运动,遮遮掩掩,犹犹豫豫,丧失了近代最后一次强国的机会。
  对近代这段历史的总结,后世有很多,那些学者专家的意见,叶枫不知道,只是在网上,大家都认为不推翻清王朝的统治,怎么做都不行。
  叶枫也不知道这个观点是不是正确,不过他能想到,如果自己带着钱和技术贸贸然过去,想拯救什么的话,那多半是要失败的。
  在前世,叶枫就知道官僚力量的强大,更何况在晚清?和一个腐朽顽固的官僚系统打交道,他觉得自己实在没有那个能力。
  但他还是想做点什么,无论是前世的身份,还是这一世,他身上似乎也流着中国人的血脉。
  “爱棠这次去中国,将和英国、美国一道,提出修约。”叶枫尽力将眼前的形势分析给徐荣村听:“如果修约不谐,必然导致战争的发生。”
  历史上,第二次鸦片战争就在1856爆发,中间打打停停,一直到1860年,英法联军攻陷北京城,洗劫圆
  这是中国近代史上的第二次浩劫,首都被占领,洗劫圆明园更是千古耻辱。
  叶枫想改变这一切,但他知道自己个人的力量实在有限,他需要帮手,需要志同道合者。
  “对英人和法人来说,修约和战争的目的,不是土地,也不是最终的战争赔款,而是经济上的利益,比如市场的开放,产品倾销、非法贸易和资源掠夺,徐先生认为,这会对中国造成什么样的影响?”叶枫试图用简单的道理,向徐荣村说明西方国家的目的,同时也试图站在一个新的角度,来解析国家的行为,并寻找折中的道路。
  “徐先生作为一个商人个体,自然可以选择合适的项目,抢在前面跨出国门,甚至和洋人合作做生意,不影响发财大计。但从整体上来说,弱国的商人群体,利益是无法得到保证的,英人正是凭借着坚船利炮,每年从中国掠夺走无数白银。以后,还会更多。”
  “从长远来说,中国的市场会成为大量洋货的倾销地,国家也会因为鸦片贸易而穷困,资源会被西方国家掠夺和垄断,中国的商人只能成为附庸,即便徐先生成为中国最富有的人,后代也未必还能享受这份利益。”
  弱国无外交,弱国同样没有国际贸易,所谓的贸易,只是单方面的经济掠夺。
  徐荣村是个精明的商人,自然能听懂叶枫的意思,正如叶枫所说的,作为商人个体,他依然可以发财致富,但必然要舍弃一些东西,比如独立性。
  见徐荣村犹豫,叶枫就知道对每个人来说,永远要考虑自己的利益,就好比他自己,也没有奋不顾身地投身到国内的革命事业中去。固然有这样那样的原因,但如果换做一位意志坚定
  或许不会去考虑个人得失和成败荣辱。
  叶枫想起矛盾的《子夜》,那个极度悲情的民族资本家吴甫,在旧时代的中国,虽然苦心经营,却还是不免破产的故事。
  他将这个故事改编了说给徐荣村听,吴甫和赵伯韬都是典型的商人,他们都把自己发财致富的愿望放在民族利益的上面,不同的是,前者想建立自己的经济帝国,后者完全投靠了外国资本。
  吴甫倚仗自己的土地和实力,曾经不可一世,吞并了好多小资本,但在外国产品的倾销和经济封锁下,还是遭到了失败。
  至于赵伯韬,虽然仰仗洋人的势力取得了成功,但永远只是洋人的一条走狗。
  通过这个故事,叶枫给徐荣村指出了两条路,一是保持自主,和洋人既合作又竞争,就像吴甫;或者彻底倒向洋人,依靠洋人赚钱,正如赵伯韬。
  这个故事放在这个时代,显得异常真实和迫切,吴甫和赵伯韬这样的人物形象,也很生动。
  “然则,徐某作为一个商人,面对这样的大势,实在是无力得很。”良久,徐荣村长长叹了口气:“正如叶先生所说,无论选择哪条路,对商人来说,恐怕很难有好结果。”
  徐荣村认为赵伯韬也没有好结果,叶枫感到非常欣慰,从财富上来说,赵伯韬是成功的,但赵的行为,彻底投靠了洋人,总是无法摆脱走狗的色彩。
  叶枫的讲述很成功,或者说他的记忆不错,将《子夜》中赵伯韬丑陋的一面充分表现了出来,徐荣村自然能看到这个人物的真实情况。
  徐荣村不认同赵伯韬,说明他内心还是像吴甫那样,做商人还是有商人的人格和理想。
  “你我一两个人,能做的事情确实有限,哪怕有亿万家财,身居宰辅也不行。”徐荣村说这样的话,未必不是有明哲保身的意思,但叶枫很理解,生存有保证,才能希望更多。
  叶枫同样感到无力,寄望于一己之力改变历史,尤其是一个国家、一个严密的官僚体系、一种顽固的思想文化,都要比任何一项发明都困难。
  “那么,徐先生到底会如何选择呢?”叶枫将问题直接提了出来。
  “或者,吴的步伐过于急进了一些,我还是想尝试着做做看。”徐荣村犹豫了良久,才缓缓说道。
  这个答案在叶枫的意料之中,徐荣村依然选择了明哲保身,而不是叶枫没有说出口,却早就摆在他面前的第三条道路:改变这个国家的现状,改变叶枫在《子夜》中假定的那个环境。
  叶枫无奈地笑了笑:“那就祝徐老板生意兴隆了。”
  这个答案并不符合叶枫的愿望,但他还是给了徐荣村很多的帮助,其中包括安全火柴的配方,以及一套从瑞典运到勒阿弗尔港口的生产设备。
  另外,叶枫又托施怀雅兄弟从英国购买了一整套的棉纺设备,还招募了几个落魄的工人,这些都是送给徐荣村的。
  作为交换,叶枫希望徐荣村能够协助自己在国内的“印书计划”和“教育计划”,特别是后面一件事,他希望徐荣村从国内选拔各年龄层次,特别是思想开放的学者、青年,以及幼童,送到欧洲进行学习。
  对于这件事,徐荣村爽快地答应了,但对于印书计划,却诸多犹豫,毕竟,清朝的历史上发生过血腥的文字狱。
  而叶枫提供的书籍,科学、历史和思想文化几乎各占了三分之一。
  那些思想,甚至那些科学理论,很容易被清朝的统治者判作异端,而历史部分,也大多借史发表议论,说了很多犯禁的话。
  这些书籍由外国人出面自然不怕,如果换成中国人的话,恐怕再多的脑袋也不够砍的。
  徐荣村只答应从旁协助,爱棠对此倒是很感兴趣,只是希望增加传教书籍。
  这点要求并不过分,但将这件事交给爱棠和霍普,叶枫并不放心。
  关键是缺少一个合适的代理人,霍普不是中国人,而且过于年轻,做做生意还行,其他的事情还不能指望。
  还有就是,这些事无论让谁来做,他必须在这个月筹措一笔资金,对刚刚买下工业宫的诺贝尔公司来说,这笔钱的数字并不小。
  缺钱还缺人,这些要从哪里来呢?叶枫非常苦恼。
  第三集 巴黎扬名
  第133章 … 留洋的同胞
  文,你这个样子,看上去像七八十岁的老头。”汉I见叶枫用长吁短叹迎接自己,不满地调笑道。
  “汉斯,我想这还不止,我快要死了。”叶枫软软地趴在桌子上:“说说看,有什么好消息吗?”
  “有,耶拿送了一批货,这两天就要到了,卖掉后可以回笼一部分资金。”汉斯笑道。
  “哦,那有多少?”叶枫眼前一亮,随即想起耶拿送来的无非是一批胶卷、胶带、相机和摄像机,虽然很赚钱,相对于目前的需要来说,还很不足。
  “哎,算了,这种事情就不用你亲自来了吧?我看你要配个秘书,我也要一个。”叶枫挥了挥手,感觉很疲惫。
  “可以,你要的这个人很快便能就位。”汉斯嘴角诡异地翘了起来。
  “是吗?难道你已经找到合适的人选了?”叶枫诧异地望着汉斯。
  “哦,不是的,是有人自我推荐的,放心吧,过两天就会看到她了。”汉斯却不说出具体是谁,带着很诡异的笑容向叶枫汇报这段时间,公司管理整顿的进展。
  “目前各工厂都已经建立了一套以数字为基础的管理制度,但是具体的指标还需要按照计划进行测定,不过……因为整顿工作影响了正常的生产进度,公司目前的资金非常紧张。”
  “好吧,那就让他们开足马力生产。”叶枫不耐地挥了挥手。
  “好的,哦,对了,还有一件事,”汉斯临出门的时候,似乎突然想起一件事:“耶拿那边来消息,说是和送货队伍一起来的,还有位从那不勒斯回来的陈东先生。”
  “陈东吗?”叶枫愣了一下,陈东和阿尔伯特去那不勒斯大半年了,一点消息都没有,他都以为两人是携款潜逃了,他急切地问道:“电报上有没有说他们的情况?”
  “没有,他们应该明天就到了。”
  “好,很好。”叶枫几乎想大笑三声,正在他缺人的时候,陈东他们竟然回来了,不知道他们的成果如何,有没有找到更多的中国留学生。
  虽然经过陆石武事件以后,叶枫知道不能随便信任一个人,但他知道,在中国的事情,很多只能交给中国人来做。
  最近他烦透了,不仅缺钱,还缺人,而且法国的工商企业主,对他的大西洋百货,以及中央商务区计划,兴趣了了,心中平添挫败感。
  又安排徐荣村和霍普回国的事情,但这两个人,一个是纯粹的商人,一个是法国人,很多事情交给他们不放心。
  现在,他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陈东找到一批优秀的人才,可以承担起他的中国计划。
  第二天,他推掉了所有的事情,亲自前往火车站迎接他们。
  一列喷吐着浓浓黑烟的火车缓缓停靠上站台,随着车门的打开,一群群人涌了出来。
  叶枫站在出口出翘首张望,很快看到陈东和几个东方人,心头大喜,连忙向前走了几步。
  眼看着陈东他们就要走出站台,突然一声清脆的呼唤在耳边响起:“埃尔文哥哥!”然后一道黑影从旁边扑了上来,怀里顿时多了一个柔软的身体。
  “凯瑟琳?你怎么来了?”叶枫看清楚怀里的女孩,顿时吃了一惊,他以为凯瑟琳和母亲,已经回瑞典了。
  “人家想你嘛,知道你忙,就过来帮你了啊,怎么样,是不是很吃惊啊!咯咯!”凯瑟琳发出一阵清脆悦耳的笑声,已经十五岁的小女孩,发育得很好,饱满的脸蛋上,洋溢着朝气蓬勃的笑容。
  “好好好,哥哥可想你了,晚上给你讲故事,先让我做点事情。”叶枫爱怜地捏了捏凯瑟琳可爱的小鼻子,虽然很高兴见到这个小女孩,但他现在还有更重要的事情做。
  随着陈东一起到来的,只有三个东方人,叶枫略感失望,但还是很热情地上前用汉语打交道,让他吃惊和惊讶的是,其中一个人竟然用法语回应他。
  虽然他的法语说得很纯正,却让叶枫受了很大的打击,通过简单的交谈,他发现这位说法语的中国人,还有另外一人,可能在那不勒斯呆久了,被教会思想毒害很深,一口一个“我主”、“我主”,对叶枫试探的回应,竟然是请他提供资助,让他们回国传教。
  叶枫很不高兴,脸色逐渐阴沉下来,拉着他手臂的凯瑟琳明亮的眼珠一转,晃了晃他的手臂,脆声道:“埃尔文哥哥,这位王文达先生,一路上给我说了好多东方故事呢!”
  “是吗?”叶枫这才好奇地向第三个人看去,这个二十出头的年轻人,正用炙热的目光看着他,见他看过来,目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