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魔幻玄幻电子书 > 大发明 >

第129部分

大发明-第129部分

小说: 大发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众人本来不信叶枫说什么发财的话,后来听到不乱收钱,还可以减免赋税,顿时安静下来,有人便开口问道:“大人此话可是当真?”
  “自然是真地。”叶枫笑了笑道:“我说句实话,你们守着那些田土荒山,种点儿地,收获本就有限,便是砍点木材,甚至熬煮樟脑,那点儿利润在本官眼中全然不算什么,我要带大家做更大的事业,赚更多的钱,何必从你们手中掠食?”
  “是啊是啊。台湾土地贫瘠,我等本来就是没什么钱的,”众人这下终于放心了,他们也看到海湾里停着的那些大轮船,那些小山一样竖着的烟,据说还能冒出黑烟,无风也能航行,是洋人才有的东西。又听说这位大人是出洋回来的,说不定真的从洋人那边带来了发财的好东西,那些头脑灵活地人。心里顿时热切起来。
  叶枫看到自己的话有了效果,也松了一口气,台湾北部开发时日尚短。清廷的政策也很消极,当地虽然也有生番、移民家族,势力都比较小,加上未开发的资源还有很多,所以并不是很难处理,再说他们那些行业,也确实是叶枫看不上的。
  当下。叶枫指了指海湾里停靠着蒸汽轮船,问道:“大家觉得洋人的东西如何?我是说,如果咱们也能生产洋人的那些东西,能不能赚钱?”
  普通的人听说叶枫不会乱收税,甚至可能减税时便满足了,只有那些头脑灵活,或者是一些家族部族代表的,闻言顿时眼前一亮,谁都知道洋人的“奇巧淫技”好用。如钟表、水晶、火轮船,价格都高得出奇。若是能够生产。当然可以赚钱,而且还是赚大钱。
  叶枫趁机拿出这次带过来地产品进行演示。有很多是众人没有看见过,只是传说中的,比如洋火,便宜的洋油,还有能照相地照相机,两个轮子就能骑着飞奔的自行车,可以缝制衣服的缝机,不用油也能发光的电灯,甚至有人还留下来看了一场露天电影。
  当一件又一件神奇的事物出现在面前,这些人简直把叶枫看成了神,他们不禁想到如果真的能生产出这样的东西,那恐怕赚到地银子数都数不过来。
  他们立马和叶枫商议,希望能从他这里进货,以贩卖到大陆、琉球或者日本,这已经是他们最大的奢望,甚至自己也觉得不好意思,因为海湾里已经停着十艘轮船,叶枫完全可以自己做这些生意。
  “这个没有问题,我还希望大家能入股工厂,哦,也就是合伙,按照出资的多少,参与工厂的管理,分享工厂的利润,有钱大家一起赚,”叶枫的建议顿时让大家喜出望外,他们本来只是想做点贸易,赚点差价,听叶枫这么说,顿时就想着能筹多少钱出来,占有多少股份。
  协商大会开得很成功,叶枫当场免去部分近年来新增的税赋,在获得中下层民众支持的同时,也和一些家族和部族达成协议,准许他们在自己开办的工厂里参股,可以用银子,也可以用土地、荒山作价入股,还给他们考虑地时间,等工厂建起来再决定投资的份额。
  得到当地人地支持,叶枫对鸡
  设全面开始,他带来的工程人员已经将周围勘察完毕环山,一面临海,临海处是一片平地,从长远来说,平地狭窄会限制鸡笼地发展,但那是城市发展很充分以后的事情。
  叶枫之所以选择这里,是因为鸡笼相对于竹堑、次尾来说,鸡笼开发程度较低,更加地广人稀,便于他进行工业开发;同时鸡笼位于台湾北部,与福建沿海相隔较远,相对不会太引入注目;加上鸡笼有港口,境内还有零星人在挖煤,可能存在煤矿,这都是发展工业的有利条件。三面环山虽然不利发展,叶枫也不指望台湾本岛的消费能力,有海港便已足够,再说这样的地形,倒更利于防守。
  根据勘察的资料,叶枫对鸡笼的建设进行了大致规划,将其分为主要的四个区,居住区、港区、轻工业区和重工业区,在协商会议以后,几个本地家族的代表已经被邀请加入叶枫的幕府,他们对这个规划提出疑问,那就是居住区和其它三个区的距离较远,交通不便。
  叶枫也想到这个问题,表示将在城区开通电车,当然在发展的初期,工人的工房还是就近工厂设置为好,所谓的居住区是留给能买得起房子的人。
  叶枫没有一下子推出全部的项目,有些还要等待更多的合作者,毕竟只发展一个鸡笼是不行的,他根据鸡笼的具体情况,计划首先在海湾修建一座码头,这里将是工业品出口的主要途径。
  为了修建码头以及厂房,叶枫在山区边缘兴建起一座水泥工厂,设备、图纸和技术人员都是早就准备好的,一个生番社虽然一直视那片土地为己有,但并没有得到官府的承认,叶枫允许他们用土地入股水泥厂,买下了那片土地,有了当地人的配合,建设速度非常迅速。
  考虑到水泥厂投产以后需要煤,叶枫也以参股的方式,将发现有煤的几座山全部买下,整合为华夏煤炭公司,统一组织开挖,除了供应水泥厂作为燃料,还要为炼焦和生产染料做准备。
  通过勘察和调查,鸡笼山区拥有的矿产主要就是煤,还有硫磺、铜和少量的伴生铁矿,硫磺矿藏最丰富,根本无需从琉球进口。
  不过,清廷一直以开矿会损及龙脉及各种无稽之谈为由,杜绝开采,在矿山驻军屯守,叶枫虽然是同知,也管不到军队,好在他来到淡水以后,到处送礼,和当地驻军的关系也不错。遇到这种让人恼火的情况,只能带着丰厚的礼物拜访{营守备,为对方筹划发财之道。
  好在这位守备大人也是在过去的动乱中上台不久,手底下更是兵疲将弱,没有几个真正想当兵的,听到叶枫的计划,都一门心思想捞钱。何况有叶枫在上面顶着,也不怕朝廷追究,于是和叶枫商议,各人在硫矿公司占了些股份,便同意叶枫在那里开矿。
  盛产硫磺的矿床原本是火山,不但产硫磺,还有铜矿和铁矿,都是叶枫需要的,附近甚至还有金矿,正好用来打掩护,在山中开采矿石以后运出山谷,送到冶炼厂提炼硫磺、铁和铜,再利用这些资源,兴建安全火柴工厂,以及兵工厂,生产火药并制造传统的子弹。
  随着鸡笼各项建设的开始,当地劳工出现紧缺,叶枫于是前往南部的{,以优厚的条件招募当地流民,并且通过官府发布通告,招募淡水厅流民前往鸡笼做工,待遇从优。
  由于大陆连年战乱,特别是近期太平军攻打闽浙,逃往台湾的流民很多,他们本来就缺少谋生途径,只要有饭吃有衣穿便能满足,现在有政府出面,待遇又好,当然愿意前往。
  当地官吏在叶枫的要求下,很快组织起一批又一批的流民前往鸡笼。甚至有本地的贫民,比较后发现种地后扣除各种租税,远远不如做工,也自发前往。
  消息甚至传到其他地区,南部彰化、台湾、凤山等地的流民也开始有意识地向北部移动,这些人都被各地的官府视为麻烦,现在主动离开,他们自然高兴。
  这样的情况被台湾知府兼按察使衔分巡台湾兵备道孔昭慈看在眼里,这位孔圣人的后代很快发了一封信函送到叶枫处,言辞颇为严厉,质问叶枫在鸡笼所作所为,违反朝廷的政策,必须马上停止。
  第六集 中国攻略
  第225章 … 华尔火枪队
  枫看到孔昭慈的申斥信,只觉得通篇胡言乱语,全当就连解释都不知道从何说起,至于那些朝廷禁令,如果合理,偌大国家也不会积弱到这种程度。
  叶枫只好回信说外面谣传,绝无此事,请孔大人不要轻信,又道淡水厅新近创立多所学堂,招流民生番入内学习,推行圣人教化,“今有南来者,想是慕教化而来”。
  敷衍了孔昭慈,叶枫又振奋精神投入到建设当中,现在是分秒必争的时候,早一日将建设搞起来,就可以多积蓄一分力量。
  在大笔银子铺路,技术和设备都有保障的情况下,经过三个月的建设,鸡笼面貌已经发生翻天覆地变化。
  靠近港口的重工业区,完成一期建设的水泥厂、钢铁厂、炼焦厂、染料厂、酸碱厂、火药厂、火柴厂、造纸厂等近十家工厂一字排开,在工业区内形成小型的工业体系。
  工厂从当地的矿藏和菲律宾、印尼获得廉价的煤、铁、硫磺、硝石等原材料,然后经过加工和内部流转,最后制造出水泥、钢铁、焦炭、染料、酸碱和肥皂、火药、安全火柴、纸张等产品。
  另外还有正在建设的机械厂、车辆厂、造船厂,将会生产缝机、自行车,以及提供轮船的修理。
  这些工厂中间,有几个厂房看上去其貌不扬,内部却警戒森严,它们将利用其它工厂生产的钢铁、火药、硝酸等产品,秘密生产新式火枪、子弹、炸药、火雷。甚至是克虏伯后膛钢炮。
  在这些产品中,已经实现对外销售的主要是安全火柴、肥皂和染料,这些原本只是洋人才有地商品,在市场上价格非常昂贵。
  在看到产品以后,淡水当地的商人马上行动起来,他们知道这样的商品肯定能赚钱,于是依靠地理上的优势,从工厂购进这些产品,然后卖往大陆、日本、琉球和东南亚。
  菲律宾、印尼的西班牙、荷兰商人在输入原料的同时。也会采购这些商品回去销售,他们还将染料卖往印度,那里是英国人的纺织基地。
  一时之间。往日沉寂的鸡笼渔港变得繁忙起来,刚刚建成一座码头上。来自各地的船只络绎不绝,它们将大米、煤炭、铁矿石等货物运到鸡笼,又从鸡笼带走肥皂、火柴、染料、纸张。还有本地特产地樟脑等产品。
  西方国家通常将殖民地当作廉价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倾销市场,很少在殖民地发展先进的制造业,叶枫在鸡笼地工厂完全采用了世界上最先进的技术和生产设备,又靠近原料地产地和市场,价格上有天然的优势。
  叶枫暂时还不想和这些列强国家发生冲突,还是参照市场上的价格出货,当前地产量也很有限,不会对市场造成太大影响。
  不过他在鸡笼的动作还是很快引起了有心人的注意,聚集在中国上海的各国商人得知鸡笼一个很少听说过的地方,居然能生产这样的东西。都带着不同的心思前往打探。
  面对英、法、美等国家的访客,叶枫分别用不同的身份接待,在英国他是皇家科学院荣誉院士。剑桥学院教授,路透社的股东和副社长。诺贝尔英国财团地董事,无论哪一个头衔拿出来,都让这些在国内混得不怎么样才来远东冒险的英国商人惊诧不已,很谦卑希望和叶枫做生意。
  面对法国人,叶枫摇身一变就成了拿破仑皇帝亲自授勋的法国勋爵,还是法国科学院荣誉院士、巴黎荣誉市民、法国酒业协会地荣誉主席,巴黎春天百货的董事,在中国地法国人无论从数量还是地位,比英国人更不如,也马上蒙掉了。
  在美国人面前,他更是总统自由勋章的获得者,美国工商联合会会员,匹兹堡联合钢铁、克利夫兰联合石油的董事长,多家企业的董事,华盛顿、纽约、圣弗朗西斯科荣誉市民,甚至还是宾夕法尼亚州的议员。
  在送走美国人以后,叶枫正要去办事,护卫又进来通报说有一个美国人在外面,说是要投奔他,怎么劝也不肯离开。叶枫觉得奇怪,让护卫将人请进来。
  来的是一位二十多岁的美国青年,留着大胡子,他自我介绍叫华尔,声称自己“在德州放过牧。加州掏过
  ||枪”,半年前在旧金山看到叶枫的风采,这才辞去了航运公司的工作,来到中国冒险。
  “天啊,我以为埃尔文阁下这么厉害,中国一定是遍地黄金,可没想到这里居然在战争,”华尔夸张地叫道,眨了眨小眼:“不过,我喜欢打仗,可这里没有值得我投效的军队,我的上帝,他们居然还扛着长矛在打仗,如果有一支装备了火枪的部队,我一定可以横扫中国,尊敬的议员阁下。”
  叶枫觉得这家伙很可能就是历史上臭名昭著的“洋枪队”头子华尔,看上去是个十足的冒险份子和好战者,不由想到这样一个家伙,或许可以利用:“华尔先生,那么你这次找我来,是想做什么呢?”
  “埃尔文阁下,我是刚刚才知道您是在欧洲长大,并且在美国发家的,那您对中国的了解一定不多,”华尔自以为这次了解的是叶枫的真实情况,很得意地笑道:“我知道,您这个清朝的官肯定是买来了,其实,要想在清朝升官,还有一个更好的办法,您可能不知道。清朝有个叫曾国藩的,靠着自己练兵,就做到了兵部侍郎,相当于国防部副部长。
  ”
  “我知道阁下的公司能够制造火枪,只要组建一支洋枪队,我一定可以带领他们打败太平军,取得比曾国藩还要大的军功,您就可以做中国的国防部长,”华尔夸张地张开手臂,好像那个国防部长是由他册封的一般。
  “华尔先生,那你知道清朝有多少个兵部侍郎吗?”看到华尔露出迷惑的神色,叶枫笑了笑:“不知道?那我告诉你,这个兵部侍郎衔只是虚职,拥有这个头衔的人,可能不少于十个。”
  “竟然是这样?”华尔可能觉得自己被欺骗了,神色有些沮丧。
  叶枫好笑地看着这个冒险主义者,又道:“还有,你知道那位曾大人现在在哪里吗?”
  华尔歪着脑袋想了想:“好、好像他的父亲死了,所以他、他回去奔丧了。”
  “可是,奔丧需要一年吗?”叶枫摇了摇头:“是的,按照这里的传统,家中父母去世,子女需要丁忧守制三年,可现在是什么时候?正如华尔先生刚才所说,正在进行一场战争,而且你也看到,曾大人是在家中守制,可他的兄弟却在外面打仗,他们就不需要守制吗?”
  华尔迷惘地看着叶枫,什么丁忧守制,这个洋人完全不懂:“那、那是为什么呢?这个曾国藩难道不想坐更大的官了吗?哦,他是嫌这个国防部副部长的职位是虚的。”
  “哈哈,”叶枫大笑着拍了拍华尔的手臂:“你说的不错,曾国藩对清朝只给他一个兵部侍郎的虚衔是有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