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魔幻玄幻电子书 > 大发明 >

第126部分

大发明-第126部分

小说: 大发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叶枫让大家随便,又叫陈东安排一下,他和几位年长些的在一张空桌旁坐下:“这次请大家来,主要是看看这个欧洲。古语说坐井观天,有的东西在中国是看不到的。十六年前,英国的炮舰就敲开了中国的大门,如今,英法又要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这两个国家的领土、人口都不及我国,何至于如此欺辱?还是那句话,落后就要挨打啊!”
  “有天地开辟以来未有之奇愤,凡有心知血气。莫不冠发上指者。则今日之以广运万里地球中第一大国而受制于小夷也。”四十多岁的冯桂芬年龄最长,说话的声音也最响亮,颔下白须巍巍颤动。
  一时间众人都有些失语,华蘅芳叹息道。“哎,西方坚船利炮,格致化学,确实领先我国许多。”
  “可惜国内许多人还以为奇巧淫技,不足为恃,以八股取士,偏废实学,长此以往,差距必将愈来愈大。”王韬摇了摇头:“唯有变法革新。方能富国强民,小变则小治,大变则大治,变古愈尽,便民愈甚。”
  “师夷长技以制夷,始则师而法之,继则比而齐之,终则驾而上之,自强之道,实在乎是。”冯桂芬又道:“不过,看这法兰西世风沆,当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则国无不强,民无不富。”
  叶枫笑了笑,能出来地,对国内的形势都有思考,但认识又不相同,华蘅芳等人偏向于研究和实学,王韬和冯桂芬则侧重于政治。
  都不脱“西学为用,中学为体”那一套,这也是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洋务运动曾经实践过的,其最终的结果是,偌大帝国,被同时期开始“明治维新”的小小日本击败,这个惨痛的事实证明,仅仅是西学为用,还是不够的。
  “几位先生说得都有道理。”叶枫点了点头,想要改变诸人的观点也不急在一时:“大家可以说都是国内的先行者,都希望中国能再度强大,让英法这样的国家不能随意欺辱,至于如何强国,可以多看看,一定会不虚此行。”
  “欧洲各国,整个面积和我中国差不多,却有很多国家。每个国家地情况也不一样,比如这英国以前不过是小小一个岛国。后来进行了工业革命发展经济、又通过光荣革命建立新的君主立宪政体。如今已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殖民地遍布全球。号称日不落帝国。它的成功,对我们肯定有用。”
  “何谓君主立宪?”冯桂芬对叶枫说的新名词很感兴趣。
  “所谓君主立宪,也就是说国家不是君主一个人的,君主只是代表人民管理国家,君主的权力不是无限的,只有在宪法准许的范围内才能行使相应权利,宪法才是至高无上的。”
  叶枫并对政治地研究并不多,只是简单介绍了英国君主立宪的大概情况和一些做法:“在英国,女皇是名义上的国家元首,并不直接管理国家,也没有权力管理具体地事情。内阁才是国家的实际管理者,是通过选举产生的,并且有一定的任期,要受到议会监督。”
  “竟然有这样的国家?”冯桂芬、王韬等人都很惊讶。
  叶枫点了点头:“就目前来说,欧美各国的政治制度还不成熟,英国的君主立宪、美国地共和制度相对成熟,法国经过大革命,拿破仑陛下当选总统不过七年,成为皇帝仅仅四五年,政局一直比较动荡;另外还有普鲁士、奥地利、意大利、俄国等,也各不相同,你们可以都看一看。”
  “从国力上来说,英国是目前最强大的,美国发展很快,普鲁士也正在崛起,他们的做法,或许更有价值。”
  冯桂芬和王韬认真地点了点头,王韬道:“穷则变,变则通。知天下事,未有久而不变者也。当今之世,可谓见所未见,闻所未闻,几于六合为一国,四海为一家,至今日
  天下事,必自欧洲始!吾等当各自努力。”
  “自强之道,不可须臾缓矣!”冯桂芬也道。
  众人默然无语,叶枫又道:“没想到大家会在这个时候来,原本计划过几日便要取道美国,返回国内,这边我就让陈东负责安排,有什么事情都可以找他,不知各位都有些什么打算?也好统一安排。”
  王韬和冯桂芬对视一眼,冯桂芬道:“吾等对西洋并不熟悉,主要是看看各国的政治、经济和民生,你说英美最好,等看过法国,便去英美看看,可好?”
  叶枫点了点头:“也好,王先生你们在墨海做事,想必对英文也更熟悉,那我就安排大家去英国,以后再去美国、普鲁士等国家考察。还有这里的孩子,也要麻烦大家抽些时间上上课。”
  接下去的几天,叶枫一边对这些人做好安排,十五岁以下的少年都被送往瑞典新建的斯德哥尔摩大学城进行预科学习,然后按照他们的兴趣和特长,分别送到不同地学院进行修学,以后还可能送到英国、法国学习。
  陈修堂,华蘅芳、邹伯齐、李凤苞等人也将前往瑞典,在研究中心考察的同时,也负责教导这些孩子英文,留在瑞典地王文达则教授孩子们瑞典语。
  七个商人多是为利润而来,叶枫也着意交好,最大程度地满足他们,提供方便,帮他们采购火柴、纺织和机器制造方面地设备,希望他们能发展起来。
  只有一个叫伍轩的年轻人,愿意和叶枫前往美国,叶枫也答应带上他。
  王韬、冯桂芬等人,则被叶枫安排去英国,考察那里地政治、经济。
  至于那几个二十岁左右的青年,有两个跟着王韬、冯桂芬去英国,三个和华蘅芳等人去瑞典,其他八个人都被叶枫带在身边,包括徐荣村的侄子徐润,反正是出来见世面的,叶枫觉得跟着自己直接去美国也不错。
  这几个年轻人大多是洋行的学徒,懂一些英文,也识字,也有些是商人后代,比如徐润,还有两个穷人子弟,在洋行做苦力,不过自学了些洋文。
  “都是好孩子啊,”叶枫将所有人安排好,就和陈东交代以后的事情:“陈东啊,这次辛苦你了,我知道要找这些人不容易。”
  “在外面漂泊了这么些年,也希望咱国家能强大些,咱们的日子也好过不是?”陈东厚地笑了笑道:“东家给的那一百万法郎,用了四十万,找人、办书馆、开厂……”
  “这个你做主就好了,”叶枫摆了摆手:“你做事,我放心。”
  陈东感激地点了点头:“这一次离开,国内的事情找了族里几个本份的兄弟子侄照看着,东家回去后,只要拿着这个就可以接手。”
  陈东从怀里掏出一个匣子,递给叶枫。
  叶枫打开看到里面是一张纸和一枚印章,便点了点头:“陈东,你做的这些事情,一定会写在历史上的。我问你,你是愿意回国,还是留在欧洲?”
  陈东犹豫了一下,道:“我听东家的。”
  “我知道,游子都想要叶落归根,”叶枫微微叹了口气:“不过眼下欧洲的事情还要你照看一下,我身边了解中国也了解欧洲的人,现在也就是你,等过一两年,这次来的人成长起来,到时候你还回中国帮我,如何?”
  “行,我一定把这里的事情做好,”陈东道。
  叶枫想了想,又道:“我去国内,可能要做些事情,肯定还要这边的支持,钱和物上面有诺贝尔公司,人就要指着你这边,这些孩子,多照顾着点,让他们早日成长起来。”
  “学什么我不管,但是祖宗的东西一定要学,一定要爱国,我和王韬他们说过,让他们有空就去上课,这些你看着就好。
  孩子们的管理你要加强,有些东西他们不明白还是少接触的好,譬如基督教,革命派什么的,他们可是咱国家的希望啊!”
  “嗯,我都记下了,”陈东郑重地点了点头。
  “行,”叶枫站了起来,看到窗外的红日跳出了地平线,红色的霞光照亮了街头,悠悠说道:“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一切都拜托了。”
  第五集 列国游
  第220章 … 美国经济危机
  想来想去,美国卷就简单略过了,从下一章开始,回
  叶枫离开欧洲,带着伊莉莎和几个二十岁左右的年轻人,乘坐英国白星航运公司的豪华邮轮,横渡大西洋,前往彼岸的美国纽约。
  在纽约上岸以后,迅速会合前期到达的利得贝克等人,他们用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已经将叶枫交代的事情处理妥当,每个人都拿到了美国的身份证明。
  此时已经到了一八五七年三月,美国经济在一段时间的高速增长以后,这一年陷入巨大的危机,银行、铁路、商业公司纷纷破产,有价证券、货币持续贬值,这就是1857年经济/。美。
  美国在过去的十年经济高速增长,但主要集中在种植业、铁路等方面,纺织品、铁轨、生铁、机车等产品大量从英国进口,重工业基础也很薄弱,这种不平衡导致危机的发生。
  叶枫不得不再次改变行程,在纽约多留一段时间,趁机逢低吸纳,在匹兹堡收购几家铁厂,组建联合钢铁公司,引入诺贝尔重工的先进生产技术,整合美国钢铁制造业,同时利用当地的大煤田,生产最新发明的染料。
  他发现克利夫兰有一些小的炼油厂,利用挖出来的石油炼制煤油,于是大量收购土地和小型炼油厂,组建联合石油公司,设计发明油井式开采方法并申请专利。同时将这里地情况告诉大哥罗伯特,要他收购俄国巴库的油田,但是炼油产业基地最好建在瑞典国内。
  在叶枫的主导下,欧洲产业得到的利润被大量转移到新大陆,瑞银集团、罗斯柴尔德银行、法国和瑞典的投资也进行了有力支持,经过半年时间的投资和发展,诺贝尔财团在美国拥有了包括钢铁公司、石油公司、垦殖公司、诺贝尔十大集团的分公司在内的庞大产业。
  军工集团通过收购几家枪炮厂,在生产黄色炸药、火雷的基础上,开始生产枪炮,起初主要生产克虏伯后膛炮。以及叶枫在俄国时发明的诺贝尔式转轮手枪,与柯尔特转轮手枪不同,诺贝尔式采用后部全通地转动弹膛,能使手动或其他活动填充装置从转轮尾部装弹,后来又购买了史密斯和韦森的边缘发火式金属枪弹和新式转轮手枪的设计,生产更加完善的转轮手枪,以及一种后膛单发步枪。
  诺贝尔机器收购了一些机械厂,重组后生产的车床在制造业还不发达的美国很受欢迎,加上刚刚换届的美国新政府为了走出经济危机,对国内的工业发展大力支持。诺贝尔车床变得非常畅销。
  叶枫见美国棉花产量很大,便以诺贝尔英国分部的名义,从英国购买先进的纺织机械设计和生产技术。在美国生产纺织机械,本地纺织业随之兴起,又带动了缝机,特别是新式染料地销售。
  由于苯紫的发明,英国分部在霍夫曼的组织下,对煤焦油染料地研究投入了巨大热情,加上诺贝尔研究中心提供的一流研究条件。在半年的时间中,他们又发现了一种新的蓝色染料,那位叫格里斯小伙子还提出了主色团和助色团的理论,按照他的说法,以此为方向,将会有更多的染料被发现。
  诺贝尔电气在变压器和远程输电技术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大功率地火力发电机和电站在匹兹堡煤钢工业基地建成,被视为美国的奇迹,詹姆斯。布坎南总统签署了美国的电网计划。打算用电灯照亮美国。
  诺贝尔电信和西门子在美国组建新的合资公司,生产电报电缆和收发报设备。电信公司参与并为大西洋电缆的铺设提供技术支持。由于叶枫坚持采纳了开尔文爵士提出的技术标准,这一次没有重复历史上数次失败的经历。第一次便成功连接大洋两岸,实现了电报通讯。
  在菲尔德的大西洋电报公司,诺贝尔电信持有两成股份,在第一条跨越大洋的电缆成功以后,叶枫建议菲尔德继续铺设跨越太平洋地电报电缆,得到菲尔德踌躇满志的肯定。
  固特异在瑞典地橡胶工厂建成以后,终于回到美国,在叶枫地支持下,筹建诺贝尔橡胶美国分公司。
  诺贝尔车辆集团收购了几家破产的铁路公司,将筑路技术人员和设备转到瑞典修路,在美国生产自行车,并在诺贝尔机器和钢铁公司地支持下设计生产火车头和车厢。
  叶枫还聘请
  和路德维希当年留学美国时的导师埃里克森为工程师设备的研究,并在他的支持下,收购了一家船舶制造工厂。
  用了半年多的时间,叶枫利用经济危机时企业倒闭和各种原材料价格低廉的机会,迅速建立起庞大的产业集团,虽然花了很多钱,但是在钢铁、炼油产业的利润支持下,凭借技术优势和雄厚的经济实力,一切进行得都算顺利。
  诺贝尔公司的这一番动作,特别是在重工业和新兴制造业方面的投资,对美国本土制造的发展是一个刺激,使其摆脱了对英国的依赖,纺织业、炼油业和制造业迅速发展,摆脱了经济危机的泥潭,诺贝尔公司也得到新当选的美国总统詹姆斯。布坎南和新一届美国政府的好感和支持,并授予了叶枫美国最高市民奖励“总统自由勋章”。
  十一月,叶枫看到布局基本完成,留下利得贝克掌控美国方面的产业,乘坐火车,跨越大半个美国,来到西部太平洋沿岸的圣弗朗西斯科,也就是旧金山城,在过去的半年时间中,叶枫派徐润和伍轩协助陆石武,通过投资和技术援助,与华人社团联合,招募当地华工,创办十三家华人商业公司,并设立专门的技术学院和学堂,组织华人进行学习和训练,从中选出条件适合的,组成了一支三百人的武装卫队。
  当时,美国已经有几十万华人,基本都处在社会的最底层,叶枫的这些举动为他争取到很多人的支持,一些华人小商人和社团共同组织了华人联合会,推举叶枫为会长,叶枫为联会制定了章程,并成立了办事服务机构,日常费用全部由他个人出,负责协调在美华人的关系,保护华人利益,提供简单的咨询和服务。
  就在叶枫打算离开美国的时候,纽约那边送来消息,说是有个叫库科奇的法国人在找他,已经从纽约出发前往旧金山,估计这两天就要到了。
  库科奇是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