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耽美同人电子书 > 大宋兵器谱 >

第133部分

大宋兵器谱-第133部分

小说: 大宋兵器谱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想法不错,就是很难实现。”吕惠卿不住摇头,道:“西夏对关中垂涎已久,此时不出兵,更待何时?即使大宋退让得再多,西夏也会出兵。我们的退让,反倒是助长了西夏的嚣张气焰。”

“臣也如此以为。”王安石接过话头,道:“无论大宋怎样退步,都不会满足西夏,再多的财货也不如关中重要。得到关中,西夏的国力会增加好几倍,这样的好事不要,去拿一些区区之利,李秉常断不会去干。”

“介甫言之有理。”宋神宗眉头紧皱着:“若是出财货能让西夏不出兵,朕宁愿疼一次。就怕西夏拿了财货,仍是要出兵,大宋的财货反倒是助纣为虐了,那就是搬石头砸自己的脚。”

以西夏的胃口来说,给多少财货都不可能满足,最可能的结果是,既拿了宋朝的财货,还要出兵攻打宋朝。这是上百年的教训,无论是西夏,还是辽国,都是这么做的。一边拿宋朝的岁币,一边出兵狠打宋朝。

“要是陕州兵不抽调,那就好了。”吕惠卿叹口气。

“耶律洪基不是个吃亏的人,他的反扑将会异常凶猛,要是不能抽调西兵,北方哪里守得住呀。”吕公著不住摇头:“要是不去掳掠,哪有这种事。这都是边将好大喜功,致使兵连祸结,不知要到何时才能太平。”

他是反对派干将,对于他来说,局势越乱越好,不会错过这种中伤的良机。

“闭嘴!”宋神宗却是喝斥一声,道:“虎有伤人意,不管你猎不猎虎,虎都会伤人的。这次掳掠,给大宋强军指明了方向,有此一点,就足够了。只需要时间,朕就会有数十万这样的大军,到那时,还怕辽国么?”

“官家,那是以后的事了,眼下之事,如何处置呢?”吕公著不会罢休。

“这个……”宋神宗还真给问住了。

吕公著虽然没有安好心,却是问出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宋神宗虽然找到了建立新军的方向,可是,那需要时间。眼下,耶律洪基的反扑在即,西夏入侵在即,宋朝两面受敌,这一关过不去,一切都是空谈。

“禀官家,王韶求见!”就在这时,邵九快步进来禀报。

“王韶?快,快叫他进来!”一听此言,宋神宗不由得欢喜不已。王韶是他的心腹爱将,是他的左臂右膀,是宋神宗的主要军事助手,王韶一直不在汴京,这让宋神宗在处理军事问题时总是缚手缚脚。早就盼着王韶回京,只要王韶回来,解决军事问题就容易多了。

王韶回来得真是时候,正是宋神宗焦头烂额之时,宋神宗三步并作两步,迎将上去。没想到,和大步进来的王韶撞个满怀,惊得王韶不住请罪:“官家,臣冲撞龙体,死罪!死罪!”

“哎呀,别说那些!”宋神宗拉着王韶的手,拽将进来,左打量,右打量,不由得笑道:“王韶,你刚到京的吧?一身的灰尘,风尘仆仆的。”一边说,一边为王韶扑打灰尘,惊得王韶又是一通请罪。

“官家,能赏点茶给臣么?”王韶一路急赶,嗓子都冒烟了,说来声音有些嘶哑。

“呵呵!”宋神宗冲邵九一招手:“茶来!”

邵九领命,忙递上茶水,王韶接过,三两口喝干,大声道:“再来!”

一连饮了七八杯茶,这才作罢,宋神宗笑着打量王韶饮茶,没有催促。

吕公著看在眼里,很是妒忌,这是何等的恩宠呀?他却从来没有得到过。

“坐!坐!都坐下!”

宋神宗招呼众人坐下,问道:“王韶,这次掳掠,你们打得漂亮!是上百年来,打得最漂亮的一次!斩杀数万辽狗不说,还掳获了那么多的财货。辽狗掳获了大宋上百年,大宋终于还以颜色,让人想想就舒畅!呵呵!”

笑声欢畅,特别快活!

这一次,虽然把天捅漏了,麻烦很大,却也是难得的大胜仗,着实让人舒畅,众人跟着大笑。就是吕公著,也是陪着笑。

“可是,王韶,耶律洪基不是个吃亏的人,他吃了这么大的亏,一定会想方设法反扑,他会起倾国之兵一战。”宋神宗笑过之后,脸一肃,眉头拧在一起了:“若是对付耶律洪基,朕自是不惧。可是,西夏会趁机出兵,攻打陕州北部,直下关中,大宋两面受敌,如何是好?”

第75章 王韶说宋神宗

“官家,这事,臣与吴都指挥使商议过了。”当着宋神宗的面,王韶不能称吴骥为兄弟,只能按官名来称呼。

“哦!”宋神宗极为好奇,问道:“吴骥这人怎样?是不是特别聪惠?是不是一表人才?”

吴骥的名字对于宋神宗来说,那是熟之极矣,给了他太多的惊喜。可是,他还没有见过吴骥,要不好奇都不行。

“呵呵!”王韶发出一串畅笑声,道:“官家,吴都指挥一表人才算不上,可是,却也不会让人生厌,看一万次也不会生厌。说他特别聪惠么,也算不上,就是胆子大,敢想人所不敢想,敢做人所不敢做。就胆大,敢想,敢做!”

“想人所不能想,做人所不能做。哈哈!”宋神宗大笑起来,指着王韶道:“王韶啊王韶,这还不叫特别聪惠么?要是想不到,哪能做得到呢?”

“官家,吴都指挥真的不是特聪惠的那种人,可是,他的心思用在正途上。”王韶这话就有点意思了。

宋神宗脸上的笑容僵住了,朝中大臣,要说聪明人,很少有人比得过司马光的。可是,此人一心反对新法,处处与王安石作对,这让宋神宗很是恼火。司马光少有才名,若是一心一意为国,一代能臣是跑不掉的。

“嗯!”宋神宗眉头一挑,转换话题道:“你和吴骥商议的结果怎样?快快给我朕说来。”

王韶却没有立即回答,而是左右一望,在吕惠卿和吕公著二人身上一瞄,没有说话。

宋神宗已经明白了,此事必然太过重大,越少人知晓越是好,冲二人道:“吕惠卿,吕公著,你们先下去。”

二人领旨,退了出去。吕公著万分不爽,恨恨的道:“吕相公,你瞧见了吧?如此大事,竟然不让我们参与,哼!”

吕惠卿是变法的二号人物,都不能参与,他着实不爽,却是没有说出来,摇摇头,快步而去。

“邵九,你带人守着,三十丈内,任何人不得靠近。”宋神宗吩咐一声,邵九领命,自去办理。

宋神宗站在门口,见邵九办好了,这才关上门,回过身来,对王韶道:“王韶,你可以说了。”

“官家,臣与吴都指挥商议,有上中下三策。”王韶眉头一挑,暗中道:“但愿吴兄弟点拨的有效,能说服官家。”

王韶与吴骥商议之后,就在为如何说服宋神宗而犯愁。要知道,吴骥的谋划太过惊人了,尽管宋神宗很想改革宋朝的局面,也不见得有胆量接受,这说服宋神宗就是重中之重了。

“哦。三策?不少嘛。”宋神宗有些意外。

他和王安石、吕惠卿、吕公著商议了好几天,一个办法都没有想出来,王韶竟然说有三策,他着实很惊讶。

就是王安石也不例外,吃惊的打量着王韶道:“这么多!”

“下策,就是集中举国之力,攻打一国。”王韶眉头一掀,道:“臣与吴都指挥商议,以为集中举国之力来攻打辽国为上,打西夏为下。其原因在于,燕云之地是辽国的重地,若是没了燕云之地,辽国也就无能为力,其实力会一落千丈。”

“是呀!”宋神宗不住点头,大是赞同道:“若无燕云十六州,契丹人不过和匈奴、突厥一个样,只会盘马弯弓,不会有精良的装备、发达的技艺,众多的口众,吃不完的精粮。”

辽国的核心重地就是燕云之地,没有了燕云之地,辽国只是单纯的游牧民族,不会有城池,不会如眼下这般难以收拾。

“只是,若是如此的话,就无法对付西夏,西夏必然出兵关中,若是陕州丢了,关中丢了,其后果难以设想。”宋神宗是个明白人,眉头紧拧着:“别的不说,光是朝中的口水就会淹死很多人。更别说,还会有别有用心之人去鼓动,则天下嚣嚣,大宋会处于动乱之中。”

陕州丢了,关中丢了,后果太严重了,即使收复了燕云之地,也会让宋神宗顶不住。王安石不住点头,大是赞同道:“着实如此!此计,万万不可。”

“官家,若是要问罪,臣愿顶罪!”王韶猛的站起,道:“只要大宋能一统天下,臣之荣辱又算得了甚么?还请官家成全!”

“疾风知劲草,路遥知马力,王韶,你有这份心,朕心甚慰!朕心甚慰!”宋神宗眼里噙着泪水,用力拍着王韶的肩头,道:“此计,决不能用。说说中策。”

“官家,这中策就是紧守城池,不予进攻,一直拖下去,务使城池不失便算成功。”王韶说出计较。

要说守城,宋朝还真有很大的成算。宋朝别的不行,这城池特别坚固,即使西夏、辽国的军队再能打,打得宋朝没还手之力,也是拿宋朝的城池没办法。若是行此策的话,倒是一个稳妥之策。

“此计,倒是不错!”宋神宗有些意动,抚着额头道:“若是紧守城池,不使城池有失的话,倒不是一稳妥之策。即使耶律洪基有三头六臂,也是拿大宋的城池没奈何。更不用说,边关还有十万精锐大军,一个不好,再来一个雄州大捷,也不是不可能。”

“果然,如吴兄弟所料,官家对此计大是赞成。”王韶眉头一挑,暗中赞叹吴骥料算得准确。

“官家,此计虽然稳妥,却是耗时甚长,没有数年时间,不会止兵。”王韶提醒一句。

“哦!”宋神宗若有所悟,眉头拧成了川字,道:“真要如此的话,朝中的口水会乱溅,大臣们会一通接一通的上奏,说掳掠的时候打得那么好,为何战事拖得如此之长呢?一定是边将要君,借此自固,掌控兵权。到那时,弹劾的奏章会如潮水般涌来。”

“官家,臣斗胆说一句。”王韶心直口快之人,想到就说:“长平之战时,廉颇与秦军打消耗战,实行拖,可是,赵王却中了秦国的反间计,才有赵括统兵,长平战败。”

“王韶!你好大的胆子!”宋神宗火了,厉喝一声,道:“朕再糊涂,也不是赵王。”

把宋神宗比喻成赵王,着实让人着恼,可是,王韶跟没听见似的,道:“官家英明,自然是不会。可是,官家不会,并不是说有人不会,若是那一位出手的话,官家该当如何处置?”

“你你你……你胆子越来越大了!”宋神宗指着王韶,一连说了好几个你字,再也没了下文。王韶这话虽然难听,却是事实,若是战事久拖不决,曹太后一定会出手,到那时,即使宋神宗不想罢免王韶和吴骥也不可能了。

他们二人不统兵,谁去统兵?更别说,既然是曹太后出手了,新任统兵将领必然是曹太后的人。等于是把军权拱手相让了,一旦把军权让出去,后果就是相当的严重。更别说,曹太后的人中,没有一个能当此大任。一旦这些庸碌之人统兵,后果不堪设想,再来个长平之败,何足奇?

“此计也不可用,说上策!”宋神宗万分不甘心,却是不得不接受现实。

“卟嗵!”王韶跪在宋神宗面前,不住叩头,却是不说话。

“王韶,你这是怎生了?要你说话呢。”宋神宗万分不解。

“咚咚!”王韶只顾着叩头,仍是不说话。

“说!”宋神宗使劲把王韶拽起来,催促道。

王韶犹豫半饷,欲语还休:“官家,上策一旦成功,大宋收复燕云之地都有可能。可是,凶险异常,能否实行,这要看官家的雄心有多大,要看官家的胆识有多大。”

“王韶,你如此说话,就不怕官家砍了你脑袋?”宋神宗感到很憋屈,怒火有些上腾,怒视着王韶。

“官家,正是因为此策太过凶险,臣才不得不先叩头请罪。”王韶却是很镇定道:“若是官家胆识不够,雄心不够,此策不说也罢!”

这不是吊胃口么?

宋神宗恨不得从王韶嘴里抠出答案,手指着王韶,一而再,再而三,最后平复一下心神,道:“王韶,你那点鬼点子,还瞒不住朕。你不就是想激朕么?你达到你的目的了。”

“官家,此策真的太过凶险,若是官家心志不坚定,此策将会演变成大宋从未有过之惨败。嗯,或许会成为华夏历史上从未有过之惨祸!”王韶却是一本正经,以不容置疑的口吻道来。

“是么?”宋神看在眼里,知道王韶不是危言耸听,接下来的计策,真的太过凶险了。眉头一挑,道:“你说,若是能成功,朕无论如何也会实行。”

王韶打量着宋神宗,一个字不说。

“你……”宋神宗打量着王韶,恨恨的道:“王韶,你真是太气朕了!朕真的恨不得砍了你的脑袋!”

宋神宗不住踱步,越踱越快,额头上的汗水下来了。他对王韶很了解,王韶没有夸大其词,要不然的话,以王韶的性格,断不会如此做的。

“我必须得下决心!”

宋神宗突然停了下来,从剑架上抓起佩剑,拔剑出鞘,狠狠劈下,御书桌给劈下一角,大声道:“若朕决心采取此策,而半道而废,如此桌!皇天后土共鉴!”

“官家,臣死罪,死罪!”王韶忙跪在地上请罪。

“起来!”宋神宗把王韶扶起来,催促道:“这下,你总可以说了吧?”

王韶略一凝思,把计较一说。

“……”

宋神宗一脸的惊容,数度张开嘴,想说话,却是一个字没有说出来。

“咕咕”

王安石喉头发出一阵异响,愣是没说出一个字。

第76章 宋神宗的誓言

吴骥的谋划真的是太惊人了,就是王韶当初也是费了老大功夫,方才消化掉,还是吴骥当面剖析。如今,宋神宗和王安石如此震惊,是在意料之中。

“咕咕!”宋神宗喉头发出一阵异响,处于石化状态。

过了老半天,宋神宗这才清醒过来,抚着额头,入手的是汗水,打量着王韶道:“王韶,你说吴骥只是胆子大,他的胆子岂止是大?简直就是胆大包天!你瞧瞧,朕听了这谋划,就惊出了一头汗水。”

“是呀!太惊人了!”王安石也反应过来了,擦了一把冷汗。

“官家,就是臣当初听到这话,也是惊出了一身冷汗。”王韶一点也没有隐瞒道:“经过吴都指挥的剖析,臣不得不说,此计虽然惊天,却是不错的谋划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