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美人志-第83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即便是这场战事马其汗失利了也没有让雷觉天觉得有什么大不了,但是北边这个强邻终于要统一到李无锋手中却是给雷觉天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他甚至有感觉,李无锋一旦统一了帝国,首要的目标就会指向南方,马其汗国将会是第一站。
虽然马其汗国这十多年来国力增长十分快,尤其是在安杰行省、越京行省并入马其汗之后,国力更是跃升了一个大的台阶,安坤丰富的铜矿、杰美洛和越京盛产的粮食,对于资源并不富足的马其汗人来说简直就是天赐的,而罗尼西亚的纳入更无疑是锦上添花,这个地区丰饶的铁矿和银矿资源虽然因为地理地形原因开采成本较高,但是对于马其汗来说这却是任何东西都无法换回来的。有了自己的铁矿和冶炼场,马其汗国就不需要再受制于人,有了铜矿和银矿,汗国的财政就有了一个坚实的保障,产粮区的丰收,为汗国更是提供了充分的扩军基础,这一切都似乎看起来都是那么顺利而又欣欣向荣。
但是繁盛之后仍然有隐忧,国内的一些麻烦根本就不成气候,雷觉天自信现在的马其汗国力蒸蒸日上,民众生活水平也在稳步提高,国内纵然有人想要生事也是得不到任何支持的,何况有自己和毕希利大汗在,任何想要挑战自己权威的都要考虑一下后果。最大的忧患仍然是来自外部,来自原来是北面现在却是北面和西面两个方向的大唐帝国了。
雷觉天清楚,虽然马其汗国这么些年来国力发展迅速,但是在李无锋治下一样是日新月异,发展速度惊人,尤其是原来西疆控制区一连串的改革措施和鼓励工商政策出台,使得整个西疆控制区都变成了涌动的火山区,如同爆炸式的增长速度连雷觉天也自叹弗如。现在李无锋更是以席卷之势横扫唐河帝国,这样庞大的一个新帝国如今即将建立起来,对于与它为邻的马其汗人来说无疑是一个极其糟糕的消息。自己和大汗之所以屡次出兵半岛地区,主要目的固然是要争夺半岛,但另外一个重要因素也是要吸引西疆力量,让李无锋无力全心全意完成统一帝国的大业,但是无论自己一方如何努力,命运的转轮仍然是不可逆转的向前推进到了这一步。
忍不住轻轻叹了一口气,该来还是要来,不想面对并不是不敢面对,雷觉天很希望马其汗能够再有三到五年时间,这样一来,马其汗可以获得一个更稳定的发展空间,但是他直到李无锋不会给自己那么多时间,自己也许不得不面对即将到来的战争。而这张战争恐怕就不是局部性的战争那么简单,弄不好就会决定整个马其汗国的命运。
而自己作为一个唐人却要为马其汗国的生存发展竭尽全力,此时的雷觉天觉得自己口中有一种苦涩的味道,如果说原来的唐河帝国是逼迫自己不得不远走他乡求发展,但现在呢?只是自己已经适应了这一切,要让自己重新放下二十年来的奋斗从头开始,自己似乎也做不到,更不用说对自己一腔赤忱肝胆相照的大汗情谊了。
横拉门被拉了开来,厚重的脚步声传了进来,未经通报便能直入自己书房的人,除了大汗没有其他人,雷觉天收拾起惆怅情怀,整理了一下思绪,等待着对方的到来。
毕希利一进房间就感受到了自己这个肱骨之臣情绪的落寞,他太了解自己这位国务大臣了,他也明白对方是在为北方那个强邻即将登基而担心,说实话,毕希利内心也很有些发急,但是作为一国大汗,即便是有什么心事,他始终能够将它压在内心深处,不形诸于色。
“觉天,怎么了?怎么一副丧气劲儿?”随意的盘身坐下,挥手示意跟进来的侍卫可以离开了,毕希利装出一副大大咧咧的道:“莫不是让谁去参加李无锋的登基大典也让你这么为难?”
脸上露出有些僵硬的苦笑,雷觉天也知道这是大汗有意在活跃气氛,他也知道自己这副模样有些堕了己方的气势,但是实实在在的威胁的确有些压得他喘不过气来,尤其是在李无锋登基大典一过,只怕面临的威胁就会变成现实,如果现在还不考虑如何应对,那真的就叫做狂妄了。
“陛下,你也不必宽我心了,谁去中州都一样,并不能改变李无锋定下的策略,咱们还是多花些心思想一想如何应对可能爆发的战事更实际一些。咱们可还占着三江东部的华阳和玉山两府,情报显示这两地的民众这一个多月来似乎也有些不稳定的迹象,看来这些家伙都在指望着李无锋一登基就能让他们改头换面呢。”
“唔,必要的礼节我们还是要讲,何况派一个得力之人前去中州也可以了解一下李无锋那边的虚实,另外看看有没有其他办法避免这场战争?”毕希利沉吟了好一阵才终于启口道。
“陛下?!”惊得一下子几乎站起身来,雷觉天脸上方才的彷徨惆怅一下子消失无踪,取而代之的无比的冷峻和阴沉:“陛下是想用华阳和玉山两府来换取李无锋的止步么?”
毕希利并没有回避自己国务大臣的目光,而是默默的将摆在茶座上的茶壶替自己斟了一杯,细细的抿了一口才道:“除了这个办法,还有什么办法能够阻止战争的爆发呢?”
“那陛下以为就算我们退出华阳和玉山,就能够避免这场战争爆发么?”雷觉天此时的语气变得极负挑衅味道,如同一条吐着芯子注视着猎物将欲发起攻击的毒蛇。
悠然自得的放下茶壶,毕希利目光沉静如常,“也许不能,但是我想至少可以延缓这一战的时间,如果能够为我们赢得两三年时间,我们能够将罗尼西亚彻底消化掉,也许我们的机会会更大一些,而现在,我们固然可以在华阳和玉山给李无锋造成很大损失,但那里会拖住我们相当一部分精力,舆论对我们也更不利。而且李无锋只怕不会选择在那里和我们一战,越京和罗尼西亚只怕才是他希望的战场。”
第一百三十节 该来的始终要来(2)
微微摇摇头,雷觉天并不认可自己主君的看法,他对李无锋太了解了,即便是让出华阳、玉山又如何?李无锋的禀性便是利字当先,其他一切皆可抛在脑后,如果自己一方让出华阳、玉山,除了白白损失两地外,只能长大唐帝国的威风,灭己方士气,让局势变得更为险恶。
“陛下,你认为李无锋收复华阳、玉山便愿意止步?陛下,你太不了解李无锋了,我仔细分析了李无锋这崛起十年间的经历,事无巨细,我都细细研究了一番,发现此人最惯用的伎俩就是不按规则出牌,出奇不意,我们越是认为他不会如此的,他便越有可能从这里出招。”
雷觉天脸上露出一丝遗憾:“当初他刚刚在西北站稳脚跟,大家都认为他会争取时间发展经济,稳定地方局势,但是他却冒然出兵北吕宋,趁吕宋内乱和帕沙人北伐之际一举拿下北吕宋,为他在中大陆夺取了一个桥头堡。唐河帝国太平教人作乱,连我也认为这是李无锋一个机会可以大举将势力深入中原腹地,但他却反其道而行之,西出印德安夺取旁遮,为西北的发展攫取了大量资金,而唐河帝国却在和太平教人的骚动下被搅得千疮百孔摇摇欲坠。还有在东腾格里草原上和游牧民族的战争、南下半岛战争,有哪一仗我们猜测到他的意图,除了他已经准备就绪之时我们才有所察觉,可以说我们就根本无法猜测到他的任何想法。”
点头认同雷觉天的看法,但毕希利却知道雷觉天有一点没有发现,那就是李无锋身份的变化,他觉得他需要提醒一下自己的国务大臣:“觉天,你说的不错,李无锋这个人罔顾廉耻,背信弃义对于他来说简直就是家常便饭,也许他还会以兵不厌诈一词来沾沾自喜。但是觉天,你忘了一点,那时的他不过是唐河帝国的一个藩镇,或者在说得难听一点,是一个为了生存挣扎的一个军阀而已,那时的他生存是第一位的,为了自己政权的延续,他可以不顾一切,民众支持他也是因为命运攸关,利益几乎都是一致的,十分单纯,他当然可以肆无忌惮。”
看见雷觉天露出若有所思的神色,毕希利进一步道:“但是现在,李无锋即将登上自己一手缔造的这个东大陆最强大的帝国帝位,庞大的帝国领地内利益驳杂,各有所求,尤其是在这帝国初立之时,经历了战乱的民众都渴望获得一个安定和平的环境来发展,谁都知道打仗就要付出牺牲,经济也一样要受到影响,我可以确定,从内心深处来说,大唐帝国的民众现在肯定是不愿意再见到战争,这些民意同样会反映在李无锋麾下官员身上。如果我们不退出华阳和玉山,李无锋可以借此大造舆论,引导民意指向我们,他出兵也是情通理顺。如果我们退出这两地,断绝了他的借口,那我们就占据了主动,我们同样可以利用我们和他们的媒体发动攻势,宣示我们马其汗人也是渴望和平的,希望东大陆有一个稳定和平的环境。当然我们在退还华阳和玉山时可以更策略一些,不但要大造声势,而且也要和大唐帝国签订一个互不侵犯的和平协定作为附加条件。”
雷觉天若有所悟的点点头接上话道:“殿下是想用这个向外昭示的和平协议来约束李无锋?”
“对,李无锋以前无所顾忌那是因为没有身份能够限制他,但是现在他登临帝位,唐人不是最崇尚信义为本么?如果说刚刚签订和平协议又撕毁,那你认为国民会不会对这位穷兵黩武罔顾信义的皇帝产生疑惧心理呢?对于李无锋来说,我想他绝对不会不考虑这个问题的。”毕希利清楚最为一个皇帝和一个军阀之间的区别,尤其是在自诩为礼仪之邦的唐人中,这种约束力更大,一旦签订了这个和平协议,李无锋就不得不斟酌一下撕毁协议的利弊得失。
“陛下,你说得有些道理,但是我还是要提醒您两个问题,第一,如果李无锋寻找甚至制造借口撕毁协议,并将责任推给我们怎么办?这种手段伎俩对于李无锋来说简直就是小菜一碟;第二,如果李无锋得寸进尺,要求我们退出安杰、越京还有罗尼西亚怎么办?据我所知,黎德广的三个女儿都和李无锋搅在了一起,只怕李无锋早已是她们的入幕之宾,一旦李无锋纳她们为妃,岂不是更有借口开战?”雷觉天语音低沉,但语气却是更沉重,李无锋这个家伙连风流起来都要占尽好事,这一点运气不得不承认他比谁都更好。
“这两点我们当然需要注意,寻找借口也好制造借口也好,只怕咱们把持一个度,尽量不给他机会,另外不妨邀请大唐帝国国内一些主张和平的官员士绅多来咱们马其汗看一看走一走,制造一种亲密无间的气氛,他想找借口也得好生寻思一番。至于第二种可能性,我们则采取拖的策略,安杰也好,越京也好,现在已经既成事实,我相信大唐国内许多人对于这两地的地位定性只怕也没有拿准,如果说他们要想吞并,那岂不是和我们一样有辱他们这个天朝上邦?如果说不想吞并,那因为这个理由而掀起战争似乎又有些牵强,咱们还是得在舆论上下下功夫,力争占到先手。”
雷觉天的两个问题都问到了毕希利的软肋之上,让毕希利有些不好作答,不过他既然有这种意图,自然也有一些准备,回答虽然有些牵强,但也算是一个对策。
“陛下,恕我直言,您的这些设想都有些一厢情愿,很多事情不会按照我们预料好的轨道进行,李无锋更是不会,我个人认为如果战争无法避免,那我们就得提前做好各种准备,尤其是最坏的打算。”雷觉天微微苦笑,“陛下以为呢?”
“觉天,我明白你的意思,既然我们作了努力无法避免,那该来的就让他来吧,我们可以努力回避,但回避不了,那就得大方一点勇敢地迎上,李无锋是强,但你们唐人不是有句古语么?强龙不压地头蛇!在这片土地上,我们马其汗人难道就连地头蛇都算不上?人家欺上门来,我们就连还手余地都没有?”毕希利拊掌朗声大笑,身上涌起的自信霸气溢于言表。
“陛下,可是你也忘了我们唐人还有一句俗语叫做不是猛龙不过江啊,李无锋不来则已,以来怕就是一场惊风密雨啊。”雷觉天叹了一口气。
“觉天,雷雨既然要来,我们也挡不住,那就做好周全准备就是了,一句话,我们可以争取避免战争,但是并不是惧怕战争,我只不过希望能够多留给我们马其汗人几年时间而已,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一山难容二虎,这些都是你们唐人形容现在东大陆的局势,利伯亚人被李无锋打蔫了,并不代表我们马其汗人也如此,在南方这片土地上,李无锋要想为所欲为,只怕还得问问我毕希利!”此时的毕希利已然是斗气勃发,方才沉稳镇静之意早已抛在一旁。
“陛下只要有这种想法,那觉天也就心安了。觉天准备亲自去一趟帝都,去参加一下李无锋的登基大典。”雷觉天淡淡的道。
“什么?”泰山压顶亦不变色的毕希利这时候却是咋然变色,“你亲自去?你在说胡话么?中州也是你去得的么?进了唐人地境,李无锋随便安排些什么人刺杀了你,找个借口就说民间人士不忿你在马其汗为官为民除害,那不是让我有冤喊不出?不行,绝对不行!我绝对不会同意这件事情,你可以安排任何人去,但是你绝对不能去!”
雷觉天心中又是一热,士为知己者死,自己纵然是背负卖国唐奸骂名也是无憾,遗臭万年也胜过默默无闻老草野,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够有李无锋、萧唐、苏秦那等人的好运的,而自己也只能说生不逢时了。
“陛下,这一次我必须去,北方利伯亚人诸国都会有重要人物出席这次登基大典,我相信他们不会眼睁睁的看着李无锋一个一个铲除障碍,唇亡齿寒这句话他们因该明白,而三国同盟也将由各国重臣出席,据说米兰首相贝多里奇也会在内,我很想会一会他,现在三国同盟只怕也是七上八下忐忑不安,大唐帝国现在固然和他们亲善,但那是看他们有可利用之处,利用他们牵制倭人而已,狡兔死,走狗烹,贝多里奇怕也不会不明白这个道理,南方唯有咱们马其汗人在和李无锋抗衡,真的咱们垮了,米兰和其他两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