倚天应龙记-第11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禄翰帖木儿身后护卫见长矛飞空袭来,直shè主人背后,心下大骇,连忙从马背上跃起,飞身挡在长矛飞来路线之上。只听噗一声响后,两名侍卫被长矛串在一起,“砰”一声砸在禄翰帖木儿战马后股上,立即将战马惊动,
“咴咴”一声嘶鸣后,战马人立而起。禄翰帖木儿连忙紧夹马肚,稳住身形不至于摔倒,但后续飞来的长矛却“噗”一声刺入他的背部,迅速贯穿过去,再次刺穿马背,连人带马串在一起。战马后腿一软,立刻倾倒下来,“嘭”一声压在禄翰帖木儿身上。
“主人!”其余几名侍卫惊声出声,连忙下马救人,却见禄翰帖木儿身体被长矛贯穿,已经气绝身亡。旁边的持旗武官见主帅已死,再也不顾的许多,连忙扔掉大旗,飞速往前逃遁。
史应龙飞身赶上去,刷刷几刀将几名护卫砍倒,又一刀砍下禄翰帖木儿首级,大呼道:“禄翰帖木儿已经授首!禄翰帖木儿已经授首!”附近元兵看得清楚,一声惊呼之后,立刻四散奔走。远处元兵听到声音,张目望去,却见主帅大旗消失无踪,惊慌之下再也无心纠缠,发一声喊,纷纷飞逃。
元兵前军中军在胡深压迫之下,本已不成阵型,这一下奔逃,连带后军也被冲乱,纷纷溃逃。胡深、赵德胜率领部下顺势掩杀,不到一个时辰,已将元兵杀得七七八八,后又分出数十支小队遍野追击,终于赢下这场敌我悬殊的战斗。
第一九一章 应对天完
() 胡深率领汉子军追击溃敌,赵德胜则率领铁血军打扫战场。一番忙碌之后,统计结果得出,此此伏击战复兴军歼敌数万,夺得辎重军械无数,但也折损了jīng锐近千。史应龙派人去遂宁通知赵普胜,令其前来接管战利品,又将伤弱留下,带着铁血军继续前进,迅速赶到璧山和汉子军汇合。大军略作休整之后,连夜赶到巴县城外。
巴县是渝州治所,其居民多为古巴人后裔,向来以尚武质朴闻名。蒙古南侵时,巴县曾坚持与元军对抗三十多年,后来沦陷,惨遭元兵屠城,状况之酷烈,实无法以言语表述。后来元朝当政为了稳定统治,不得不单独在巴县设置四川南道宣慰司,以便管理。先前禄翰帖木儿乍闻成都、遂宁失陷,又见明玉珍常遇chūn大军迫近,两头不得兼顾的情况下,他便将所有大部分兵马带走,已经准备放弃巴县,留守的仅有四川南道宣慰司辖下数千仆军。
不想禄翰帖木儿大军开拔不过一rì,便被史应龙率众击溃,少数逃兵遁回巴县禀告,只道是占据成都、遂宁的汉子军所为,留守的宣慰使、同知等官员眼见天完军即将临境,驻守当地的兵马不足,本已是战战兢兢,再听闻禄翰帖木儿大军覆灭,只吓得心胆俱裂,连忙紧闭城门,严密防守。。。
巴县城内消息灵通者探知情况,便各自奔走起来。当年屠城惨事距今不过三代,经过侥幸存活的老一辈口耳相传,巴人对蒙人鞑子的仇恨,实为蜀人之首,之前听闻天完军入川,便有大族暗中串联,准备在紧要关头里应外合。谁料天完军还未到来,汉子军却已将禄翰帖木儿所部歼灭,当真是喜从天降,各大族首领迅速聚在一起,商议是要投靠天完军,还是归顺汉子军。而城中铁血镖局的人马更是闻风而动,在城中各处隐匿,暗中准备。
史应龙等人见城头上戒备森严,无法暗中潜入,便由赵德胜带着丐帮高手扮成溃败元兵,上前诈门。赵德胜早年行镖时曾学得一口流利的蒙语,再经过程映秀妙手易容,摇身一变,立刻成了一个黑鞑坦贵族。他气急败坏的奔到城门下,用蒙语厉声喝道:“上面是那个在把守?赶紧开门,让老爷我进去休息。”
城头上守兵见下面一群元兵叫喊,领队的更是一名黑鞑坦贵族,不敢怠慢,立即将守城武官请出。双方在城头一番对答之后,守城武官便下令开门,亲自下到城门迎接。赵德胜进了城门,犹自怒骂不休,忽然大喝道:“你这贼人,竟然要我等了许久才肯开门,这是要造反了吗?”陡地抽出长刀,“喀”一声将那名武官脑袋砍下。
城门洞道内的守卒只吓得目瞪口呆,一时反应不过来。跟随而入的丐帮高手却早有准备,轰然奔上前去,各挥兵刃,转眼间把城门附近守兵清扫一空,迅速将城门洞道内的木栏拒鹿等防御工事搬开,又冲上城楼,将城门附近城墙控制在手。赵德胜拿出信箭点燃,立刻见到一道红sè焰火飞腾而起,在夜空中炸出一朵巨大的红花。隐藏在城外的史应龙见到信号,立即命令大军进击。
胡深率领汉子军疾冲在前,数千骑兵如狂风飞掠,蹄声如雷,轰然冲入城内,又分成三队,一队直往宣慰司、府衙等官府机关而去,另外两队却左右分开,顺着城墙一路冲杀下去,又齐声呐喊道:“汉子军入城杀鞑,百姓紧闭门户,以免误伤!”城内预先埋伏的铁血镖局人手见到信号飞起,高喊着冲将出来,各举火把,或上前引路,或攻击各处官府机关,霎时间城内亮如白昼,杀声惊天动地。
史应龙带着大批铁血军紧跟着冲入城中,加入其中,迅速攻下各处要地,又开始清楚反抗的蒙人贵族,以及各类趁火打劫的败类。正在商量如何行事的巴人各大族首领听到城中杀声四起,探知是汉子军入城,不由纷纷相窥。但事已至此,也不用选择了,各人派出家仆与史应龙等人沟通之后,当即倾力响应。当夜巴县城中杀声喧天,纷乱不堪,到了后来,城中百姓也纷纷出手,相助汉子军控制局面。
次rì清晨,史应龙已经全面掌控了巴县,当即在宣慰司接见了城中耆老名流,以及巴人各大族首领,一番安抚之后,将人送走。他一边贴出告示安民,一边派出探马查探天完军兵峰来势,又令胡深、赵德胜就地招兵,扩充实力。城中百姓听到招兵的消息,当即蜂拥而至,踊跃加入。各大家族中目光深远者,更是派遣族中子弟前去报名,又捐赠军资,只为及早加入复兴军当中,好为将来谋取利益。一连数天,史应龙百般食物缠身,忙得休息的时间也没有,幸好他内功深厚,又值年轻力壮,这才没有累倒。
到了第三天傍晚,史应龙在宣慰司内听取众多属下报告,却听胡深道:“大统领,这些天汉子军招募了一千七百名新兵,其中大多数是各大家族子弟及其仆役,弓马娴熟,只需训练数旬,便可投入作战。此外补充了七百快马,再次将汉子军数目提升至四千。”
赵德胜说道:“大统领,铁血军招募了四千六百新兵,都是悍勇能斗之辈,不过未经训练,整体作战之力却稍有不如。”
又有几人汇报了手中事务情况,史应龙沉吟片刻,说道:“如此说来,我复兴军在巴县内的实力还不足与天完军对抗了?”他见众人纷纷点头,便又道:“天完军兵锋已经到了百里之外,对方号称有十万之众,虽多有夸张,但也有两三万能战之士。如今巴县被我方占据,虽不知道对方知道后会做出何等反应,但防人之心不可无,还请大家合谋解决这一难题。”
众人当即开动脑筋,苦思冥想,不久后,一名中年儒者拱手道:“大统领,古人有弦高犒师,我复兴军如今也可效仿,天完军不知我军虚实,想必不敢轻启刀兵。”这人名彭贤达,是当地彭姓大族子弟,在渝州素有名望,投入复兴军后,帮助史应龙处理了不少文案。
史应龙摇摇头,说道:“此计不大妥当。明玉珍和常遇chūn都是明教五行旗旗众,这次与陈友谅闹翻后,不去毫州投靠刘福通,和庄铮等人汇合,反而辗转入蜀,想必是另有打算。若我军不显露一下实力,只怕他们不会轻易退兵。还请大家继续讨论。”
黛绮丝说道:“何必如此麻烦,只要派人潜入天完军中,把明玉珍、常遇chūn杀了,他们群龙无首,自然会散去。”胡深、赵德胜等人闻言面面相窥,不由无言以对。史应龙连咳几声,说道:“师嫂,你说的也是一个办法。只不过我复兴军刚刚举旗,如果一开始就出手对付共抗暴元的义军首领,传扬出去,只怕名声不太好,对将来招揽天下仁人志士不利。”
黛绮丝淡淡道:“那就引诱他们率先攻击复兴军,然后就可以名正言顺杀他们了。你现在已是一方豪雄,若再跟以前一样拘于小节,只怕将来要吃亏。”史火龙喝彩道:“说得好!应龙,黛绮丝虽是女子,但在某些问题上,看得比你还要透彻,你还得向她多加学习才对。”黛绮丝忙道:“史帮主,谬赞了。应龙只是太过正直,所以才没有这般想罢了。”
史应龙若有所思,沉默一会儿后,点头道:“大哥,师嫂,我以后会注意的。当务之急还是先琢磨如何应对天完军吧。”
众人继续商量,多次修改之后,终于定下了计策,当即分头行事。次rì一早,史应龙和胡深率领四千汉子军,载着不少粮食离开巴县,直接向东而去,疾驰了三十里后,到了一处山坡之上,见远处有黑压压一支大军滚滚而来,漫漫不见边际。史应龙便勒住缰绳,令汉子军在此等候。
远处那只大军正是天完军,远远见到前面山坡上骤然出现的大批骑兵,连忙列阵防备,又有数十骑兵越队而出,直奔山坡之下,为首者却是一名黑衣虬髯大汉,正是常遇chūn。他见上面骑兵皆作汉人打扮,心下颇为惊异,便高声问道:“前面是哪里来的朋友,拦住我天完军去路,却不知有何贵干?”
史应龙见对方状貌极为威猛,宛如门神重生,心下暗赞一声,高声道:“在下史应龙,我铁血镖局近rì高举义旗,连续光复成都、遂宁、巴县,现添任复兴军大统领。听闻贵军路经我蜀地,特来犒劳诸位。”
常遇chūn闻言惊疑不定,他在昨天已经接到探马汇报,说巴县已被近年来纵横西南的汉子军攻陷,却没有想到竟然是铁血镖局所为,而且听对方所言,成都、遂宁也被其占领了,那岂不是说蜀中已经落入他人之手?他虽jīng于战阵,却不擅政治,当即喊道:“史大统领,在下常遇chūn,不知大统领亲自到此,失礼了。且待老常回去请明统帅来与你说话。”当即调转马头往本阵驰去。
明玉珍听完常遇chūn禀告之后,不由大皱眉头,沉吟道:“去年彭散人送到我军的那一批药材,据说就是史应龙所赠。听彭散人说,此人似乎早就着手反元了,没想到却在我们即将入蜀的时候发动,这下却有些难办了。”常遇chūn说道:“之前闻掌旗使说史应龙曾经为厚土旗的众位兄弟讨过情,救了厚土旗众位兄弟一命,而且颜掌旗一身武功被封,也需要他出面协调,因此要求我们入蜀后对铁血镖局客气一些。而且他和我师叔毒仙也有些关系,确实是不好办。”明玉珍又道:“但是庄掌旗使命令我们入蜀,要为我五行旗占下后方基地,这个任务却又不可轻易放弃。”常遇chūn随声应和,两人迅速交流着,一时不知是该战,还是该和?
第一九二章 立业成家
() 史应龙见常遇chūn回阵之后久久不出,便运气喊道:“明统帅、常将军,我复兴军添为地主,本应请诸位到城内一叙,一尽地主之谊。但我初定渝州,事务繁忙,实在不便招呼,因此只能在此恭送诸位了。为表歉意,在下准备了些许粮食,还望笑纳。来人啊,呈上礼物。”
“遵命!”周围汉子军轰然响应,列队往山坡下疾冲。只见马蹄翻飞,响声如雷,第一波汉子军驰到天完军阵前数箭之远时,倏然勒转马头,顺势将背后的粮袋抛出,又往回疾驰,与迎面冲来的汉子军快骑交错而过。一队队汉子军骑兵在坡道上来回驰骋,秩序井然,宛若人之十指交错而舞,不出半点差错。
明玉珍和常遇chūn见到前面的粮袋越堆越多,脸上不见半点欢容,反而逐渐严峻。两人都是久经战阵之人,见对方的骑兵装备jīng良,配合如此jīng妙,显然战力不凡,犹在蒙古jīng锐骑兵之上。常遇chūn低声问道:“统帅,史应龙这是何意?”明玉珍黑着脸道:“他明显不想让天完军入蜀,借着送礼之名来示威,这是先礼后兵,准备请我们离开了。” 。 。
史应龙等汉子军卸完粮食,哈哈笑道:“明统帅、常将军,贵我两方同为反元义军,诸位愿意加入复兴军,在下自然虚左以待。若诸位仅仅想对付鞑子,这蜀境之内有我复兴军主持,却不须劳烦大驾,还请诸位另觅他处杀鞑子。在下另有要事在身,不便久留,就不恭送诸位出境了,就此告辞。”他勒转马头,带着汉子军呼啸而去,迅速消失在山坡之上。
明玉珍和常遇chūn率领一队骑兵越阵而出,驰上山坡,目送汉子军远去。常遇chūn问道:“统帅,如今是打上去,还是撤退?”明玉珍yīn沉着脸,沉默片刻,又抬头四望,忽见远处山林上空众多飞鸟躁动,满空盘旋,不由心内一惊,忖道:“山鸟躁动不安,不敢落林,莫非其中有大批伏兵?”
常遇chūn也注意到远处山林异动了,当即脸sè凝重,说道:“统帅,我军目前有数万能战之士,不过大多为步卒,骑兵仅有数百,虽然并不畏惧这汉子军,但若是野战,却无法奈何得了对方。要是对方于山林间埋下伏兵,就算能赢下对方,只怕也无力再向前攻击巴县胜。”
“史应龙能打下成都、遂宁、巴县三处重镇,兵势之雄厚,只怕非我们所能对抗。他如今不向我们动手,只怕是顾忌名声,所以才要先礼后兵。”明玉珍沉吟片刻,终于下了决心,咬牙道:“这次就当是卖给史应龙一个面子,我们不入蜀了,去陕西和白不信、李喜喜他们汇合,顺便观察杨逍的举动,看他是不是还忠于我明教。”
明玉珍命令一下,天完军捡起史应龙留下的粮食,大军转而向北,迅速离开渝州。躲藏在山林内的丐帮高手缀在后面,跟出了百里后才返回巴县禀报。史应龙听闻天完军离开,不由松了一口气,他虽已经做好了准备,但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