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都市青春电子书 > 随身洞府 >

第31部分

随身洞府-第31部分

小说: 随身洞府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此他准备回白鹭洲找谢文军帮忙。
  这次他一个人回去,选择了坐大巴。在等车的时候顺手买了份报纸,竟然惊讶的看到关于三江市动物园园长被调查的新闻。谢文浩不由感慨那名女记者的动作真是迅速,居然用了不到一个星期时间就将账本上记录有关保护动物贩卖的事情调查了个一清二楚。
  一路颠簸到了白鹭洲,谢文浩开始考虑等白鹭洲的桥修好后,自己是不是应该买辆车了,要不然进出真的不太方便。至于驾照,在大三那年就已经考到手,如今已一年多时间没碰过车,也不知道到时候会不会成为马路杀手,反正当初他们的教练是对他们没一个人有信心的。
  回到村里,正好赶上吃午饭,谢文浩就直奔谢文军家里而去。因为最近几天来往次数较多,谢文浩也就没再客气的每次上门都带礼物,就算空着手,谢文军一家都对他欢迎无比。
  饭桌上,谢文浩问起了谢文军最近的一些打算:“军哥,这清明已经过去半个月了,你还打算出去打工吗?”
  谢文军扒了两口饭,使劲咽下去之后,闷声道:“不出去打工怎么办?小辉下半年就要读小学了,我不多出去赚些钱,靠家里的这一亩三分地,全家老小都得饿死。”
  谢文浩问道:“那你在岭南省那边打工,一个月能有多少工资?”
  谢文军叹了口气:“一个月加个一百多个班,能拿到手的工资差不多四千左右吧。虽然不是很多,但是省着点用还是够用的。”
  谢文浩考虑了片刻,说道:“要不今年军哥你就不出去了吧,来帮我做事,我一个月开你五千工资,还不用每天加班。”
  “五千?”谢文军愣住了,惊讶的问道:“帮你做什么事你开那么高的工资给我?”
  谢文浩解释道:“主要是一些杂事,你也知道的,我的承包合同已经签下来了。马上葫芦谷就要开始动工,而我最近这段时间比较忙,没时间在家里盯着工程,我必须要有一个信的过的人帮忙照看着。”
  谢文军不解的问道:“就这点事情也用不着给我开那么高工资吧?真要有事我爸去给你看着就行了,难道大家还会看着你吃亏吗?”
  谢文浩道:“大伯我自然也会请他做事,但不是现在,而要等葫芦谷的工地建设完成之后。你暂时先帮我负责工地上的事,等工地建设完成之后,我那边也需要有人帮忙打理,一万多亩的地方我一个人也忙不过来。以后你就在家里得了,那也别去,还能照顾好大伯、大婶、嫂子和小辉他们。”
  “我……”谢文军还想再说什么,却被孔雪英在饭桌底下踢了一脚。
  在家里工作,每个月还有五千的工资,这样的好事哪里去找?自然不能轻易推辞掉。孔雪英笑容满面给谢文浩夹了块鸡肉,问道:“小弟,你看有什么事是嫂子能帮忙做的吗?”
  既然不想让丈夫出去打工,孔雪英自己当然也不想出去,如果两个人都能留在家里,那岂不是比在外面打工强一百倍。
  谢文浩笑道:“嫂子肯帮忙,我当然没话说了。正好这次工地建设需要人帮忙做饭,我还说打算请外面人帮忙呢,如果嫂子没意见的话,那后勤方面的事情就先交给嫂子去办。”
  因为白鹭洲交通不方便,边树东虽然答应工程款项可以分几年结清。但是工人吃饭和住宿的问题却要谢文浩自己解决,住宿简单,现在天气不算冷,随便搭建几套板房就可以住人;可是吃饭就没那么容易,想叫快餐都不方便送进来,因此谢文浩就打算自己搞个后勤部,自己买菜做饭。
  既然请了谢文军帮忙照看工程建设,那么后勤这一块自然一起交给孔雪英。因为对他们夫妻非常信任,也不怕他们从中克扣。
  孔雪英闻言大喜,忙不迭点头应道:“没意见,我当然没意见了。”
  谢文浩笑道:“至于工资吗?比军哥少个一千,四千怎么样?”
  孔雪英迟疑一下:“四千会不会高了点?军子一个月拿了五千,我再一个月拿四千,那你不是每个月给我们两开了小一万了?你这一分钱还没进账,就往外面发那么多工资,是不是不太好?”
  谢文浩摆摆手道:“没什么不好的,干了活就要拿工资,天经地义的事。到时候除了嫂子你之外,估计还要请几个人帮忙,她们就负责做一下饭,洗碗刷锅就行,一个月二千的样子,嫂子应该找的到人吧?”
  大婶任萍忽然开口道:“还找什么人,浪费那么多钱干嘛?婶婶在家也没什么事,和你大伯一起去帮忙就可以了,每天一家正好在工地吃饭,也不用回来自己再开火了。”
  谢定民也在一旁点头道:“能省一点就是一点,小浩我知道你这次承包葫芦谷花了不少钱,我也不管你现在有多少钱,但是能不乱花就别乱花。你还要留着点钱盖房子,娶媳妇呢。”
  谢定民不提盖房子,谢文浩一时间还想不起来,家里的老宅已经快没法住人了,正好趁这个机会找人翻新一下。至于盖新房,再等段时间再说,毕竟葫芦谷的建设太花钱了。
  “行!那就麻烦大伯、大婶、军哥和嫂子了。为了我的事还让你们一家人操劳,真是太过意不去了。”
  听谢文浩这样一说,谢定民放下了碗筷,不悦的说道:“一家人说什么两家话,你爸和爷爷去世的早,你两个姑姑又嫁的远。我们不帮谁帮?”
  “是,大伯说的是,我嘴笨不会说话。”谢文浩连忙对众人道歉,心里却是暖洋洋的。
  也正是因为自家这几个叔伯对他好,在获得了药王谷洞府时,谢文浩才第一时间想到回白鹭洲来发展,以期多报答他们的一些恩情。要是都遇到一群极品的亲戚的话,恐怕他早就选择在外面发展不回来了。

  ☆、第六十八章 长白山

  
  谢文浩离开白鹭洲时,将上次卖菜的十四万块钱全部转给孔雪英了,让她作为买菜的开支,并且还嘱咐她钱不够用了再找他。
  转眼间二个月时间一晃而过,由于安格斯博士给谢文浩的支票兑换时间超过了一个月时间,他的账户上又多了将近八十五万。这样他的存款数额又突破了一百五十多万,加上陆陆续续有绿园店铺的收入,尽管不多,但是给葫芦谷建设工地买菜开支是绰绰有余。
  就这样谢文浩一路走一路买,转眼间又被他花了一百多万,但同时他的洞府内也增加了不少的植物和药材。
  全国各地知名的果树苗和成年的果树也被他买了不少,不管葫芦谷适合不适合种植,反正他的药王谷洞府内基本都是可以种植的。比如说:草莓、菠萝、芒果、杏、李子、西瓜、木瓜、哈密瓜、山竹、樱桃、香蕉、火龙果、苹果、香梨、山楂、橘子、桂圆、葡萄、荔枝、芦柑、脐橙等等,名副其实的百果园。
  至于中药种植部分,谢文浩选了人参、高丽参、西洋参、党参、黄芪、红景天、灵芝、当归、何首乌、黄精、石斛、枸杞子、天麻、杜仲、山茱萸、三七、番红花等。
  虽然选中的中药品种不是特别多,只有十七种,但它们都是非常名贵的中药材,不光药用价值高,经济价值也非常高。
  这十七种中药材,除了人参之外,别的十六种他都已经采购好了,并且其中好几样他都是到原产地选购的优良品种,甚至其中还有野生的中药材。
  这些中药材里面,最为贵重的就是人参。这也是谢文浩将会主打的一种中药材,因此他打算亲自上长白山,看看能不能搞到野生的人参种子,如果能采摘到老的野山参,那自然更好。
  如果真的弄不到,他也会打算在六月底回一趟学校,因为谢文浩六月底就要毕业了。
  ……
  因为此时已近六月下旬,离月底还有一个多星期时间,谢文浩就没打算去长白山的旅游景点观光。只是他依旧做出了一副驴友的打扮,头戴遮阳帽,身穿一套冲锋衣裤,脚下踩着一双登山鞋,另外还背着一个大背包。
  虽然他有药王谷洞府,许多东西都可以放入洞府内,但是为了不引人注目,他还是背了一个背包掩人耳目。
  因为时间很紧,想要在短短一个星期时间内找到野山参,仅仅靠谢文浩一个人去山上碰运气,是非常不靠谱的。于是他先在长白山的市区里面一家最大的中药铺,找到了药铺的经理打听附近有没有采药高人。
  一般现在的采药人采到珍贵的草药都会选择大一些的中药铺出售,那样获得的钱也会多一些。说来也是巧合,在他打听采药人的时候,遇到了一个前来药店买药的小男孩,大约十岁左右,小学都还没毕业。
  那小男孩名叫那清达,姓氏比较少见,后来谢文浩和他聊天的时候问起来,才知道他祖上是叶赫那拉,前朝很显贵的姓氏。
  那清达来药店是给他父亲买药的,他父亲那岩就是一名采药人,前段时间采药时不慎从山上摔断了腿。以前那岩采到的药都是到这家药铺出售,因此那清达也随他父亲来过几次这家药店。对药店的经理也比较熟悉,最近这段时间配的中药缺了几幅主药,才会选择过来购买。
  因为那清达钱不够,赊了几次账之后,这药店的经理就不太想卖药给他,是谢文浩帮忙付的账。因此听说谢文浩想要找采药人,那清达就主动带他前往他所在的小山村,村里的许多人都是靠采药为生。
  谢文浩肯出手帮助那清达也是被他的身世所感触,谢文浩自己的父亲就是因为自己体弱多病,外出打工赚钱结果在工地上摔死的,为了不让那清达步入自己的悲惨结局,他选择了出手帮助那清达。
  回去的路上,那清达得知谢文浩是一名中医,此次来长白山是为了采山参而来,不由出口恳求道:“谢大哥,能不能麻烦您帮我看看爸爸的腿?他已经吃了很多药,一直都没有好转。”
  此时已是临近傍晚时分,从市里只有到他们小镇这里的班车,而从小镇到他们的小山村还需要足足走一个多小时的山路。亏得在小镇下车时谢文浩买了几张饼子充饥,要不然这会儿两人肚子铁定饿的咕咕直叫。
  踏着落日的余晖,走在丛林密布的山间小路上,谢文浩伸手在那清达的头上摸了下,微笑道:“帮你爸爸看看倒是没什么问题,不过我可不敢保证自己能治好。”
  尽管在拥有药虚子的医书之后,谢文浩感觉自己的医术大有长进,在配合真气的使用,还有药王谷洞府做坚强的后盾,谢文浩有很大的把握可以治好那岩的腿伤。
  可是自己现在毕竟没有亲眼目睹那岩的伤势,要是夸下海口之后,最后发现自己无法治疗,那可不仅是丢了自己的脸,还惹得那清达更伤心难过。要知道人最大的伤心不是绝望,而是拥有希望之后发现那只是一个泡沫,希望过后的失望才是最让人伤心难过的。
  那清达步伐轻快的在路上走着,小脸满是坚毅神态:“谢大哥,只要你再帮我爸爸确认一下就好了。不管能不能治好,我都会很感激你,我也不会轻易放弃对爸爸治疗的希望。”
  或许是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在许多大城市里面,要是一家之主、最大的支柱倒下后,估计很多小孩都受不了这样的打击,每天不知道该如何是好。更别提会鼓起勇气,撑起这个家。
  “你妈妈呢?”想了想,谢文浩还是问了出来。
  “我妈妈在我很小的时候就生病去世了,我爸爸怕我会被后妈欺负,就一直没有再娶。”那清达淡淡的说道,提起妈妈时并没有多少伤感,但对他的父亲显然很尊敬。
  “又是一个苦命的孩子!”谢文浩心下感慨道,为什么好人总是受到那么多磨难呢?
  为了不让那清达年纪小小的就对生活绝望,谢文浩决定自己就算用尽全力也要帮忙把那岩的腿治好,哪怕用灵泉之水去催生一批治疗骨伤的药材也无所谓。
  正好自己从药虚子的医书上看到一种关于治疗骨伤的特效药膏——黑玉断续膏,自己这两个月也陆陆续续将它所需要的药材都找齐,只是有些药材年份还不够,暂时无法配置而已。

  ☆、第六十九章 腿伤

  
  走进这座几乎与世隔绝的小山村,已是倦鸟归林之时,幸亏现在是夏季,天色暗的晚,不至于让两人抹黑赶路。
  看着不远处的渺渺炊烟,还有此起彼伏的鸟啼虫鸣之声,虽然走了很久的山路,谢文浩却没有感觉到丝毫的疲惫,反而饶有兴致欣赏着此处与白鹭洲不同的山村风貌。
  如果说小青山是温柔婉约的江南女子,那么长白山就是魁梧高大的东北大汉,尽显雄阔苍莽之景,想来在这里打猎更是别有一番风趣。
  于是谢文浩开口问那清达道:“清达,你们村有猎人吗?”
  那清达闻言自豪的说道:“那当然了,我们村就是靠采药和打猎为生的。基本上家家户户都有打猎高手,那些不擅长打猎和采药的人家都搬外面小镇上去住了。我大舅打猎就很厉害,听说他小时候还和我外公一起打过老虎呢。”
  “哇,是东北虎吗?那么厉害啊!”谢文浩不由赞叹道,“那能不能请你大舅也带我进山打一次猎?难得来长白山一趟,怎么也要体验一下在大山里面打猎的感觉。你放心,我会出导游费的,不会让你大舅白带路一场的。”
  那清达摇了摇头看了他一眼,认真的说道:“不用钱的,你帮了我那么大的忙,我怎么会让你出钱呢?我大舅对我可好了,只要我提的要求他都会答应。再说大舅本来就要经常进山打猎,谢大哥你只是跟着去看一看,哪里用的着出什么钱。”
  谢文浩只是笑笑,没有接话。
  那清达的家在进村的左手第三家,离村口很近。两人进村后,发现厨房的灯已亮起,并且有炊烟升起。
  那清达赶忙丢下谢文浩,一个人朝厨房的方向跑去,边跑还边喊:“爸爸,你放下,让我来。你腿脚不方便,医生说让你多休息,你怎么又来做饭了?”
  那岩看了满头大汗的儿子一眼,眼里既是欣慰又是愧疚,柔声说道:“我没事,只是腿脚不方便,又不是躺床上动不了。虽然不能上山采药,可是做个饭还是没事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