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内掌柜-第3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令人称奇的是,除站在南山上能见其窑洞外,其他任何方向都不能见其房影。后经数百年的展,村落逐步扩大,才开始有了这大大小小的四合院。这些窑洞渐渐的没有人住了。
他们这些人员,雷大胆虽没有好感,也没有太过激的举动。
对此雷大胆有着很实在的最朴素的认识,斗*倒了他们,也不能吃饱饭,当然这话可不能宣之于口。
所以从他们来的第一天雷大胆就告诉他们老老实实的出工,认认真真的写检查……别出幺蛾子,总之一切按‘规矩来’。
现在雷大胆庆幸自己的心扑在田里,没有天天的‘讲政*治’。现如今雷大胆每次开会接到上面新的指示,虽然政策还没有明确的出台,但已然宽松了许多。
有三家有关系的早就已经返程,恢复了工作和组织关系。
“他爹,他爹,我咋听说去年不是恢复工作的人都搬走了,怎么有一家又回来了,还就住在咱隔壁?”年菊瑛紧张兮兮地说道,“不会是政策又变了吧?”满脸惊恐地看着华老实。
“啊!”华鹤年也担心地看向华老实,“村里的人也好紧张,大家是邻居以后怎么处?”
这抬头不见低头见,碰见了总要点头打个招呼。
以前他们住在南山下的窑洞里,只有上工的时候才碰面。
乡下人朴实,让他们坐办公室的,拿笔杆子的人拿起锄头下地干活儿,真是难为他们了。
可乡下的农活儿哪有不繁重的,雷大胆就是在大胆也不能明目张胆的帮助他们。
好在都拖家带口的,有青壮男劳动力,挣着工分,和乡下人一样吃不饱、也饿不死。
“别胡思乱想的,政策岂能朝令夕改!以后该怎么处,还怎么处。”华老实又多了一句嘴道,“你们多多照顾一下。”
“他爹,真没关系?不怕被连累啊!”年菊瑛立马放下筷子如惊弓之鸟道。
实在是这些年的记忆太深刻了,容不得他们不胡思乱想。
看着一家子恐惧的模样,华老实本来不想说的,于是开口,“我看过他的档案,里面没有任何坏*分*子认定材料。”声音低沉没有起伏地说道。
第69章 奇怪的一家人
“怎么会?”炕桌上坐着的人惊讶地看着华老实。
年菊瑛更是惊讶地说道,“既然成分没有问题,怎么还被下放过来了。”
“这怎么可能。”华鹤年赶紧咽下嘴里的窝窝头道。
“怎么不可能。”华老实嘴角划过一抹意味不明地笑容道,“不说别的地方,就单说咱们村吧!当年刚划分成分的时候,还有后来清查的时候,公社给咱们村两个地主的指标。你们也知道,抗日的时候,还有国民党战败的时候那些有钱的富户都跑了,那里还有?可是公社让两个指标,你就必须整两个人名上去。”
那最后怎么办,就查一下解放前谁家名下的土地多,后来清查的时候两个指标增加到了四个,凑数呗!村子里就有了‘凑数’的富农和小业主。
华珺瑶无奈地摇了摇头,这年月可真是让人无语的很!
这个荒唐的年代,什么荒唐事都有。
“那爹的意思是咱们邻居就是凑数的。”华珺瑶压低声音说道。
“嗯!所以别担心,像往常一样生活。”华老实定下基调道。
华珺瑶以前对于这类人是如瘟神一样远着他们。他们住在这里三、四年,愣是没有见过。
这下子住在隔壁,大家成了邻居,自然也就认识了他们两男一女,非常奇怪的组合。
其中一男一女大约五十上下,应该是夫妻,在华珺瑶看起来更像是美女与野兽的组合。
男的华老实从档案资料上知道光头大汉名叫:风降龙,长得五大三粗,全身肌肉虬扎、筋骨野蛮,说话声如洪钟,很像少林武僧!
女的耿媚不负这个名字,这个年纪依然是千娇百媚,说话轻声细语,举手投足间万种风情。
而另一个男的坐着轮椅,包裹的严实,到现在都没有看到庐山真面目,不过这名字倒是有些土的名字,卢根生。
他们也不用去上工,却有粮食吃,有衣穿,有钱花。
不过这都不管华珺瑶什么事,大家只是点头之交。她早就过了好奇地年纪,亦有着现代城市人的冷漠。
一大早华珺瑶背着背篓出了家门,身后跟着大哥和三个小萝卜头。
对面的门吱呀一声打开了,光头大汉风降龙一出来,就看见华家人。
华珺瑶和华鹤年朝他点点头,风降龙尽量扯出一抹笑容,笑着点头,结果华承泽似受到惊吓,忙不迭躲到华鹤年的身后。
风降龙立马收敛起笑容,都是老婆子让俺笑,可还不是把孩子给吓哭了,粗声粗气嗯了一声,朝山上走去。
“走吧!”华鹤年说道。
“爹,那个人好可怕。”华承泽肉嘟嘟的小手揪着华鹤年的裤腿道。
“不怕,不怕。”华鹤年笨嘴拙舌地说道,“那个人是好人,和你爷爷一样不喜欢说话。”
“哦!”华承泽懵懵懂懂地点点头道。
“你忘了你姑姑说的,人不可貌相吗?”华鹤年继续说道。
“亏你这些天还跟着我们有滋有味的看小人书。”华承进敲着他的脑袋道,“你忘了三国的庞统了。”
庞统是三国时期有名的人物。几乎和诸葛亮齐名。是司马徽向刘备推荐的,伏龙凤雏得一而安天下的凤雏。就是因他其貌不扬,投奔孙权,孙权不用;投奔刘备,刘备碍于面子勉强收了他。却将他放到一个不起眼的百里小县——耒阳,多亏了张飞识才及诸葛亮的举荐信,才成了刘备的座上客,为取西川立了大功。
小人书华珺瑶从废品收购站淘来的,作品内容百花齐放,绘画风格精彩纷呈,除了了一批中外名著,《西游记》、《水浒》、《三国演义》、《封神榜》、《岳传》还有符合特色的《地道战》、《地雷战》等一批电影连环画。
当然拿出来可是和孩子们约法三章的,不准拿到外面看。
符合主流价值观的样板戏,可以和小伙伴们分享。
“哦!”华承泽点点头道,“可我还是害怕。”
“呵呵……”华珺瑶拉着华承泽道,“又没让你和人家一起住,你怕什么?”
“走吧!”华鹤年说道。
一行人上山砍柴,挑水,打猪草,各有各的事情。
看着光头大汉扛着腰身粗的树干,三个小萝卜头眼睛都直了。
真是肃然起敬!华承泽立马不害怕了,“爷爷,你好厉害!”满眼小星星地看着风降龙。
小萝卜头不害怕了,热情不含任何杂质的晶亮的眼神,可把风降龙给吓的不轻,一溜烟的跑回了家。
砰的一声将肩上的大树扔到了地上,感觉地面都震三震。
“你这个和尚,先生好不容易睡了,你……让我说你什么好?”站在台阶上的娇小耿媚掐着腰,指着他训道。
她家老头子曾经是少林俗家弟子,绰号:和尚!
“哎呀!”风降龙如小媳妇儿似的担心地看着房间。
“我醒了。”温润如水的声音犹如易碎的水晶玻璃,又仿若湿润夏季里清凉的山泉,清心如水,却笼罩着一层淡淡的哀伤。
“对不起,先生,俺打扰你的好梦了。”风降龙不好意思地挠挠光头抱歉道。
“本就没有睡。”清润悦耳地声音又传来道。
“和尚,这是咋了,屁股后面谁追着呢?”耿媚婉转娇滴滴的声音在风降龙耳旁响起来道。
“这让俺拿枪打仗行,被那群光屁股蛋的孩子追着,可真是吃不消!”风降龙忙不迭地摇头道。
“呵呵……和尚,乡下的孩子淳朴。”温润的声音继续道。
“咱家的和尚,在门口一站,那就是门神,挡住了各色魑魅魍魉。”娇媚地声音杀气腾腾地说道,“还是这山里环境好,先生的气色都见好了,老乡们淳朴善良,不用去理会那些尔虞我诈,真好!”
又道,“好像这菜都吃的比城里新鲜好吃。”
那是当然的了,华家挑水的活计华珺瑶承包了,往水缸里灌灵泉里的泉水,这些泉水除了被他们吃了的,还有一些是被用来洗菜或者刷牙洗脸了,用过的水倒进水沟里,流到门外,一个多月来,这条水沟两边随着气温上升,郁郁葱葱了起来。
看着新鲜翠绿的叶子,耿媚看着欣喜和华家打声招呼总是摘点儿,吃在嘴里甜丝丝的。
第70章 肉蛋饺子 (第一更)
提到菜,耿媚看着正光着膀子劈柴地风降龙道,“和尚,劈完柴,把家里的地整一下,入乡随俗,清明前后,种瓜种豆的,咱也种菜养鸡。”
“哦!”风降龙应道。
“这种子去华大妹子那里要些。”耿媚笑道。
“俺不去。”风降龙手不停顿地咔嚓斧头劈在了木头上,应声而道,他不擅长和人打交道。
“我也没说让你去。”耿媚娇媚地说道,“你去了我还怕大妹子被吓着,不给你了。”
回答耿媚的是嘁哩喀喳的砍柴声。
耿媚端着早餐进了房间,放在炕桌上,被他们称为先生的卢根生看着耿媚道,“既然来了这里,不去看看从虎那小子吗?”
“那小子在革*命的大熔炉里,有什么好担心的,一定会练成一块儿好钢。”耿媚轻松地说道,一点儿都不担心小儿子。
“先生吃饭吧!这是我从华家给您换来的玉米面,熬得粥。”耿媚端上金黄的玉米粥道。
人家都是拿细粮换粗粮,他们家是拿细粮换粗粮吃,卢根生闻着玉米粥的香味儿,一脸的心满意足。
只要能让先生多吃一口饭,别说是面粉换玉米面了,金子换都行!
年菊瑛摇头失笑,这城里人还真是捉摸不透。
有了玉米面换来的面粉,华珺瑶肚子的馋虫被勾了起来。
下午提前早退了一会儿,趁着前后左右没人的时候从空间里拿出四斤猪肉扔进了竹背篓里。
现在的她虽然不能说是千里眼,顺风耳,却也耳聪目明,有锐利的观察力和强大的精神力,就是第六感很强。
华珺瑶回到家,先和面,当然换成了空间面粉,为了和的均匀有劲道,把面团如擀面条似的,反复揉面,将面团揉的软硬适中,滑溜溜的,在放到面盆里,搭上干净的毛巾醒面。
只有醒过的面才会光滑,醒面让水分完全渗入面筋蛋白质胶粒内部,让蛋白质完全吸水膨胀,使面团更筋道,变得松软有弹性。用经过“醒面”之后的面团蒸出的面食口感更松软,而煮出的面食更软嫩好吃。
醒上面后,华珺瑶才提着大刀开始剁肉馅儿,盘馅儿,练出来的油渣子切碎了搅拌进馅儿里。
熟好油里放入剁好的肉馅儿,洒上她制的调料,葱花姜末盐,拌出来的馅儿真是香。
至于菜,用的是韭菜,切碎了用香油拌一下,这样才不会下水。
一切弄好了,年菊瑛和何秀娥才一起回来了。
“呀!都弄好了,看样子我们直接包就好。”年菊瑛卷着袖子道。
何秀娥直接端来水,婆媳两个拿着皂角使劲儿的洗洗手,手指甲扣了扣都没有放过。
洗干净后坐到了八仙桌前,年菊瑛拿起皮道,“瑶瑶,你擀皮,我和你嫂子包。”
“哎!”华珺瑶拿过小擀杖麻溜的擀皮。
“小姑子这面和的好,怎么和的。”何秀娥拿着面皮笑道。
“这样和面啊?”华珺瑶详细地说了一遍。
“这可是活到老学到老,我怎么就没想到,以前和面,蘸着水,拳头压面,这手背被压的通红,还疼的厉害。以后有擀面杖,这手就解放了。”何秀娥高兴地说道,“那以后擀面条就这样和面,面条肯定是劲道又滑溜。”
尤其擀面条是这一带的主食,所以这个技巧很实用。
“这城里的面粉就是比咱们自己磨的白。”何秀娥笑着道,“这应该是城里的富强粉吧!又白又细的。”
“嗯!这是小麦种子,最核心的部分磨出来的,价格高。”华珺瑶解释道。
“这城里人真是看不透了。”何秀娥摇头失笑道,双手一挤,一个白白的鼓鼓的小元宝就出现在手中,放到盖帘上,“这面和的好,都不沾。”
“这馅儿多,面多。”年菊瑛想了想道,“承进娘,摆好了,一会儿给隔壁送一盖帘,人家给的面粉,然后给你大爷家送一盖帘。”
三人都是干活麻利之人,包饺子自然就快。
刚刚包完,下工的的回了家,“瑶瑶,你拿着去送隔壁,承进娘,你去给你大爷家送去。我来煮饺子。”
姑嫂两人一人端着一盖帘饺子,上面蒙着布,去送饺子。
敲开了隔壁的门,耿媚打开门一看是华珺瑶便笑道,“瑶瑶啊!快进来。”
华珺瑶端着盖帘进去,“耿大娘,这是我们家包的饺子,借花献佛了。”
耿媚闻言一双桃花眼微微一闪,“那我就谢谢了。”说着不客气接过盖帘道。
“那不打扰你们了。”话落华珺瑶向后退去道,“这盖帘我待会儿来拿。”
耿媚想了想道,“那好吧!”
华珺瑶目不斜视的,转身离开了。
到家后饺子才刚下锅,华珺瑶麻溜的剥蒜、捣蒜,调蒜汁、辣椒酱。饺子煮好了直接端上了炕桌,华老实和华鹤年先吃。
送饺子回来的何秀娥提溜着三个浑身泥猴似的小萝卜头。
“气死我了,你们三个,你看看这身土,别想给我上炕吃饭。”何秀娥拿着小扫帚扫他们身上的土,“还笑,你们还敢笑。以后让你们自己洗衣服。”
华承进嬉皮笑脸道,“娘,我们是男人,怎么能干女人的活计。”
何秀娥闻言戳着他的脑袋道,“臭小子,不尊重别人的劳动成果,还分什么男人、女人。”
“娘我们错了,下次不敢了。”三个小家伙立马倒戈痛快地承认错误道。
何秀娥看着他们三张无辜地小花猫脸,无奈地笑了,“好了,赶紧洗手洗脸吃饺子吧!”
“噢噢!吃饺子了耶!”三个小萝卜头如打了鸡血似的,高兴的跟猴似的又蹦又跳的。
由于三个小家伙浑身的土,所以吃饺子今儿就在客厅的八仙桌上。
“呜呜……好吃!好吃!”
“姑姑,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