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神-第29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是李真已经收敛了笑容——他收敛了笑容,嘴角忽然压了下去,嘴唇抿成两条线。
然后人们觉得屋子里的光线变得黯淡了很多。
屋顶原本就是上个世纪那种老式的白炽灯,散发出黄白色的黄线。这是因为这个庞大的地下系统启用得过于仓促,人们还没有来得及对这间屋子进行彻底的现代化改造。于是地面与角落里都有淡淡的阴影——那是人们以及这间屋子里的某些仪器设备所制造的阴影。
可现在有一片更大的阴影压了过来。那是李真的影子。他身后的淡影在他收敛笑容的一瞬间像是活了起来并且快速生长,从他的身后攀上讲台。从讲台攀上他身后的墙壁并且占满了它。而后这影子继续填充这间会议室的其他两面墙壁,就仿佛李真在这一刻突然成长为一个巨人。
这可怕而诡异的景象令首脑们忍不住屏住了呼吸。然而就在有人能够开口说话之前,巨大的恐惧感攫住了他们的心灵。
因为有可怕的压力从台后那个年轻人的身上迫发出来,以排山倒海之势向着他们直压,令他们觉得仿佛就在此刻,一座无比巍峨高大的山岳正在面前倾塌!
这是威压。是人类在某种神秘而强大的远古生物面前、由骨子里,或者说由基因里产生出来的、不可遏制的天然畏惧感!
于是李真说:“记住这种感觉。”
这句话仿佛魔咒。当它消散之后,李真的影子又迅速缩了回去,房间里陡然明亮起来。
但还是没人说话——他们仍旧沉浸在刚才那种可怕而可耻的畏惧感的余韵当中。
“记住这种感觉。”李真重复道,“如果我能想到一个更加确切的、能够清晰描述那个东西的词语。那么我也不会使用‘神’这个字眼。而你们刚才体会到的感觉。不足我从它身上体会到的十分之一。”
“那么诸位,什么是神?”李真关掉了身边的投影,用严肃的语气问,“就我个人的理解。神是指。某个拥有我们无法想象、也无法理解的力量的存在。在我家乡。我们的神拥有掌控和改变命运的力量——它们可以创造世界、可以创造人类、可以搬走山岳令河流改道。”
“而在更远一点的地方,比如您的故乡——”他朝之前那位元首点了点头,“你们的神话传说里有奥林匹斯众神。他们一样有我之前所说的那种力量。在从前我们认为这些神灵的形象之所以产生是因为古人所知太少——他们不知道雷电、**、海啸、山崩因何产生,所以赋予它们更加直观形象的涵义。可如今我们经历了前些年的一切,我们知道至少传说当中的某一部分‘神灵’是真实存在的——它们是类种。是远比当时的人类强大的生物。”
“但这些生物曾经带给我们恐惧与苦难,而我们现在战胜了它们。所以我能够理解您对我刚才所用的那个词汇所产生的强烈情感,我想这个词汇让您记起了不愿意再回忆的东西。”
李真向刚才那位元首点头:“但我现在所提到的这个生物,远不是那些类种可比的。它之于类种,就好比类种之于我们一万年前的祖先。”
“我们在这些年的战争当中已经开始了解类种们所拥有的能力。而且我打赌在座诸位所代表的的某几个国家已经开始进行试图将那种能力赋予普通人类的研究。那么诸位就应该发现,那些能力——包括目前我所拥有的能力——都很难用我们这个世界的物理规律、科学认知来解释。”
“我没有猜错的话,这一点必然是困扰在座诸位的最大一个问题——因为不能了解那些能力背后所隐藏的规律,就始终没法儿建立一个健全而自洽的理论体系。”
李真说完之后顿了顿。而这时候,人们终于从之前那种可怕的被压迫感中恢复了过来。随后他们来不及对李真之前所做的一切表示不满,就再一次被他所说的话牢牢吸引住了。
因为李真提到的这个问题的确是他们最关注的问题。就目前而言这件事的重要性甚至令他们可以暂不关心这次会议的主旨是什么,而是将目光都投在了李真的脸上。
的确有相当一部分有能力的国家在进行此类研究——令普通人成为能力者。因为这并非仅仅是一个军事问题,也成为了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在几年前以前这世界祥和美好,能力者的数量相当稀少。人们头脑里所认知的人类相对于能力者而言实际上很脆弱——数十亿这样脆弱的人类构成人类文明的主体。
但忽然有一天人们知道其实还有另外一种人——他们可以跳上十几米的高楼,可以不畏惧火焰的灼烧,可以令自己化为一阵风或是一滩水……
并且这样的人因为“峰值”的到来而越来越多。
当能力者的数量为绝对少数派的时候,人们会将其视为异类,会本能地排斥、畏惧他们。然而当能力者的数量达到一个临界点之后,从前的那种畏惧就变成了艳羡。政府们曾经有机会将这一部分“异类”统统消灭——尽管那样需要付出很大代价。然而类种所带来的灾难令他们再无暇顾及这一切,甚至还需要依赖那些“异类”的力量。
因此,现在“异类”们终于可以坦然地走在阳光之下,再无需被从前那些严苛的规定所约束。这导致社会的严重动荡——虽然一些能力者只想要安稳幸福的生活,然而更多初尝“力量”的甜蜜的人却打算得到更多。
于是在某些偏远而不发达的地区,当地政府的威信已经降到了最低,取而代之的是大大小小的由能力者所建立起来的武装团体。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没有办法解决“他们”,那么最好的办法就是变成“他们”。
“进化主义思潮”由此产生——普通人要求他们的政府付出努力将所有人都变成“进化者”,他们认为这意味着人类在生物学角度又迈上了大大的一个台阶,这种行为的意义可以媲美第一只猿猴学会用火。
但这种事情到底是好是坏还没人知道——至少就目前的几十年而言。因为一旦所有人都拥有了能力,那么人类文明的前景将变得不可预测。科技的发展并没有跟上人类“进化”的脚步,这情况就好比原本只用一条警棍便可进行有效威慑的一群犯人忽然个个手持了ak47,那条警棍背后所代表的势力将变得岌岌可危。
因此就如从前的核不扩散条约一样,大多数国家达成了一个协议——绝不在国内鼓励、提倡这种进化主义思潮,也绝不将之付诸实践。
然而哪里又会有人真的愚蠢到“绝不进行此类研究”呢?
要知道一群持枪的普通士兵和一群持枪的超人可完全是两个概念啊!
于是便出现了李真所说的那个问题。科学家们所面对的是一种他们全然无知的规律——如果那也可以被称为“规律”的话。
但人类也知道就在南吕宋似乎有一位“进化者”正在进行此类研究并且取得了惊人成果。实际上在过去几年当中他们所使用的某些先进武器的工作原理便是基于那种“规律”。
李真同样来自南吕宋。
而且……他的言下之意似乎是自己知道些什么,并想要将他所知的那些待价而沽。
“他抓住他们了。”戴炳成对身边的帝国首相说。但首相对这句话似乎没什么反应,他只是欠了欠身子,试图让自己坐得更舒服些。这位刚刚过了六十岁的掌权者现在看起来苍老而憔悴,从会议开始到现在他都没怎么抬头——更多的时候是在死死盯着地面,好像那里埋藏着一个巨大而可怕的秘密。
于是戴炳成摇了摇头,又去看李真。
这个年轻人做得比他想象得要好得多,甚至可以说令他略感惊诧了。他在半个小时之内抛出了饵,而这房间里绝大多数的人似乎都打算上钩了。
但会议室里很沉默,这种时候谁都不打算先开口。
李真便打破僵局。他微笑着开口说:“是的。就如诸位所想的那样子,今天我来到这里除了要告之诸位一件事情之后,还要提出一个条件。”
“就像你们所猜测的那样,吕宋已经掌握了某种核心技术。我可以将这种技术提供给你们,但我需要你们为我做一件事。”
第六章世界峰会五
他说完这句话之后,几乎所有人的目光都转向了戴炳成与帝国首相而不是李真本人。
因为那个协议本身就是由帝国政府牵头发起的。而至少在现在,这世界上的唯一一个超级大国还是这个位于太平洋西海岸的庞然大物。
戴炳成又看了看首相——后者无动于衷。于是他抬起头对前方的说道:“您有什么条件?”
人们对于他的直白略感惊讶,可也觉得是在情理之中。因为现在不是新闻发布会,更不是在议会里扯皮。在座的每一位都对其他“同行”的德行心知肚明,至于那个曾经的协议……
本身不就是由这些人搞出来的么?
李真点头,开口道:“很好,诸位达成一致了。那么在我说出我的条件之前,我们先得继续之前的那个话题——因为这两者是有联系的。”
“我首先要向诸位详细说明那个东西的历史,以及它所拥有的力量。这将会是一个挺漫长的故事,而且涉及到一些当下最前沿的科学理论。在我的叙述过程中诸位可以提问,但一些具体细节我也是门外汉,你们可以在离开这间会议室以后咨询你们的技术顾问。”
“我所要说的‘故事’,开始于距今约138亿年前。”
“没错,这个138亿就是人类所推测的宇宙历史,我们姑且认为这是正确的。在战前,沈幕博士曾经提出过一套理论。他认为我们所处的宇宙仅仅是一个相对的微观宇宙。它之于更大的宏观宇宙,就相当于一枚电子之于我们的宇宙。这种理论在从前看起来是天方夜谭,但现在大概不会再有人嘲笑它了——因为基于这个理论所衍生的一系列应用技术已经成熟完善,就比如诸位通过隔绝带时所使用的那扇‘门’。”
“同时沈博士也提出另外一种可能性,即,我们的宇宙同其他可能存在的微观宇宙或许会相互碰撞。我曾经有幸看过沈博士的理论手稿,但遗憾的是尽管有他为我讲解,我仍然弄不明白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我想这就是天才与普通人的差别吧。诸位应该也没法儿弄明白那一套理论,但这不要紧,我们要的只是结果。”
“结果就是我们的世界现在的这个状态——隔离带降临。更早些时候。电力也曾经失效。再早一些表现便是。在两百多年前,能力者出现了。我要提醒诸位,这种变化不仅仅发生在地球上,而是发生在整个宇宙尺度。这意味着。我们所在的这个宇宙当中那些曾经被我们认知的规律也随之变化了——诸位身边的技术顾问应该已经证实了这一点。而这一切都源于两个宇宙的‘碰撞’。这同样意味着。此刻与我们的世界产生交集的那个宇宙。它内部所拥有的物理规律与我们的世界是完全不同的。说句玩笑话,在那个世界——如果也有类似人类文明的存在的话——他们可能都是魔法师,或者是神仙道士。我们的科技对他们来说或许同样不可思议。”
李真顿了顿。去看人们的表情,然后将手微微下压:“对。就是诸位所想的那样,无论是能力者、类种,甚至是我现在要说的那个‘神’,都是这种外来规律的产物。”
说到这里,他面前讲台上四十七盏绿灯其中的一盏变红了。于是他颔首道:“请提问。”
提问者说:“那么这种碰撞不会一直持续下去,是吗?”
李真说:“是的。从我们的宇宙的角度来看。碰撞有可能在此刻结束,也有可能持续数百万年——那对于宏世界来说也仅仅是一瞬间。”
提问者又说:“我从前听说过一个说法——在你刚才所说的前提下,如果有一个超级观察者感知到了这种碰撞,那么这种随机状态就会变成一种确定性,那意味着碰撞不会终结,而会一直持续到两个世界融为一体。那么是不是说,此刻身在吕宋的王远伟博士——”
李真的眼中闪过一丝阴霾。但他很快抬手打断了提问者的话:“我知道您要说什么。但这个问题我在之后会做出解释。”
提问者耸了耸肩,说:“还有一个问题。如果某一天这种碰撞终结,是不是意味着从另外一个世界外来的规律也将失效?是不是意味着,我们这个世界的能力者将不再有新的能力者?”
李真点头:“是的。那些超越我们认知的超级能力都是基于外来的‘物理规律’。一旦那些规律消失,人类将不再被它们影响。但另一方面,已经受到影响的个体仍会表现出特异性。其中的技术细节我不了解,但最明显的例子就是类种,以及我所说的那个神。它们的生命悠久,难以被消灭。尽管在此前的数百万年里我们的世界已经完全不被另一个世界影响,但它们依旧拥有可怕的力量。”
很多人的脸上开始露出若有所思的表情。而李真在给了他们几秒钟思考之后说:“那么现在大家应该都知道另一个事实了——我们现在所经历的这次碰撞,并不是第一次。”
“说过了宇宙背景,现在来说我们所在的这个地球。地球的历史有四十六亿年。就我所得到的消息,在这四十六亿年的时间里,我们这个世界至少已经经历了三次碰撞。”
“第一次碰撞,大致发生在四十三亿年前。”
李真又停顿了一下子。于是如他所料,有六盏灯变成了红色。但这一次他没有允许提问,而是继续说道:“诸位想问我如何知道这个数据——是它告诉我的。”
他向南方指了指:“就在那个时候,它出现了。”
他敏锐的听力觉察到了吸气的声音,也听到有人在嘀咕——“耸人听闻”。
于是他微笑道:“的确耸人听闻。因此我没指望在一开始就说服诸位完全相信我的话。我说过,在此之前你们可以将我说的当成一个故事来听。”
“现代科学认为生命的起源大致在35亿至40亿年前,那个时候出现了原始的单细胞生物。这个理论在某些方面来说是正确的。因为原始的单细胞生物——我们所认知的那种单细胞生物的确是在那个时候出现的。然而在此之前,我口中的那个古神已经孤独地存在了三亿年之久。”
“你们想问,那样一个庞大的生命体是如何在一个被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