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文学其他电子书 > 妈祖传奇 >

第32部分

妈祖传奇-第32部分

小说: 妈祖传奇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路允迪的手下徐兢见上司如此的虔诚,他也慌忙跪下祈祷,但他所祈祷的却是演屿神,因此,在他返回京城后,所记载的此次出使高丽经过的文章《宣和奉使高丽图经》中,只记载了演屿神显灵,而忽略了妈祖,或者说,他根本就不知道是湄洲神女护佑了他们。虽然宋徽宗对演屿神、妈祖同时都进行加封,但在当时,演屿神的影响比妈祖大得多。

  台湾海峡每到夏季,经常有台风从太平洋南部北上,这种强热带气旋的风力,常在十二级以上,台风经过的地方海浪滔天,狂风怒吼,所以大多数船只都无法抗拒风暴而倾覆。

  说来也奇怪,路允迪祷告了一阵,觉得一下子船就平稳了,他睁开眼时,果然有位身着红裙子的神女站在船樯上。海浪慢慢地减退了,天上的乌云也散去了,一轮红日重新挂在了半空中,路允迪所乘船脱险了。

  路允迪站起来,一看那船樯上的神女却不见了,他再次跪下去,磕了三个头重新爬起来,命令他的手下,赶快救那些落水的人。但许多人都消失得无影无踪了,活着的人已经是极个别的了。

  靠着神女的护佑,路允迪独船驶向高丽,再也没有遇到什么风暴了。

  在高丽早已有人知道林默……湄洲神女的名字,但却还不知道林默已经蒙难一百多年了。林默曾经从扶桑海盗伊藤万雄那里救出来的十几名高丽女子,后来由福建路把她们送回了国,自然便把林默的事迹到处宣扬,这样代代相传,即使是高丽朝廷也知道福建湄洲有一位了不起的神女。

  当高丽国王接见北宋使者路允迪时,国王很有兴趣地问到了林默神女的一些情况。路允迪便把林默遇难的经过和朝廷对林默的封赠转告了国王。最后他盛赞了他能够安全地到达贵国,得力于湄洲神女的护佑。

  路允迪出使高丽,扩大了林默的影响,虽然高丽人也有自己的海神,但中国的女海神对他们却更具有一种新的崇拜力。

  路允迪完成了朝廷的使命,顺利地返回了福建。他虽然对演屿神并不满意,但作为神祗,那毕竟是神圣的象征,他怎么得罪得起,他必须去演屿庙还愿,履行他的诺言。他向演屿神敬了香后,走出庙门。这福州连江演屿岛上的祖庙始建于唐代,其庙名为“昭利”,其神为唐代福建观察使陈岩的长子,其人乡居有德,后人奉祀为神。该庙经过海风的侵蚀,庙宇年久失修,已经出现了衰败的迹象了,但香火仍然十分兴盛,来往香客络绎不绝。因为,在演屿岛没有妈祖的神位,路允迪只得面对着大海,跪了下来,拜祭那远方的湄洲神女……妈祖。

  一位达官跪在那海边祭拜,很自然地吸引来了许多的看客。

  路允迪双手合什,磕了一个头,口中念念有辞。那平静的大海骤然间掀起了层层巨浪。在那强烈的阳光下,银光闪闪。就在那巨浪上,出现了一位身着红裙子的女子就站在一叶小舟上。

  这一奇观的出现,那些看客们,慌忙跪下来,立即便面对那红衣女子磕头作揖,祈求赐福。可当这些虔诚的信徒们再抬起头时,大海又恢复了平静,闪闪发光,什么都没有了,只有那些海鸥一边翻飞,一边鸣叫,那些远航的船只如同固定在那蔚蓝色的大海上似的。

  路允迪回到了北宋的京都,宋徽宗听了他的奏言,亲赐湄洲的妈祖庙一块题为“顺济”的匾额。这一事迹在南宋二十年莆田人廖鹏飞写的《圣墩妈祖庙重建顺济庙记》一文中有叙:“越明年癸卯,给事中路允迪出使高丽,道东海。值风浪震荡,舳舻相冲者八,而覆溺者七,独公所乘舟,有女神登樯杆为旋舞状,俄获安济。因诘于众,时同事者保义郎李振,素奉圣墩之神,具道其祥,还奏诸朝,诏以‘顺济’,为庙额”。

  宋徽宗派宦官把庙额直接送达莆田湄洲岛妈祖庙。对于皇上的封敕,林氏宗亲把它作为极高的荣耀。林默离开人世已经整整136年了,她的玄侄孙也已经是白发苍苍的老者了。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可林默的精神却是不死的、永存的。

  宋高宗赵构绍兴年间,江口海盗猖獗,神女“驾风一扫而去”,后经常协助官军剿灭海盗,使得中国数万里海疆得以安宁。

  宋孝宗淳熙年间,年年发生旱灾,神女随祷随应。

  湄洲神女的影响逐渐从莆田的湄洲延伸到沿海一带的广大地区,从而,逐步取代了沿海一带各地的男海神,妈祖成为中国最大的女海神。 
 
  
第廿九回 红灯指引下西洋
 
  从福建向东航行琉球国,在当时是非常困难的事,因为台湾海峡的季风有其固定的风向,冬春刮东北风,夏秋刮西南风,所以,在台湾海峡一带,最有利的是南北向航行。若要作东西航行,一年四季多数时间内,船只的航向都与风向呈90度角,航行如此危险。唐宋时期大陆已经与琉球国开始了交往,但这主要是商业往来。明初,应琉球国王的要求,明王朝派出使者,航行数千海里去封赠琉球国王。到明成祖时,由于南海海盗陈祖义猖獗,胡商已经不敢再来中国贸易了,于是朝廷又决定向南打通去西洋的海上通道。

  据《明成祖实录》记载:“永乐元年(1403年)五月辛巳,命福建都司造海船百三十七艘”。“永乐二年正月癸亥,将遣使西洋诸国,命福建造海船五艘”。朝廷为太监郑和下西洋开始作充分的准备工作。

  明朝三宝太监郑和率领船队七次远渡重洋。他曾多次宣称在海上屡得“天妃神显灵应,默伽佑相”。于是明成祖朱棣命令在湄洲、长乐、太仓、南京以及京都建天妃(元朝忽必烈已经册封林默……妈祖为天妃)庙宇。朱棣亲自写了《南京弘仁普济天妃宫碑》碑文,盛赞天妃功德。

  其实,郑和也并非妄造天妃显灵的神话。有关郑和在海上的冒险经历,明代就有罗懋登的著名神魔小说《三宝太监西洋记》多种版本面世,书中虽然情节离奇古怪,但却说明了明代那时的海上贸易的艰险。

  一日,观世音菩萨亲自召如来龙女,并对她说:“龙女呀!你还记得有一年我们路过湄洲湾时,有一个妖怪正在吃那些渔民,当时,我并没有去救他们,因为那是天机,事隔多年了,也该解秘了!”

  龙女一听,以为菩萨又要派她下凡,本想说,却被菩萨制止了。

  “龙女啊!那些渔民前世本是无恶不作的海盗,所以应该受到那种报应,是谁也改变不了的!”

  龙女静静地听着。

  “当然,那妖怪也应该得到惩罚!所以,你下凡去杀了那鳄鱼精!”

  听到这里龙女才恍然大悟,原来是这么回事,虽然杀了那妖怪,却得罪了东海龙王的小女儿,她再看看胸前这柄小金剑……这不过是女娲娲娘娘假赵公明的手,送她的一份礼物,可这赵公明还是多年前在这普陀山见过一面,直到如今连他的影子都见不到,更使她奇怪的是,赵公明本是一位叱咤风云的大罗神仙,就连那上界的第一公主都得在他面前服服帖帖的,唯唯若若的,为什么一到凡间就变成了一个懦夫,软弱得还不如一个女子?

  “但是,那妖怪又从地狱里逃了出来,第一个遭到危害的就是下西洋的郑和。”

  此时,龙女从菲菲之想中回过神来,抑或又明白了许多,抑或更加湖涂了,师傅找她,原来真的要她再次下凡去,她虽然心里很不乐意,但师命难违。她为了争取主动,于是说:“师傅,是不是又要我下凡去?”

  “不!此次不是下凡,而是派你去保护郑和安全到达西洋!”

  龙女听后立即在心里高兴起来,就凭她现在的功法,要对付一个妖怪应该是绰绰有余,如果是下凡,一个凡人要对付妖怪,可不容易啊!

  “龙女,你别高兴得太早了!”

  龙女听后一怔。

  “那鳄鱼精在地狱里经过这多年的煎熬,可不是当年东海龙王的附马,那么容易杀它了!”

  龙女看看她颈项上的小金剑……这柄赵公明送她的“无影神剑”。

  “你过来,取下你的小剑!”

  龙女依命,把小金剑捧在手中。观世音菩萨提起杨柳枝,在那小金剑上滴了几滴甘露,然后,说:“你重新佩好罢!”

  龙女不好直接问师傅。

  “这样你就可以制服它,把它重新捉回地狱!”

  龙女只身一人离开了普陀山,连她的侍女兰兰,以及四大金刚都不知道她的去向。

  为郑和造船的地点在闽江下游的长乐太平港,这里港阔水深,而闽江上游便是造船的木材产地,造船所用的杉、樟、松、梨等各种木材取之不尽,在这里造船极为方便。里人何求写的《闽都别记》中讲了这样一个故事:“(永乐帝)即令太监郑和(又名三宝)同太监王景宏、侯显三人,往福州东南诸番国赏赐,宣谕采取宝贝,令拨各省库银,官军护送,由福州长乐登舟。诏书既下,有司官先在长乐十洋地方造舟。工匠数千,该处便有人搭寮开店贸易,人如云集,竟成大市。……至舟已赶造完竣,三宝太监等皆至长乐,并随从驾官座海船,其余赏赐之物并口粮、军兵、甲仗、诸色工匠,分配海船五百余号,俱在太平港,即吴航头登舟”。

  永乐十一年,夏秋之际,郑和登上了他下西洋的宝舰。郑和率领的这支庞大舰队,他这支舰队中有二百多艘战舰,载有27000名官兵护航,因此,威振东南亚各番国。因为他们要航行印度洋,将会遭遇到不可想象的风暴,所以,这些宝舰造得极大、极坚固。郑和乘坐的这艘皇帝册封的宝舰:长带虚梢一十五丈,阔带橹部二丈九尺七寸,深一丈四尺,分为二十四舱。各舱通用樟木贴梁,大抵舱狭梁多,尤见硬固。那八丈高的杉木桅杆,海风鼓起白帆,更见其雄伟。

  郑和的舰队已经进入了中国的南海,在这里正是海盗陈祖义最猖獗的海域。

  元末中原大乱,早已无暇来顾及海上的海盗了,明初也只能消极的实行海禁,使海盗没有抢动的对象。海盗的猖獗终于使唐宋以来的海上贸易……丝绸之路突然中断了。郑和下西洋其目的就是要重新打通海上走廊。所以,郑和是有备而来的,舰队中除了商船外,便是一支护航的装备有火枪的精良队伍,其目的就是要对海盗陈祖义大动干戈,为诸番国解除海盗的威胁。

  海盗头子陈祖义雄霸南海,已经在南海上横行了数十年,胡商再也不敢到中国来贸易了,沿海诸番国也不得不向他进贡。没有胡商贸易实际上也就断了海盗的财源。如今大明舰队把金银珠宝送上了门,岂有不要之理。

  海盗头子陈祖义动员了他所有的海盗船只,排在了南海的主航道上,拦劫郑和的舰队。

  郑和正在舱中休息,听了他的手下的报告,前面有黑压压一片船只拦住了航道。他听后,立即传令:护军做好战斗准备!

  郑和站在甲板上,手握望远镜观察。海盗船见郑和的舰队直冲而来,不得不把主航道让出来,却向郑和的舰队的两翼包抄过去,目标直指郑和座舰。郑和有两艘护卫舰,立即便与海盗船接上火。海盗的火铳枪专门向郑和的座舰集中射击,而郑和的护卫舰同样用火铳枪进行了猛烈的还击。当时的火铳只能放一次,然后必须再往里填火药。

  这时,其他护军也围将过来,其实商船上也有重兵保护,这样便与海盗陈祖义展开了一场大海战。明军本是从福建水师里挑选出来的,个个都是骁勇善战之精兵,而海盗也是亡命之徒。

  好一场海战,真是杀得昏天黑地。明军的宝船既高大又坚固,海盗船只是经不起宝船的碰撞的,不过是以卵击石而已。海盗船被撞翻了,海盗纷纷落水,被明军的乱箭射死。明军轻而易举地打败了海盗,只有海盗头子陈祖义带着两艘船逃跑了,因为明军不能远离舰队,所以,便放弃了追击。

  此时,正是夜幕降临最黑暗的时候,郑和等属下报告完后,传令继续航行。就在那黑暗的夜空中,突然出现了一盏红灯。

  郑和在他的护兵搀扶下,重新走出了船舱,他对那红灯望了一眼,不由自主地说:“这是神女给我们的信号!”然后,便跪在甲板上祈祷。

  从福建带来的领航员,拿出罗盘,对着烛光一看,对郑和报告道:“那红灯所指正是我们要去的番国港口!”

  舰队跟随着红灯,平稳地航行着,没有海风,也就没有海浪,此时的船速也是很慢的。郑和站在船甲板上,他的仆人,给他披上一件披风。他目不转睛地盯住红灯,直到他的腿都站酸了,才由仆人把他扶进舱里去休息。

  郑和躺在舱中的床上,如同小时候睡在摇篮里似的,那轻微晃动的船,很容易使他回想起他的苦难的童年,正因为他家里贫穷,兄弟多,父亲才把他阉割了,送进宫中作小太监。他想着想着,便渐渐地进入了梦乡:那夜空中的红灯,落到他的床前,眨眼间,变成了一个身着红裙子的女子。他一惊,便从床上坐了起来,问道:“你是谁?”

  “我是谁,你别问!”

  “那么,你想干什么?”

  “郑和,我要提醒你,前面暗藏着杀机!”

  “你一定是神女!”郑和慌忙从床上溜下来跪拜,他再抬起头时,穿红裙子的女子已经不见了,于是他大呼:“神女! 神女!”

  外间的仆人以为郑和在说梦话,于是上前叫道:“郑公公!郑公公!”

  郑和被他的仆人喊醒了,却原来是一场梦,他翻转身坐起来,说:“小张子,快扶我上甲板看看!”

  郑和走上甲板,看那前方,白蒙蒙一片,再也找不到红灯了。于是对领航员问道:“进港,还有多少海里?”

  “郑公公,还有半个时辰路程,我们的船队就要进港了!”

  “现在是什么时辰?”郑和问报时员。

  “郑公公,现在已是寅时!”

  郑和听后,立即回到舱里,并派他的护兵去把王景宏、侯显二人叫来。

  舰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